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作文非常道

发布日期:2016-08-29 11:10:58 




                                           目 录

材料作文的开头001
“新材料作文”开头方法例说001
议论文主体段落的“点面结合”论证008
议论文论据的分析方法016
议论文之结尾方法021
议论文之开头方法032
议论文的六字珠联式结构044
议论文之如何拼接素材047
议论文论证中的平行结构049
议论文之起承转合052
议论文之过渡方法059
议论文例证主体段落的写法070
 
作文模本之比喻式076
作文模本之并列式结构077
作文模本之层进式结构082
作文模本之反复式085
作文模本之否定式087
作文模本之横向式089
作文模本之假设式090
作文模本之聆听式092
作文模本之蒙太奇式095
运用排比技法,增强文章气势096
作文模本之判断式100
作文模本之倾诉式102
作文模本之诗句式103
作文模本之时评式结构106
作文模本之条件式110
作文模本之小标题式111
作文模本之正反对比式结构114
作文模本之纵向式119
 
作文模本之小小说暗示法121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反常手法124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反弹法129
考场创作小小说,赢得理想分数130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铺垫法135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巧合法137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峭收法143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突转法144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误会法146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悬念法149
作文模本之小小说以“核”支撑故事153
小小说表现技法之隐喻法154
 
精彩语言摘抄之人物类157
古代女强人风采175
精彩语言摘抄之事物类178
精彩语言摘抄之哲理类197
 
 
材料作文的开头
 
  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材料是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从材料中提取观点而不是话题来写作文,材料必须写进作文。新材料作文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材料可用可不用。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在使用材料开头时,也要讲技巧。没有技巧的开头就难使作文有更高境界,就难以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新材料作文”开头方法例说
  (一)理论阐述
  议论文的开头就是引论部分,有领起全文的作用。这种“新材料作文”的开头方式可以说不止一种,但对于考场作文而言,最便宜就是写议论文,而议论文的开头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开门见山了,而开门见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构造“引材—评材—观点”式开头模式。
  “新材料作文”的引论重在由材料引出文章主旨。在实际的操作中,最好将此部分控制在50~150字之间。
  1.“引材”环节
  就是在审题后,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其中概括重在一个“巧妙”上:概括的字数上要巧,最多不超过80字;概括的内容上要巧,注意做到如下的几个基本点:
  简洁——拖泥带水会引起反感(老师对材料很熟);
  有度——紧扣题目,有所选择,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融合——灵活引述材料,使与文章关系如盐入水。
  2.“评材”环节
  在“引材”之后,要有对材料的精练点评,作为过渡到中心观点上的桥梁。这样才会使观点的得出不会显得突兀,让读者感到由材料到中心观点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3.“中心观点”环节
  论点的基本要求:扣材——所确立的论点必须是根据材料生发出来的;准确——论点应从材料的中心确立意义或材料的主要角度、主要方面引申出来,而不是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次要角度、次要方面来确立论点;要找准立意角度与社会现实的对应点;稳妥——论点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及社会的道德准则及情理;鲜明——语言表达要清晰而简洁,尽量不使用抒情性及描述性语言。
  (二)例文解说
  作文材料: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苍茫的大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可周围暗礁遍布,岛上住着长着鹰的翅膀的塞壬女妖日日夜夜唱着动人的魔歌引诱过往的船只。它们的歌声非常优美动听。每看到有船只经过,它们就在岛上放声歌唱。而那些船只经受不住歌声的诱惑,前往小岛,结局只能是触礁,船毁人亡,成为妖怪们的猎物。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以“面对诱惑”为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下面列举学生习作的四段开头部分做一比较解说:
  示例1: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在美丽的小岛上有许多暗礁,而岛上住着女妖,她每天唱很动听的歌来引诱过往的船只,而船只经受不住诱惑,最终船毁人亡。可见,面对诱惑,我们应该抵抗它,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
  【点评:这段文章的开头“引材”简洁,语言流畅,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引材”与中心观点之间没有“评材”部分的过渡。在概括材料之后,用一个连词“可见”生硬地将材料与观点拼凑在一起】
  示例2:
  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妖,利用她那充满诱惑力的歌声令无数过往的船只成为她们的猎物。现实生活中,诱惑更是无处不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陷阱,我们要理智,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还要有抵制诱惑的意志。
  示例3:
  传说中人们经受不住那动人的魔歌的诱惑,最终触礁,船毁人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中,处处充满诱惑。我们只有在面对诱惑的时刻保持清醒,拨开迷雾,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点评:该两段开头部分比较成功地打造了“引材—评材—观点”式开头模式。胜在语言简洁上,而且用“现实生活中,诱惑更是无处不在”“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中,处处充满诱惑”这两句评材,将材料与中心观点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但美中不足是这种结合显得过于简单,衔接比较呆板】
  示例4:
  芸芸众生之中,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有欲望,而生活中的诱惑无处不在。那些诱惑我们的东西就像古希腊神话中塞壬女妖的歌声,动听美妙。我们如果禁不住诱惑,就会像寻歌而去的船只,落得个船毁人亡的结果。面对诱惑,我们只有时刻保持清醒,保持自我,才能拨开迷雾到达成功的彼岸。
  【点评:这段开头与前面三个例子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将“引材”与“评材”结合成一体,在引中评,边引边评,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中心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穿袜子,有时父亲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反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例文一《丢失的初衷》的开头: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父亲嫌难看责骂他时,男孩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反过来!”
