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书展示 > >> 信息详情

古老的说唱艺术 : 仪封三弦书

发布日期:2019-01-04 16:21:2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古老的说唱艺术 : 仪封三弦书 / 马宁  编著.--北京:
团结出版社,2018.10
      (笔耕墨耘 / 杜哲, 黄娜主编)
        ISBN 978-7-5126-6672-6
 
      Ⅰ.① 古…Ⅱ.① 马…Ⅲ ① 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31612号
 
 
 
                           
                                                               概    述

        仪封三弦书是曾经流传在华北一带集说、唱与弹奏艺术为一体,以地名命名的民间曲艺形式。在音乐、语言和表演形式上有浓郁的豫东特色,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传说及民间生活。仪封三弦书也是一种把历史事件、民间故事承载于口头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形式。它是河南省最大的曲种——河南坠子的源头。
      “仪封”地名源于周朝,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周文王姬昌的长子姬考后裔封地,故称——仪封或考地。春秋战国时为“葵丘之地”,齐桓公在此会盟;孔子周游列国“封人请见”,孔圣人在此弦歌讲学;秦始皇泰山封禅途经此地,忽然狂风四起、大雾弥漫,故设东昏县;清朝设仪封县,现在为兰考县仪封乡。仪封历史悠久,自古依傍黄河,土地松软肥沃。清朝时期,仪封县城是黄河渡口,这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在此开办“请见书院”,道士、艺人纷纷在此传道、行艺。道情、瞎汉腔和仪封当地的黄河号子、民间小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朴实淳厚、押韵合辙的说唱艺术,伴奏乐器不再是单调的渔鼓和响铃,而是以当地流行的弹拨乐器三弦琴+木鱼为主。最早的形式为单当班,既说书人怀抱三弦端坐在凳子上,右脚脚尖套着一个麻绳挽成的圆圈,另有一根麻绳系在脚面的圆圈上,绳的另一端绑着木鱼棒,木鱼卡在书桌的边沿,说书人演唱时脚尖抬落敲击木鱼,发出清脆的节拍声,快慢有序,为说唱者增添色彩。即:一人、一桌、一凳、一琴、一木鱼,这种容民间口头文学、歌唱艺术、弹拨和打击乐为一体的演出形式称“仪封三弦书”。
     “仪封三弦书”形成后,正如悬河之水四处漫溢,在华北平原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不劳者不获,可一部分人靠说书逐渐替代了劳动,说书逐渐成为一种谋生的行业,给他们带来生活保障。在艺人中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简板好比梨子耙
弦子好比耩地楼
北边旱了往南走
南边旱了往北游
南边北边都不收
溜着黄河过春秋
 
       这段顺口溜说明了在当时社会,说书正式成为艺人们谋生的行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变化,仪封三弦书的演出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最早单档班坐唱型发展为多档班站唱型,不再局限于最初的“一人一台戏”,出现了配角。主唱者一手持简版、另一手敲击牛皮鼓站在台子中间,另有一人怀抱三弦坐在主角一旁为其伴奏,时有帮腔、插话配合主唱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据老艺人回忆:在民国以前,有大户人家办事请高台、中等人家办事请说书的习俗。老人过寿、小孩办九、迎娶新人、逢年过节、许愿还愿等家中大事,大户人家都要花大价钱搭高台请大戏,一唱最少是三天。可一般人家就没那么多钱,请不起大戏,可家里办事也得有庆贺仪式啊,要不四邻五舍的会提意见,那么就请说书的,说书的人少,花费也小。但别小瞧说书的,有时候,一部大书能唱两三个月,可一部戏怎么也演不两个月。大书一开一个村的人都来听,讲究的带个马札座、不讲究的座一块砖,有的直接坐在地上,把说书的围得严严实实,说到奸臣贼子陷害忠良,观众气的牙齿咬得咯蹦蹦响,唱到忠臣良将阵前杀敌那手拍的哗哗响。听书的人越多,说书的就唱的越带劲。那时候没有扩音器,唱到关键地方就跺着脚唱,即便是跺着脚唱也是里面的人听的清,外面的人有时候还是听不清,因为啥,因为听书的人太多了。那就等下一场,下一场还没到开书时间,听书人早早的就来了,为的是能座到前面听书听得更清楚一些。
这是没有扩音设备时期老艺人描述的听书场面,这热烈的场面能激发着说书先生的自豪感,也是说书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清朝中晚期,唱“仪封三弦书”非常盛行,大都是三俩个人为一班,在农家庭院、村庄空地、集会或庙会上,简版一打、三弦一弹即可说唱。说书人自带行李,农家陋室、牛屋草窝都能安睡,粗茶淡饭吃饱就行。简便的说唱形式,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吃苦耐劳的生活精神,雅俗共赏的说唱内容,使仪封三弦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华北一带民间民众闲暇时重要的娱乐方式。
 
 
目    录
 
第一章    仪封三弦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融合艺术
第二节    风格各异的民间艺术本是同根生
第三节    “仪封三弦书”是“河南坠子书”的源头
第四节    说书人的信仰
第二章    “古仪”说书人
第一节    清民艺人和他口中的绝活
第二节    新中国唱书人
第三章    仪封三弦书的衍生艺术——河南坠子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说书人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
第二节    兰考民间曲艺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向全国发行的《焦裕禄精神永放光芒》
第四章    仪封三弦书第二十代传人刘景付
第一节    刘景付的从艺生涯
第二节    刘景付拿手书段集锦
第三节    刘景付收藏的《道家必备》择录
第五章    古仪说书场
第一节    吴家楼的书声
第二节    庙宇戏楼片瓦无存
第三节    窦家店说书场
第四节    寺庙说书场
第五节    曲艺厅
第六章    仪封三弦书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刘百恩


 
                                                         节选
 

 
 
                               第一章    仪封三弦书的形成与发展

        仪封三弦书是由宋末元初的“道情”和明末清初的“瞎汉腔”融合了仪封当地的民间小调衍变而成的说唱形式。以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为主要内容。瞎汉腔鼻祖为先秦时期宫廷中的“瞽矇说唱”。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融合艺术

