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 中国曲艺家协会编著 . -- 北 京:九州出版社,2017.11
ISBN 978-7-5108-······
Ⅰ . ①曲··· Ⅱ . ①曲··· Ⅲ . ①报告文学- 中国 - 当代 Ⅳ . ① I1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7)第331198 号
前 言
在广大曲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全国曲艺界全面贯彻十次文代 会精神、认真落实八次曲代会工作部署,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和良好的精 神状态,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里,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组 织编写的《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一书付梓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了。本书旨在通过对奋斗在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的集中展示,讲述他们 的动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宣传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星火精神,展现他们的 真挚情怀和良好风貌,发挥他们的道德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进一步推 进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着力强化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向全社会 展现曲艺界健康向上、见贤思齐的思想风貌,为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 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道德滋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汇聚了新中 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曲艺界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涌现出来的 29 位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既有毕生都把微笑留给人民的德高望重的曲艺大 师,也有被中央军委授予“德艺双馨文艺战士”的军旅曲艺家;既有淡 泊名利、两袖清风的曲艺行业领导干部,也有常年上山下乡、奔波忙碌 的基层一线曲艺工作者;既有深受边疆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曲艺名家, 也有身患重病却依然潜心创作的曲艺作家……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人 生经历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但他们的道德底色、精神本色相融相通。 他们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担当责任、保持操守,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价值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
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他们的高尚思想品德,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历史进步的时代精神,显示了爱国为民、 崇德向善的社会主流。他们以实际行动成就了平凡之中的传奇与精彩, 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内涵,他们是曲艺界思想道德建设的 排头兵,是广大曲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学习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重在见思想、见精神,努力做到见贤思 齐、见贤思进。我们要学习他们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 他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真切情怀,学习他们崇德尚礼、知荣明耻的 人生操守,学习他们尊师重道、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把为人、做事、 从艺三者统一起来,努力做到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在与人民、与 生活、与时代结合的道路上,努力实现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同步提升, 努力追求道德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共同呈现。曲艺界素有“德在艺先”“艺 品如人品”“为艺先为人”的崇高信条,广大曲艺工作者应把崇德尚艺 作为毕生修炼的功课,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珍惜人民的爱 戴、珍视艺术家的荣誉,以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人民 的尊重和喜爱,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学习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贵在见行动、见成效,努力实现自我完 善、自我提高。中国曲协始终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曲艺行业建设和队伍 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2015 年制定颁布《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 则》,2016 年成立行风建设委员会,通过加强正面引导,开列负面清单, 建立良性准入退出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讲正气、走 正道、树正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牢记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的神圣职责,自觉承担引领文明道德风尚的社会使命,带头成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传播者、建设者。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行为守则,强化自我约束,强化底线思维,坚决摒弃各类低级趣味和不良倾向,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和失德失范行 为,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自警自省,营造曲艺界昂扬向上、风清气正 的良好行业发展环境。
优秀凝聚品质,榜样激发力量。本书所收录的 29 位曲艺界优秀共 产党员,他们成绩突出、组织信赖、群众公认,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 学。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信仰信念的力量,体现了道德品行的力量, 体现了艺术追求的力量,体现了行动奉献的力量。他们是鲜活的价值观, 他们是有形的正能量。奋进的时代需要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梦想的实 现需要凝聚全社会的道德力量。当前,全国有 30 多万名曲艺工作者, 如果每一名曲艺工作者,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向先进对标、 向典型看齐、向榜样学习,都能在服务人民、献身使命、投身时代中弘 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都能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中国力量中贡献自己的那份智慧和才情,那么每一次微小的努力与付出, 都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和聚合成更为强大的正能 量。正所谓:累累沙土终究都能够聚成道德的高塔,涓涓细流终究能够 汇成精神的江河,点点繁星终究能够照耀文明的长空。
谨以此书向全国广大优秀共产党员致敬,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 礼!