  我们的祖先因抵御寒冬冷风编织了衣服,因畏惧迢迢路途发明了车子,因畏惧野兽侵袭建造了房屋。同样,穿袜子是为了保暖和更舒适地行走。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属于照抄原材料,应尽量避免。一是没有看点,不能先声夺人;二是直接暴露出作者作文的机械与生硬】
  例文二《不要迷失自我》的开头:
  有则小故事讲到: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总爱将父亲为其穿好的袜子脱下来反着穿。面对父亲的责问,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袜子是他在穿,线头在里面会使他不舒服,当然要把袜子反过来。
  故事虽小,却意味深长。父亲以“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外界的眼光)来规定孩子要把袜子穿正;而男孩则以“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自我的感受)来决定怎么穿。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生活着,是该以他人的看法还是以自己的感受为准则呢?显然,男孩选择了后者。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在内容上虽然与照抄材料没有多大差别,但是还是有灵活性的。一是通过改换人称对材料进行了得体的转述;二是巧妙地把材料转化成了第二自然段的论据,材料与作文浑然一体,不像例文一那样材料就是材料】
  例文三《向世俗说不》的开头:
  男孩理直气壮地回答父亲:“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反过来!”
  小男孩的回答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反穿不是更舒服吗,为什么要将线头对着自己的脚呢?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观念:袜子、衣服穿正面,这样才美观。于是迎合了世俗,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在非原则性问题面前,可以向世俗说“不”!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是截取原材料,与前面两篇相比更见机智。没有完全引用材料,只是截取了男孩的信息,简洁中显示出作者的写作能力】
  例文四《打破常规》的开头:
  我们已经习惯于将有线头的一面穿在里面,且从未像小男孩那样质问:为什么要顾及别人的眼光?袜子是自己在穿,线头会让脚不舒服!
  静心想想,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像木偶人,线牵在长辈手里,他们规范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引导者我们的言谈举止,使我们渐渐符合大众眼光,适应环境标准。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与例文三虽然都是从儿子的角度立意,但较例文三更见驾驭材料的能力。作者没有直接摘抄材料,而是根据作文立意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改编】
  例文五《将好的一面朝向自己》的开头:
  人生来就有两面,一面朝外,是给别人看的;一面朝内,是给自己看的。
  材料中的男孩喜欢反穿袜子,理由很简单,反着穿舒服,难道仅仅因为不那么好看就要折磨或委屈自己吗?
  把这个观点放在我这里,就成了:好的一面朝向自己。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属于内化原材料。看似没有使用材料,而是对材料内核和材料精髓的把握和领悟较准,呼之欲出。对材料的处理达到了不用材料却胜过紧扣材料的效果,是为最高境界,是所有学生都要追求的】
 
  材料作文开头技法指导
  (一)分析材料引出论点
      1.写作思路:概述材料—分析材料—引出论点;
      2.写作格式:读罢材料,伏案于卷。材料中,为什么会呢?其原因是。由此可见。
  例如:读罢材料,掩卷深思。材料中的另一只山鹰为什么能够收获到一只肥肥的兔子?其原因是它能够不辞辛劳、耐心地寻觅。由此可见,生活中要想有所收获,就要能够不辞辛劳、有耐心。
  例如:材料中两只同样饥肠辘辘的山鹰,为什么另一只山鹰却能觅得肥肥的兔子呢?难道真是它的运气好吗?细读材料,得知并非如此。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它的的运气是它不辞辛劳、有耐心得来的。同样,在生活中,我们要想拥有好运,有所收获,就要能够不辞辛劳、有耐心。
  (二)运用名言引出论点
  1.写作思路:引用名言—分析名言—引出论点。
      2.写作格式:“?”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确如此)。(分析名言)由此可见。
  例如:培根说:“无论任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耐心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做事情没有耐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有什么样的收获呢?由此可见,拥有耐心,能助你成功。
  (三)运用排比修辞引出论点
  1.直接叙述式
  蜜蜂因不辞辛劳,才酿出了甘甜的蜂蜜;燕子因不辞辛劳,才筑成了温暖的巢穴;溪流因不辞辛劳,才汇聚成了汪洋的大海。物如此,人亦然。只有不辞辛劳,才能拥有“丰满”的粮仓,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拥有了坚持,蚌一点点地磨砺,终获耀眼的珍珠;拥有了坚持,蛹一次次地挣脱茧的束缚,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拥有了坚持,帆船不断地披荆斩浪,终达彼岸。由此可见,坚持能助你成功。
  2.问句解答式
  是什么让身处孤寂贫瘠环境中的青松青翠挺拔?是什么让生长在暴风雪中的腊梅傲然绽放?是什么让出生在汹涌急流中的鲑鱼获得自由欢快?是坚持不懈。是青松坚持不懈地汲取自然界的养料;是腊梅坚持不懈对抗风雪的侵袭;是鲑鱼坚持不懈同汹涌急流搏击。它们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抗着恶劣的环境,获得了精彩的生命。由此可见,坚持不懈能成就精彩的生命。
  (四)以故事开头的材料作文的结构方式
 
  阳光总在风雨后
  (导:由一个故事导入)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寓言:台阶上的条石和庙里的神像,都是用从同一座山上开采的石料做成的。条石认为神像与自己都是石头,人们却踩着它去瞻仰神像,这让它感觉非常不公平。然而神像平静地告诉它:“这是因为你只挨了六刀,而我却经历了千敲万凿。”
   (联:联系材料提:提出观点)
  就如材料中老者所种的胡杨树,因为经历了更多的磨砺,在逆境中将根深埋地底,所以才能在风雨来临之时才得以存活。这两则故事都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
   (阐释:对观点作简单的议论阐释,以做到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