        瞽史为后代说书艺术中讲史评话的鼻祖,最早产生于西周。历史上的西周,是人类从混沌初开到礼乐文明的历史分界。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西周是一个政治文化制度大变革时期,它上承远古夏商的图腾崇拜、巫术祭祀文化,下启华夏礼乐文化的先河。周朝宫廷供养着盲史官,他们将朝野见闻用说唱的艺术形式表达给君主称“瞽矇说唱”,意为匡正君主,谏诤得失。西周信奉礼乐制度,礼乐制度至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乐制度盛行时期,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记载,这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是周朝社会生活的支撑,它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它是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相融合的文化体系。礼为伦理、法度、道德规范,它指导人们如何遵循社会生活规则,乐是习俗、民俗、风俗和精神情感文化活动,它指导人们如何选择社会生活方式。礼乐制度的核心价值就是真善美。反映到生活里,就是仁爱、忠厚、诚信、谦让、勤勉,各安其职,各安其位。周朝活泼愉快、祥和充满朝气的礼乐制度,是我国说书人从古到今始终如一的坚持与追求。礼乐制度启发了当朝和后世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生活,突出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依存性、礼智性, 劳动分工也较为人性化。
       据《礼记·王制》记载:“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暗、聋、跛、躄、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意为孤寡年少者,政府分发一定口粮;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官府提供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岗位,让他们有所给养。盲者擅长记诵、歌唱和弹奏。瞽、矇、师、瞍都是古代盲目的代称,其中无目曰瞽,有眸无见曰矇。因此,在周朝的宫廷中,有一批瞽矇言官。他们继承和发展远古的巫觋(xi)之术并在说唱艺术活动中创立了韵散相间的通俗文艺形式。
        瞽矇乐人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社会分工而出现的盲人乐史官,春秋战国时期,这些盲人史乐官又融合了儒、释、道等诸家思想。到了秦汉南北朝时期,由优人和史官替代了盲人。从此,史料中极少见到这方面的记载。周代“瞽矇说唱”原本为在朝中劝慰皇帝所用,劝其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在《周祝》中记载:雅是反映王室政治成败得失的作品;颂是赞美君主、祭祀神灵的作品。瞽矇创立了韵散相间的通俗文艺形式流传民间,为风。在《太子晋解篇》典籍中有所反映,战国时期荀子在《成相篇》中完整地运用了“成相”这种说唱文体,是我们现今所见最早的通俗唱辞,被认为是我国后来流衍的多种形式的说唱文学的远祖之一。
        仪封乃周文王长子伯邑考后人封地,它传承了周朝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理念。春秋战国时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葵丘会盟”和“封人请见夫子”两件载入史册的大事,均彰显着礼仪与和平。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规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让士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 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互利共赢、休养生息、共同发展的文化理念不乏为周礼遗风。葵丘会盟,在那个诸侯纷争,弱肉强食,以暴凌寡,百姓疾苦不堪的年代能提出这种和平发展的社会理念着实难能可贵。君若有时,尚可游走古仪,葵丘会盟台至今在仪封东南约20公里黄河故道北岸,面积300平方,高2米,这里三面环水,林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观“盟台夕照”,凭吊古人治国情怀。
        春秋战国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孔子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追杀,途径仪封,封人请见,以礼款待,孔子曰:“后情者,封人也”。据《论语·八佾》记载:“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段话说的是:仪封人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凡品德高尚的人到了这里,我还从来没有没去拜见过的。”随行孔子的学生把他引见给孔子。仪封人出来之后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他来宣扬大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后人为纪念此事,镌刻“请见夫子处”碑,现存仪封乡政府院内,虽残缺不全,却能见证历史。又据1936年《兰阳·仪封志》合印本记载:“孔子适卫,封人请见,原非一二……”“孔子适卫,封人请见”地点就在今兰考县仪封乡,这段佳话被说书人世代相传至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佰行为父守孝期间,创建“请见书院”,开设了免费学堂,讲孔孟之儒道、讲宋明之理学。他教育学子们,以“仁”为核心,“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以“礼”为形式,张伯行所说的“礼”是指一整套维系国家、社会正常秩序的礼法制度及其观念。张伯行把修身视为成事之要,他主张: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最重要的是修身,作为普通寻常人家,想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先修其身,作为一名仕途官员,想在其位干出一番成绩,是事业兴旺发达者而修身是先决条件,要努力观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获取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学问和智慧就能心诚实意,言行一致,即使没人在的时候也照常遵守道德准则,保持情绪平稳和平常心。正因为如此,张伯行的思想境界高远、心灵高贵纯洁。他开办的“请见书院”培养了一批以义理之学自治、经世科考入世的学子。近年来,封人请见夫子处成为仪封的一张名片,每年都有众多国学爱好者、专家及学者到仪封探寻这一胜迹,聆听孔子东游封人请见的千古佳话。
仪封乃礼仪之乡,这里礼乐盛行,有很多管、弦、打击乐器在民间流传。据民间传说:秦朝时修运河的壮丁久居工地,每当夜晚思念亲人,便从怀中取出扑楞鼓对月摇响,看见散落在地上的马尾捡起来绑到扑楞鼓上拨上几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回家后就发明了三弦琴。秦始皇东巡路过仪封,忽然大风四起、天昏地暗,正当龙心失悦之时忽闻叮叮咚咚的三弦之声,顿时大为高兴,命人去寻,但见大雾弥漫,闻其声未见其人,故此将仪封改为东昏设县为纪。民间传说具有演义性,但它说明了流传在仪封一带的三弦琴具有悠久的历史。查阅史料,《西河词话》载:三弦相传是秦代以流行于民间的『鼓』演化为弹弦乐器——『弦』。此记载与民间传说不谋而合。
三弦琴在仪封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益于黄河故道得天独厚的土质所生长出的桐木。自古仪封靠近黄河,经历过黄河改道、回流、再改道、再回流的反复,这里的土质是沙土和淤泥混合而成,这种土质种植的桐木材质轻柔,结构均匀,透气、透音性及好,而且不翘、不裂、不变形,是做音板的极佳材料。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的文化普查,很多家庭的墙上都挂着用桐木自制的三弦琴和坠胡。
春秋之后,礼坏乐崩,“瞽”被“优”所取代,失去宫廷音乐主角的地位,淡出朝堂泯入民间,成为以说唱谋生的盲艺人,呈现出职业化、伎艺化、仪式化的特点。到了宋朝,京都汴京曲艺繁荣,汴京城及其周围地区的艺人在汴京瓦子勾栏粉墨登场、展演技艺、卖艺为生。兰考西距汴京不到百里,汴京的曲艺文化对兰考曲艺的传承、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金、元、明、时期,民间说唱衍变为陶真、词话和鼓词。陶真又叫淘真,是自北宋一直延续到清代的一种说唱形式,它是北宋汴京曲艺的遗存,因都是盲人说唱,没有留下较为完整的唱词和唱本,只有明人只言片语的记述。陶真的唱词不但俚俗,而且是七言为主的诗赞体。流传下来的陶真话本是诗赞体,如《张子房慕道记》《快嘴李翠莲记》等。到了明末清初,陶真和词话衍变发展为鼓词、瞎汉腔,又称瞎子腔。清朝时期,黄河自出邙山咆哮奔腾一路向东,仪封县城是黄河码头,是黄淮河流域和齐鲁大地互通往来的必经之地。这里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汇聚,多元文化在这里相通相融。道情、瞎汉腔和仪封当地的黄河号子、民间小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朴实淳厚、押韵合辙的说唱艺术,伴奏以当地的三弦琴为主,故称“仪封三弦书”。虽然古代官府对民间卖艺者视而不见,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但我们从零星的古籍史料,从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口述里,仍然能触摸到它的脉络。
仪封三弦书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受地域环境、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上古“瞽矇文化”的特征,堪称民间说唱艺术的“活化石”,对我们认识传统说唱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第二节    风格各异的民间艺术本是同根生
黄河奔腾九万里,润泽华夏五千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文化从这里发源。中国民间艺术,一直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传承者在其现实生活中的感知和智慧,尽管其中充斥着荒诞不经的元素,但它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世界和生命规律的认知,在漫长的累积和嬗变中,形成了各种构造独立、丰富多彩、灿烂绚丽的文化艺术符号系统。这些像珍珠一样散落在中国大地的民间艺术符号,处处都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镌刻着中华文化的烙印。
 