中国曲艺家协会于 2017 年 9 月
留给人间都是笑
——记优秀共产党员马三立 ············ 001
用生命谱写欢乐
——记优秀共产党员夏雨田 ············ 010
为人民说好书说新书
——记优秀共产党员刘兰芳 ············ 017
唤醒人们的善良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记优秀共产党员姜昆 ············· 024
弘扬喜剧艺术 恪守严肃人生
——记优秀共产党员王汝刚 ············ 030
从乡村来到乡村去
——记优秀共产党员翁仁康 ············ 036
长留欢笑在人间
——记优秀共产党员叶景林 ············ 041
要为快板辛苦一辈子
——记优秀共产党员常志 ············· 054
说更多的好相声才对得起观众
——记优秀共产党员常贵田 ············ 061
要道德的娱乐绝不能娱乐道德
——记优秀共产党员巩汉林 ············ 065
不忘初心,为军队文艺尽绵薄之力
——记优秀共产党员郭达 ············· 075
普通一兵的情操与艺术
——记优秀共产党员唐爱国 ············ 083
将评弹艺术视作生命的一位老党员
——记优秀共产党员陈希安 ············ 091
努力践行党旗下的神圣誓言
——记优秀共产党员柴京云 ············ 097
一方乡土曲艺的守望者
——记优秀共产党员赵秀 ············· 103
金声玉振 誉满书坛
——记优秀共产党员金丽生 ············ 109
为艺术执著守望
——记优秀共产党员季静娟 ············ 117
创出滑稽艺术的地方名片
——记优秀共产党员董其峰 ············ 125
为曲艺发展播撒火种
——记优秀共产党员徐鹤苹 ············ 131
中原曲苑的一面旗帜
——记优秀共产党员王小岳 ············ 137
我是演员,但更是一名党员
——记优秀共产党员陆鸣 ············· 143
常德有个“黄十卷”
——记优秀共产党员黄士元 ············ 149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记优秀共产党员李蓉 ············· 157
一曲艺一人生
——记优秀共产党员郭晓梅 ············ 166
做一名有良心的曲艺人
——记优秀共产党员刘文龙 ············ 174
让民族曲艺之花永不凋零
——记优秀共产党员乌云桑 ············ 180
心系八桂 曲苑飘香
——记优秀共产党员李侃 ············· 187
盛开在雪域高原的邦锦梅朵
——记优秀共产党员石达 ············· 195
要说“好”相声
——记优秀共产党员白永蔚 ············ 199
1917 年,民国六年,3 岁的时候,马三立和母亲、哥哥随着父
亲马德禄和他的师兄万人迷李德钖从北京迁居到天津。那时候,他 的母亲体弱多病,已经不唱大鼓了,父亲和万人迷搭伴在天津杂耍 园子说相声。马三立在婶母跟前寄养了 3 年多,跟父亲一直也没有 见面。7 岁那年上小学,由初小而高小,又考入了天津汇文中学, 成为汇文中学第 21 期的学生。以当时的家境,父亲想供他上学走“学
而优则仕”的道路,不大可能,所以从马三立 12 岁开始,一边上着学, 一边跟父兄学艺。他们教给他几个段子如《拴娃娃》《家堂令》等, 让他练着说。父兄对他学艺要求又高又严,无论说个什么段子、单 口也好,小笑话也好,都必得词准、尺寸准、“包袱”抖得准。这 对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就够难的了,可他们还总要问马三立,这 句词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这里为什么要有这个动作?让他去反 复琢磨、理解。一段“贯口活”的“趟子”,他起早贪黑地记住了, 能说下来了,自己以为满可以了,谁知父亲、哥哥一听,说:“不 行!”什么“气口不行”,“动作配合不好”,再练,再琢磨。相 声同行们都说马三立的相声“瓷实”,可是个中艰苦,实非局外人 所能设想,学活练功,实在叫人受不了。而最使他受不了的是挨打, 尤其是哥哥教活,学不好,动辄就打,藤条打,戒尺打,抄不着家什, 左右开弓打嘴巴。那种狠打,多年以后想起来,马三立心里还犯哆嗦。 话说回来,旧社会学艺,有几个不是皮鞭子底下讨生活的呢?
父亲失去万人迷这个搭伴被燕乐辞退的那年,马三立尚在汇文 中学念书,没有熬到高中毕业就退学了,帮父亲去挣钱。那年头, 卖艺的规矩很多,要想说相声挣碗饭吃,必须磕头拜师,同时必须 加入班社,才算正式的相声艺人。不然的话,哪怕你一家子、几辈 子都说相声,也不许你干。因此,父亲让马三立拜周德山(艺名“周
蛤蟆”)为师,加入他们的一伙,正式入了说相声的门户。这时候,
南市联兴茶社是相声艺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马三立和父亲,还有哥 哥马桂元、周德山,结为一伙。在联兴说相声的还有高桂清、郭荣起、 赵佩茹、刘宝瑞、李德林等人。
周德山是“相声八德”中的一员,活儿好,路子宽。拜他为师以后, 因为他和马三立父亲是师兄弟,对马三立很照顾,不像他父兄那么 严厉。跟周德山学艺的还有刘桂田、李桐文等,他们算是马三立的 师弟。
九河下梢的天津,是北方的大商埠,消费娱乐行业很发达,各 地作艺的人们都到天津赶码头,特别是干曲艺的。唱戏、唱大鼓、 说书、说相声,能在天津站住脚,就算是“挂上号”,“镀上金”。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东北的、唐山的、通州的相声艺人汇集天 津,展开了业务上的竞争。当时,马三立技艺上进展不大,拿不出 高超的东西去争强斗胜,观众不能老看他“一道汤”似的演出。他 看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自己想来想去,想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
则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古训,便下定决心,要奋 发图强。既然把说相声当作了自己的终身职业,就要:非学不可, 非会不可,非好不可,非精不可。凡是技巧高难的段子,马三立都 下苦功夫去学,去练,要求自己必须练得掌握自如,得心应口;对 于相声的“包袱”尺寸反复找准,钻研相声这个行当的特色和规律。 就这样,他苦学苦练了好几年。
