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天地 > >> 信息详情

上海市场/大新酒楼/老红军/(作者:赵建平)

发布日期:2021-10-09 12:01:29 




 

                        上海市场

 
上海市场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是在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凿,各路大军的汇集,人口的迅速增加,从而形成了满足生活需求的商业市场。上海市场最初是从千里之外的黄浦江畔,由多家商户支援内地建设搬迁到洛阳来的,他们搬来了商品,搬来了设施,也搬来了经营方式和人员。总之,他们把什么都搬来了。从此,在这块古老而陌生的土地上,开辟商业模式, 提供生活保障,走上了一条漫长的不相同地域的经营道路。人的吃穿用是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就是上海的商业支援了内地的建设,来满足这些需求。从霓虹灯闪烁,繁华的大街上的大上海来到一块偏僻的小地方扎下了根,在不同的地域重复着以往的经营模式。环境变了,顾客变了,生活变了,从涛涛的黄浦江边来到了西域的起点。这批来到这里的客商们成就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海市场。
上海市场当初最大的商铺是百货商场,是在这条街的南端。面朝东,永远迎着东方的朝霞开启每一天。走进商场的大门,像是走进了高大封闭的小球场,地面铺就的是长形的墙砖, 柜台在四周的边沿上一字铺开。正对门的一侧有一个高大的架子,架子上的每一个格子扣着一个脸盆,万花筒般的颜色绚丽斑斓。初到洛阳,我们家缺这少那,就在这个商场里,母亲选中了一个浅红色,带着牡丹花的搪瓷脸盆。这是我们家来到洛阳后

 
首选的第一件礼物啊!它伴随着我们两代人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经历。上百商场,这个慈祥的穿着灰色袖装的记忆老人, 它敞开了双臂,迎接着四方宾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 百货商场的商品也逐渐增多,没有几年的时间又扩充了规模,那个原先商场的两边分别开设了甬道。从这个甬道进去,转一圈, 又从另一个甬道出来。甬道间摆满了柜台,分门别类。商场的扩大真像一座商场了,它的规模扩大了,商品也丰富了不少。以前的那个大房子商场倒像是个杂货铺,卖脸盆的,卖布匹的,扫帚剪刀的,线线脑脑。以后,工业品涌进这座商场,来逛商场的人多起来,这里最耀眼的就是 28 型、26 型永久自行车,凤凰、飞鸽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这都是纯一色的国产货。在当时,这些新型的工业品还是家庭中的大件。能买一件回去不知会有多高兴,这是许多人翘首以盼的。当初,肯定有不少人在默默地盘算着,坐着细小的计划。那个时候,如果谁凑够了钱,再挤兑够工业券,从里面推出一辆自行车,不管是永久、凤凰、飞鸽牌,只要是属于自己的一辆就如获至宝,不知心里有多兴奋,这些全都挂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上海市场在脸上哪。看着人们羡慕的目光,骑上它,行在大街上,心里欢              喜的表情还是挂在脸上,路边的行人也要扭过头来看上一眼。
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上海牌手表也同样是这样的心情,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听别人讲,一次大会上,发言人谈经验的时候,讲着讲着,有意地向上伸了一下胳膊,那块手腕上白花花的手表就露了出来。
百货商场外面南北边有两条路,顺着这两条路向里走,不论你是从南面进入,还是从北面进入,走到里面又有横陈着一条不宽的路,在它的交叉口上面就有一块大牌子——万国大药房。


 

万国大药房堂堂正正地占着显眼的位置,可不像同时从上海迁来这里的大新酒楼那样,被默默地安排在一处邻近的小弄堂里。这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总会转到这里,哪个不抬头看一眼上面几个赫然的大字,那个“万国”就能把人吓一跳。万国大药房名声显赫,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大药房。若猜想起来,万国大药房当时在上海,无论是在闹市,还是居民居住的密集的小阁楼嘈杂的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毫不逊色的。人吃五谷杂粮,哪个没有头痛脑热的。无论是走到哪里,身体不舒服了,身上揣着几片药,心里总会有几分踏实。万国大药房是身处拐角的灰砖平房型的药房,里面呈东西向和南北向,中药和西药分开摆在两边, 收款的柜台在大门边,在一个高高的柜台上。买好了药,把钱交给下面柜台的服务员,服务员就把钱连同票据放到头顶上的一块夹板上。夹板上有一根粗铁丝横跨空中,一直到收款处,服务员只要稍一用力,夹板就飞一样地滑向收款台,就像猴子趴滑竿一样。结好帐,夹板又带着票据一声丝响,从上面滑下来。只要在药房多停留一会儿,不时会有空中缆车发着声响,一会儿过去,一会儿又回来。这可比缆车快多了。这一幕在我的记忆中淡忘了。以后,不知过了多少年,电视里介绍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时,偶有一个场面一瞬即逝,我恍然想起万国大药房这旧有的一幕,它太真实了。
万国大药房附近最早还有一个叫寄卖店的铺子,也是一身灰色的尖顶平房。里面的铺面不大,常有人把不用的物品寄托到这里,转手变卖。柜台上所摆设的物品真是五花八门,就像是陈旧物品博物馆。从皮大衣、呢子衣服,到旧相机、旧收音机,旧钟表应有尽有。里面的物品时常变换着,总时常有人拿来包裹

