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天地 > >> 信息详情

《人类生存的博弈密码 》第七章三大游牧民族的历史沿革(王静)

发布日期:2022-01-06 12:29:05 

印欧游牧民族的历史
 
要说起远古的印欧游牧民族,我们得从南俄大草原说起。在今天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南部的乌克兰平原(或称东欧
平原)上,有两条大河,伏尔加河和顿河。由于适宜的气候,以及丰富的水草和平坦的地势,导致这里成为了现代西方人的母亲河;在这里,生活着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古印欧人。
这片大草原东接蒙古草原,西至欧洲,公元 6~7 千年之前, 就生活着一些原始的游牧民族。
古印欧人显然是人类历史早期最了不起的游牧民族,他们靠捕猎为生,寻找食物成为了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 游牧和迁徙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南俄大草原
大约在公元前 4000 年,古印欧人取得了两项革命性的技术成就,那就是木轮车的发明和马的驯化。有了车轮与马蹄代步, 他们可以向着远方前进了。
大约是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古印欧人南下迁徙,翻越了高加索山脉,把自己的活动区域扩展到了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或称小亚细亚半岛),并在此缔造了古印欧人最早的文明——古安纳托利亚文明。
约在公元前 17 世纪,这支迁入古安纳托利亚半岛印欧部落,建立了赫梯帝国,后来被称作古赫梯人,他们很快利用起了当时安纳托利亚丘陵上丰富的铜矿和锡矿资源,并发明了降低铜的熔点的铜锡合金冶炼术——青铜术。他们很快建立了在西亚地区的霸权,并向当时周边多个地区挑起了战争。公元前 8 世纪,赫梯王国被亚述人吞并。
古印欧人的迁移并不限于一个方向,还有一支,是被中国西北的草原民族挤压,迫使它向着南方转移的。
前 1500 年左右,印度次大陆突然出现了一支讲古印欧语的民族,他们被称为雅利安人。早期的雅利安人相当落后,他们的栖息营地极其简陋,没留下任何有价值的遗迹。他们对于记录历史也满不在乎,所以在他们遗留的一些宗教典籍中,也没有任何专门的历史记载。甚至于他们的存在,都是有赖于周围那些热衷记录历史的非印欧民族的文字资料,才得以确认。
原始雅利安人,从东欧平原翻越乌拉尔山,来到了阿富汗高原,一支南下来到了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平原。另一支,则朝着相反方向,西向进入伊朗,在伊朗,他们第一次出现在亚述记载中是在公元前 9 世纪中叶。
但事实上,印欧人种的欧罗巴各个分支,是东欧古印欧人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是从他们分离出来后才向东扩展的。
公元前 1300 年,因《梨俱吠陀》的编成,以雅利安文明为代表的印度古典文明就被称为了吠陀文明。考古遗迹表明,很多方面,早先的印度河原生文明要比雅利安文明优越了许多。但雅利安人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轻易击败了原生印度河文明,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那些原有居民,一部分以“首陀罗”这一最低种姓的资格被吸收入雅利安人社会,一部分则撤退到雅利安人暂时未到达的地区。
到公元前6 世纪,雅利安人经过1000 年的不断迁徙和战争, 终于将“雅利安伐尔塔”——雅利安人的国土扩展到了北抵喜马拉雅山,南达文底亚山,东、西濒临大洋的整个北印度。雅利安人的征服和以婆罗门教代表的吠陀文化的传播,使整个印度次大陆被一种共同的文化融合到了一起。这一文化一直影响到了今天,而雅利安人则是这一共同文化的缔造者。
大约公元前 2000 年左右,东欧平原的古印欧人,开始沿黑海西海岸西迁并南下,他们渡过了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脉, 进入了巴尔干半岛
大约公元前 1800 年左右,第一个古印欧人部落来到了希腊爱琴海沿岸的亚该亚,希腊人的青铜时代就此开启。古印欧人征服了当地希腊的原住民皮发斯基人(皮发斯基人在荷马史诗中被提到,被认为可能是属于非印欧语系的民族,他们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今天依然在希腊和巴尔干少数地方有他们的后裔分布)。
大约公元前 1600 年,另一支古印欧人来到了希腊南部的迈
锡尼,此后的500 年里,这支古印欧人创造了光辉的迈锡尼文明, 希腊进入了黄金般的荷马时代。回忆录出版#出版回忆录#个人自传出版#如何出版个人自传
迈锡尼人擅长贸易,他们的脚步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甚至直达遥远的不列颠地方。但同时,他们也继承了古印欧人黩武的传统,他们的贸易行为,也包括武装抢劫——海盗行为。同时他们通过贸易,将古埃及文明成就带到了欧洲。受迈锡尼人黩武主义的影响,从公元前 13 世纪开始的 100 年间,爱琴海东岸的人民几乎无有宁日。公元前 1260 年,迈锡尼人摧毁了传奇的特洛伊城,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帝国也在迈锡尼人不断地侵袭下, 趋于瓦解。而迈锡尼文明本身也在公元前 12 世纪被南下侵入
的希腊半岛的多利安人所摧毁,希腊从此进入了长达 4 个世纪之久的黑暗时期。
公元前 1500 年左右,色雷斯人来到了色雷斯(今土耳其欧洲部分以及希腊东北部的色雷斯省),色雷斯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出可以骑乘的战马的民族。他们在大约公元前 6 世纪就出现了轻骑兵部队。
公元前 1800 年左右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一支古印欧人
万里长征,将青铜文明带到了遥远的北欧,在此后的 1000 多年的时间里,北欧的青铜文明扩展到了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部,丹麦北部,波美拉尼亚(原德国北部连接东普鲁士的走廊地区,今属波兰)和爱沙尼亚的波罗的海沿岸,原始的日耳曼文化形成,原始日耳曼语和日耳曼各民族形成。
