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村志编纂实用手册

发布日期:2017-12-07 12:00:5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村志编纂实用手册 / 王建设编著. -- 长春 : 吉林
文史出版社, 2017.12
         ISBN 978-7-5472-4637-5
 
        Ⅰ. ①村… Ⅱ. ①王… Ⅲ. ①乡村-地方志-编辑工
作-手册 Ⅳ. ①K290-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87010号



                                                                               前言


 
        村志作为典型志种、大志种之一,是中国方志这个大家庭的重要组成成员。据现存且可查证的史料,村志约源起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郎遂编纂的安徽池州《杏花村志》即曰:“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盖以乡村人才短缺、财力寡少等因素所限,其后应者寥寥,不成规模。
  中华花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响应国家提出的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号召,村志编修渐呈方兴未艾之势。到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时,全国约成书2000多部,可谓蔚为大观,为留住乡音、乡风、乡愁,保护抢救、传承保存、开发利用宝贵的村落文化,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前进道路提供了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地方志工作条例》,虽主要规范了省、市、县三级修志工作及其行为,但包括国家一统志、乡镇村志以及部门志、行业志等专志在内的编纂同样引起了高度重视。仅就村志编修而言,先是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首以政府名义倡导村志的编修;继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于2016年两度召开“全国名村志研讨会”,部署名村志编纂工作。2017年1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要求,更为全国村志的编修增添了巨大的驱动力。以此,全国村志的编修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当前,全国村志的编修大致有三种模式。其一是全志模式。即仿照省、市、县三级综合性行政区域志书体例,编写“大而全”的村志,体例求全,内容求全,实为市县志书的翻版。其二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正在推动的“名村志”模式。其特点是在坚持志体前提下,体裁运用、篇目设置、资料选择等作适当创新,不呈“全志”样式,而以记载村域范围内的微观资料为主,详市县镇志之所略;根据不同类型名村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记述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历史与现状,重在突出“名”和“特”,强调“名人”“名事”“名物”,从而达到执简驭繁、文约事丰、便于阅读、利于传播的目的。其三是广东省正全力开展、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的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模式。该模式以自然村为普查单位,坚持“能查尽查”原则,包括现存的自然村、“城中村”和虽已改为居委会但普查内容仍基本清晰的原自然村。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名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姓氏源流、人口、民族、民系、方言、民居、宗祠、风俗习惯、家谱族谱、家规族规、宗教信仰、文物遗址、掌故传说、历史事件、人物、华人华侨与港澳台同胞等,其中凡列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传统村落名录和特色明显的自然村必须突出自身特色。至于普查成果,大致有四:其一是按照普查内容,搜集整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文字资料(包括家谱族谱)、图片、音像资料等,全面摸清自然村落历史人文状况;其二是在普查基础上,按统一规范与体例,编纂出版《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调查》;其三是依托广东省情数据中心,建立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数据库和数据网络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广东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风貌;其四是结合普查情况,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党委政府提出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自然村落、开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上述三种模式,有各自的人财物支撑条件,有不同的体例、内容乃至记述方式方法的要求,各有特点,优势互见,但无论哪种模式,均对保存自然村落中的历史人文印记,挖掘与保护自然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留住村貌、记住乡愁、延续历史文脉提供依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全面翔实资料,为了解家乡、联系乡情、寻根问祖提供指引与帮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同的模式,推进了近年来村志编修的风生水起,但总体而言,情况仍不容乐观,盖全国尚有60多万个行政村志待修。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已目睹了太多的乡村、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历史名村相继消失,村落文化不断消亡,急需挖掘抢救、保存传承。当今中国新编方志虽渐成大系,以省、市、县三级志书为主体的方志已铸就国家方志之龙躯,然尚不为全,上缺“国家一统志”这个龙头,下缺“村志”这个龙尾。完整的国家方志体系犹如中华龙,应由龙首——“中国国家志”、龙躯——“省市县三级志”、龙尾——“村志”共同组成,急需奋勇直追、补齐短板。此外,横观当前业已出版或成书的村志,由于古村志成书量及存世寥寥,且村志作为方志大系下后起的一种独特志体,迄今尚乏方志理论的支撑,正走自我探索、自我作则的路子,加之其编修多在自发自为、各自为编的状态下完成,因而质量参差不齐,质量普遍不高甚至低劣,情况堪忧,亟待实践中进行新创造、理论上进行新探索。