1933 年 19 岁时,马三立娶妻成家了。穷作艺的人家,遇到婚 丧嫁娶,经济上的困难是很大的。为娶妻,家里借了一笔高利贷。 父亲为了早日还清这笔高利贷,和周蛤蟆搭伴到外地去跑码头,简 食省用,每月都能寄回一些钱。父亲在外地辛苦了一年多,回到天
津一看,不但债没有还,
而且家也不像个家,连气 带累,一病不起。1935 年 马三立 22 岁,父亲马德 禄去世,全家生活的担子 落到他的身上。不久,丁 氏“演出”了一场“夜奔”, 大家找遍天津而不知其下 落。无奈,马三立夫妻只 好带着 4 岁的侄儿和 1 岁 的女儿,搬迁到南市三不 管,租赁了一间房子住下, 他就在南市、鸟市、谦德
庄、地道外一切可以说相声的地方,早、中、晚连轴转地说相声, 挣钱糊口、还债。
跑码头,闯关东,饱尝辛酸。马三立带着妻儿搬进南市三不管, 以撂地为主,有时也到东兴市小书场去说一段,因为那时候他还没 有什么名气。别看没有名气,那些地痞流氓、把头恶霸“飞帖打网” 却总忘不了他。帖子飞来,就得掏一块钱,少了不行,不出更不行, 你不买他的账,等于自找苦吃,轻则挨顿打,弄不好“帽子”一扣, 押进大牢也不新鲜。马三立当时胆小怕事,帖子飞来,一家人勒紧 肚皮,也要凑上一块钱送上去。“杂霸地”的喜庆事还格外多,老 太爷的“寿辰”,少爷小姐“满月”,外带老太太做“阴寿”,帖 子满天飞,平均一月得花个十块八块的。为了多挣几个,只有豁出 命去说。上午说,下午说,晚上说,再赶着妓院落灯之前,到侯家后、
同庆后妓院里去说,说一段混个两角钱。生活的重压,真是叫人喘
不过气来,妻儿等着他拿钱回家买棒子面,债主等着他的利息,“飞 帖打网”的还得应付,肉体凡胎的人,没有钢筋铁骨,如何肩得起 这样的重压。在三不管撂地,混了不多日子马三立就一病不起。撂 地卖艺人的收入,刮风减半,下雨全无,卧病不起,那就分文无有。 马三立一病 3 个月,多亏他的师兄弟、伙伴刘桂田、高桂清、赵佩茹、 刘宝瑞、焦少海等人的接济。3 个月,差不多 100 天,无论刮风下雨, 他们几位天天往马家送煤、送粮,从他们微薄的收入中,抽出一部 分,送到他家,以保他的妻儿不致饿死。大病不死,还得挣钱养家 还债。为了想多挣点钱,马三立决定和刘桂田搭伴,出去跑跑码头。 他们是飞不远的家雀,离天津太远的码头去不了,没有那么多盘缠 钱。所以头趟外出,也就是搭小船去到咸水沽、葛沽、塘沽一带。 这些地方虽然码头不大,但来来往往的过客不少。他们在行人比较 熙攘的街上“划锅”,或在小酒馆里借地,说一场相声,还很受欢迎, 新鲜嘛!敛钱的时候,不掏钱白听的人也比天津卫里少,他们觉得
有点甜头。接着,马三立又带着徒弟阎笑儒,走得远一点,从唐山、 古冶、开平、昌黎,一直去到了秦皇岛。
1937 年春节前,马三立回到天津,仍然在东兴市场撂地。这一 年“七七”事变发生了,天津市面萧条,每天宵禁戒严,生意一落 千丈,艺人们各奔前程。说相声的伙伴们,刘桂田搭戏班,改唱京 戏,离开了天津,赵佩茹和常宝堃搭伴去了北京。刘宝瑞是个单身 汉,住到他师傅张寿臣家去了。剩下马三立临时在时调班加场,每 天固定工资四角钱,暂度燃眉。1949 年 1 月 31 日这天,北平解放了, 古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马三立是个好静不好动的人,被空前的 喜悦鼓动了,情不自禁地走上大街,走进了欢庆解放的游行队伍之
中,而且破天荒地第一次扭了秧歌。解放军入城的当晚就取消了宵
禁,平津铁路正常通车了,朋友们从天津来到北京,带来了妻儿的 口信,他们平安无恙。马三立没有急于返回天津。虽然戏院剧场还 没有开锣,而电台广播恢复了,他仍到东城华声电台,广播单口、 笑话。上场前后听安民告示和有关共产党政策的讲话,听得很仔细, 这是他最初的政治学习。
马三立的搭伴侯一尘到启明茶社演出去了,正好东北的相声演 员张庆森来到北京。张庆森是相声界经验很丰富的老艺人,便由他 给马三立“捧哏”。他们拿出来一些老段子,因为新鲜,听众反映 不错。他们情绪也格外饱满,解放了嘛,有多大力气,就得使多大 力气。这一时期,演出效果很好,听众给电台写信,点他们的节目。 京戏界的名演员谭富英及其父亲谭小培很欣赏马三立的相声,马连 良、张君秋、叶盛章、周和桐等人也成了他的知音。谭富英谈京戏 的表演、表现手法,谈京戏的流派,对马三立启发很大。心情舒畅, 相声也说得顺当,良师益友也增多。马三立说:“这是因为共产党 来了,我们成为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有了尊严,有了地位,这是 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 年春节,马三立回天津过年,家里桌椅板凳都有了,年饭、 年菜准备得很丰富。这且不说,他的妻子从来没有穿过皮鞋,如今 穿上新皮鞋,“咯噔咯噔”又添了一份热闹。马三立家从来不贴春联, 自父亲死后,差不多每年都是。“无柴无米过新年,何有兴味贴春 联?”而这一年可大不一样了,马三立买来红纸,写上“共产党万 岁”“毛主席万岁”,贴在屋里。他说不清心头的激动,半辈子的 穷愁困苦、艰难、屈辱,真是不堪回首! 1950 年,红风曲艺社成立, 他参加了。在天津曲艺界有一定名声的演员骆玉笙、常宝堃、赵佩茹、
陈亚南、陈亚华、石慧儒、史文秀等都参加了这个曲艺社,这都是
这个曲艺社的主要演员,也是主人,他们不再是吃“开口饭”的卖 艺人,而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翻身的喜悦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 达的。马三立把老相声段子《百家姓》改为《新百家姓》,歌颂新 社会、新生活。相声从来都是以讽刺为主题,嬉笑怒骂,插科打诨, 而现实生活却为他提供了进行歌颂的主题,促使他不断创新。《新 百家姓》受到听众的欢迎与赞扬。
马三立自觉是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要为新社会演出,为新社 会创作。在戏曲电影界里,他有一些朋友,富有喜剧表演、导演才 华的谢添同志就是他的老朋友之一,又是相声的内行,他把自己的 想法告诉谢添。谢添同志很以为然,给了他许多素材,都是具有笑 料的。他把它加工,写成相声小段,如《送人上火车》《所答非所问》
《请客得罪人》等。演出以后,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953 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三立继常宝堃烈士之后到朝鲜前 线慰问演出,这是解放初期他最难忘而又最可纪念的一段经历。常