 
着的东西往柜台上一放,店掌柜的细细掂量着,说好了价钱,又说上一句“过一个星期来看看。”新商品的增多不断地丰富了市场,而寄卖店逐渐地门可罗雀,这里的生意清淡了,最终闭门歇业。那些摆在柜台上的物品也都销声匿迹。如果它们能保留到今天,倒是一件件可求不可得的老物件啊。

 
   

上海市场百货大楼是在原来的百货商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来的百货商场不知是否留下影印,那可是最早的百货商场。
 
上海市场最早来到这里的商户是商场、照相馆、药店、新华书店、饭店、处理旧货的寄卖店等。这些商业的兴起是上海市场起步发展走到今天的雏形。过去的上海市场在街区的南北面两条不宽的通道里,有过那个时期的繁荣,而以后里面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痕迹了。无论是任何一条街区,有一种新的繁荣景象代替了过去,商业门店鳞次及比,其商业模式以及商品的展现与以


 

往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浓厚的商业气息占据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如今的上海市场已经呈现着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八十年代初,百货商场那一溜灰色的平房在它的原址上又树起了漂亮的大楼,更名为上海市场百货大楼。它的建立为今后这里的商业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从此,百货大楼前面的这条道路沿线上的各色商品开始云集,形成了大小商场。小小的商业圈已经挤不下了,这里真是寸土寸金哪。只有向北发展,以至于这条街又变成了步行街。它的名声在外招揽了更多的需求者。因为这里的商品太多了,人太多了,人多了就热闹,热闹了就要来逛一逛。它的街道也变得繁华了,隔着橱窗摩登女郎穿着新潮服饰,目无表情地凝视着外面来来往往好奇的顾客。上海市场真的成了“上海的市场”了。
也就在那个时候,上百大楼向北的这条狭长的道路上摆满了各种商品的小商贩,他们都是个体户,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群体,是最早一批下海的城市居民,抑或是从乡下跑到城里,捞取第一桶金的那批人。当年的那一批人如今有的已是金盆满贯, 做起了大生意。不再是坐在地摊上在那里苦苦久等前来买东西的小商贩了。商业的规则就是从小做到大,需要耐心,漫长的等待,寻找商机。一步一步跻身到商业圈里。在灯红酒绿的阔绰的厅堂里,埋坐在厚实的沙发上,他们又在想什么呢?徐老板一个商业圈混迹多年的人,慵懒地指着窗外的一处侧面,颇有些感慨。他当年就在那里摆过地摊,风吹日晒积攒着原始资本。有了点钱就在商贸城里做起了批发,倒挺有成就。他眷恋当年创业的艰辛,像留恋自己的家乡一样,又回到这里,开起了门店。穷则思变,富则安逸,像徐老板这样白手起家的不在少数。

 
如今的上海市场今非昔比,那座灰色的百货商场已改造成百货大楼,它的灰色的面孔消失了,它现在集合了众多的各家门店加入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商业群。在它的带动影响下,在北面的文化宫周围又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商业群,这里的位置似乎更加的好,十字街口的黄金地段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而这两个商业群相连接的就是这条步行街,这里已被商户们早就看好,垂涎欲滴,一旦得手就抓住不放。

 
   

上海市场旧有的踪迹已经荡然无存。而一墙之隔的李家村十字路口至今还保留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老商业二层楼房。当年墙上写的“洛阳土杂公司涧西供应站”至今还保留着。
 
夜晚来到上海市场,街面灯红酒绿,流光溢彩,已经有了一种“小上海”的味道,各种名吃纷至沓来,连麦当劳也挤了进来, 占领了一隅之地,把不一样的风味漂移在喧嚣热气腾腾的空间里。这和当年一到傍晚,窗户里透出的是一盏盏发黄的白炽灯,