欧洲公元前 5 世纪,凯尔特人已经广泛分布在整个多瑙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法国、中欧各地、伊比利亚半岛、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在欧洲,除了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几乎所有地区的早期青铜文明和铁器文明都是凯尔特人带来的。而上古欧洲的非印欧语系原住民,比如高卢地区的利古尔人和依则尔人几乎都被凯尔特人所同化,凯尔特人的大迁徙,是形成欧洲民族大熔炉的第一支主要力量。
公元前 15 世纪,古印欧人的青铜文明出现在了亚平宁半岛,原始意大利语开始形成,大约前 9 世纪,亚平宁半岛中部出现了一个伊特鲁利亚文明,这是一个由一系列城邦联盟组成的国家形式,这一文明显然深受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古意大利文字受希腊文字影响在此期间诞生,这是拉丁字母的前身。亚平宁半岛在这一文明的带领下,很快走向铁器时代。这一文明虽然影响不大,但在欧洲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伟大的古罗马文明的直接奠基者。
在雅利安人生活的故乡——阿富汗高原,曾经有一支古印欧人曾不可思议地翻越了高耸入云的葱岭(今喀喇昆仑山脉)和遍地黄沙的塔里木盆地,来到了今天中国甘肃的祁连山下,历史上第一次在古印欧文明和光辉的中华文明之间建立了联系,他们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大月氏人”,而在西方,他们又被称为吐火罗人。
到了公元前 500 年,欧亚范围内大规模的古印欧人各草原部落的迁徙浪潮终于渐渐平息,而此时的欧亚大平原已经被古印欧人的迁徙完全改变了面貌,从印度河流域直到不列颠岛,古印欧人唤醒了横跨东西上万公里的土地,将那里带入了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些游牧的民族在不经意之间,创造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吠陀文明,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意大利文明,古日耳曼文明和凯尔特文明。整个欧亚大陆从此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
不过,我们并非是说,这些游牧民族本身具有创造文明的特性,因为在同时期,那些农耕民族所创造的文明甚至比他们更加优越,像印度南方的原居住民族,以及中国南方的民族等,但是正像原先的英国人发现了美洲大陆,打败并控制了美国的印第安人之后,到今天,代表美国的只有英国去的白种人,而印第安人再也没有了他们演出的舞台。正是这个原因,草原的游牧民族用强势占领了世界,然而,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其实是他们与当地的农耕民族相融合而派生出来的混合文明。
 闪米特人的历史
 闪米特人,又称闪族人,亦称“塞姆人”,该族名出自《旧约全书• 创世纪》所载的传说,称其为挪亚(也译作诺亚)长子闪(也译作“歇姆”“塞姆”)的后裔,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根据闪米特诸教经书《圣经》,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
卜拉欣)有两个儿子:
一是以实玛利(阿拉伯语发音为易斯玛尼),亚伯拉罕和结发妻子撒拉所生,二是以侍妾夏甲生。《古兰经》认为他是闪米特的后裔——是阿拉伯人的祖先,穆斯林们认为以实玛利是他们属灵上的祖先。
以撒:亚伯拉罕与结发妻子撒拉之子(注:以实玛利和以撒都是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的儿子,但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弟兄,按着出生的次序说,以实玛利是长子,以撒是次子,以实玛利比以撒年长 13 岁。)
以撒又有两子──雅各(后改名以色列;阿拉伯语发音为叶尔孤白)和以扫(后改名以东)。据《圣经 • 旧约》记载,雅各是犹太人的先祖,犹太教认为旧约是上帝和“以色列之子孙”的圣约;以扫和以实玛利的女儿结婚,是阿拉伯人的祖先,这一点和
《古兰经》中不一样。
不管阿拉伯人的祖先是以实玛利还是以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为亚伯拉罕(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
闪米特人的概念来自古希伯来人在圣经中对各种族来由的记载,凡文化与语言上跟他们接近的种族即被认为是闪的子孙。反之,希伯来人的敌人经常被他们认为是含的后代。在创世纪中,闪的儿子是以拦(埃兰)、亚述、亚法撒、路德与亚兰(亚拉姆),被认为是亚述人、巴比伦人、迦勒底人、塞巴人、希伯来人与阿拉姆人的祖先,其语言有着紧密的关系,故此他们的语言都被纳入闪语族中。
值得注意的是,迦南人与亚摩利人的语言同样为闪族语,但在圣经中被认为是含的后代。反之,闪在圣经中同样被认为是埃兰人的祖先,而埃兰语并非闪语族的一支。
一般认为古闪米特人以畜牧为生,原来生活在撒哈拉北部地区,最早源自阿拉伯半岛。约在公元前五千年,气候剧变,开始东迁,陆续来到西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草原,一直保留着相当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至公元前三千年初,按语言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支。东闪米特人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北部,操阿卡特语,在与苏美尔人接触中吸收、融化了对方的语言。自公元前 3200 年至公元初,其代表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按现代分类法,此支称“闪米特北支”。西闪米特人又分三个分支:西北支(现称闪米特北中支),系指分布在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各族,最早的代表为阿摩里特人、迦南人、乌加里特人,约在公元前 2000 年后,有腓尼基人、犹太人、阿拉米人、莫阿比特
人、亚奥迪人等。中支(现称闪米特南中支)约在公元前 2000 年