宝堃和琴师程树棠为抗美援朝正义斗争而献身于朝鲜战场上,用鲜 血和生命卫国保家,死得光荣。马三立抹干了眼泪,鼓起勇气,向 抗美援朝天津分会提出继宝堃之后到朝鲜前线作慰问演出的请求。 当时报名参加赴朝慰问团的曲艺界人士很多。经领导批准,马三立 纳入慰问团第六分团演出队,队长是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刘鹏,他担 任副队长,全队共有演员 32 人。渡过鸭绿江之后,他换上了中国 人民志愿军的军服,感到很荣耀。但内心不由得非常紧张,因为自 有生以来,他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炮火连天的场面,炮声隆隆,真比 年三十晚上还热闹,他有些点怕了。可是部队首长、战士们却泰然 自若,热情欢快地接待,为他们安排活动,为他们的安全作周密、
细致的布置。志愿军的炊事员,做出美味细点招待他们。在炮火纷
飞的战斗前沿,他为最可爱的人演出了 150 多场。 从朝鲜前线演出归来,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曲艺团演出。
不久这个广播曲艺团改组为天津市曲艺团,马三立荣任副团长。
20 世纪 50 年代值得回忆的往事非常多,而且许多事回忆起来
令人神往! 1955 年,马三立应邀进北京,在政协礼堂为人民代表、 政协委员演出。周恩来总理听了他说的相声《买猴儿》《扒马褂》, 周总理盛赞笑的艺术,给予他很多鼓励。1956 年毛泽东主席来天津, 马三立为毛主席演出,并且在天津干部俱乐部二楼与天津戏曲界著 名的演员鲜灵霞、韩俊卿等一起拜见毛主席。毛主席平易近人地说: “在广播中听过马三立的相声《买猴》,可是没有见过面。”毛主 席问他说了多少年相声?什么文化程度?经常爱看什么书?他回答 了毛主席的问话,当场为毛主席说了一个小段,毛主席笑了又笑。
“文革”期间,马三立先后在东丽军粮城、宝坻、津南北闸口 下放劳动。因年老体弱,生产队减少了派他做农活。但每天早晨坚 持锻炼身体并开始小声练功,背“趟子”,闲时常给长子马志明“讲 活”,传授技艺。
1979 年 10 月,马三立作为天津文艺界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 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1984 年 3 月 9 日,在老伴甄惠敏病重之际,马三立仍不放弃参 加在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举行的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募集资金 的义演,与王凤山表演了传统相声《夸住宅》及相声小段。坚持圆 满完成义演后才急赶回家看望病危的妻子。转天,妻子去世。
1987 年,74 岁高龄的马三立开始参与居民区的治安工作,每 月两次义务执勤巡逻。
1999 年,以其名字命名的“马三立老人园”在东丽新立村落成。
至今已经 18 年历史,累计服务近千名老人,已经成为天津养老服 务行业的一面旗帜。
2003 年 2 月 11 日,马三立先生去世,临终前,马三立在清醒 的时刻,立下遗嘱,上写: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个普通的共 产党员。我按照党的要求,用相声,用笑声,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 天津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关爱。我也曾被评为”天津 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心里的感谢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人总是 要死的,我有最后一个请求,就是在我过世后,请将我的丧事从简 办理,我不愿再让各级组织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 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蓝、花圈、挽联, 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 国家浪费钱财。我忠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摘自马三立先生自传《艺海飘萍录》作者:马小川)
夏雨田同志是中国相声界首位大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大胆实践
和创新,用新的相声形式讴歌新时代,被全国曲艺界称之为“我国 歌颂型相声的开路人”,他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紧跟时代,与时 俱进,勤奋耕耘,创作出众多反映时代精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艺术精品,把欢乐和笑声献给人民。他甘当人梯,不计名利。扶持 新人,无私奉献,为繁荣武汉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夏雨田从学生时代起,就爱上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艺 术,1961 年,大学毕业的夏雨田,力排世俗之偏见,加盟武汉市说 唱团,成为中国相声界的第一个大学生。“雨田从艺”也成为当时 的新闻。在武汉市说唱团从事创作兼演员工作期间,先后创作发表 相声、小品、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 400 余万字,涉及艺术品种 有相声、小品、快板、独角戏、诗歌、小说、电视剧等几十个,且 多是在病床上、在死神的威胁下完成的,他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病痛, 通过电视,通过舞台,把欢笑送到千家万户。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创造了生命的辉煌。他说,我无法追求生命的长度,但我能够把握
生命的质量,我要让生命在笑声中延续,在笑声中燃烧自己的生命, 拓展自己的生命。