一条亘古不息,凶涌奔腾的大河
承载悠悠华夏,风云滚滚的历史
一条条斑驳褶皱的黄河故道
一曲曲夕烟下、悠远、动人的清笛
寻笛声哀宛而去,又见芳草萋萋
沿萋萋芳草的故道,来到古老的小城
啊——
这片千百年来 ,母亲河慷慨挥毫造世的神笔
浓墨重彩,多次造化的土地
她——
一次次被黄水淹没
一次次被战火摧残
城堡 废墟 废墟 城堡——
层层叠起 ,巍然耸立
……
 
这座魏然耸立的小城就是——仪封。这首小诗也是黄泛区村庄、城市的真实写照。
查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统计出:黄河在兰考县域先后决口漫溢1963次,较大的决口改道24次。20世纪60年代之前,兰考人民的历史是一部颠沛流离、逃荒要饭史。当聚落在黄河两岸的封人发生灾荒,生活难以保障时便沦为乞丐,只能伸出手来向社会请求帮助。自古中国人都有给落难者以关爱和救助的优良传统,帮落难者度过难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的助人之道,出于对遭遇不幸者的同情,大多数人都会给予一定的人道援助。在中国,乞丐的历史与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求仁与德的社会 ,因为灾难的频发,乞丐的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朝,就有人写了一本叫《乞丐赋》的书,这说明至少在汉朝我国就有乞丐存在,甚至乞丐历史更加久远。
我国传统中的乞丐有技艺乞丐,这类乞丐身怀技艺,他们一般在集市、渡口或主干道上唱曲、玩杂耍,卖艺行乞。围观者一般都会扔钱作为“赏艺费”,这种乞丐有“江湖艺人”之称。还有一种为残疾乞丐,如跛者、断腿者、驼背侏儒等,残疾人行乞街头博得行人的怜悯与施舍,他们往往出现在人流比较密集的地点和村庄,俗称“要饭的”。
仪封三弦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汇聚了九万里黄河风情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绵延,取决于黄泛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是黄河两岸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古仪的大地上,由于黄河多灾多难,滋生了众多“江湖艺人”,卖艺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
类似这种灾难催生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各地比比皆是。查阅典籍,我国古代水旱灾害发生频繁,而且周期上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1936年,我国史书所载共发生大的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大水灾发生1029次,也几乎每两年一次,和旱灾频率相仿。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古代水旱灾害发生情况来看,时代越晚,发生的次数越多。到明清时期,甚至经常连年发生水旱灾。频繁发生的水旱兵灾,催生了数量庞大的饥民流民。天南海北的灾民居无定所、沿路乞讨、卖艺为生,南腔北调彼此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新曲种。
我们以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为例,旧称黄梅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早在唐代时期,黄梅的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著名学者别霁林在《问花水榭诗集》中描述了黄梅采茶歌的兴盛:“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那为何黄梅戏后来却大兴于安徽呢?其实这和黄梅县灾民逃荒分不开。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清代乾、嘉、道(自公元1764到1847年)的八十多年间,黄梅县水灾不断,大批房屋被洪水淹没,流离失所的灾民只好流落外地,以卖艺乞讨为生。从此黄梅采茶戏的小调、本戏,就以打莲厢、唱道情的艺术形式流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北等3省50余县。道光至咸丰年间曾任皖南三县知县的何元炳所作《焦桐别墅诗稿》,就是黄梅采茶戏在皖南地区流行的真实写照:“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生活锻造了艺术,艺术又丰富了生活。随着黄梅采茶调在安庆地区的流行,当地民间戏曲艺人将这一剧种加工和发展,黄梅戏逐渐成为安庆一朵璀璨的艺术之花。艺术不一定都是商品,但有时却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大批逃荒的灾民,为了谋生,就将家乡颇具特色的歌曲杂调,配以弦乐歌唱,卖艺求生。
揆之典籍,因逃荒而衍生的艺术形式比比皆是。再举一例:清末时期,山西地区旱灾不断,饥肠辘辘的灾民只得背井离乡,四处奔逃。一波难民往北抵达了内蒙古西部,在大草原上卖唱求生。他们吸收了蒙古族民歌的诸多特色,搭配山西当地的戏曲形式,创造了“二人台”艺术。因为演唱的多半是家长里短的身边事,“二人台”很受当地牧民和乡民的欢迎。清末民初,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职业的“二人台”班社。还有一批难民跑到山东菏泽一带。他们一路逃亡,凄惨哀苦,便用自家地方戏——上党梆子诉说内心悲凉。菏泽当地的艺人们,用本地语言改造上党棒子,创造出菏泽地方戏——枣梆。在水灾频发的长江淮河地区,淮剧亦如此。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发源于江苏省境内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上河清江、淮安,里河宝应、高邮和下河盐城、阜宁等地。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前后,是与驱邪酬神、祷祀了愿有关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由牛歌、秧歌、田歌、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早期香火戏艺人多是半农半艺,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香火戏流入江南谓之江淮戏。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洪泽湖漫溢,上下河一片汪洋。部分香火戏艺人逃荒到上海,搭墩子、唱茶馆、演会戏以谋生,当地称之为淮剧。而在湖北襄阳一带流传的“内河小曲”,是由天门、沔阳、汉阳、潜江一带的“俚歌俗曲”嬗变而来,它的诞生,也和农民水灾逃荒密不可分。因天门、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洪水时常泛滥,每遇水灾,百姓便外出逃荒。穷苦的百姓只能靠敲碟子、唱小曲,作为谋生活命的手段。如果要评选与逃荒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戏,那非凤阳花鼓莫属。凤阳花鼓的代表作《凤阳歌》,便是逃荒乞讨悲歌的经典曲目。早在明初,凤阳人朱元璋当上大明皇帝,他赐予自己的乡亲凤阳人优惠的超国民待遇,不服徭役不纳粮。当地群众便创作出了《凤阳调》赞叹皇恩浩荡。歌词为: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凤阳本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海两岸喜洋洋。
后来,朱元璋认为江浙富家以前多支持他的政敌张士诚,为了瓦解敌对残余势力,他和他的继承人陆续把这些富家迁徙到首都南京和中都凤阳。据史料记载,约有15万户江浙富家落户凤阳,这些被朝廷搜刮一空的富家落户凤阳,本就衣食无着落,更兼胸怀乡愁,内心更是悲怆。每逢蝗灾水患、青黄不接时,这些人就纷纷逃回故地乞讨。凤阳人以夫妻、母女、兄妹、姑嫂等结伴而行,将花鼓众多乐器中的一鼓一锣取出,作为演唱民间小曲、故事的击节乐器,沿途乞讨卖艺,以此为谋生手段。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乞讨,至明春二三月始回。卖艺人曲中有这样的唱词: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花鼓多唱离愁别绪,歌词哀伤,音节凄婉,令人神醉。就拿我们小时候所看的电影《洪湖赤卫队》来说,影中秋菊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生生唱不尽人间的苦,先生老总心开怀”。此曲来自沔阳花鼓。沔阳是古“云梦泽”腹地,地势低洼,旧时堤防失修、洪水泛滥,“十年淹九水”。每遇水灾,百姓外出逃荒,沔阳小曲随着百姓逃荒的足迹,唱遍省内外。 
我国各地曲艺的形成与本地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众多的民间演唱形式简便灵活,不择场合,不论街头巷尾、乡间地头、茶楼酒肆,均可见到。中国古代说书人是用“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并反映社会生活。仪封三弦书也不例外,多灾多难的古仪人行乞四方,便将仪封三弦书带往了全国各地。仪封三弦书同凤阳花鼓、黄梅戏、二人台一样,都是特殊地理环境催生的艺术。水乃生命之源。纵观世界文明无不与江河有关。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孕育的古巴比伦文明,恒河孕育的古印度文明。华夏民族视黄河和长江为母亲河,二者一道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本是同根。