  或许风雨是残忍的,经受风雨是痛苦的,但那是走向美丽成功的关键一步。就像是一个整天面对暗无天日的蛹,它要想见到阳光,闻到花香,它就必须经历对身体的残酷的磨练,挤压使身体变得轻盈,最后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成为飞翔于宇宙间的精灵尤物。
  (证 1 : 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即运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过风雨,他们真正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最终留名史册。孔子当初不被当权者理解和接受,思想不被人重视,于是他四处奔走,他广收门徒,传播自己的学说,修编《春秋》,最后终于在那个时代取得骄人的成就。他曾有过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也曾被误认为是阳虎而险些丧命,当历经曲折与艰辛,他最终成为儒家的创始人,为中国的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证2: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论证)
   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过风雨的阳光,他们让生命散发出更加美丽的炫目的光彩。家喻户晓的乒乓球选手邓亚萍,因为身材矮小,根本不适合打乒乓球,但她十分热爱这项运动,于是她在腿上捆上沙袋,负重练习,使自己的短腿不至于轻飘飘的无力,在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后。最终,她一次一次地站上奥运会女单冠军的领奖台,成为蝉联冠军,她所创造的神话,像是东方不落的太阳。正是这一路上的坎坎坷坷,训练过程中困难的磨练,最终成就了中国体坛上的这位女英雄!张海迪,下肢瘫痪,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她同样没有选择放弃,硬是凭着她那惊人的毅力成功地学习了多种语言,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与翻译家;贝多芬那个伟大的音乐家,在他事业的顶峰却遭到双聪的灾祸,面对生命中的这场风雨,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凭着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创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交响曲,在音乐史上光耀千古。
  (结: 照应材料,强化观点)
  没有经过努力而想得到成就,那是懒人的神话。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是曲折的,是艰辛的,我们随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面对生命中的风雨,就如老者的胡杨树一样,不要害怕,更不要拒绝,因为——苦尽甘来,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议论文主体段落的“点面结合”论证
  在议论文的论证部分,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阐述文章的观点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即议论文举例要有侧重点,这个“点”是典型代表,要确凿可靠,写得相对“详”一些;也要照顾到“面”,因为一篇文章中“点”是有限的,因而没有“面”,“点”也只能是个别事物,这样会削弱说服力。所以在论证时必须做到从“点”上聚焦,在“面”上铺排。  
  同时,“点上”或“面上”的材料最好运用有特点的句式组织,使用句式有两个好处:①是内容极度浓缩化,就是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内涵,容量大,信息广,让论证更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②是文采斐然,阅读朗朗上口,有气势,有张力,可以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详”例阐述,“点”上聚焦:“点”是指作为例证的有些事例要详写,它必须通过丰厚的论据才能恰到好处的起到证明的作用,通常采用单例成段的方式,即一个段落只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一个事例包含“叙例”和“议例”两个方面,“叙例”就是对所选事例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叙述,做到简明概括;“议例”就是通过所选事例对论点进行论证,使事例与说理水乳交融。事例切忌全面介绍,详尽叙述,否则就会变成非记叙文非议论文的“四不像”。
  下面请看有位考生在《和谐》这篇文章中的有关文字:
  和谐,首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加坡土地不是很多,幅员并不辽阔,但人们特别注重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他们借助自然阳光,发展了世界著名的旅游业,他们不允许随地吐痰,不允许随意丢垃圾,对破坏自然的现象要进行惩罚。他们才是真正的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段文字虽然有观点,有例子,也有分析,但没有特色,语言平淡,平铺直叙。如果注意用上两种句式,比如,排比句、反问句,效果就不一样了。请看下面是如何修改的:
  和谐,是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理性之花。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沙滩纯净美丽,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街道干净漂亮,当我们听到总理李光耀说——“新加坡只有阳光就够了”,你的心中想到了什么?那肯定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和谐。为何他们对自然这样的尊重?为何碧绿的草地萦绕在人们的身边?为何“不许随地吐痰”成为了普通人的自觉行动?只有对自然尊重,才会有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修改语段在运用事例时,用了三个“当我们……”形成排比句式;在分析事例时,用了三个“为何……”增强了反问的语气;在点题升华时,用了“只有……才……”条件复句来强化语段的观点。可以说修改语段通过巧用特色句式,将笔墨聚焦在“新加坡,因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开出了和谐之花”这一“点”上,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具有了“亮人眼眸”的视觉冲击力。
  运用句式,可以将单例成段的事例内涵全面概括阐述,增大议论分析说理的空间,从而透彻地论证论点。请看下面这个语段:
  例如:杨绛用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格处世,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当她得到稿费,便将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保管;当她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金钱对她就已失去了诱惑;当她面对名利,深自敛抑,不为所动。杨峰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是的,杨绛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让她平淡度日,修身养性;让她平静地行走在文学的坦途上;让她“保其纯真”,成就辉煌的人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正是杨绛的写照吗?(《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本语段开篇引出观点,主体部分概述事例时巧用了三个“当她……”的句式构成排比浓缩杨绛不同侧面的事迹,分析事例时也用了三个“让她……”的句式构成排比深化本例的主旨。可以说,本语段不但容量丰富,而且凸显了语言亮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这一观点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里。
  运用句式,在单例成段中,它可以用概括的笔墨,把形象的文字、生活的细节、丰富的感情流畅地的表达出来。当然,议论句式要在写作中不断运用创新,比如,还有一些句式,像“君不见…… 君不见……”“想起了…… 想起了……”“曾记否…… 曾记否…… ”“为什么…… 为什么……”等,也是很好的表达形式。
  二、“略”例说理, “面”上铺排:“面”是指对读者非常熟悉的事例,可用排比句的形式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不必解释,更不用详细叙述。如果说“点”能让读者获得新知识,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可读性;那么,“面”能彰显作者知识渊博、纵横捭阖的优势,增加读者的认同感。
  “略例”说理,“面”上铺排,采用多例组合成段,就是组合在一个段落中的每一个事例都简略叙述,多采用排比的方式或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好处是事例叙述简洁,句式整齐或多变,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
  例如:如果越王勾践在蒙受耻辱之际没有活着的信念,那么他还能成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伟业吗?如果力克·胡哲在面对四肢残缺之际没有活着的勇气,那么他现在还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希望吗?如果乐刘会在汶川大地震受困之际没有活着的追求,那么她还能看见生命的那一缕阳光吗?面对生活的苦难,他们没有屈服,而是依然秉持着“只要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的信念,唱响了生命之歌。(《唱响生命之歌》)
  本语段通过三句“如果……那么……”假设复句句式,浓缩了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形成排比,将假设、反问、用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夹叙夹议,深刻地论证了“在灾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要唱响生命之歌”的观点,古今中外,侃侃而谈不流于表面的词藻修饰,议论深入而富有文采,语言流畅又饱含哲理,只言片语,感人心魄,实在精彩!本例主要运用“如果……那么……”假设关联词作为特色句式形成排比,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凸显了语言的亮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情;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它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充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本语段首句为起始部分,提出了论证中心: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尾句为终结部分,连用“谁……谁……”对语段中心进一步加以强调总括。中间几例是段的展开部分,从三个侧面,由因果句式构成排比。它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点,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说理特点。通过这种“因果”特色句式的运用,不仅彰显了语言的亮点,更使文章具有了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例如: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论据叠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增强了例证的气势】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聚焦点睛,凸显主旨】
  本语段一连举了三个事例,这种论据呈现方式借用排比、假设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叠加,使文段气势贯通,极有说服力,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这些事例的共同特性,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理性氛围,把主旨揭示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为之折服。
  三、一个语段也可以综合“点面结合”的论证方法加以运用。
  例如下面这段短文:
  慧眼识真才!有真才的人最能识别和推荐真才!“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说的是唐朝一个尚未出名的项斯,拿着自己的诗集送给已有名气的诗人杨敬之看,他一读,便认为项斯是一个真有才学的人,便到处称颂项斯的诗歌。鲍叔牙荐管仲,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宗泽国难当头举岳飞,熊庆来力排异议擢拔华罗庚,王亚南见微知著赏识陈景润。诸如此类,无不是真才识真才,英雄荐英雄。
  这个语段,论点是“有真才的人最能识别和推荐真才”,为说明这一点,文章引用了两句古诗和七个事例。第一个事例“说项斯”写得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点”例,即单个事例,后六个事例写得十分简单,我们称之为“面”例(“面”例采用主谓句式,言简意赅),即多个事例。读了这段文段,我们会感觉到内容充实,说理透彻。由此可见,写作议论文,除了必须掌握比较丰富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外,还要学会运用句式的技巧。
  附优秀作文《控制》:
  《岳阳楼记》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便是控制。
  【提出问题。借经典名篇引出观点显大气,与下文论述角度(对“心”的控制)一致显精准】
  放眼自然,蝴蝶若不控制自己,忍受破茧而出的苦痛,怎会飞舞花间?雄鹰若不控制自己,忍受折翅坠崖的苦痛,怎能问鼎苍穹?