~ 前 1000 年,其代表为利希亚尼特人、萨姆德人等,随后统一共称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是闪族人最年轻的一支,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七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开始了闪米特人的一次大迁移。现分布在埃及、苏丹、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沙特、叙利亚、也门、突尼斯、黎巴嫩、约旦、利比亚、科威特等国,按方言、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可分为 47 个民族。南支(现称闪米特南支)分布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古代代表有马闪人、萨巴人、卡塔班人、哈德拉人等,南支部分曾于七世纪越过红海到达非洲之角,为今埃塞俄比亚闪米特各族的祖先。马赫里人等就属这支。从这些记述看,“阿拉伯半岛,可能是闪族的摇篮,闪族在这个地方成长之后,迁移到肥沃的新月地区(即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后来就成为历史上的巴比伦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说阿拉伯半岛是纯粹的闪族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因为现在还有两种生存着的民族,可以代表闪族,一种是阿拉伯人,另一种是犹太人;在特殊的相貌和心理特征方面,阿拉伯人所保存的闪族特征,比犹太人要丰富得多。据此可知创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希伯来人(即犹太民族的人),首传伊斯兰教的古来氏人(即阿拉伯民族的人),都是闪米特人的后裔。
闪米特人的历史十分久远,约公元前 3000 年初,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迁徙到两河流域北部,他们在萨尔贡一世的带领下征服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阿卡德王国。公元前2191 年,闪米特人的另一支——库提人进攻阿卡德王国。随着美索不达米亚的混战,苏美尔人重新征服了两河流域,这期间苏美尔人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典——“乌尔纳木法典”。公元前 2007 年,爱兰人征服两河流域。从此苏美尔人退出历史舞台。
苏美尔人消失后,闪米特人的一支——阿摩利人开始建立巴比伦,他们在汉谟拉比的领导下经过征战,统一了两河流域, 留下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 550 年,波斯帝国建立, 随后征服了巴比伦帝国。
公元前 1250 年左右,属于闪米特人的希伯来人(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停留了大概一代人的时间,随后进入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南人。前 1000 年,大卫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约前 935 年
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前 721 年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
国灭亡。前 586 年犹太王国又被迦勒底王国所灭。公元前 63 年起,两者均并入罗马。公元 1~2 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住地,流散到世界各地。
公元 610 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随后闪米特人在阿拉伯人的光环下进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后,阿拉伯人巨大的战斗潜力彻底激发出来,几十年时间,一个西起摩洛哥,东到中亚,北至土耳其、西班牙,南到苏丹,也门的阿拉伯帝国建立。巴勒斯坦随后迎来了阿拉伯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这时的巴勒斯坦经济、文化开始快速发展,阿拉伯人开始重建耶路撒冷。
阿拉伯帝国由于过于庞大,很快瓦解了,可是一些分散的阿拉伯国家仍然存在,这时伊斯兰化的土耳其人也来到了巴勒斯坦一带。公元 1095 年 11 月,欧洲的基督徒发动了十字军东征, 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为了保护家园浴血奋战,打退了所有的十字军。公元 1291 年,卡拉温的继承者卡利尔攻占圣·让·阿克, 叙利亚的十字军王国灭亡。这标志着十字军东征的彻底失败。
阿拉伯人为了保卫巴勒斯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得阿拉伯人统一的梦想破灭,巴勒斯坦迎来了土耳其的统治,可是巴勒斯坦的居民仍然是阿拉伯人,也就是说阿拉伯人从来没有离开过巴勒斯坦。
匈奴人的历史
 有一种说法,说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就记载着“: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立国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还有人认为匈奴人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人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
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其他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 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前 3 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14 年,命蒙恬率领 30 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 5000 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前 209~ 前 128 年,即冒顿、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中原从秦二世元年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在伊稚斜单于时期,国力被汉军打击而由盛转衰。