一脉相承的民间艺术传承至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取决传承过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生活条件、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不同和语言不同。不同的民族在抒发情感方面衍变出多种手势、动作、造型的变化,在语言方面,有婉转表达、有朴素直白;在节奏方面有郎朗上口的快速表达、有委婉细致的感情抒发,又在艺人们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了新的技法并相继吸收和融入,故我国的民间说唱艺术像盛开的鲜花,齐聚在祖国的大花园中,争奇斗艳。
第三节    “仪封三弦书”是“河南坠子书”的源头
仪封三弦书在仪封形成后,向周边迅速传播。起初是一人唱,众人听,脑灵耳聪之人大书听一遍就能记住,还有一些头脑机灵的听众,开书前给说书艺人搬凳子倒茶,一来二去就学会了说书。仪封属于黄泛区,黄河两岸经常性的遭灾。碰到大荒年,家里吃不饱,很多人跟着说书的去要饭。这就应了那句俗语“说的不如唱的好听”,有时候到集头村庄唱场,有时候到家家户户唱门,还有唱愿书的,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头牌。在动荡的年代,唱书成为流离失所的人们赖以生存技艺,他们把三弦称作“东西”,所用道具都成为他们生活的工具。在艺人中至今还流传着“愿给你二亩田,不教你弹三弦”“宁给你二亩地,不传你三弦艺”的顺口溜。这说明民间艺人非常看重这门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抒发和宣泄情感是民间艺术的最初功用,如《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明代陈继儒在《秋水庵花影集序》中更是直白了当地说:“夫曲者,谓其曲尽人情也。”据《河南曲艺史》记载:清道光15年(1835年),尉氏县水坡乡的李建瑞(1800——1885)因科举屡试不第,便学仪封三弦书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李建瑞通音律,善诗词,对民间流传的仪封三弦书的音乐唱腔进行了革新,并广收门徒传授技艺,使仪封三弦书在豫东一带兴盛起来。李建瑞得意门生有:孙白妞、连宝山、高德新、靳亮等。他们不仅在尉氏、开封、兰考、民权、鄢陵、扶沟等地演唱,还到许昌、中牟、长葛、密县、宝丰、鲁山等地行艺。到了清同治至民国时期,在我县唱过仪封三弦书的有臧贤义,所传徒弟有马永奎、王永清、朱永禄等,臧贤义徒弟所传徒弟有郑元发、瞎愿、秦秀如、张自雪、陈雨舟等,再传徒弟有刘鸿珍、刘景付、田玉顺、俞明全、邵百顺、韩留成等人。
清同治年间,开封县招讨营小乔庄乔老二(字:治山)将三弦琴绑上弓子开始拉三弦,因其伴奏的第一部剧本为《玉虎坠》,便取剧本后“坠”一字,“坠胡”因此而得名,仪封三弦书也逐渐衍变为河南坠子书。著名曲艺家王元伦在《河南坠子探源》一文中曾提及到:“小鼓三弦——即仪封三弦主要活动地区为开封东,以陈留、兰考为中心;河南坠子是由仪封三弦的伴奏乐器——弹拨的木面小鼓三弦演变而成,随机出现了拉着三弦演唱的新方式,也就是河南坠子……。”
仪封三弦书和瞽矇说唱一脉相承,河南坠子书由仪封三弦书衍变而来,它传承了仪封三弦书的说唱形式,根据时代的变迁、观众的需要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故仪封三弦书为河南坠子书的源头。
第四节    说书人的信仰
仪封三弦书艺人供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逢三皇生日,高悬八卦旗,举行祭拜仪式。仪封三弦书艺人的负责人称“巡千”,每年“三皇会”都由“巡千”宣布一次规约,内容为:不准耍尖卖俏、不准挑剔茶饭好坏、不准拐骗徒弟、不准偷人家东西、不准挑拨离间、不准拐骗妇女。然后登台轮番说唱,相互切磋技艺,说唱完毕,评选出说书状元,最高奖励为挂红菱。以上活动称为“三皇会”。艺人每年都要参加“三皇会”。“三皇会”纪律条约规范了艺人的演出准则,端正了思想品德,保证了仪封三弦书艺术健康发展;“三皇会”的书会赛事激励了艺人们说书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第二章    “古仪”说书人
古仪说书人口中讲述的故事严格说起来算不上正史,但他们以历史为主题的大书中的每一位主人翁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这是古仪说书人始终不变的坚持。说书人把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融为一体,栩栩如生的展现给听众,且引人入胜,让听众沉入其中,他们的语言通俗流畅、简洁明快、精彩动人。一段段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作品,无论是忠勇正义、奸诈狡猾、刚直果敢、凶恶残暴的角色的描述刻画都是最贴近百姓心中的形象。
我国古代的音乐有着辉煌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简单的乐舞,到唐恢弘盛大的教坊,再到明清的戏曲,无一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体现,但这一切高雅的艺术,基本都是为上层社会所拥有,普通老百姓的娱乐生活基本上就是“听书”和看“耍把戏”。自古人民群众都喜欢听书,书中刻画的人物,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颂扬真善美、痛斥假丑恶。说书人的艺术作品是生活的客观反映,生活是他们的创作源泉。说书人把生活中的素材提炼成他们的作品,然后再反馈与生活,生活又得益于艺术而进步。形成了文明生活和民间艺术矛与盾的统一体 。说书人口口相传的一段段历史,聚集起来,就是一部大史,流传至今,已成为现代电影、电视剧以及其它演绎题材创作的源泉。
据走访老艺人,了解到仪封三弦书盛行时期部分“古仪”说书人。这些民间艺人的生活与艺术相得益彰,他们为了生活去卖艺,卖艺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他们的艺术离开了生活也无从落地。因为世间又有几人不受生活所迫能纯粹的追求艺术呢?这些名不见经传的草根艺人,又有多少人的命运比乐师“阿炳”幸运呢……
第一节    清民艺人和他口中的绝活
清末明初,在豫东地区仪封一带,生存者很多草根艺人,他们用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游走在历史和文学之间,他们把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及琐碎的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悬念蓄积、扣人心弦,代代相传,赋予它们永恒的生命。这些草根艺人以丰富的知识、机敏的思维、伶俐的口才演说着史诗,起承转合间道尽人间酸甜苦辣,用诙谐的虐言妙语讥讽社会不平之事,赞扬真善美、怒斥假丑恶,雅俗同观、智愚共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他们的语言类似赋赞的韵文,朗朗上口,且各有所长,根植与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中。古代人的娱乐生活较为单一,看戏、听书是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很多人不识字,通过听书可以知道很多历史故事。在兰考有很多说书人,他们口中的经典段子使老百姓耳熟能详。经过长期民间采访,清民时期兰考有名的艺人逐渐浮出水面。
1.马永奎,男,清朝同治年间著名说书人,出生年月不详。最拿手的书目是传统大书《刘理顺私访》和反映黄河决口的《水湿兰阳》(又名捲箔记)。《水湿兰阳》是说书艺人根据当时黄河发水淹没兰阳县而创作的仪封三弦书代表书目之一。但是,由于这些老艺人学书都是口耳相传,该书目没有文字本;该书目已随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带进了坟墓。《水湿兰阳》的主题内容是反映黄河决口水灌兰阳县的灾情,对于研究当时兰阳县民众水灾中的生活状况,乡村城廓、人文风物受灾情况,官府和人民群众如何战胜水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目的失传,可以说是兰考县一段黄河文化历史的遗失,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遗憾。由此可知,对传统书目的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意义之大,刻不容缓。
2.张俊英,男,汉族(1889~1958年),红庙镇普营村人。少年读书,最大的爱好就是听书。他家原有地80亩,无兄妹,父母早亡。年轻时染上了大烟瘾,逐渐将地卖出买烟,生活日渐破落。娶妻后生有四子,一家人穷得揭不开锅。为了生存,便唱仪封三弦书。开始是“揭书页”,即白天在树荫下看一天书,晚上就设场说书。每晚挣来的钱买点米面送到家,以此勉强维持全家生活。
他常说的大书有《精忠岳传》《三侠五义》《绿牡丹》《薛礼征东》《响马传》等。1940年,他的书艺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特别是《精忠岳传》,用很多书串形容人物性格。他口齿敏捷清晰,人物描绘形象生动,刻划人物忠奸分明。特别是形容兵刃、人马穿戴,都有一整套的词句。
 