  现实急切呼唤既具有指导意义的村志编纂理论,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村志实践读物,借以规导村志的编修。有鉴于此,有着36年修志实践经验的安徽地方志工作者王建设先生,顺应全国村志编修的新形势,秉持发展创新新理念,以自身多年研究与实践之所得为基,参阅他人相关之研究成果,爬梳剔抉,精心结撰,编著了这本《村志编纂实用手册》。全书分村志涵义、村志体例、村志凡例、村志篇目、村志概述、村志编撰、田野调查、质量要求、村志编纂行文规范、村志出版规范、方志(村志)编纂百问答诸目,对村志编修中诸多实践和理论问题多有涉及。全书旨在实用和实战,故力求简略明晰,通俗易懂,以期给广大村志编修者以些许襄助。
  当然,由于村志编修诸多实践和理论问题尚待归纳、提炼,对编修理论的探索仍在过程之中,故此书在村志编修专业理论方面言之未尽,尚难言为体系,且既为“实用手册”,倘可操作性能更细一些则更佳。但要素在焉,故我相信,在全国村志编修普遍铺开而又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情况下,这本手册无疑是雪中送炭,当能给村志编纂者以启发、以参考、以借鉴,对村志的修编必将有所裨益。
  手册出版在即,建设先生嘱序于予,乃略抒浅怀,爰以为序。
  
                                                                    邱新立
                                                                      丁酉年仲春
  (作者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前 言
  中国文化是以绵延五千年农耕文明为母体的。谈中国文化,离不开中国特有的古老文明,而这种文明又具历史续延和世系承传的特性。
  当今文化大发展时期,注重编纂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同时,倡导修编中国地方志中最低层面的村志,以村志为载体,举力弘扬中华母体文化的精髓,借以凝聚10亿乡民的合力,进而渗透、感教数亿城市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同时通过对乡土地情的深入研究,找出城乡文化差异的产生和变迁的自然、背景及其规律,为文化强村、强县、强市乃至强省、强国提供基础资料支撑,无疑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就宏观而言,几千年乡村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中乡村占据了绝对量值,还因了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在更深的层次上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传统。即使对于整个近、现代史而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探索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独具的特征,如果不从乡村社会研究入手,就很难真正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认知价值的认识,可以说,编写村志是反思和再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变革发展道路的最重要途径。微观上,一个村编写出一本村志,记载村落发展衍变的过程,作为存史、资治、教化的文献留存于世,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此举利村利民,善莫大焉。
  当前盛世修志,志载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发展盛事,意义重要而显见。中国的国民生活要整体达到全面小康水平,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今日修编村志,实际上等于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一次深刻的普查研究和一个个的个案分析。村志的修编无疑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经济总体的协调,从而实现中国乡村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增进中国农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农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足的生活。
  村志修编古之有焉,但存世稀少。而改革开放以来,随全国地方志的普修,当代村志编纂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与发展。尤其近年村志愈得中央及有关部门重视。2014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在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乡镇志、村志编修方兴未艾,累计出版4000多部。”横观神州大地,目前全国村志的编纂正在自发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预言,不需若干年,中国村志的编纂必将掀起推波助澜的高潮,硕果累累,美轮美奂。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就明示我们,要对我们民族文化、民族本性有深刻的、本质性的认识,应重视对它的整体考察研究,并给予一种庞大的载体对其作以弘大的展演。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走向,中国60多万村志倘能集合编纂成系,当为其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鉴于此,应顺全国村志修编的新形势,笔者以自身多年研究与实践并参阅个别资料编著这本《村志编纂实用手册》,力求简略明晰,通俗易懂,重在实用和实战,以期给广大村志编撰者以些许襄助。同时本册编著匆忙,学理庸浅,敬祈方志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编者于丙申除夕
  
中国村志修编访谈录
  当今中国,地方志作为国之史籍著述,已渐为人民所熟知、所认识,知道了志书“地方百科全书”的属性,知道了志书“资政、存史、教化”之功能,盖各级政府不惜人力财力投入修纂。而对于村志,人们仍然是个陌生的概念。何谓村志?有何作用?怎样编修?当前面临哪些现实问题?整个国家的村志修编是个什么现状?等等,都是大大的问号。
  为此,有媒体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多年研究村志并付诸实践的当今方志资深专家。
  被访者,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村志》系列丛书编纂中心常务副总编王建设生先,他在职修编地方志35年,是方志资深专家,2016年初退休。曾潜心研究村志近20年至今,国家倡修村志第一人。著有《国家倡修村志的现实意义》《村落文化——亟待纂修的民俗遗存》《国家方志体系视野下村志的立身与编修》等文著。提出:国家完整的方志体系犹中华龙,应由龙首——“中国国家志”、龙躯——“省市县三级志”、龙尾——“村志”共同组成这样一个全新概念。
  访谈摘录于下:
  何谓村志?
