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天地 > >> 信息详情

《家国人才的雄起密码》第六章 再谈家族盛衰的运势规律 (王静)

发布日期:2022-01-24 15:41:04 


 
 
为什么雄起的家族会五代而衰
 
有这样一个范蠡救子的故事。
越王勾践的谋臣范蠡最后定居在陶地,人称陶朱公。一次, 他的二儿子因为激情杀人,被拘禁在楚国。范蠡用牛车装载了黄金,派小儿子前去救二哥。大儿子知道后,要求代弟出行,范蠡不允。大儿子说道“:家里的长子就是家督,有协助父母管家的责任。现在二弟被抓,父亲不派我去,却让小弟前往,肯定是认为我这个当哥的不行啊!”说着还要自杀。范蠡的老婆劝道:
“即使小儿子去了,也未必能让老二活命,这样还要白白搭上一个老大,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范蠡不得已,只好改派老大。临行前,范蠡写了一封书信,要儿子到楚国后去找自己的朋友庄生,将带去的黄金交给庄生,事情听凭庄生办理,不要再多问了。范家老大到了楚国以后,找到了庄生的家,穷屋陋巷,家居甚贫。献上了父亲的书信和带来的黄金后,庄生回复道“:你赶快回去吧,不要留在这儿,你弟弟放出来后,不要再问清被放的原因。”范蠡的长子心存疑虑,救弟心切,偷偷留了下来,用私自带去的钱财,去打点经办的官员。
庄生找到合适的机会,面见楚王说道:“从星象上看,楚国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要免除灾祸、消除不利,大王要施德惠于民。”楚王于是让官员们加强钱粮府库的警戒。经办案件的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后,急迫地告诉范蠡的长子:“楚王即将实行大赦了。以往每次大赦前,都会安排加强府库的警戒,以备贼人们知道了消息,前去偷盗,万一被抓了,还可以借大赦马上放出来。” 范老大想,弟弟既然能放出来了,送给庄生的真金白银不是白扔了吗!于是他再次来到庄生的家里。庄生知道范家老大是为索回黄金而来,就让他进到内屋,自行取回金锭,再次装进了牛车。老大暗自高兴。
庄生十分气恼,自己竟然被年轻人如此戏弄了!便再次面见楚王,说道“您即将实行大赦,做好事为楚民免除灾祸。但我在街巷上听到人们议论说,这次大赦是因为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正在楚国囚禁。他们家人用金钱贿赂大王的办事官员,让您实行大赦,顺便放他出来,并不是考虑楚国自己百姓的利益啊!” 楚王大怒,难道我堂堂的一国之君,会为一个外地的无名小子法外施恩吗?于是,他让手下立即处死了范家老二。第二天,才下达了大赦命令。而范蠡的大儿子也只能怏怏不乐载尸而归了。
老大回到家里,范母和家人都悲痛欲绝,只有范蠡冷笑道: “我本来就知道老大去办这事,会害了老二。他从小和我一起, 过的是苦日子,知道生活艰难,因此对钱财看得很重。小儿子生   下来就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斗鸡走狗,不知节俭吝惜。我派小   儿子,就是因为他花钱办事不会过分计较得失;现在老大就是因   为爱财,才把二弟害死了,所以我早就有了预感啊!”
这则小故事见于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
司马先生说这话的意思是要知人善用,用不同的人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而我们在这里却要说,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之中,第一代人与第二代人,甚至像范范蠡同一代的两个儿子,都是不一样的。人们改变环境是困难重重的,环境却一定会改变人。在不同时区中生活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做派与活法,这就构成了人的代沟,同时也构成我们平时说“富不过五代的”客观思想基础。
家族第一代的创业人:
商才、科才、文才、武才或是皇才(假如说有当皇帝的才能的话)……总之,一个家族的第一代人都是受辱、受屈、受难、受苦、受压之辈。
刘邦是与陈胜吴广一样,完不成押送犯人做修骊山陵墓的任务,就得被处死的人。他于是被逼造反。
刘备则是卖草鞋草席的贫困户。朱元璋是赤贫到家的和尚。
努尔哈赤长期受到明朝官吏的欺侮,是个打算要报复明朝“七宗罪”的造反者。
所以,这些人上进心是强的,报仇心很重的,穷则思变,差则思勤,就是这个道理。
家族第二代的开继人:
第一代人创业成功,使这个家族地位迅速攀升,他们不仅能享受第一代所摘的“桃子”,还能享受到许许多多可见与不可见的利益:
  1. 父亲带他们来到了另外一个地域(如由农村走进了大城市),见到了花花世界,让他们眼界全开。
  2. 父辈的光环落在了他们身上,提起是谁的儿子,人们会更看重。
  3. 他们从此有了错综复杂的人脉网与靠山:
这里,我们还可以介绍一下太原王氏王慧龙的情况。
王慧龙(390~440 年)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年十四岁时, 全家被东晋太尉刘裕灭门,赖家人僧彬藏匿得免一死,后投奔后秦,归降北魏。
宰相崔浩弟崔恬相信他是王氏子,妻之以女。后鲁宗之子鲁轨也来投奔北魏,终于拆穿了王慧龙谎言。原来,慧龙原是王家奴仆,假冒主人姓氏,其母与僧彬私通,生下慧龙。崔浩等得知真相后,因为已将女嫁出,只好将错就错。北魏太武帝时慧龙以军功官至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其家族在北朝的地位由此奠定。至孝文帝定姓时,纳慧龙孙王琼之女为妃嫔,把他作为太原王氏的象征。王慧龙的后裔终于登上了北方一流大族的地位,与崔、卢、李、郑四姓合为北朝五族,王琼后来官至征北将军、中书监、并州刺史。
但有人从《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当中考证,他认为王慧龙确实是太原王氏后裔,只是庶子(可能是丫头生的儿子),庶子在北朝的地位远低于南朝,所以王慧龙才受到强烈非议
这个王慧龙,是个努力奋斗又极其灵智的人,他使用了很好的策略:自己娶的妻子是清河崔浩的侄女、儿子王宝兴娶的是范阳卢遐的女儿、王宝兴的妹妹嫁给了陇西李宝的儿子李承、王宝兴的孙女被孝文帝纳为嫔妃——太原王氏一下子重新结交了崔氏、李氏、卢氏这样的大户家族,还与北魏皇族建立起姻亲关系。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给王氏人才的成长织就了许多的
“蹦极床”。
父辈积累的钱财与人脉,成为他们的跳板,他们可以出国留学、出资做生意、竞选总统或议员等。只要他们肯努力发展,他们的发展环境比起一般人而言是更加优越。
  1. 而他们还像范范蠡的大儿子一样,跟着父亲创业时吃了不少苦,还懂得勤俭治家、治国爱民的道理。
家族第三代的传承人:
到了这个家族的第三代人,弱势渐渐体现出来了,两代人的争名逐利、创业建功,他们这一代可以躺在前两代人的功劳簙上享福作乐了,因此这一代人的意志力消减而享乐能力提升,其中或有志有为者,也只是家族中的凤毛驎角。并且这个家族的两次冲次,其“气”也有些力竭的现象。