《精忠岳传》赞岳飞沥泉枪:
说起这杆枪,神鬼见了慌
七十二斤银,八十二斤钢
老君炉里打,老君炉里夯
打了七七四十九,打成这杆枪
枪头扁扁嘴,枪杆丈二长
斗口素婴英,五把钢钩内里藏
三把朝阴,两把朝阳
不怕一扎,就怕一拉
一扎一拾伍,一拉贰拾仨
 
《薛礼征东》赞穿戴:
单见一人多么英美,
浑身上下一片白。
头戴盔,盔缨缀,
身穿甲,甲翻飞。
束战裙,裙护腿,
坐上马,马儿肥。
手中枪,枪利税,
护心镜,放光辉。
观相貌,貌俊美。
问来将,你是谁?
 
张俊英在爪营说书时,下至七、八岁的学生,上至八十岁的老人,都听得入迷。每当说罢一个人物,下边又该出哪个人物,小学生都能提前说出来。听过书的小学生白天上课读书,课余时间就模仿书中的人物玩耍,可见他的书感人之深。1989年,据他远门侄子介绍:解放前,张俊英在陈留县设场说书,一个警察局长听中了他说的《薛礼征东》。有天下午,警察局长因公事耽误一场书,第二天把张俊英叫到警察局请他把漏听的一场书说一遍,赏书金20块大洋。
张俊英一生收了5个徒弟,都是家乡附近村的,徒弟中只有普营村东边青龙岗姓刘的学成书艺,20世纪80年代在新乡市曲艺界很有名气。张俊英一生受苦受难,为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尽心尽力,1958年因病去世。
3.王风林
王风林(艺名王治安),男,1896年生,文盲,张君墓镇王朝銮村人。此人处事公正,礼仪谦让,重情重义,一直为艺人所尊敬。自幼学唱三弦书,20世纪初相当有名,70年代初期去世。期间,收徒很多,主要有:刘志敬、张彦生、任殿英、周俊立、陈坤堂、翟立亭、翟相臣、谢先丽、韩素姣、韩令姣等。
说书中,王风林最拿手的莫过于赞马,众多的马从他的口中一出,便会腾云驾雾、飞檐走壁、各具特色:
 
(一)
单说这骑兵出征的骏马,有青鬃马,白粉马,黄膘马,艾叶马,枣红马,花斑豹,卷毛兽,黑乌龙,这些坐骑,身高八尺,头尾长丈二,头上有角,肚上有鳞,肋下有红光两朵,名为日月宿方。这些马窜山跳涧如履平地,追风赶电日行万里。
 
(二)
遍体银龙,周身无杂毛。
目光如闪电,两耳赛芭蕉。
嘶鸣如虎啸,张口似血瓢。
起名叫做银鬃兽,万金难买乌龙蛟。
 
(三)
提起这匹马,实实真可夸。
高有一丈三,长有一丈八。
眼睁放金光,四蹄翻浪花。
站如一团火,行如一片霞。
这且不算,还有十大好处。
一能阵前救主,二能赴火蹈汤。
三能漂江过海,四能飞山越梁。
五能枪扎不破,六能箭射不伤。
七能辨别方向,八能知阴知阳。
九能日行千里,十能阵前不慌。
 
(四)
小豪杰顺手拉过来一匹白龙闪电驹,离开桩橛。一把麸子两把料,喂的那马咴咴叫,前搭鞍,后搭揪,又给那马戴笼头。滚肚绳咯绷连紧三扣,木鞍、铜镫用脚一蹬,结实牢靠,好威风的一匹战马。有赞为证:提起这匹马,长的真不善。骆驼蹄子哈达面,头上弯弯两只角,肚上怪毛有几片。后腿弯似弓,前腿直如线。能窜山,能跳涧,日行千里还嫌慢。上山能跟猛虎斗,入海能跟蛟龙战。一马扑到两军阵,小兵小卒一口咽。
 