  谈这个问题应从中国的方志说起。中国的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志起于何时,渊薮所在,历代学者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考辨,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宋代学者王存、程大昌、王象之等人推《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为方志之祖,同代人司马光、马光祖则认为导源于《周礼》记述的古方国史。还有学者以多源的观点阐释方志的产生。元人黄溍则将方志归结为古地志与古地图的合流。明清以来,溯方志之源于史书的说法较为盛行,章学诚力证《周官》外史所掌“四方之志”即是当时的地方志;洪亮吉认为,汉晋霸史《越绝书》《华阳国志》是方志之始。建国以来,对于方志起源问题的讨论,虽未完全统一认识,但方志多源,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地方志内容包罗万象,宋代以前出现的各类名目纷繁的地方史籍、地理杂著、人物传记、诗文选集均与定型方志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其中,以《山海经》《禹贡》《周官》和古地图对方志的定型与成熟影响最大。
  察方志历史,秦统一中国后,舆图地志之作,续有纂辑。两汉时期,郡国地志已成为中央政府的征录之书。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全国区域为范围编纂的总志有晋挚虞《畿服经》、陈顾野王《舆地志》、北魏阚骃《十三州志》等,以《畿服经》的体例较为完备。东汉以降,以郡国州县为范围编撰的各类史地杂著名目繁多,郡书即郡国之书,多记郡国乡贤耆旧事迹。隋唐,大一统局面形成,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为方志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央集权的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定期编呈图经版籍制度,为方志体例的进一步完善和续修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是我国方志发展史的重要时期。方志内容和体例进一步完善并趋于定型。自宋代完成从图经到方志的过渡以后,方志的发展进入繁盛时期,元代方志在前代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成就。明代建立初年,统治者即对方志编修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为了统一规划方志体例内容,明永乐十年(1412)和十六年(1418),明成祖朱棣还两次颁发《纂修志书凡例》,对志书中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的编纂,均作出具体规定,是为现存最早的关于地方志编纂的政府条令。清王朝入关后,为加强对汉族地区的统治,各地的修志活动就陆续展开了。现存一些顺治年间纂修的方志即是此时的产物。清代方志品类众多,居主流地位的仍是各级政府官修的府、厅、州、县、镇志。清代基层单位修志极其频繁,府、州、县设立志局、志馆极其普遍,而成书之众,数倍于以往历代。民国时期的38年中,时局动荡,战事纷扰,地方志的编修工作时继时断。民国年间的方志编修大致可分为民初(1912~1926)、抗战前(1927~1937)、抗战时期(1938~1945)、抗战后(1945~1949)四个时期。民国期间,各省还相继编纂了许多乡镇志、乡土志和各类风土笔记、调查记等。继清代之后,1914年,民国政府教育部也督促各县编修乡土志,作为各地学校的乡土教材。
  当代,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性修志事业兴起,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首轮及二轮共编纂出版省、市、县三级志书8000多部,行业志、部门志、军事志、武警志、专题志、乡镇村志等20000余部,地方综合年鉴17000多部,专业年鉴7000多部。
  由上观之,由于统治者的思想局限使然,我国明代才有了乡村志的雏形,到民国方频出乡土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村志作为方志的一个分枝,已是地方志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物。尤其是新中国的盛世修志,逐渐认同了村志的立身及地位。当今方志学观点,认为村志是地方志的一种,即以某一个行政村或自然村为记述范围的志书。村志和乡镇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它以基层行政单位为记述对象,全面盘点乡村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地方志庞杂、蔚为大观,国家完整的方志体系应由“中国国家志”、“省市县三级志”、“村志”共同组成,依次谓曰龙首、龙躯、龙尾,缺一乃憾。同时我将村志姑且定义为:国家方志体系最下层面的村落志。
  村志有何作用?