 
但是这代人还不算太差,用他们来创业或许没有作为,用他们来守成(延续统治和名声)或可再坚持一阵子。
让我们再拿范家的小儿子来打比方,他享乐花钱如流水,仿佛他们家生来就是富有的、高贵的、享福的,他已经习惯用这种眼光看世界了。如果底层的人穷苦的人想要彻底推翻这个世界, 等于是毁了他们优裕的生活。所以一般都是保守派。
但他视钱如粪土,为人讲义气,结交的狐朋狗友还能够为他拼命打架,所以他还能帮父亲办成些事情。
家族第四代、第五代就变成了智弱、体弱的人了,这样的人既保不了国,也保不了家,连自己的健康(不再运动和骑射)都难以维持了。
这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东晋末年,士族门阀制度不仅是被侯景叛乱时所毁,它自己也存在不下去了。因为这些士族子弟不努力就能当官——“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士族与普通庶民不交往,不通婚;那些身为士族的人非常骄傲,政治不求进取,享受高官厚禄而碌碌无所作为,生活上腐朽不堪。以至到在梁朝全盛时期,士大夫“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娇生惯养已成废物。连士族必须具备的家学渊源条件也不要了。“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这也说明找“枪手”的办法古而有之)这样的人,哪有不被社会淘汰的道理?
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皇帝的家族,第一代的皇帝都是马上皇帝,第二代是守成皇帝,大都还很能干,但是再往下呢?养在深宫中长大,养尊处优、不识稼禾、不知民间疾苦,不懂领兵,不会决策,他们就像九斤老太生出了七斤娃,一代不如一代。第一代人能拔山,第二代人能拔树,第三代人只能拔草,而第四代人连拔草都不想弯腰。
这幅图表示的就是一种五代而衰的图示,走向高位的家族后代人,他们的冲击力、奋斗力,以及自己的身体素质,思考与决策能力,都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个人出书#个人出书网#个人出书流程#个人出书费用