病中的夏雨田就是这样以他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诠释了一个 共产党员,一个人民的艺术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他的身上, 真正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所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湖北省委、武汉市委、省市委宣传部门充分肯定了夏雨田同志 的先进事迹,认为他是文艺界“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德艺双 馨的人民艺术家,是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中共湖 北省委、中共武汉市委、市委宣传部、省、市文联先后做出了向夏 雨田同志学习的决定。《光明日报》连续 3 次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夏
雨田的先进事迹,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他创作的作品大半以上是歌颂新生活、赞扬新人物的。其中《女 队长》经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演出脍炙人口,还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 选译为教材。他创作的相声等曲艺作品 12 次获得国家级大奖,近 百次获省市文艺奖,2 次获中国相声特别贡献奖。
生命有限,笑声永恒
夏雨田同志是我们党 8000 万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他以行动 诠释信念,用生命浇铸忠诚,将优秀艺术献给人民,拒绝媚俗, 拒绝金钱的诱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的共 产党员。20 世纪 60 年代,夏雨田经常下乡体验生活,创作出成 名作《女队长》,轰动全国。谁能想到,那时他已染上严重的肝 炎 和 肺 结 核。 为 武 汉 著 名 独 角戏 表 演 艺 术 家 田 克 兢 量 身 定 做 的 300 余个段子,竟是在胸腔腹腔大面积积水、不能躺只能坐的艰 难条件下完成的。田克兢回忆说,被确诊患上顽症后,夏雨田找 人要来笔和纸,人们以为他要写遗书,看到的却是“独角戏”3 个字。“手稿上的字大如板栗,小如蚕豆。这哪里是创作,分明 是病人在负重登山!”在他创作的 500 多万字的相声作品中,有
300 万字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完成的。夏雨田同志的身上集中体现 了一位党员知识分子对责任的理解和坚守。他始终踩着时代的鼓 点前进,以燃烧生命的执著和激情创作了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作 品,为人民送去欢乐,给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1998 年,武汉遭 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夏雨田正病重住院。住在隔壁病房的恰 好是原湖北省水利厅一位副厅长。遭遇特大洪水,“老水利”即 使退下来了,也被请为顾问上堤察看汛情,他住院时也不断有人
向他汇报水情水汛。夏雨
田不放过这个机会,经常 找“老水利”聊天,仔细 询问水利的知识、典故。 后 来,“老水利 ”发现 夏雨田每天晚上都在写东 西,几乎整夜整夜地干, 经了解是在创作抗洪的节 目。护士委托“老水利” 做夏雨田的工作,要他注 意休息,不要这样玩命。 夏雨田说:“干部群众、 解放军战士抗洪是在堤上
‘玩命’,我要为‘玩命’的人‘玩命’,死也值得!”他用 7 天时间为武汉市曲艺团完成了一整台晚会《水也滔滔,情也滔滔》,
包括十几个节目,为长江大堤保卫战提供了精神力量。夏雨田回
忆起这段经历时,恳切地说:“虽然身上挂着吊针,可脑子里没 有打针啊,还可以思考,刚好可以趁空把平时积累的素材综合、 提炼一下。与其在病床上躺三五年浪费时间,还不如拼命干上一 两年,给世人留一点作品。”
让生命在笑声中延续,让笑声在生命中燃烧
无论是读夏雨田的作品,还是看他的表演,人们得到的永远是 欢笑与愉快。很少有人知道他为捕捉生活中笑的元素所付出的艰辛 与代价。20 世纪 60 年代,夏雨田来到大别山区的湖北大悟县体验
生活,主动要求住进一户方圆数十里最困难的人家,与农民兄弟同
吃同住,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还染上了肺结核和急性黄疸性 肝炎。
“文革”期间,夏雨田与土壤学家姚康教授相识,亲眼见到姚 教授被剥夺了教学、科研的权利。为防止说错话、办错事挨批斗, 姚教授连宣泄苦闷的地方也找不到。一次,他蹲在鸡笼前,对着精 心饲养的几只小鸡自言自语:“你们自由自在真幸福。可以吃虫也 可以吃草;高兴了就放声歌唱,玩累了也可以在窝里美美地睡上一 觉;不担心被写小字报、戴高帽……当时,夏雨田站在姚教授的身后, 心里像是被一个巨大的锤子狠狠地敲打着。拨乱反正后,夏雨田又 见到了姚教授,他精神矍铄,满面春风,每天清早戴着斗笠出门, 月上林梢才满手是泥地回到家中。从姚教授的身上,夏雨田看到了 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灵感顿生,铺开纸创作了《农老九翻身记》。 这个由夏雨田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作品夺得全国相声大赛一等奖。
有人说,把夏雨田的作品以时间为顺序排列起来,是一部用曲 艺作品写就的中国当代史,每一个时代的音符在里面都能找到相应 的作品。
——向雷锋学习的年代,他创作了湖北小曲《接着雷锋的日记 写》;
——改革开放的年代,他创作了湖北小曲《难忘的一课》,相 声《农老九翻身记》《我和冰棒状元》等;
——举国上下战洪魔时,他创作了反映抗洪精神的《灾而不难》
《电话声声》和《零点三十分起爆》;
——香港回归时,他创作了小故事《回归轶事》;
——十六大召开时,他创作出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喜
迎十六大的《寻亲》和《你好,十六大》。