  村志同省市县三级志书一样,“资政、村志、教化”乃其基本功能。村志使人们“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盛世修志,功在当代,惠泽无穷。村志可帮助地方官员了解地方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志书是考察一地地情的工具书,很多中央领导到地方考察都要先查看地方志。如习近平同志谈修志工作:“我来宁德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府志、县志。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不可否认,修编村志是保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村级资料的最佳载体,就全国而言,村志编纂一旦全面铺开,必将留下体量硕大、卷帙浩繁的文化遗产,保存大量珍贵、翔实的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历史资料,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蔚为大观的村志乃规模最大的地域文化集群,所载事物,上可至起源,下至成志之日,来龙去脉,悉数记载;不少关于气象、自然灾害、矿藏、物产、水利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可录于志。优劣兼记,真实客观。发掘、保存历史遗存是村志存史资政、服务现实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对本地域人文历史的记述,展示本地人杰地灵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风貌,是村志奉行不悖的宗旨。
  今日提倡编纂村志,实际上是等于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一次深刻、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个案分析。实践证明,凡编出村志的村民和村干部已经从中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通过村志悟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民是执政根本,只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共襄善举,大业功成。鉴古通今,继往开来,总结经验,记取教训,扬长避短,奋发图强这个道理。
  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民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也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数以百万计各族各地根性的传统村落的存在,中华文化的灿烂就会黯然失色得多。
  从方志功能来说,村志的体例谓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举凡述、志、记、传、图、表、录等皆可运用,其中就有对村庄历史衍变、物质文化、村俗文化及谱牒文化的重点记载。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志在手,便可对村落文化起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轻估。可以预见,村志所记的在今天看来十分常见的日常生活资料,很可能将来就是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所梦寐以求的“瑰宝”。试想,假如我国数百万计的村庄都理清了自己的历史,这将使中国的史学发生多么深刻的变化啊!
  村志是最具民族性的文化,在寻根问祖、追踪访亲中已经起到并正在起到巨大的作用。不妨看一看我国的城市居民以及海内外的华侨,只要上溯几代,我们中的大多数仍可以发现自己的祖先原先也是农民。即使上溯几代以上没找到先民,由于持久的传统和强大的农村氛围双重影响,其身上也都不难发现农民习俗和思维的胎记。尽管现在有人能恣情享有豪宅和数百万美元的豪华轿车,但传统节日时照样回归故里,掬一把黄土添坟上,烧一炷香火插坟前。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精耕细作农业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村落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民族素材。
  村志既然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样不可低估它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警示、借鉴作用。村志的集合是最全面、最系统的国情、地情调查,编修村志最大的宗旨是全面了解农耕文明的历史,是研究当今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面临问题的最好方式。横向的看,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为了攫取和维持所谓的文明,人类付出的代价过于巨大,以致现代全世界已十分迫切地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要。
  而从当今社会多元发展的大视野角度,村志修编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旨在促进农村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中国的乡村实现经济总体的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实现中国乡村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增进中国农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农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当今中国农村经济的勃起由东而源、东部率先发展起来,内陆及中西部尚落后,不可否认的是已有了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也有了文化发展的差异。今天,“一带一路”的倡导正在推动社会发展再平衡,鼓励向中西部开放,带动中西部开发,推行整体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因而,中国村志的整体修编,应是对国情国力的一次全方位的重大考察。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说:“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就明示我们,要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本性有深刻本质性认识,应重视对它的整体考察研究,并给予一种庞大的载体对其作以弘大的展演。从中国文化大发展的走向,最好的方法就是整编村志。
  当前文化发展鼎盛期,注重编纂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同时,力主整编中国地方志中最小单位的村志,以村志为载体,举力弘扬中华母体文化的精髓,藉以凝聚近10亿乡民合力,进而渗透、感教数亿城市人这个庞大群体;同时通过对乡土地情的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城乡文化差异产生和变迁的自然、背景及其规律,为文化强村、强县、强市乃至强省、强国提供基础资料支撑,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深远。
  村志怎样修编?