  【以议带叙。以观点剪辑素材,有因、有行、有果,简洁洗练,有味耐品。下文第五段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千世界,物犹如此,何况人乎?
  【这是一个过渡句,其匠心在于符合事理逻辑,“物”只有“本能”,而人还有“意志”,所以更可以“控制”自己。从“物的本能”到“人的意志”,显示出论述层次上的递进】
  韩愈当初被贬潮州,可以说是他人生中遭遇的极大不幸。可是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控制着自己处在崩溃边缘的心灵,将不幸升华为对百姓的满腔热忱。他一到任上,便除弊政、治水患、退鳄鱼、化民风,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他离任那天,百姓千里相送,掩面而泣。他们为韩愈立碑颂功,想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这位韩刺史。韩愈是成功的,他控制住了自己,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计较个人得失,造福百姓,为后世传颂。
  【这一事例,属于“点”,所以在全文中论述得最为翔实,叙写中处处用观点修剪叙事枝叶,故而无一句赘余。在论述过程中,不仅能以议带叙,而且叙后还能缘事生发,将“控制”的对象、方式、结果、影响一一点破,显示出厚实的论证功力】
  想当初,勾践兵败后若不是控制自己,甘为臣子,卧薪尝胆,怎有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面对挑衅,若不控制自己,甘受胯下之辱,怎有后来威风凛凛的齐王;司马迁惨遭宫刑后,若不控制自己,发愤著书,怎有后来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组例子,属于“面”。因为论述由点到面,所以笔墨也由翔实转为概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想来那些圣贤之人,都是在厄运面前控制自己,喜怒不形于色,转而发奋图强。
  【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文段之后,着一“想来”,巧妙地转入本文的论题“控制”,可谓“四两拨千斤”】
  历史的长河波澜不惊,淹没了许多不懂控制的庸人。而那些深谙控制之道的成功者,却是长河中最璀璨的浪花。悠悠千载,历史让我们将他们铭记。
  【从④⑤段到⑥段,“例”如恒河沙数,“理”已点破论透,⑦段“理”后生“情”就到了“不抒不快”的火候了。但作者并没有忘记这是一篇议论文,所以本段表达方式虽是抒情,但其内核仍然是说理——应该以史为鉴,铭记贤者的控制之道】
  时光荏苒,古来贤人控制自己的智慧也将跨越时空,影响到后世的我们。
  【又是一个过渡句,其匠心在于“影响”一词,既承上文“悠悠千载,历史让我们将他们铭记”而来,又向下文对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的“时代病”医治而去】
  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已经不懂得该如何控制自己。权力、金钱、欲望……太多的诱惑让人难以自控。不过,当我们迷惘的时候,是否应该想想古人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是否应该学学他们的做法?
  【这剂药方,开得很够分量。从思想内蕴上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召唤和传承;从篇章结构上说,在分析问题之后也解决了问题,而且回扣上文,从根本上将全文绾系为有机的整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像古代贤者那样控制自己,坦然面对苦难,不被欲望迷住双眼,我们也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很有思辨色彩,显示出了医治“时代病”的艰巨性。但为者昌成,行者常至,只要“心向往之”就会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之日】
  附优秀作文《底线》:
  一位73岁老人突然晕倒在街上,许多路人围观却无一人愿伸手扶一把,老人只好掏出200元钱请求路人将其扶起,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一名被撞女大学生不治身亡,另外一名被撞女生重伤,肇事者还疯狂叫嚣“有本事你们就去告,我爸爸是李刚”,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药家鑫开车撞人后一不做二不休连捅八刀致受害者毙命,居然还有人因为他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而为他开脱,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难道我们的道德已逾越了自身的底线?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用结构相似的概括性句子一连组织了“73岁老人自掏钱请求帮助”“撞了人还叫嚣我爸是李刚”“药家鑫对被撞伤着连捅八刀居然有人为他开脱”等三个事例,引出论题“我们的道德是否逾越了自身的底线”。这种采用排比叠加一连串的带有某些共同特性的论据,就像一个个特写镜头映入读者的眼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读者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崔永元大声说:“我没有!”面对央视和其他电视节目的一些“公共”与“商业”不分的恶劣行为;面对《实话实说》中越来越少了的实话和越来越多的虚假;面对越来越多的商业节目给小孩带来的不良影响……他愤怒抑郁了,“我要是把那良心丢了,我的病就好了。”崔永元以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抨击了不良现象,捍卫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李承鹏大声说:“我没有!”足球记者李承鹏因报道黑哨,多次遭到封杀,最后被停职处理。但他想说的话,坚决要说,像决堤的洪水,挡都挡不住。足球评论、杂文都太短小,于是他开辟新战场,转写小说,“我就是太犀利,太尖锐”。李承鹏以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直指现实世界的丑恶和黑暗,捍卫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长江大学学生大声说:“我没有!”长江大学十多名学生在江边野炊,这时两个小孩突然落水,危急时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地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救助这两个素不相识的少年,因水情复杂,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以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用实际行动捍卫了自身的道德底线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美德的传承、社会未来的希望!