 

在外面走道还看不清路面,有多么的不同啊!如今的上海市场既古老又年轻,不同年代的人在这里走过了不同的时代。如今的商业圈在不觉中做着花样翻新。在那些个超前的门店前,你不用走进去就会看到里面玲珑剔透,灯光四射照映下的各种商品,现代的摩登人翘着腿,依然目无表情地望着熙熙攘攘从门前走过的客人。这是千金难买一笑的表情,心想却含而不露。
当我站在这里,漫步在上海市场夜晚通明的灯火中,眼前不时的有人流恍然走过,愉快的笑脸和快速的谈话瞬间逝去。我感到一片渺茫。面对那个原来的百货商场,那个原来的万国药房,它们卸了原来的装束,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顿时感到, 我在流经的岁月里,已经成了这里的落伍者,顾影自怜,独自徘徊。我不过还是那个站在灰色的商场大门前的我,那个灰色的药房前的我,那我在这儿还想说什么呢?
 
自费出书费用&自费出版一本书的费用
 
 
 

                      大新酒楼

 
刚来到洛阳,一家人还未起灶火,吃饭成了问题。同单元的邻居就提议,上海市场有个饭馆叫大新酒楼,那是从上海迁来的。
大新酒楼在当时的确是最具规模,有规格的了。它的名气在这块新建设的土地上也是名声在外。光听到招牌上的这几个字,就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那可是从千里迢迢的上海来到这块初创的土地上的。要说,它的到来应该被安置在一个显眼的位置上,这样就会让人们一抬头就看见了大新酒楼这个气派的招牌。它是来晚了,被别人占据了好的位置?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不然的话,那怎么会被安置在商场后面的一处小路口里,窄窄不平的路上,一个不显眼的小街巷,用炉渣铺就的路面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大新酒楼里。灰色的砖墙,甚至没有一扇橱窗,像是临时搭起的棚户房。          真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沉沉的一种失落感。它在上海时的
处境兴许不会是这样,至少应是在一处马路的沿线,人流密集的地方,说不定还是处在繁华的闹市区,它的大气磅礴的招牌是具有诱惑力的。也的确,对于大新酒楼在上海的情景只是一种想象的猜测。然而,到了洛阳它的名气还是名声在外的,不然邻居怎么会把我们初到洛阳的第一顿饭推荐到这里,还特意加上一句,是从上海迁来的。上海迁来的,这就给大新酒楼的名气大大地增色不少。大新酒楼是处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难道是


       
  文本框: 洛阳的过往星辰
 
   
 

“养在深闺人未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人们的嗅觉好像闻到了里面飘来的阵阵香气,这个酒楼总是食客不断,路面上的炉渣地被食客们踩得咯吱咯吱声响。当时的规划者们可能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断言,大胆地把这座酒楼安顿在这里,只要有心者总会被打动的。
初次来到大新酒楼也是让我琢磨了一番,不相信这条不起眼的小街巷会有酒楼在里面。道路两旁堆放着一些杂物,并不见酒楼。再走近,恍然有一个门口,门口有一个旋转门,这就是大新酒楼。走进里面饭厅倒是挺大,天花板上挂着古老的电风扇,可真有年头了,倒像是早期飞机单螺旋桨叶的机头。
嘈杂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冷僻的角落飘来的是一股股热气腾腾的饭香味。操着不同的口音的食客有的兴奋地说着话, 有的瞧着端上来的热菜,有的借此滔滔不绝。从那扇旋转门扇和吊在天花板上的老牌风扇看,猜想它在上海时也是繁华街市上一座耀眼的酒楼。大新酒楼是从上海迁来的,它带来了上海的厨师,做的还是具有上海风味的饭菜。对于从上海来的建设者,只要来到这里,彼此之间并不感到陌生,进到这里仿佛是到了上海的一处地方,只要用两句上海话一交流,相同的语言一下子就把他们拉近了。把不准还能谈出一个远房亲戚什么的,真是老乡见老乡,有话道不完。
跑堂的师傅穿着白色的衣服,操着一口挺地道的上海话,眼皮总是抬不起来,说起话来声音不高很是和气,总是快步地在饭厅里来回穿梭。我无意间问起那上面挂着的老牌吊扇,跑堂师傅解释着,是“华生牌”的,质量是很好的,解放前到现在就没有坏过。他的这几句上海话道听得是很清楚的。不但“华生”吊