夏雨田创作的曲艺作品有 20 余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 晚会,曲苑杂坛等栏目播出。著有作品集《无限青春》《花花世界》
《多多关照》等。其中获全国一等奖的曲艺作品有《难忘的一课》《农 老九翻身记》《借电话》《归国记》《吃不了兜着走》等,并获武 汉市政府“黄鹤文艺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及中国相声节、 曲艺节“金黄色玫瑰奖”“牡丹奖”。1994 年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 发的“全国相声创作杰出贡献奖”。2003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文 化人物,劳模新贡献标兵。生命不息,笔耕不止,人如其文,文如 其人,夏雨田同志说过,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创造欢 乐无限中去。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让生命在笑声中延续, 让笑声在生命中燃烧”。
大师已逝魂犹在
夏雨田同志逝世后,武汉说唱团为纪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著名的曲艺大师,专门组织了人民艺术家夏雨田先进事迹暨作品
艺术讲演会《党旗颂》,讲演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观看 了讲演会的观众纷纷表示,要向夏雨田同志学习,立足于本职岗 位,追求工作的尽善尽美,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发挥 好。学习夏雨田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奉献精神。夏雨田同 志一贯淡泊名利,一生两袖清风,看重的是对艺术至真至美的追 求,对作品百炼成钢的渴望,而不是对金钱和个人名声的追逐。 为官 20 多载,全家老少没有一个人受到点滴照顾。从不让原则吃 亏,不让党章蒙羞,始终坚守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清廉气节,是 他始终如一的追求。要像夏雨田同志那样,心系国家,情系群众,
守住细节、守住原则、守住气节,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体现出中
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我感到我生命的计程车慢慢驶向终点。但,我无怨无悔、心
地平静!我希望我的生命在观众的笑声中延伸,观众的笑声将延伸 我的生命。”虽然夏雨田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感人事迹永远 是一份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素材,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 炼最可亲、最可信、最应学的典型。他是党员学习的一面旗帜,我 们要学习他忠于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学习他求真务实、顽 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奉献精神。夏雨 田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曲谈)
为人民说好书说新书
记优秀共产党员刘兰芳
人物小传
刘 兰 芳,1944 年 1 月 生
人,满族,祖籍辽宁辽阳。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 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 津贴。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曲协主席、分党组书记, 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文 联荣誉委员、中国曲艺家协 会名誉主 席。曾获得全国
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拥军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 新中国曲艺 60 年突出贡献曲艺家等称号。1991 年被评为鞍山市优秀共产 党员。
刘兰芳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一个曲艺之家,13 岁开始学唱东北
大鼓和说书,多次拜师,经常放弃了休息娱乐,不是听书就是趴在简 陋的土炕上,整理“书梁”子(指一部书的大梗概),经过了多少 秋冬春夏,酸甜苦辣,终于从一个只能在上午场说书的小学员、为 了家庭生计不得不辍学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 她满怀梦想,四处跋涉,刻苦学艺,博采众长,最终从鞍山曲艺团团 长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领导。
刘兰芳在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曲艺的表演风格,以表情和手 势与听众交流,拉近演员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现 场感;还巧妙地运用了评书“说功”技巧,注重“包袱点”的运用, 在说表评叙中,不时地抖上一些“包袱儿”,诙谐风趣,生动活泼, 既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又有新的时代特点。
刘兰芳的表演独具一格,热情奔放,神采飞扬,吐字清晰,声 音洪亮,形神兼备,潇洒大方。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金唱片奖 以及华鼎奖等奖项。
1979 年播放的评书《岳飞传》是刘兰芳艺术积累的一次总爆发、 一次大检阅,她用自己的实力向听众交上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一 部《岳飞传》蜚声艺坛,享誉四方,成为一位深受广大听众喜欢的评 书艺术家。
