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本站动态 > >> 信息详情

本网站代理出版的长篇小说《绍兴往事》被《绍兴日报.新闻周刊》(2014年1月15日第九版)报道、评论

发布日期:2014-01-17 10:55:00 

  (说明:手机版图片变形,请单击图片即恢复原状)

 

陈文超的“绍兴往事”

 
 

  ——长篇小说《绍兴往事》记

  我不是作家

  ●记者 寿鸥迎 文/摄

  

  我不是作家

  如果不是一部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绍兴往事》,陈文超所在学校的师生们或许不会知道,这位陈老师除了语文课上得棒,竟还会写小说。

  连陈文超自己也未料到,他原本在新浪博客里随写随发的连载小说,会被一位陕西作家看中,真诚引荐而成为新世纪文化丛书中的一册,付梓出版。

  2013年夏,过了天命之年的陈文超,遇到了他生命中的“伯乐”。教了30多年书的他,兼而成了作家。

  陈文超是柯桥区财经学校的一名语文高级教师。每天早上,他从城西的一个老小区坐公交车,去往东浦镇的学校上课,傍晚,再坐公交车返回,轨迹单一,生活平静,日子悠长。

  小说出版后,他依然上课,下课,与学生们讨论课文,分析题目,生活照旧。

  只是,大家的眼神中,对陈老师更多了几分敬佩。

  当然,陈文超坚持说自己不是作家,更非文学家。

  “文学家跟艺术家一样,要天才才能胜任,我不是天才。”陈文超在自序里这样写道。

  不过,这一份迟来的收获,于他自己不敢说是大器晚成,却是其一直未曾放弃而追寻的梦,还有那一份自信。

  陈文超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梦就是文学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写散文、杂文、小说等,也曾发表过若干。除了教学,看书,他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了写作上,以此“过把文字瘾”。

  陈文超在新浪网上有个叫“心去病”的博客账号,他的第一篇博客就是一篇小小说《我心有病》,是类似于契诃夫小说《公务员之死》的心理小说,“心去病”就是根据这篇小说信手拈来的。

  《绍兴往事》最初是以博客连载的形式发在网上,从第一篇开始,全是即兴而作。有网友留言叫好,陈文超就接着更新,想到哪,写到哪。从去年6月到8月,两个月时间,20万字的小说一蹴而就。

  母亲与父亲的战争

  《绍兴往事》,书名给人的印象,仿佛不太像小说。

  事实上,该书原名《寒门丈夫望族妻》,是一部长篇小说,改名和切割成短篇是为了出版需要。

  小说围绕两个家庭,主要讲述一对文化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夫妻之间几十年的情感战争。

  故事从小说主人公“我”的母亲病逝说起,以回忆的手法,刻画了在名门望族长大的母亲,在家道中落后,嫁给穷苦出身的父亲,两人虽育有子女4人,但并非“爱情的结晶”,在忍辱负重了几十年后,母亲终于高调宣布,要和父亲断绝关系。

  一个生于封建时代的女人,内心要积聚多少痛苦、勇气和挣扎,才会毅然决然地发出这一呐喊。

  陈文超说,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小说中“我”的母亲,有许多自己母亲的影子。因为在他心中,母亲温淑端庄,颇有才学,是一位对子女爱护有加的好母亲,相比之下,父亲却显得思想觉悟不高,又冷漠无情。因此,小说中的父亲也被刻画成“劣迹斑斑”,被母亲说成“心理变态”。

  从母亲、父亲一世的情仇恩怨,表现出时代、性格、命运对人生的巨大影响。书中因此不乏作者对世事、人情、人性的感悟之言。例如晚年信佛的母亲责怪父亲时,“我”对母亲的评价是,“终究还看不透世道人情,人永远超越不了自己。”

  以故事浓缩一个时代,以人物反映性格与命运之纽,以心理刻画揭示伦理与人性,这正是《绍兴往事》的深刻所在。

  真实的烦恼

  读陈文超的《绍兴往事》,让人想起鲁迅的小说《故乡》。

  陈文超说,他在创作上,是刻意学习并尝试模仿鲁迅的笔法。

  小说以绍兴著名古镇之一东浦镇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在人物故事中展现浓郁的绍兴风俗民情,同时又将绍兴的历史文化故事、方言、俚语巧妙地融入,作品既敦厚、真实又不失文雅情调,对人物心理的细微刻画,读起来更是妙趣横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的艺术真实,是吸引并打动读者的首要因素。

  因世代居住在东浦镇,陈文超对东浦以及绍兴有很深的家乡情怀,他承认,小说取材很大一部分是参照自己及家族先辈的生活蓝本,故事情节大多是生活原型加上艺术化的处理。

  小说没有华丽的章句,也无过多结构上构思的痕迹,却有生动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真实的场景,以及当下文学作品流行的短句成章、故意重复的文字表达方式,充斥着作者人生感悟的点睛之笔。

  一段绍兴往事,娓娓道来,纯真质朴,不经雕琢却自然天成。

  由于使用第一人称,笔调不拘一格,因此读起来更加逼真。人们不禁好奇,故事里写的是否就是作者父亲与母亲的真实故事?