 
扇质量好,大新酒楼在解放前就有了,真是老字号了。我们说, 我们刚从北京来,能有快点上来的饭就可,上海跑堂师傅重复了一句“北京啊”,又用上海话说了三个字“赶脚饭”。那就赶脚,就是快呗。不一会儿,饭端上来了,米饭,上面浇着菜,菜汁从上面流到盘子里,饭香气四溢迎面扑来,用勺子盛上一口饭咀嚼在嘴里,菜汁还在米饭中浸润着,肺腑的香气成了赶脚饭,吃完了饭可以继续赶路。这是我们家来到洛阳的第一顿饭,这顿饭吃出了上海和洛阳的味道,一个不同年代,不同时刻吃的这顿饭。
以后不知过了有多少年,街面上的各种饭店,餐馆多了起来,各种招牌皆有,我不在意各种菜的名称,这都是商家为招揽顾客起的各种新奇的名字,而且又不好记。然而,一次路过一处商业街道时,无意间看到一家餐馆外面挂着的一块牌子,上写的第一道饭叫盖浇饭。这与当年在洛阳大新酒楼吃的第一顿“赶脚饭”颇有一种谐音的嫌疑,于是我就留意饭菜的名称了,不论是外面招揽的菜谱,还是在饭馆里,服务员拿来的菜单,一律都是盖浇饭这道菜名,我才幡然醒悟。这道快捷的饭菜作为招牌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大新酒楼迎揽食客,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成为一些食客的首选。当年大新          酒楼的盖浇饭要说是最启始的。
之后过了许多年,昔日的同学要在大新酒楼举办婚礼。要说在当时,这里还是一个盛大的地方,是最理想的操办场所。我第二次来到这里,许多年的时间,这里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条铺就的炉渣地,已经被人踩平了,那扇旋转门的门扇转动得不大灵活了,它太老了。从它面前进出了不知有多少食客,饥肠辘辘而来,捧腹大笑而去。那个跑堂的师傅还是那个操着上海昵口音的师傅。这可把他忙坏了,不停地在饭堂里穿梭着,并用听


       
  文本框: 洛阳的过往星辰
 
   
 

不大清楚的上海话不停地说着,意思是“端上了,端上了”,看着有些焦急的客人。面前经过的他,恐怕记不起我这个当年从北京来的定居者,并且是在这里吃了来到洛阳的第一顿饭,这第一顿饭就是你端到这里的餐桌上的啊。那时,看到他的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了。他有着典型南方人的特质,身量不高,略瘦,走起路来快步如飞。他属于第一批从上海来到这里从事服务行业的支援者。从当年他的话语里,对于过去大新酒楼的历史是知道的,经历过多少人们的生活场景,他的内心也许有很多关于上海过去的故事。这些记忆留在他的脑海中。我无法挖掘这些随着时间慢慢淡去的故事。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每当路过这条小巷子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向这条小巷子回眸一望。就像娇杏回身对贾雨村的那一眼回顾。而这里是对过去往事的一种依稀的留恋,总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骑着自行车又来到这里,推着车子, 漫步走过曾经走过的路,深褐色的泥土覆盖了这条小巷子的路, 一片寂静。这里已经没有了过去食客们熙熙攘攘的声音了,似乎已经被人们丢弃掉了。门庭冷落,人去屋空,门店前一种荒芜的感觉。那扇旋转门和饭厅里的吊扇依旧,只是更显得苍老的多了,屋顶的天棚也有塌落的危险,看来早已不营业了。一座风烛残年的老店就像被遗弃的孩子一样,孤寂地等待命运的安排。大新酒楼这块当年的金字招牌哪儿去了,不会就这样沉沦下去吧,当年在这里可是一处最早的颇有名气的酒楼啊。
大新酒楼啊,一座五十年代建设初期的酒楼,你虽古老,还能再有青春吗?看来,人们没有忘记这座老招牌。以后的大新酒楼不知什么时候在上海市场街的北端出现了,当初经过这里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大新酒楼时只是有心无心地看到这里建起了一些商店。单位邀请去聚餐, 并且聚餐的地点说是在大新酒楼。听到大新酒楼这个名字,似有一种时光的回旋,拨开了郁积多年往事的信息,让我一下子又重回到那个久违的过去。当来到这个被人称作新的大新酒楼时, 豁然有些让人不知所措:这里是带楼层的,古典式的装饰,红柱, 红墙,碧瓦,酒楼成了名副其实的酒楼。隔窗相望,这里是即将要成为一条繁华地带的街市,大新酒楼能安顿在这里,那可真是恰如其当。它终于走出了那个冷落的地方,从养在深闺中,露出了真面目。这是一个老字号的酒楼。人们来到这里,顿感成了尊贵的客人,堂而皇之地坐在酒楼上,听着主家拿着菜单,漫不经心地点着上面的菜谱。跑堂的,后来都称作服务员了,都已经换成了新人,这是年轻的一代人。当年那个操着浓重上海口音的师傅没有再看到他的身影,不知道去哪里了。
 自费出书需要多少钱&自费出书一般多少钱
 