1950年考城县化妆坠子剧团在张君墓镇王朝銮村刘志敬家成立,艺人们一致推荐王风林、宁怀珍为团长。王带领演员在张君墓镇的赵寨、杨堂、杨桥、郭庄等村为群众演出,受到群众赞扬。1954年考城、兰封合并时该团解散,之后,王风林任张君墓镇曲艺队长,带领艺人在当地为群众演出。
4.朱永禄
朱永禄是古仪渡口人。朱永禄与马永奎是同门同辈师兄弟,他的《刘公案》唱响兰封县。当时在民间流传着:“三天不吃饭,要听朱永禄的《刘公案》”。
朱永禄老师最擅长赞堂口,真可谓妙语连珠。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记录了朱老先生流传在民间的部分锦缎如下:
 
城    门
过了吊桥用目睁,
城门楼子高三丈,
四角八宝挂风铃,
刮东风叮咚响,
刮西风响叮咚,
刮北风百灵叫,
刮南风画眉声。
远看垛口似锯齿,
近看垛口似群星。
十个垛口一尊炮,
一杆旗下一营兵。
滚木雷石城上放,
巡城将士来回行。
大旗以上写金字,
定国安邦平反营。
 
府    门
少爷抬头观其详,
来到大人的府门上。
扎花门楼安稳兽,
海马宝瓶在中央。
一对旗杆分左右,
三棚斗子坠铃铛。
青石门楼乌木框,
狮子把门在两厢。
门两旁贴有一幅对,
能人提笔写的强。
上一联:礼乐百年成演义,
下一联:诗书千载贺永光。
横批是:“宴乐嘉宾”四个字。
过大门来到二门上。
二门另有一幅对,
那字迹写得真漂亮。
上一联:金鹰日报冲门喜,
下一联:财分春暖大德光。
横单上:“雁过重门”四个字,
过二门望见影壁墙。
影壁墙画的本是扇子画。
一首诗句写的强,
头一句斗大黄金印,
第二句天高白云堂,
又写着不把诗书念,
怎在朝里伴君王,
往下看俱是方砖漫的路,
一边一溜荷花缸。
荷花缸里金鱼闹,
一阵一阵花草香。
 
堂    口
来到堂口用目观,
打量大堂好威严。
西山以上云牌挂,
东山以上堂鼓悬。
有家老爷把堂坐,
三班衙皂来站班,
又朝两边细观看,
各样刑具摆的全。
笔子压杆地堂板,
对花鞭子挂两边,
铁蒺藜配着老虎凳,
火鏊子配着辣椒潭。
堂前又放打人的板,
一头窄来一头宽。
这头裹着铁叶子,
那头又用绳子缠。
论厚倒有四指厚,
尽都是挖了瓤子灌了铅。
虽说不是追命鬼,
挨一回叫你怕十年。
这大堂好比森罗殿,
又好比阴曹鬼门关。
要是一句说错了,
上堂容易下堂难。
 
5.刘鸿珍
刘鸿珍是盲艺人,1899年出生在仪封乡大刘岗村。他自弹自唱的拿手书目《汗衫记》为听众喜爱。
6.俞明全
是仪封乡大刘岗村人,大约出生于1915年,他的擅长书目是《响马传》,其老师是郑元发,师爷是王永清。俞明全最擅长的是兵器赞:
 
刀    赞
且说这刀,有大砍刀,春秋刀,偃月刀,三不直,三掉腰。当中闪出镇总兵,这口三尖两刃、九耳八环大砍刀:这口刀,是宝刀,老君爷撑钳子,二十八宿支锤敲。炼够七七四十九,炼就这口大砍刀。斩龙龙脊断,斩虎虎难逃,如果落到豪杰手,能保万岁锦绣朝。
 
枪    赞
近前一观,闪出来枪架,且说那枪有金杆枪,银杆枪,梨花枪,小银枪。当中闪镇京总兵这杆枪:长八丈八,粗如茶盏,明前面有尺半长的鸭子嘴,芒锋刃利,后面有斗大的素口白缨,扑楞楞散开,内藏五把带剌钢钩,三把朝阳两把朝阴。
 
剑    赞
且看这剑,有青钢剑,纯钢剑,炼钢剑,截钢剑,七星剑,坤舞剑,当中闪出镇京总兵这口削铁剑,长有三尺,宽有一寸,青锋芒口,追魂取命。此剑能吹毛断发,切金断玉,斩石如水,削铁如泥,七步斩黄龙,八步定乾坤,迎风断草,杀人不见血。
提起这口剑,实在不平凡。龙吞口,黄金盘,按住龙头扯穗连。上造七星亮明月,白蛇口里亮青泉。文官带着护身体,武将带着护战鞍。苏秦佩过它,六国访过贤。随定汉高祖,路过芒砀山,白蛇斩两断,得地坐中原。按住金鞘口,呛啷啷亮出青钢剑连环。
 
锏    赞
这锏有熟铜锏,配龙锏,六楞锏,八楞锏,当中闪出镇京总兵这对金银锏。怎见得厉害,有赞为证。
银装锏,锏银装,银子打,金子镶,出手疾,把命伤,千将怕,万将慌,降龙伏虎锏一双。如若打在人身上,定叫筋断骨头伤。如锏落在豪杰手,能保万岁锦家邦。
 
鞭    赞
这鞭有竹节鞭,水磨鞭,虎尾鞭,九节鞭,当中闪出镇京总兵这条打将钢鞭。此鞭本是纯钢铁,老君炉里把它冶。老君爷撑钳子,二十八宿使劲楔。炼够七七四十九,炼就二九十八节。打山山就崩,打地地就裂。打虎虎即死,打龙两关截。如若打在人民身上,叫他筋断骨头折。
 
舞枪赋词
此将前手搭住屯节,后手握住枪柄,阴扎阳反,阳扎阴合,阴阳把一顺,扑楞楞好像摇头的狮子、下山猛虎、蛟龙腾空、怪蟒翻身,金龙探爪。
 
7.张金跃,男,汉族,约出生于1903年,红庙镇程庄村人,属大张门传人。他个头一米八,瓜子脸,不胖不瘦。解放前,张家有200多亩地,在当地属富裕户。张念书不成,游手好闲。他家距离固阳和爪营都是八里地,经常叫村里的年轻人用八仙桌子翻过来抬他到固阳或爪营去听书,然后再把他抬回家,每人发给二百个麻钱。当时两个麻钱能买一个烧饼。后来,遵循他的意见,爹娘就让他拜师学唱三弦书。张金跃是个大方人,每逢师叔、师伯和他的师兄弟到他家,他就请他们大吃二喝。就这样,书学成了,家里的地也快让他给喝完了。于是,他就到商丘地区说书卖艺,一直唱到全国解放。全国解放了,他说书的钱也快吃光喝完了,就剩下一辆独轮车,上边推着个说书棚回到了程庄村。回家后,就在兰考境内卖艺为生。他拿手的主要书目是:《五虎平西》《响马传》等中长篇。秀口五色条:
 