  村志编纂不同于省、市、县志基础稳固,除财力外即筹措足量的资金,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好编纂组织问题。没有组织,一盘散沙,无头无序,无从做起。从目前已经编纂出版的村志来看,组织得力编纂起来就顺利,反之则差,有村志能延宕至数年至10多年都没能脱稿,根本原因是没人组织或没组织好。
  从当前全国各地修村志的实践看,村志的编纂组织不外乎三种形式:一是聘请专家领衔、专家全过程参与修编。由于方志的独特体例,更兼村志在方志体系中又为新体,专业性较强,村民一般多不熟稔,必须有较高专业知识或专业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编纂全过程,从调研、策划、篇目拟定、资料收集的指导、编写的指导、总纂等,尤其对村志素有研究的专家更为合适。这样,力保村志的体例、篇目、政治性、史实、语言等都达到或符合志书的质量标准。但不利因素是专家一般对当地村落情况不熟悉。一是聘请当地的文化人士修编,但这些人对体例掌握及语言表述上有些弱。一是本村人自己修编,优点是对情况比较熟悉,但修志专业能力比较低。笔者总结近年参与修编村志的实践,对村志的编写组织得出结论:专家领衔、村民参与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最佳。
  至于村志的具体编纂,尽管村志古已有之,但成书量及存世寥寥,且村志作为方志大体系下一种独特志体,有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迄今尚未有方志理论的支撑。近几年,各地已经编纂出来的村志参差不齐,其质量普遍不高,甚至低劣,令人堪忧,不少村志没能达到起码的质量标准。究其原因,盖因国家整个修志界没有一个村志的编纂规范,从事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工作者,也都较少研究村志体例。而从事村志编纂的村民,则大多对方志知识不甚了了,更对村志这个方志中独特的志书体例缺乏研究。这样,村志的质量不高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我这一年来致力于编著一本《村志编纂实用手册》,重在实用,旨在对各地村志的编纂工作有所参照和帮助。
  目前村志质量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篇目上。修志之道,篇目乃要,村志也不例外。篇目设计的科学合理,修志即成功了一半。篇目乃体例的重要体现,事涉志书的总体设计,之于志书,犹宴席之菜谱、工程之设计蓝图,直接关乎着一部志书体例的正确与否,指导着门类下各条目的资料收集与编写,同时兼有检验志书特色特质的功能。对于村志,尤其如此。因此,应对村志篇目的设计予以充分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察当今业已面世的村志篇目,一是失之过简,有的村志缺项严重,或缺地理环境,或缺社会生活,或缺人物,甚至有的缺少凡例,或概述或大事记或附录等;一是失之过繁,有村志篇目特细,包罗万象,事无巨细,万事万物皆收囊中,其篇目排列起来不啻一部县志的篇目。也有村志的体例值得商榷,如浙江《白沙村志》的篇目立异标新,志体设“五环”,第一环天人;第二环产业;第三环政俗;第四环世系;第五环文韵。志不设篇章而设环,据说是受了奥运会五环旗的启发。这种创新的体例究竟如何,有待学界评说。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繁简,已出版的村志多缺“宗系氏族”部分,这本不应该。人,乃社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元素,读一部村志,首先要让人清楚的是村落人口的渊源,乃至其上下左右的宗族关系。村中已有的家谱固然为其传统载体,但由于成书的家谱多掌握在族长或分支长者手中,受众者少,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如纳入村志并普发给村民,则影响及效果极佳。散存于民间的宗族谱牒又称宗谱、家谱、家乘,是家族的民间档案资料,是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的历史文献之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于族人可彰显家族声望,弘扬传统美德,凝聚亲族;于国家可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作为村志,应责无旁贷地按照志书体例予以编写录载。
  古村志对于篇目讲究一地志,二民志,三官志,四政志,五事志,六文志,七物志,八杂志。时过境迁,现代村志篇目的设计,应考虑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以为,现代村志的内容应大抵包括如下版块:一曰地理环境,记录村庄的由来及其沿革、地表地下资源分布、环境气候、村落古遗、人口渊源及宗系氏族等;二曰经济,记载农林牧副渔、特色产业、手工业、工商业的发展变迁情况;三曰政治,记录旧时村落的行政隶属管理、新中国后党、政、工、青、妇、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等各项工作;四曰文化,记载有史以来村落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及其各种活动展演;五曰社会,包括村庄民居的建设、变迁、道路桥梁、水电气暖、生活设施,民俗风情、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六曰人物,收录知名的乡贤士绅等。上述6个方面,只是一个粗粗的框架,具体到每个村,应与村落的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个性,体现特色,斟酌排序的先后,否则就会千篇一律,有互为临摹、雷同之嫌。