  【作者在第①段运用“略”例铺排之后,接着在第②段运用“详”例进行聚焦,选用“崔永元”这一“详”例,其中的“面对……面对……面对……”排比句式,极为简约地概括了这一事例的要点,进而分析得出崔永元以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捍卫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从而使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很好地彰显了主题】
  老奶奶摔倒了,扶不扶?北大校长为所有道德底线尚存的人撑腰:“扶!”;小孩子不慎从十楼跌落,接不接?吴菊萍用脆弱的臂膀托起生的希望:“接!”;眼看有小孩快被耐火材料砸中,救不救?“最美女孩”陈媚捷冲去上去保护:“救!”我们看到了处处开放的“善良之花”,他们扶的、接的、救的、抱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第⑤段,作者在前面的②③④“详例”聚焦之后,接着再运用“略例”铺排的方法,选用“扶”“接”“救”等事例进一步地阐述“他们扶的、接的、救的、抱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这样“详例”和“略例”形成“点面结合”的组材方式,让全文具有了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道德底线的缺失给我们带来的惨痛代价还不够多吗?中国还有更多的人死死捍卫道德底线,你们看到了吗?
  康德说:“一生中,只有两样东西让我仰望终生。一是头顶的天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因圣洁令人瞻仰,而内心的道德,人生的底线,更因其可贵崇高令人恪守终身,不敢逾越。让我们从自我做起,坚守道德的底线,阻止道德滑坡,托举向善的精神吧!
  【结尾通过引用康德的名言水到渠成地升华了“从自我做起,坚守道德的底线,阻止道德滑坡,托举向善的精神”这一中心论点,再加上行文思路特色句的运用,如“敢问我们的道德底线在何方”“……大声地说‘我没有’”,使得全文成为一串串珍珠亮人眼眸,让人拍案叫绝】
    
 议论文论据的分析方法
  同学们在议论文例证主体段落常犯的错误是:只叙述事例,不进行分析,形成“论据+论据=观点”的错误形式或“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譬如要写提倡创新精神,则马上就“A有创新精神,B有创新精神,C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还有叙议失当,叙多议少;堆砌论据,缺乏理性的思考;不会分析而是就例论例;油水分离,论据与论点结合不够紧密,或分析论据脱离中心论点。
  为了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下面介绍几种分析论据的方法。
  一、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例文初稿: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例文修改稿: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二、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例文初稿: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零六,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例文修改稿: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就是胜利。
  三、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 ,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四、比较分析法。将所举两个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够透过表象,指出实质。
  例文:2000年奥运会上。面对枪靶,44岁“高龄”王义夫老枪新传,一枪失准,下枪再来,最后关头的二次举枪显示出过人的老练,终于用金牌洗雪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遗憾。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虽然一直保持在一流选手的行列之中,但从未拿过一项大满贯赛事冠军。 在2005年的奥网赛场上,比他小7岁的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都能教训他一把。同样是一流高手,结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个人的品质和心理起了关键的作用。王义夫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镇定,所以在一枪失准的情况下,能快速调整心态,重振旗鼓,在下面的几次射击中打出最好的成绩,赢得了金牌。而英国网球运动员亨曼却因为丧失了意志力,惨败连连,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五、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下面讲讲例证法的结构。
  首先是论题句:
   提出要议论的问题,表明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一般放在句首起总领全段的作用。为了使例证段内容更具文采,论证更有说服力,此部分也可引用名人名言。
  常见的简单的句式:
  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你随意拾起一朵浪花,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其次是叙述事例:
  根据中心论点,有所取舍,使之与中心吻合。叙述一定要语言简洁,能够抓住精髓要害。
  为了使例证段内容更加丰富,论证更简洁有力,可将世人皆知的多个事例,压缩成排比语段。
  世人尽知的通俗事例,可用假设分析法直接抓住要害分析讲理,无须絮絮叨叨再叙一遍
  常见的句式有:
  试想,如果没有……没有……哪里会有……
  假若……不……怎么会有……
  最后是分析小结部分:
  可以简单分析,直击要害。可以用因果分析法,可以用假设推理法,可以用对比分析法……
  常用的简单的句式:
  他们之所以……正是因为……
  ……之所以能够……是和……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凡成功者无不是……
  由此可见:
  无数事实证明(成功者的经验……)
  因此,我们应该……只有这样,才能……才能……
  前人尚能如此,……我们更应该(我们又怎能……)
  为了使例证段内容更具文采,论证更有说服力,分析小结部分可引用名人名言。
  例如作文《成功源自努力》的语段: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才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这是论题句】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修史;没有他几十年的整理核查,哪里会有《史记》的问世!如果没有徐霞客徒步为车,翻山越岭;没有他披荆攀岩、露宿荒野仍坚持写考察记录,又哪里会有最早的地质学文献《徐霞客游记》的诞生!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这是叙述事例】无数成功者的经验证明:若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非得付出超常的努力不可,否则只能一事无成。【这是分析小结部分】
  例如作文《以平常心,成不凡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平常心是一种情愫,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胸怀。时时怀有平常心,才能赏一路风景;事事怀有平常心,才能成不凡人生。
  汪国真有诗云:“虽然有时我也祈求,有一个让生命辉煌的时刻,但是,我更乐意,让心灵宁静而淡泊。”平常心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的人格魅力;是经历了人生百态后的达观超然;是无欲名利时的轻松自若;是坚持真我,不随俗浮沉的广阔镇定。
  怀一颗平常心,才可以让我们在名利面前不加重负,不失方向,使我们在荣誉与诋毁间不被湮没;在成功时,仍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般宁静;失败时,仍水滴石穿,不坠青云之志。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平常心让无数人用海纳百川之胸怀迎来成功,创造了辉煌。
  北京奥运,“鸟巢”中最抢眼的莫过于牙买加小将博尔特了,100米决赛,他以历史上最为嚣张的方式冲过了终点,迎来了胜利,并打破了世界纪录。赛后,他坦言“我从未把这当成一场比赛,如果愿意,我也可以来段舞蹈。”鸟儿的翅膀系上黄金,怎么可以轻快飞翔?我们惊奇于博尔特的“飞速”,更赞叹他以平常心对待比赛,坦然面对的精神。挑战面前,平常心是取胜的关键,而面对多方诘难,坚守自我,保持平常心更是不断突破,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
  贝聿铭,被喻为“建筑界的奇才”,他一生创作70多件作品,得到过建筑业的最高奖项,而随之而来的也有社会各界的批判的非议,他为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就曾被大加讥讽,然而面对各种压力,他却说:“我只坚持自己,我的追求就是创造出令人震惊的美感。”贝聿铭以平常心对待舆论批判,不急不躁不怒,淡然处之,从而在洪流中坚守了自我,成就了无数经典作品。
  保持平常心,面对人生各种境遇才能超脱,而失去平常心,如今世之逐利商人,集权求欲的官员,成败不定的名人,皆失去了真我,真人,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惨遭失败,甚至危害世人。
  人生就像走钢丝,既要活得有重量,又要活得能超脱;既要活得风生水起,又要活得波澜不惊。保持平常心,凭他兼天涌浪,我只坐拥王城。
  
  议论文之结尾方法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要知道,结尾同作文的题目、开头一样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它们往往会在阅卷老师脑海里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作文的分数高低。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
  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写得好,会使文章严谨缜密,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样可使读者驻足,令人回味。
  好的结尾一要收束全文;二要简洁有力;三要激励读者,发人深省;四要呼应开头,照应前文。
  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结尾方法异彩纷呈,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结尾时要联系文章的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讲究一定的技巧,力求收到理想的效果。分析历年高考满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考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好的方法:
  一、戛然而止,干脆利落
   文章结尾重在自然简洁,议论文主要是对所论之事进行剖析和推理,当阐述的事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意完语完,不结为结,显得干脆利落。
   例如2007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我心飞翔》就采用这种方法结尾:
  让我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吧!愿我心飞翔,穿越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去拥抱那份鱼翔浅底的空灵,去拥抱那份蝶舞花丛的自由,去拥抱那份雁翔碧天的豪迈!
   我心飞翔。奇迹无处不在!