(1)这家英雄,浑身穿兰,扯底挂靛。头戴宝兰绶英雄帽。分为里四角外八棱,棱棱透花,花花透镜,镜里放出绒球。留一眼迎面的凤尾珠高挑,翠尾珠就在脑后飘,玛瑙防水灾避火珠,防火殃,乾坤珠,分阴阳,紫薇珠防刀枪,夜明珠,放毫光。前边尖,绣三山,后面宽绣八仙,左边凹绣八褂,右边低绣太极,当中高,绣龙腰。威风倒有百步远,豪气倒有万丈高。真惊人,大将一晃下掉魂,把头一摆百珠齐放,耀人二目,透人骨寒,被风一吹,剌剌啦啦,好比锦鸡点头。鬓角斜插兰色守正戒淫花。淫心不动,那花不动,淫心一动,那花扑楞楞直打太阳穴。上身穿兰色夹袄,纳前、纳后、纳左、纳右,纳膀尖,纳袖口,又纳狮子滚绣球,拉前襟,走波纹,一溜十三太保小扣鼻,扣的紧紧绷绷,结实牢靠。腰扎英雄子午丝软带,上绣着九条龙九只虎九条麒麟九条蛟。九只虎把山下,凤凰落到梧桐梢,九条麒麟来送子,九条蛟龙闹海潮。这一拉,那一捞,正好扎住豪杰的腰。往上一提往下一掏,好像二龙吐须。前面挽一溜得胜疙瘩,挽就的死绩。死绩、活绩、人生绩,搭脚一踢,扑楞楞碗口大的绣球花。名叫“浪子踢球”的故事。下身穿骑马儿的兜裆裤,扯金边走银线,黄澄澄霞光闪,光华夺目耀人眼。打对裹腿死折子、活折子、反折子、正折子,一溜人字纹到底。穿对靴子本是三道脸,薄皮底,扎八宝,绣寒纹,鹰头雁尾,踢死龙踏死虎的短腰铁靴。
(2)这家豪杰,浑身穿白,扯底挂素。头戴白绒英雄帽,本是千折叠,百折握打圈都是玻璃壳。分为里四棱,外八瓣,瓣瓣带花,花花带彩,彩彩带棱,棱棱带镜,上安着九个金丝挂镜,都像扣碗恁大,哧哧叫的放光,夺人二目,耀人光华。上衬着十八颗素绒球,都像酒盅恁大。人不动它不动,人一动嗖嗖叫站满天庭。三只翠白绫一叠两折,两叠四折,前勒后挤,搭手一挽,两个绣球不在前,就在后,不在左,就在右,扑楞楞滚在两个肩头。鬓角斜插,芙蓉守正威淫花。戴花不采花,采花不戴花,采花若戴华,必定被刀杀。淫心不动倒还罢了,淫心一动,那花扑楞楞直打太阳穴。上身穿翠白缎子小紧身,前心绣猩猩抱石柱,后心绣五虎爬山梁。外罩十三大度保小夹袄,纳前纳后纳左纳右,纳膀尖,纳袖口,纳个狮子滚绣球。一溜密门紧扣,扣的紧紧绷绷,结结实实。二指半宽的扣底边,上嵌缘牙,紧衬二十个彩蝴蝶,人不动,它不动,人一动,扑楞楞满身乱飞。腰系软丝宝带,长有丈二,宽有四寸,分为八彩,青、黄、赤、白、黑,外加紫、绿、蓝。拦腰一遭往上一提,二龙吐须,往下一捞,垂在裆口之下,打脚一踢,搭在肩膀以上。下穿骑马兜裆夹裤,两膝盖又绣三棚兽,五棚楼,插金边,走银线,黄澄澄,霞光闪,光华夺目耀人眼。三尺白绫,一撕两开,打在腰肚之上。打就的死折子、活折子、反折子、正折子。一溜“人”字纹到底,左五针,右五针,蚂蚁上树跳三针。抖开三级的靴腰,抓地虎快靴蹬了个满足。
(3)这家豪杰,浑身穿黑,扯地带皂,头戴钻天马尾透风巾,转圈排胡椒眼。观天庭,留登子,胡椒眼挑缝子。迎门高搁三角刺猬叶。旗门高卷,三只黑虎绸扎头,后枪蛟龙出水,配膀搭肩,上身穿黑虎绸小夹袄,纳前纳后纳左纳右,纳膀尖,纳袖口,纳个狮子滚绣球。一溜十三太保小扣鼻,扣的紧紧绷绷,结实牢靠。一溜明星耀人的二目,透人骨寒。腰扎丝鸾宝带,巴掌恁宽,丈二多长。往上一提,二龙吐须,往上推,飘飘洒洒。下穿黑虎绸夹裤,打付裹腿,死折子、活折子、反折子、正折子。一溜到底“人”字纹。穿对靴子黑缎子裹,兰缎子镶,三道脸簿皮底,督眼短腰,抓地虎快靴。背后斜插追魂、取命的折铁单刀,三尺恁长,半寸恁宽。金镶口,铜护手,三尺皂绫拧绣球,任风飘悬。肋下斜挎黑缎子镖囊。黑边只装着火匣子、火扇子,打狗饼子,问路石,百把钥匙,百把锁,飞抓软梯子,鸡鸣五鼓追魂香,另外,还有十二只毒药镖,八宝连环链子锤。
(4)这位英雄关戴素白缎,六棱八瓣英雄壮帽,迎面高挑,三道弯儿,七道折儿,迎风不倒茨菇叶儿。当中英雄压顶大疙瘩,外罩千佛枝儿,扑楞楞颤巍巍。左鬓留斜插,芙蓉守正威淫花,金丝缠银丝绞。右鬓留斜一兰二白三颗素绒球,金丝银梗带绿叶。上边紧衬一身素白缎英雄软靠,走金边,扎银线,巧手绣成荷花瓣,镶金边儿,四挖云,十三太保小扣鼻。雪青丝绒打就十字样儿。小豪杰,攀胸系背,胸前系,挽古老铜钱,四个灯笼穗垂在肩膀之下。唰唰唰,迎风飘摆。腰中系一丈二恁长,一巴掌恁宽,纯丝打就,巧手染成青、黄、赤、白、黑、外加紫、绿、蓝,八色弯带。套玉环佩玉佩,豪杰挽成蝴蝶结,穗头垂在裆口之下。挽了个茶盅大的疙瘩。搭脚踢,嘟噜噜来回乱转,恰似狮子滚绣球。下身穿素白缎骑马兜裆岔腿裤,上绣四十八个金蝴蝶。人不动,它不动,人一动,扑楞楞上下翻飞。足下穿,合皮儿,大绿牙儿,抡薄底儿云溜跟儿,套三环儿,带扭扣儿,一马三条箭,平升三股快腰短靴。
 