其他士族兴衰的运数如何
 
在“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之后,士族出现了一次大分化。他们有的死守北方旧居,有的播迁江左。总的说来,真正根深蒂固、族大宗强的老旧士族,往往不肯离开发祥的原地,轻易南行,例如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弘农杨氏等等。甚至于与司马睿关系甚深的河东裴氏,都情愿留在北方。
而决心过江的士族,多数而言,都是“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越与成都王颖对峙时属于东海王越阵营的名士。这些名士, 深知琅琊王睿与东海王越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他们估计过江后在江南立足是有保障的。
东晋时出现在南方的,有这样三类氏族:
姓氏           郡望            始祖            代表人物
  1. 从东汉时期以来的士族
 
范阳涿县 卢植 卢谌、卢循
颍川临颍 荀淑 荀勖、荀崧
陈郡阳夏 袁滂 袁瑰、袁乔、袁崧
弘农华阴 杨震 杨佺期
陈留圉城 蔡棱 蔡豹
  1. 从魏晋时期以来的士族(这是东晋士族的主体)
琅琊临沂 王祥 王导、王敦、王羲之
陈国阳夏 谢衡 谢尚、谢安、谢石
太原祁县 温恢 温羡、温峤
高平金乡 郗鉴 郗鉴、郗愔、郗超
渤海饶安 刁恭 刁协
彭城 刘讷、刘砥 刘隗
汝南安成 周裴 周浚、周顗
汝南南顿 应璩 应詹
济阴冤句 卞统 卞壸、卞敦
河东闻喜 郭瑗 郭璞
颍川鄢陵 庾衮、庾琛 庾亮、庾冰
谯国龙亢 桓彝 桓温、桓冲、桓玄
太原晋阳 王昶 王浑、王坦之、王国宝
南阳顺阳 范晷 范汪、范宁
沛国相县 刘馥 刘弘、刘惔
中山魏昌 刘迈 刘舆、刘琨、刘演
范阳遒县 祖武 祖逖、祖约
庐江灊县 何祯 何充
河南阳翟   褚裒
诸葛 琅琊阳都 诸葛诞 诸葛恢、诸葛长民
陈郡长平 殷羡 殷浩、殷仲文、殷仲堪
泰山南城 羊茞、羊耽 羊琇、羊鉴
东海郯县 王肃 王恂、王恺、王雅


  