  当然,篇目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定型,而应在资料收集及编写过程中对篇目不断检验、不断的修正,直至定稿。此外,还应包括卷首、卷尾内容的设计。一言以蔽之,村志虽小,却也“五脏俱全”,应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
  村志工作展开时,资料收集、动手撰写两个环节,需依托篇目并将篇目尽可能地细分化,重点放在资料的收集上。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或资料不全,一切无从谈起。其工作最好在专家的指导、示范下进行。
  初稿撰写,不能不提及志书的行文。志书也应具可读性,但大量的实践是,三级志书文字严谨则严谨矣,但多失之刻板,生气欠足,很难说其可读性。志书“行文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志书编纂的现实过程中,过于单纯强调志书语言的严谨、平实,而忽略了其灵活有变、典雅流畅,致使语言枯燥、艰涩、呆板、乏味。我们编史修志的目的,就在于发挥其“存史、资治、教化”功能,在于读志用志。如果编纂出版志书之后没有吸引力,任其束之高阁,便失去了志书的作用。因此,增强志书的可读性,当是目前所有志书行文尤为重视的问题。
  而村志,由其直接记写民众、承载社会最基础资料的特点所决定,有理由写得更为鲜活、生动。一应不仅记述严谨,语言更要灵活。可适当运用议论或描述等表现手法,准确用词,言简意赅,使所记内容具体形象。根据记述内容,灵活多变,力求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历史和现状。二应不仅行文朴实,也要有文采。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语言精美、富有文采,文章才能流传久远。清代方志大家章学诚提出方志语言“要简、要严、要核、要雅”,这个雅,指的就是志书的文采。三应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设计新颖。21世纪被称为读图时代,图文并茂的志书越来越迎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对于村志来说,图片、照片和表格的运用,都能使村志更直观、形象、生动,不但可以节约文字记述的篇幅,而且可大幅提高村志的可读性。四应适当增加人文元素。注意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的记述,增加奇闻轶事的收录;五应注意贴近百姓生活,让村志走入寻常百姓家,关注民生,使普通百姓都想看,看得懂。必须在内容方面多一些百姓生活情境,多记述一些与民众休戚相关的社会现象。村志对平民生活多关注一些,会使村志显得生活气息更浓,史料更加鲜活,真实感更为强烈。
  当前国家村志的修编状况及面临哪些现实问题?
  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历史唯心主义思想使然,除明代以来开始有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的编纂,历代官方多注重的是“官志”的编修,为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而作为乡土村落的“民志”则不被重视,极少修编,不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方面说明了统治阶级的“鄙民”思想,同时也可看出方志事业发展所受的局限。
  但涉越中国村落的沿革,村志编修古已有之。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郎遂编撰安徽池州《杏花村志》,“清人为村立志,颇为稀奇,是修村志之起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叟编撰上海闵行《紫堤村志》。道光末年侯云若续修《紫堤村志》之后,沈心卿以汪叟是否编纂《紫堤村志》为原本,参阅侯云若续修《紫堤村志》时采集的资料,增修《紫堤村志》成稿于咸丰六年(1856年)。30多年后,张启楠抄录《紫堤村志》,于民国8年(1919年)刻印《紫堤村志》,流传于世。《紫堤村志》自康熙至民国8年(1919年)的202年间,历创修、续修、增修,使其志体不断完善,内容渐实,成为上海地区村志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推进,未被列入新方志规划的村志正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令人鼓舞。近些年,各省在普修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同时,一些地区率先编纂村志。1991年6月,浙江省江山市《白沙村志》出版发行,是为中国第一部以村为单位单独出版的村志。浙江省将村志编修、出版纳入浙江乡村社会研究系列丛刊,已有一批村志问世。安徽省着手编纂《名镇名村志》,一些地方已先行自发编纂、出版了一批村志。在山西省28323个行政村中,目前有500余个村子编纂村志。2011年7月1日《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正式施行,首次将村志编纂纳入政府工作,标志着山西省政府对修编乡村志给予的鼓励和支持。在山西省省会太原,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郊区的一些村庄正逐步被“蚕食”。目前形成“城中村”的共有154个,世世代代生活在村子里的居民,离开老宅子搬迁都市区新家。太原正组织半数以上的村庄编修村志,让村庄这个实实在在的氛围,成为村民记忆中的一部分。