   【评析:文章以“我心飞翔”为标题,用抒情的笔调来写充满哲理思考的内容,意境博大,胸襟开阔,思路敏捷流畅,用词优美,文采飞扬。大量使用比兴手法,由蜗牛、小溪、绿叶,到中外历史,深情饱满,理性十足。结尾深情地发出号召,戛然而止】
   又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的结尾:“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二、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为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进一步增强论证的力量,我们可以在本论部分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结尾处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中心论点,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在分析、阐明了为什么要“改造”和怎样“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后,用三句话自然地结束了全文: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评析:三句话,水到渠成,进一步肯定了“改造”,很自然地收束起来】
  高考满分作文《走自己的路》结尾:“请以宽容的目光对待我的坚持,请让我走自己的路。” 就是这种手法,显示了作者的构思和驾驭语言的扎实功夫。
  三、首尾圆合,画龙点睛
  这是指依据议论文的结构特点,联系题目、开头、中心论点等来设计文章的结尾,使之与论题、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谨严,强调并凸现文章的主旨。这类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在。
  例如秦牧《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结尾时点明中心论题的:青年人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选择正确生活道路。又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结论和论点也是统一的,故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再如《偶像》的开头:如玫瑰风骨,娇艳的身躯展示的是桀骜不驯;像峭壁苍松,冲天的气势展示的是刚强不屈;似风中傲菊,淡淡的清香展示的是旷达的心胸。结尾:玫瑰风骨,峭壁苍松,风中傲菊,你可曾体现他们的精神,并付诸实践?有偶像如此,也不枉一生。
  例如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谁为青春买单》:
  首:走在青春的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微笑着走过风风雨雨,也走过一段平凡而又奇特的青春路。手牵手,父母伴我们启程走进青春;肩并肩,师长陪我们奔跑追逐青春;心连心,你我他在命运的琴弦上谱写青春。
  尾:谁为青春买单?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更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莫把情云遮慧眼》一文的结尾:“人是有感情的,但更是有理智的。当我们注视感情时也应切记:莫把情云遮慧眼。”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本文的题目是“勿以好恶论断之”,作者在对论点进行充分论证之后,结尾点题,与题目形成文题照应,既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又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这样点明了论点又紧扣了题目,收束得很有力量】  
   议论文巧妙使用前后呼应的例子也很多,如2001年高考范文《根》的开头和结尾:
  首:参天古树缘于遒劲的根,挺拔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那么我们生存的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
  尾: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什么事,不管你在哪里,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我们的哪怕是唯一的拥有——诚信。【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蒂固,根深叶茂。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将诚信比喻为参天大树那遒劲的根,说理而言情志,真有先声夺人之势。而文章的结尾紧扣这个比喻总收上文,作者在结尾写到不管是什么人,干什么事,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根,守住哪怕是我们唯一的拥有——诚信,这样就和开头形成了前后照应,统贯圆合,文气通畅,浑然一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例如《今年花胜去年红》的开头和结尾:
  首:当漫天的黄沙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
  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四、归结呼号,言尽意丰
   例如议论文《谈美》一文,开篇由俗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引出论题,提出“究竟什么样的美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美?美,究竟是什么?”这一论点,然后围绕问题具体分析论述,结尾归纳总结呼唤号召:“总之,只有心灵美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只有有了心灵美,才能够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每一颗美好的心灵都是人们在复杂的生活中逐渐学习、锻炼而培养起来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来铸就一颗美好的心灵吧。”
   再如杂文《冷眼看“面具”》一文的结尾:“撕下自己的假面具吧!我们的世界都摘下假面具,我们不需要这个。”这个结尾就是在前文深入剖析生活中人们种种“面具”的实质之后,发出倡导,表明观点态度,启迪人们要明辨是非,知晓怎样取舍,从而彰显中心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用两个比喻归结上文,深化“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的中心论点,激励青年为实现光辉灿烂的理想而奋斗。再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在结束时,既概括全文内容,又同开头部分提出的论点相照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论述中心:总之,我们要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这样的结尾,不仅突出了中心,还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五、巧用修辞,文采飞扬
   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引用、比喻、象征、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对偶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1.引用名言:即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等做文章的结尾,达到“立片言而居要”。
   在结尾处引用现成的话,如名言、警句、歌词、诗文、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可以在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使文章收束得干脆有力,又能显示出作者的开阔的知识面。
  例如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的结尾:“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结尾写得简洁有力,语重心长,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结尾“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一句,是仿照怀特黑德的名言自拟而成的,语言精辟,深化了中心思想。运用该法应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
  例如:“我绝望,掉进深井,我低头,看到水中繁星点点,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看到最深的美丽。”几米的话语回荡在耳边,打开心灵的窗户,拓展无限的眼界,收获金子般的人生吧。(《眼界》)
   例如高考满分佳作《我能》用了引用手法: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活着的人总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面对挫折的“我能”,支持她在经受了失恋、丧夫、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等打击之后,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设问、反问:用设问、反问句结尾是常见的好方法。前者只问不答,激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后者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两种结尾都能极好地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的结尾: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
  例如:《偶像》一文写道:朋友,当你面临困境的时候,什么能帮你“气吞万里如虎”?是你的偶像给你精神上的支持;当你身处平凡的时候,什么能帮你“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又是你的偶像告诉了你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成功。所以说,要正视偶像,谱写成功!
   例如:《学会扬长避短》一文,正反论述“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的重要性之后,结尾归纳出论点,并巧设一问,引人深思,大有余音绕梁之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善于经营,就会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就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扬长避短岂不美哉?”
   议论文的结尾可以像豹尾一样有力,也可以像橄榄一样,令人回味,极好地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展开联想,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正是如此,在充分论证之后,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把人生比作一张大考卷,提出了“你会如何作答呢?”的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排比比喻类比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