她走出鞍山、走向老山前线、走进猫耳洞、走进管教所、走向 马街书会。部队营房、田间村庄、工厂矿山、社区百姓,祖国的山山 水水留下了她执著的足迹。创办“千山书荟”,开设“兰芳茶楼”“兰 芳百姓书场”……她的每一步都在践行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百 姓服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这一准则,这已然 是她生命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神圣使命。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文艺工作者、党龄 30 多年的老党员,
刘兰芳牢记使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群众的支持以及领导的 爱护,深知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敬业。坚持用评书宣传真善美和崇 尚忠孝节义的美德,坚持“多说书、说好书、说新书”来回报社会、 回报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 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 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 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 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要把爱国主
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 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文艺创作方 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 扎根生活”。
刘兰芳多年来围绕“人民”的提法,深入生活,坚持到群众中去。
近年来,平均每年慰问演出 100 多场,这意味着平均 3 天就要和舞台
亲密接触。其中,每年参加全国道德模范故事会巡演达 30 多场,参
加文联志愿者慰问演出 20 多场,参加政协慰问演出 10 多场。先后到 过武警“猎豹突击队”,北京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慰问市未成年管教 所等活动。
2016 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随中国文联文 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州独山 县。后来还到了安徽宿州、饶阳、河间、丰宁、河北涉县、都江堰、 新疆乌苏、三门峡、陕县、卢沟桥、江苏兴化、大兴安岭、云南临沧、 辽宁朝阳等地演出。
为了录制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的新编评书《抗日英雄杨靖宇》 刘兰芳深入采风,日夜兼程,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创作,修改, 加工、排练。终于,于 8 月 26 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正式 播出与听众见面。
艺术需要传承,刘兰芳自 20 世纪 80 年代年代开始收徒弟,至
今共收了 27 名徒弟。并把收徒传艺和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 艺术的高尚文化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徒过程中,刘兰芳学习师父 的优良作风,对徒弟努力做到:爱心、诚心、热心、倾心、细心、耐心, 同时,让徒弟感受到师父对他有慈心、贴心、关心、顺心、温馨。
谚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兰芳认为:师父既然 把徒弟领进门了,师父就理所当然地要担当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份 承诺,这承诺就是:必须把我的表演特色、技巧,无保留地全部传授 给徒弟!作为师父,刘兰芳深深知道,师徒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 但从人际关系上看,师徒是平等的,如同朋友。如果师父不倾囊相授, 留一手,严肃地说:就是对徒弟的不尊重!也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徒弟来。
刘兰芳要求自己要有大胸怀、大气度,把教徒弟视为一种责任、一种
担当、一种奉献,教徒弟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家传承民族文化, 只有甘心情愿教授徒弟,徒弟才会像尊敬自己父母那样尊敬师父,只 有这样师徒感情才能融洽,师徒携手薪火相传,有利于艺术的传承。
刘兰芳利用一切机会与徒弟见面,见面了,不聊闲天,就是聊评书, 如果见不了面,就寄评书本、录音带、光盘,或在电话里指导,了解 每个徒弟的特点、所长、表演风格。只有了解了,才能充分发挥徒弟 的优长,使徒弟有所建树。根据其特点,再决定重点攻什么,是文书、 是武书,适合演什么,就重点教什么。帮助徒弟把握住方向,徒弟每 上一块新活,都让徒弟把录音或录像寄来仔细研究,指出不足之处,
再给徒弟讲应该怎么说、怎么演。总而言之,时时刻刻把徒弟放在心里,
掌握徒弟的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不能不授不教,光有师生 之名。教授徒弟评书表演的基本技巧、书目。有时也让徒弟登台演出, 给徒弟锻炼机会。还要指出徒弟的不足,让他进步更快,迅速成材。