东莱掖县 刘胤 刘胤
谯国铚县 桓诩 桓宣、桓伊
荥阳阳武 毛宝 毛宝、毛德祖
太原中都 孙资 孙楚、孙绰、孙盛
新蔡 干统 干宝
陈留圉城 江蕤 江统、江允、江逌
彭城沛县 刘距 刘毅
义阳 朱焘 朱序
河东安邑 卫觊 卫瓘、卫玠
3. 从原吴国以来留存的士族
吴国吴县 顾雍 顾荣
丹阳秣陵 纪亮 纪瞻
会稽山阴 贺齐 贺循
彭城 张昭 张闿
吴郡吴县 陆纡、陆康 陆机、陆云、陆纳
广陵 戴烈 戴谧
会稽山阴 孔潜 孔愉、孔安国
会稽山阴 丁固 丁潭
丹阳 陶基 陶回
丹阳 甘宁 甘卓
可见,几乎在每一个士族里,都会不时闪耀出一两个耀眼的明星。
汝南袁氏(代表人物:袁绍、袁术)
第一代:袁安,司徒。
第二代:袁京 蜀郡太守 ;袁敞,司空。
第三代:袁彭光禄勋;袁汤太尉;袁盱光禄勋。
第四代:袁成左中郎将;袁逢司空;袁隗太傅;袁贺彭城相。第五代:袁绍大将军;袁术后将军;袁闳(不出仕);袁忠卫尉
(未到任);袁弘(不出仕)。
弘农杨氏(代表人物:杨震、杨修)
第一代:杨震太尉。
第二代:杨牧富波相;杨奉(早卒);杨秉太尉。第三代:杨敷、杨赐太尉。
第四代:杨众侍中;杨彪太尉;杨奇卫尉。第五代:杨修丞相主簿;杨骏车骑将军。颍川荀氏(代表人物:荀彧)
第一代:荀淑朗陵侯相。
第二代:荀昱(兄子)沛相;荀昙(兄子)广陵太守;荀爽司空。第三代:荀彧尚书令;荀衍监军都督河北事。
第四代:荀恽虎贲中郎将;荀恽太仆;荀俣御史中丞;荀诜大将军从事中郎;荀顗司空;荀攸尚书令。
第五代:荀融洛阳令参大将军府军事;荀闳太子文学掾;荀甝散骑常侍;荀霬中领军(赠骠骑将军)。
第六代:荀彪、荀辉太子中庶子。
河内司马氏(代表人物: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
第一代:司马钧征西将军。第二代:司马量豫章太守。
第三代:司马俊颍川太守。第四代:司马防京兆尹。
第五代:司马懿宣帝;司马孚太傅;司马朗兖州刺史。第六代:司马师景帝;司马昭文帝;司马遗。
第七代:司马炎晋武帝。博陵崔氏(兼清河崔氏) 第一代:崔骃长岑长。 第二代:崔瑗汲令。
第三代:崔寔议郎;崔烈太尉。
第四代:崔钧虎贲中郎将;崔琰丞相东曹掾;崔林司空。第五代:崔随尚书仆射。
第六代:崔玮太子右卫率。
颍川陈氏(代表人物:陈霸先)
第一代:陈寔太丘长。
第二代:陈纪大鸿胪;陈谌司空掾。
第三代:陈群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
第四代:陈泰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陈佐青州刺史;陈坦廷尉。
第五代:陈淮太尉;陈戴;陈徵;陈堪。第七代:陈逵西中郎将(追赠卫将军)。第九代:陈英于贻太守。
第十代:陈弼晋户部尚书。
第十一代:陈鼎晋步兵校尉官至太守。
第十二代:陈安刘宋散骑常侍。第十三代:陈高怀安令尹。
第十四代:陈永齐德安令尹。 第十五代:陈猛梁长安太守。 第十六代:陈道臣梁太常寺卿。第十八代:陈霸先陈武帝。
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允、王述、王坦之)
第一代:王允司徒。
第二代:王昶司徒;王凌司空。
第三代:王浑司徒;王深冀州刺史;王湛汝南太守。
第四代:王济河南尹(追赠骠骑将军);王承东海内史。第五代:王述尚书令。
第六代:王坦之北中郎将。
琅琊诸葛氏(代表人物:诸葛亮、诸葛瑾)
第一代:诸葛圭泰山郡丞;诸葛玄豫章太守。
第二代:诸葛亮丞相武乡侯;诸葛瑾大将军;诸葛均长水校尉;诸葛诞征东大将军。
第三代:诸葛恪太傅;诸葛瞻卫将军;诸葛乔驸马都尉;诸葛靓。
第四代:诸葛尚、诸葛京江州刺史;诸葛攀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恢尚书令。
第五代:诸葛显。
吴郡陆氏(代表人物:陆逊、陆绩、陆机)
第一代:陆康庐江太守。
第二代:陆绩郁林太守;陆逊上大将军丞相;陆瑁议郎选曹尚书;陆凯左丞相。
第三代:陆抗大司马;陆祎太子中庶子;陆宏会稽南部都尉; 陆睿长水校尉;陆喜选曹尚书。
第四代:陆晏裨将军夷道监;陆景偏将军中夏督;陆机太子洗马尚书着作郎;陆云吴王郎中令。
吴郡张氏(代表人物:张允)
远祖张睦蜀郡太守。
第一代:张允孙权东曹掾。
第二代:张温辅义中郎将;张祗、张白。
吴郡顾氏(代表人物:顾雍)
远祖顾奉颍川太守。第一代:顾雍丞相。
第二代:顾济骑都尉;顾邵豫章太守;顾裕。第三代:顾谭左节度;顾承侍中京下督。
还有许多氏族,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以上所列最长的到了十八代,即陈氏世家,第一代陈寔(104
~187 年)是东汉时期官员、学者。因曾任太丘县长,故又称“陈太丘”。少为县吏都亭刺佐,后为督邮,复为郡西门亭长,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
“梁上君子”的典故,出于他之嘴。
有一年闹饥荒,一个盗贼进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梁上。陈
寔暗中看到了他,于是起身穿上衣服,叫他的儿孙们起来,严肃地训斥他说“: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恶的,只是习惯了成为习性,才成了这个样子。”儿孙们说:“您说的是谁?”陈寔指着梁上的盗贼说“: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盗贼大惊,自己跳到地上,磕头赔罪。陈寔慢慢地告诫他说:“看你的形貌,不像是大恶之人,应该自己反省弃恶从善。”陈寔看他很贫穷,于是命人给了他二匹绢。从这件事后县中再没有偷窃的人了。从他为第一代算起,数到陈朝皇帝陈霸先(503 年~559 年),有 370 余年,但这是家族传承的传代记法,并不表示这个家族的兴旺发达。从以上所有家族来看,一个家族鼎盛兴旺发达的阶段,都不会超过 100~125 年的时间。#个人出书多少钱#个人出书需要多少钱#个人出书要多少钱#个人出一本书要多少钱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