  农民自己动手编纂村志的现实,说明千百年来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开始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一系列过去梦中也不可能有的新追求。由于生养村民的村落大多名不见经传,身不在典册,它进不了一直是由文人文化中记录的大背景、大历史,因此村民亟需通过史学来为自己定位,让史籍留下自己的足迹,也需要通过史学总结经验,探索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谓能爱国者,是谰语也”(《辽阳洲志乡土志》卷前)。村志使农民感到特别亲切,尤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爱国先爱村,爱村必读志。村志以其特别生动翔实的资料为村民提供了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能够正确而又适度地调动人的恋乡恋村情结,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其教化效果透彻深远。
  中国目前有约60多万个行政村。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字显示,从2005年至2009年全国每年减少约7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在消失。如广东清远连州市河背村,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机。山西省的一个赵家沟村,由于人口大量外流,且随着老人陆续过世、青少年外出工学,这种典型的黄土高原生态村落,将面临“空巢”的境地,农村的传统和文化生活形态将只能成为记忆中的往事。这些,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即将消亡的村落的一个普遍现象。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一些村落已经或行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所积淀的厚重文化也有消亡的可能。不即刻抢救这些历史文化,必然会造成历史的遗憾。据《羊城晚报》报道,近年广州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冠以“村名”的地方没有农田、菜地、祠堂等,早已看不到“村”的影子。而一些古老的村落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被湮没,被遗忘。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上海、广州市政协委员倡议,让农村都行动起来,编写自己的村志,让一些古老的村落文化得以传承。
  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村志未列入整个方志编修序列,目前村志的编纂多属自发行为、各自为编,因而亟须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就像省志、市志、县志,应将其纳入政府工作范畴,尽快从由提倡到规导的过渡。加大村志修编的宣传舆论导向,营造村志修编的氛围,宣传村志修编的重要意义,发动、号召村民关注、村民支持、村民参与。各级政府应出台有关条例、办法,从组织、规划、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
  当前尤其急需解决的一是财力问题,村庄既为中国最小一级行政单位,何以省市县三级志书每部动辄拨款数百万经费,而村志编纂10数万却要自己筹资?二是编写力量问题。村志也是志,是整个方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地也存在是否符合体例、质量是否过得硬等问题。这样,就对所有村志编修者的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全国村庄体量之大,现有的各级修志人员恐难顾及。以当前国家修志的宏观状况,各级政府、各级地方志机构为何不放下架子,积极利用社会、民间修志智库人才力量,而成就国家村志大业?
  无论各级政府怎样行为,据我所知,目前北京、青岛、浙江、云南、广东、湖北、陕西等地村志修编都如火如荼、此起彼伏。横观神州大地,目前全国村志编纂正在自发地形成一个良好开端。可以预言,不需若干年,中国村志的编纂必将掀起推波助澜的高潮,硕果累累,美轮美奂。
  今天的“文明”是由昨天的“荒蛮”进化而来,今天的“城市”是由昨天的“农村”演变而来,今天的“家”是由昨天“故土”中历史的尘埃里走过来。勿忘乡愁,无论社会将要怎样演进,都不能抛却历史的记忆。
  滚滚江河水,毕竟东流去!
 
 
目录
一、村志涵义1
  二、村志体例4
  三、村志凡例7
  四、村志篇目11
    附:村志基本篇目范例14
  五、村志概述19
  六、村志编撰22
    (一)组织原则22
    (二)资料搜集23
    (三)资料长编27
    (四)分志撰写30
    (五)人物收录37
    (六)大事记编38
    (七)图片征集39
    (八)附录辑要41
    (九)通稿总纂43
    (十)评议审定47
    (十一)文字缺点50例47
  七、田野调查60
  八、质量要求64
    (一)政治过关64
    (二)体例规范67
    (三)史实凿准70
    (四)语述精当72
  九、××县村志编纂行文规范77
  十、村志出版规范90
  十一、方志(村志)编纂百问答92
    附:
    国务院颁发《地方志工作条例》126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地方志质量规定》129
    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5 ~2020年)135
    国家颁发《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42





上一:岁月回声

下一:二孩的春天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