 

                      老红军

 
红军时期的革命斗争已经成为红色记忆的海洋,是最值得记忆起的一段历史。而这个时期的参加者是获得土地的农民, 旧军人,工人,知识分子。他们有一种信仰,有一种理念,一种哲思,像黑暗中的烛焰任凭狂风的拍打,仍照亮前进中的道路。在挫折面前,逐步拨开眼前的迷雾,谱写出了近代历史中最壮丽又是最艰难的一部史诗。
红军时期是一段壮丽的凯歌,她既悲壮,又有一种激励不屈的不畏艰难的意志。红军总是不自觉地使人联想到了长征,几乎长征是红军的同义词。火炬的烈焰在黑暗中照耀着光明。长征的道路是艰辛的,广义上讲,从江西井冈山走到了陕北延安, 在中国的版图上,从南方到西北,勾勒出了一个大大的半圆,足迹踏遍半个中国。这犹如一场十字军东征,而红军的长征是一场意义完全不同的征程。这一过程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在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后,最终保留了这支队伍,走到了胜利的终点。(而何叔衡,瞿秋白等没有长征,没有看到未来胜利的彼岸)。有关红军的斗争和长征的回忆集中的文章较早出自于《红旗飘飘》这套书。这是一些亲历红军年代的老战士,对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而书写成的,里面的内容真切感人。这部系列书籍是在长征二十年后完成的。应该说,是用硝烟写成的,是用血泪写成的,是用坚定向前的意志写成的。昨天还是炮声隆隆,还在雪山

 
上,还在草地上,还在孤寂的西北草原里。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红军长征在人们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从舞蹈史诗《东方红》到各种版本的有关红军长征的文学, 回忆记述作品相继摆到书架上。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有这样的描述:“中国 1934 年的长征不仅仅是象征,中国红军的男女战士用毅力勇气和实力书写了一部伟大的人间史诗。在我们这个世纪中还没有什么其他事件能像长征一样让人如此神往,也没有什么事件像它一样如此地改变了世界的未来。这个故事是一部史诗,不仅仅是因为淳朴的战士和指挥员在长征中所体现的英雄精神,而且,也因为长征本身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大熔炉。只有在当年红军行进的里程上走过,才能体会到毛泽东和红军战士曾经承受过的苦难。”记述这段长征的外国人还有斯诺。无论哪个年代长征都会被人们提及,可见它的深远程度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体现在一种不断追求的信念和追求这种信念的顽强意志。它已深深镌刻在那段红尘的艰难岁月中。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老红军老红军,是最早从那几十万人的队伍中走过来的一批人。          而从长征走过来的人,是把火种从南方带到北方,乃至全国,点
燃起的火种照亮四方。从那段史诗般的经历中,走过来的人是幸运的,而能见到当年从长征走过来的人是荣耀的。我在北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的两位同学的父亲就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这个消息在同学之间悄悄传颂着。这两个同学与我们同住在一个四栋拐角楼房形成的一个大院里。每当他们的父亲从院子里经过,就有同学在一边指点着,我看到的是有着斑白头发年逾半百的老人,走起路来很有力的健步,一点看不出曾有过长途


       
  文本框: 洛阳的过往星辰
 
   
 