  对此,陈文超在序言中特别交代:“读者在阅读时千万不要对有些内容作过多的联想。”而每及此问,他也只含笑作答:“有真实也有虚构。”

  《绍兴往事》,因为真实,所以感动;因为真实,所以温暖。也因为真实,会带给他“烦恼”。

  因为,那故事里,仿佛有你家,有我家,有邻家,有一段我们共同的经历与记忆,有一个大时代。

 

绍兴往事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者:陈文超
印张:8.8125
字数:170千
定价:27.00
相关附件:




                                   过把文学瘾

 

  

  这是一部小说。既然是小说,其中的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因为用了真实的地名,真实的风土人情甚至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以将书名定为《绍兴往事》。虽然如此,此书仍然改变不了其文学的本质——虚构。因此,朋友们在阅读时千万不要对有些内容做过多的联想。

  写小说,本是作家们的事,我等无事生非,操起此种行当,似有抢作家饭碗之嫌,虽然谁都知道是抢不过他们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学本是用来形象地表达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淀、感受和理解的,既然如此,她就不一定是作家的专利了,作家们需要表达,普通人,包括“引车卖浆”之流也有权利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才不自量力地用我的非作家的脑和笨拙的手敲起了键盘。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这个人爱做梦,从小就爱做梦,就像本小说中的“我”。我曾在小说里写了他的好几个梦,虽然那个“我”并非现实中的我,但有我的影子。而我的最大的梦就是文学梦。然而,梦毕竟是梦,不是想实现就能实现的,因为文学家跟艺术家一样,是需要天才的,而我不是天才,所以圆不了梦。我也曾一度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至理名言,有一段时间我曾笔耕不辍,写了一些散文、随笔和小说,也发了几篇。更有甚者,有一年,本地报纸文艺部的一名编辑不知怎么看上了我,竟向我约稿,那一年我居然连篇累牍地发了几十篇。可是某一天,我无意中听到我的同事在议论我,说我总写些豆腐干,没多大意思。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自己也觉得没意思,说得难听一点,无非是把白纸变作废纸,增加废品收购站的生意罢了。我从此不敢写了,因为我太没才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地教我的书吧。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个庙,就认认真真地做这个庙里的和尚吧。于是,我开始心无旁骛地教我的语文,同时搞一些所谓的语文教学研究。在发了几篇论文和出了一本书后,我便不敢再研究了,原因是网络发展得实在太快,而我的电脑技术又太臭,跟年轻人相比,我的复制粘贴和查资料能力简直不可与他们相提并论。

  是的,我的电脑技术的确不行,别的不说,就说打字吧。我只会五笔输入法,在这种输入法里很多毫不搭界的词语都用同一种编码,因此常常闹笑话。比方说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我就把“放心”打成“放屁”,把“你放心好了”打成“你放屁好了”。而且我一分钟只能打十几个字。

   那么还是写小说吧,因为写小说用不着复制粘贴,用不着查各种资料,只要挖掘一下内心便可以了。同时,我还为自己旧笔重提找了另一个理由:我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怎样才是一名好的中学语文老师,专家们为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非常的精辟,但我总觉得精辟虽精辟,却太过复杂。我个人的观点虽浅陋,却比专家们简单得多,一言以蔽之,就是能说会道又会写。我这人能说会道,这是同事们所公认的,尽管这害苦了我。但我还不会写,至少我还没写出过像样的作品。我得练练尘封已久的笔了。再不练笔,我恐怕要写不过我的学生了,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太会写了。

  诚然,这两个理由只是形而上的,更深层次的理由是:我爱文学之心不死,我想过把文学瘾。

《绍兴往事》虽冠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大名,其实只是写了两个家庭,主要写一对文化背景不同、个性迥异的夫妻之间几十年的情仇恩怨,从而表现时代、性格和命运对人生的巨大影响。当然,我在叙述过程中也加进了许多绍兴的元素,因为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绍兴人,我深深地爱着我家乡的这片土地。

 

 

                    目  录

 

    母亲今天很开心001

 绍兴酒的掌故00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012

 母亲睡着了01

 自尊背后是自卑024

 母亲恢复了青春030

 怎样才算死亡035

 那弄堂太窄043

 绝对不是青梅竹马047

 父亲和他的鸡054

 母亲的爷爷和他的搭档059

 父亲的上代也阔过067

 佛光照耀老祖宗03

 真实版的孔雀东南飞078

 带着儿子的屎见县太爷老公04

 父亲没救了091

 谁来支撑起这个家099

 不修今世修来世107

 自缢是传统的自杀方式114

 那男人为什么要上吊122

 要是孟婆汤是假冒的129

 鬼 有鬼 鬼来了135

 县官老爷的大千金做了尼姑142

 贵人相助151

 父亲有了心魔156

 情人眼里出潘安164

 王家硬要退婚170

 我奶奶真“狡猾”177

 母亲真的不爱我父亲185

 母亲是斗不过我父亲的194

 父亲未能经受住党的考验202

 都来看210

 我的确是我父亲的儿子217

 再见王老师223

 我把母亲给“出卖”了228

 我的潜意识235

 父亲的兵当得怪怪的242

 杨麻饼摊上大事了246

 哪种地主最凶253

 父亲交了桃花运259

 父亲也信命了268

 尾声274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