刘兰芳经常鼓励徒弟多上长篇,鼓励他们上电台录书、播书。 刘兰芳的徒弟如武警文工团刘朝,就在中央电台播出了《走出硝烟的 女神》《双枪老太婆》等 6 部评书,王池良在苏州电台录播《康熙听政》, 许同贵也在辽宁电视台录制了《白马告状》,王封臣录播了《建党伟业》 等评书,带领徒弟刘朝、王池良、宋丹红、谭敏等人一道参加全国道 德模范故事汇演出,共演出 39 场,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刘兰芳经常到各地讲学,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座谈会。曾先后到 长春戏曲学院、河南郑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辽宁师范学院、山 西刊授大学、东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高校讲学。
在做人、做艺两个方面,刘兰芳也做出表率。她认为,师父是身子,
徒弟是影子。身子正了,影子才能正。所以,师父必须正,徒弟才不
会走歪路。师徒形影不离,携手共进,才能有所作为。她规定自己每 年录一部评书,《轩辕黄帝》《陈毅传》《红楼梦》《话说泰山》《虞 舜大传》《中国母亲风采》《中华好人颂》《燕泉香传奇》《红顶清风》
《罗马军团消失之谜》等 50 多部评书,出版发行了 20 多部评书。 同时,刘兰芳还注意学习徒弟的优点,勇于接受新事物,继承传统,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丢下面子,放下架子,在某些方面,心甘情愿 地当徒弟的学生。需要当师父的,破除传统观念,更新思想,必须跟 着时代走,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促进评书艺术蓬勃发展的需要。
2016 年正月十二,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刚一开锣,刘兰芳即在现场 将陆文娟、陆书娟、惠敏、刘书宇、刘昭、陈世芳 6 位评书艺人收为传人, 其中陆文娟、陆书娟两位宝丰人是作为再传弟子的身份投入门中。
时至今日,刘兰芳的徒弟们大多都已经成为评书演播领域的佼 佼者。
刘兰芳作为一名老党员,时刻牢记党对文艺事业的重视、对文艺 工作者的期望,牢记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期望和鼓励,如何踏踏实 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 对我的期望,深知只有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不断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一方面向人民学习,获取创作素材,一方面到基层为人民 群众演出,参加了大量公益性文艺活动,为他们送去了精神食粮。并 在全国政协会上提出“评书进校园”提案,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刘兰芳坚持老书新说,旧书新评,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传略 被收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外名人辞典》《中华人物辞海》等。 刘兰芳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她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和港 澳台地区。还走出国门,到土耳其、日本、英国、美国、新西兰、澳
大利亚、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行访问考察和文化交流,努力弘
扬中华民族民间文化。 近日,刘兰芳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评书传承人,
目前致力于说新书,说好书,培养青年演员。 真可谓:艺海奋橹半世纪,评坛登峰五十秋。
(作者:王印权)
唤醒人们的善良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记优秀共产党员姜昆
人物小传
姜 昆,1950 年 11 月 19
日生人,汉族,祖籍山东烟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 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1985 年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 说唱团团长,中国曲协第三、 四、五、六届主席团副主席、 七届主席团主席,现任中国 曲协第八届主席团主席、中
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2003 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 术家的光荣称号,2005 年 6 月获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姜昆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相声演员中的佼
佼者。他走进艺术圈时,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这时候,正是 遇到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后的一个转型期。这就是思想解放, 结束“文革”,文化艺术开始从禁锢当中走出来,获得了新生的时候。
之后,他从艺相声事业 40 多年中,创作、表演了一百多段相声, 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在全世界的华人当中,他播撒笑声,愉悦生活, 用欢乐陶冶大众的文化情操。姜昆是一个从来不知道疲劳的人,是一 个社会活动的热心人,是一直坚持着各种各样的公益事业的有心人; 姜昆还是一个关爱着下一代儿童,关爱着未成年人的心身健康的这样 的一个文化艺术工作者。
他当了 10 年的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团长,当了 3 年的中国
艺术研究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