跋涉后会留下的遗患。我还到过其中另一位同学家里,他姓罗, 广东人,是一个很谦和诚实的同学,在他的身上看不出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后代亮丽的影子。他的家里俭朴而干净,墙上挂着一幅用镜框妆点的很长的一张照片,像是一次很大的集合,里面站满了人。这里面兴许有很多跟他的父亲一路长征走来的战友。一位广东人,来到江西,在红军的队伍里,从江西一路走到陕北, 那是从起点走到了终点。
来到洛阳后,学校组织了一次报告会,请一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曾林给大家讲述长征的经历。这真是太幸运了,在洛阳也能见到少年时的偶像真有一种崇敬感。亲耳聆听一位长征的亲历者,一位历史壮举的参与者讲述当年的情景,这里面太有我们想要知道的故事。据别人介绍,曾林是平江起义参加革命的,那就是彭德怀的队伍,长征中属于三军团,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当时,曾林给我们做了很长时间的报告,使我们的眼前展现了长征的历史画面。可惜,没有留下文字记录,把这段艰难而壮阔的历史,一段峥嵘岁月传颂下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历史史诗的一段艰难历程。
沿着当年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路,没有走完全程,哪怕有经过的城市,如:遵义,跨过一座桥,铁索桥,抑或是一场战斗,都是一段不凡的经历。那些高山险峻环抱的城市以及急流险滩的河道, 还有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地方,在这些险恶的环境里曾留下了像曾林那样的老红军和他们战友的足迹。当我们聆听这位值得爱戴的老人和他的回忆时,内心里就有一种崇敬感。他所经历的这段岁月,具有一种神话般的奇遇。这是真实的诉说,是这场伟大长征行进中的一个缩影。他走在这支长征大军里,也许

 
并不知道,他和他的战友们将要创造一个时代的奇迹,一部历史史诗。这是一曲艰难时世的鸣奏曲。千万名红军战士成为英勇不屈,披荆斩棘,冲破一切险阻,终于走出困境的集结号。一颗颗灼灼红心道出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伟大诗人的豪言壮语,为这段不朽的历史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在洛阳还听到有关老红军长征的经历。其中还有当年参加西路军的两位老红军,他们都是在西征途中,部队被打散后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原农机学院的一位老红军,曾经是红军长征中西路军的一名战士,部队失利被打散后,在西北荒漠的土地上,经过辗转跋涉,找到了失散的部队。洛阳北孟津县也有一位西征时的女排长,四川人,是在西路军的部队失利以后,一位来此地的孟津生意人接纳了她。从此,她的后半生托付给了这片土地。老年的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回到四川老家看看。拖拉机厂还有一位长征过来的老红军杨生云,也是四川人,生前多次为下一代捐款。他把他的最终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多可敬的老人。临终,他的嘱托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到黄河里,成为黄河永
文本框: 岁岁  岁岁  岁岁?老红军久的儿女。陕北老红军何生才,可能是红二十六军刘志丹的部          队。抗战时,参加过那场震惊中外的阳明堡战斗,摧毁了敌人的
24 架飞机。他在战斗中负了伤。他说,他们的营长在那场战斗中牺牲了。营长赵崇德是一位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在这场战斗前,他把仅有的 3 元钱交了党费,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和许多老红军一样,没有看到共和国的旗帜在大地升起,他们是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先驱者。
我的父亲赵绍文(原名赵吉祥)也曾是一名红军,他是北方红军,是一名以学生身份踏上延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的。可以


       
  文本框: 洛阳的过往星辰
 
   
 

想象也是头戴八角帽,帽子上面一个红色的五角星、领子上有两面小红旗。当年也是站在队伍里,或并排坐在院子里,坐在窑洞里,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或扛着枪行进在队伍里。他和他所在的抗日军政大学的窑洞离延河不远,对面那尊瞩目的宝塔山上的宝塔似乎近在咫尺。八十年后,当我也伫立在父亲当年只身来到他当年所在的地方的时候,感慨万千。如今的延安已是具有一座现代化规模的城市,延河上的彩虹桥宽阔而气势,对面是一座新建成的革命博物馆,而地处闹市的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已被周围的高楼所包围。父亲始终是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长征,依旧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名红军战士。很多年后,我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他当年写的日记,才找到我崇拜的理由。艰苦的战争年代,下山执行任务,常遭遇敌人, 战斗是经常有的。敌人的封锁,逃荒的人群,山上的树皮都吃光了。这些,许多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那样一种环境。而在他健在的时候,偶尔提起过去年代的事情,也只是简单地说一句,那时的山里很苦啊。他指的山里就是根据地。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走过了中国历史剧烈动荡的 22 年后的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铿锵有力的话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战争走向和平,由贫穷落后走向富裕幸福,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一个新的长征又在展现美好的愿景。老红军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路走来,在和平时期脱下了军装,加入到国家建设的行列,默默地工作,没有显示,没有张扬。甚至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多年来还竟然不知身边的这位老同志还有这样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一段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者。
自费出书要多少钱&自费出书一般多少钱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