张金跃收了很多徒弟,例如:黄永亭、邵百顺、张树森、陈治章、张文艺、马得雨、毕海、程红生等几十个。晚年的他唱书不要伴奏,一个人敲着书鼓唱。他的书口字清晰、干净文明、腔正板稳、韵调中听。86岁左右那年,正月初几还在城关乡高场村说书,正月二十六却突然病故。
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至第十六代情况不详
第十七代:张金跃,男,汉族, 出生年月不详,私学,兰考县红庙镇程庄村人。
第十八代:陈治章,男,汉族,1928年生,私学,去世,兰考县人。
第十九代:王守亭,男,汉族, 1949年出生,小学,兰考县小宋乡程寨村人。
第二十代:王付友,男,汉族,1949年出生,小学文化,兰考县人。
8.侯文明
侯文明,小名老鼈(1894年~1942年),男,汉族,兰考县城关乡许贡庄人。自幼聪明,特别爱听书,通四书五经,18岁中秀才,改年拜小李园村李明贵为师,受师父偏爱,得真传,拉唱具佳。其代表书目是《交趾罗》。他善用剪板和清脆的脚梆,唱腔朴实雄厚,节奏鲜明,很少用高声炸音,多以低言俏语表白人物,表演时自然、喜悦,给人以软绵之感,被广大群众誉为“文明三弦”。
一年,爪营集大土匪郭伯理的父亲六十大寿,请侯文明唱书祝寿。当时,侯文明腰绑坠胡,自拉自唱,从南门唱到北门,大街两边的观众摩肩接踵,赞声不绝。群众非常喜欢侯文明的书,但是,侯家是大户,其母认为说书是低答的职业,有损侯家名誉,坚决反对他说书。一次,侯在兰封县西关城隍庙戏楼说书,听众正听得入迷时,候母来到戏楼,二话不说,走上舞台杖打侯文明。
候酷爱三弦书,为了坚持说书又不让母亲生气,只好离家外出到相国寺卖艺。不知何故,得罪了官府,又到北京、天津等地行艺。后来落户许昌,有个国民党的营长常请他唱书。后来,这个营长死后,营长的太太嫁给了侯文明,生了二个女儿。二女长大后从父学艺。侯文明因在许昌唱书名气很大,常有人找他对书,每次都是候胜。一次,包括侯文明在内共有三班艺人,其中一班是赵运祥,他就是受袁世凯封赐外号的“黄马褂”,另一班叫吴七妮。对唱进行了一天一夜,由于侯文明吸毒,身体羸弱,书没对完,只好停唱。病还没痊愈,一个山东的年轻艺人来找他对书,他就带病应对,结果因气脉不足,败给这个年轻艺人。名扬许昌的侯文明心生闷气病情加重,最后气病下世,葬于许昌。
候文明无后(没有儿子),年轻时离家外出卖艺,其传承谱系无从查考。他经常唱的书目有《李天保吊孝》《杨门女将》《孙二娘开店》《武松打店》《二十翻》《拉荆芭》《刘墉私访》《罗成算卦》《海瑞罢官》《王莽赶刘秀》等。“文明三弦”早在民国初期红遍兰考,拿手的是赋美人,据民间传说,他能描画七七四十九种不同相貌的女子,可惜不能全面的收录。
 
(一)
谁家女儿步花朝,若得人人眼目烧。
云鬓半边斜抹额,罗裙八幅束纤腰。
眼如秋月三分色,唇似樱桃一点姣。
小鞋三过行不得,情似扶过洛阳桥。
 
(二)
行走香风阵阵,
体态百眉千姣,
巧手丹青描图,
周身上下堆俏。
身穿兰衫可体,
蛾眉轻拢鬓稍,
泥金折扇手中摇,
粉面香腮带笑。
 
(三)
公子抬头用眼观,
上下打量女婵娟。
观大不过十八岁,
论小不能小一年。
好头发明闪闪,
论长短三尺三,
不擦柏油光灿灿。
杏子眼,转得欢,
雪白脸蛋如粉团,
疙瘩鼻子长到正中间。
樱桃口,牙似玉,
不点胭脂自来鲜,
十指排开如嫩笋,
小胳膊一伸似藕莲,
又白又胖溜溜园。
杨柳腰颤颤如风摆,
小金莲不过三寸三,
金莲小细又尖,
一不倒答二不弯,
咋裹里,咋缠里,
前头尖,后头圆,
两头使劲中间悬,
小脚脖裹的象个汤勺巴,
一走一拧猛一掂,
杨柳腰哈闪哈闪几哈闪。
 
(四)
我观她大说不过十八岁,
小说也有十七秋,
一头青丝如黑染,
擦的是喷喷香的桂花油。
偏花正花戴两朵,
颤巍巍鬓边插芙蓉球。
头戴着碧玉簪,如意钩儿,
成串的翡翠珠儿打滴溜儿。
耳戴八宝连环坠儿,
巧银匠打就的弯套、弯儿、环套,
环儿钩连钩儿。
玫瑰条子压袖口,
风吹罗裙摇摇摆,
生丝带子结穗头,
这样的女子世少有,
那个君子不相求。
 
(五)
乌云巧挽盘龙髻,
髻心横插白玉簪,
髻插云鬓飞彩凤,
凤裙紧衬石榴衫。
衫袖平吞描花腕,
手腕戴镯是玉兰。
兰锻宫裙折百褶,
褶下未露小金莲。
莲花裤腿绿丝带,
带佩香珠颜色鲜。
鲜艳工就芙蓉面,
面赛桃花柳眉弯。
弯弯柳眉杏籽眼,
眼含秋水鼻悬丹。
丹珠一点樱桃口,
口内银牙糯米含。
含情不露夕娇女,
女中魁元赛天仙。
 
(六)
天生成月羞花貌,真有沉鱼落雁容。
乌云巧挽仙人髻,发鬓刀裁墨染成。
头上并无珠如玉,翡翠流簪别顶中。
宜嗔宜喜芙蓉面,好似丹霞一般同。
两道蛾眉弯又细,弯弯好似月初升。
一对秋波杏子眼,对面观睛似亮星。
外罩背心天蓝色,四角镶云闪金星。
下配罗裙裙拖地,绣花鞋儿一捻红。
 
(七)
唐天子这边龙目闪,
但只见十六个美女列殿前。
有的怀中抱琵琶,
有的怀中抱三弦,
有的手拿八角鼓,
有的只把木鱼掂,
婀娜多姿多好看,
一个一个似天仙,
上穿绿,下穿兰,
玫瑰红裤海棠衫。
红缎子小鞋绣鸳鸯,
紧衬三寸小金莲。
不胖不瘦鸭蛋脸,
白中透红象胭脂团。
忽灵灵一对杏子眼,
柳叶娥眉弯又弯。
樱桃小口一点点,
糯米白牙齐般般。
十指伸出如嫩笋,
满把的戒指光灿灿。
小胳膊一伸白莲藕,
一对金镯配玉环。
生就的腼腆自来笑,
恰似三月的红牡丹。
 
(八)
大少爷抬头用目寻,隔竹帘<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