匈奴从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之前就雄踞北方草原了,从秦始皇开始到汉武帝之前中原都一直被动防御,直到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把匈奴打得分崩离析; 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等消灭掉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 奴的反击战。公元 73 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 89 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 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 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
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
公元 91 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
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 119 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 124 年、126 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
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 137 年
文本框: 十 六 度 地 球 的 生 存 密 码
?中国历史中内存的密码系列之四?
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 151 年, 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北匈奴西迁的第二站:锡尔河流域
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 160 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动,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北匈奴西迁的第三站:顿河以东、里海以北
大约在公元 290 年,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这段历史在我国《北史 . 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中,都有过记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
北匈奴西迁的第四站:顿河以西、多瑙河以东
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 年, 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对手,经过奋战,依然惨败, 一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西哥特人军阵背后,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后经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东、西哥特人得以渡过多瑙河,进入到罗马帝国避难。此后,由于罗马帝国对哥特人残酷的压榨,逼迫哥特人又起兵反叛,公元 378 年,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亲征哥特人,结果被哥特人杀死,帝国遭受到沉重打击。而此时的匈奴,由于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暂时稳定了下来。
匈奴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确强悍,虽然被中国打跑了,但经历了在南俄罗斯大草原的休养生息之后,又日渐强大起来,匈奴帝国征服了北欧东欧,著名的阿提拉大单于把罗马帝国打得一败涂地,当时欧洲称呼他为“上帝之鞭”。453 年,阿提拉大单于又娶了一名少女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却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匈奴帝国的内战,给了被奴役民族机会,454 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 461 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发动了战争,遭到失败。468 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
在那个时候,像美国、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还没有出现,地球上的整个历史都在东起中国,西到欧洲的这一条“绿飘带上” 进行着,这让我们看到,从公元前的 3000~ 公元 1000 年左右, 这四千年的历史都是被这三个游牧民族左右着。这些游牧民族在迁徙中发现了农耕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就去侵略它们,消灭它们,自己取而代之。接着便把那里的农耕民族当成奴隶,奴役他们,或者与他们通婚、同化,于是他们就在温柔之乡中变成了农耕民族。然而是再产生一个波澜——他们留在原地的游牧民族子孙又在草原上强大了起来,继续并吞其他部落,组合成一个国家,再向南侵犯,而农耕民族则一再退让,退向了纬度更低的地方。在这种反反复复的折腾中,世界上的各民族——农耕与游牧民族,印欧人与闪米特人,或者是匈奴人与华夏子孙,就变得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混同在一起。这便是世界的历史。#自传出版#自传出版网#自传出版费用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