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原创天地 > >> 信息详情

《家国人才的雄起密码》第十二章 陈姓王朝与钱姓王朝 (王静)

发布日期:2022-01-29 15:12:36 

陈姓与陈国
 
今天,陈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四点五,即超过5000万人,是当今中国的第五大姓。
最早,陈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本为妫姓。舜后裔,建国君主陈胡公本名妫满,惯例称陈氏,遂名陈满,字少汤。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附近),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
陈国从公元前 1045 年妫满受封至公元前 478 年,楚惠王杀
陈湣公为止,陈国共历 25 世,延续 567 年。
这个最古老的陈国,是陈姓人口第一次的“大爆炸”之所在。陈亡后,在齐国任职的陈国公子陈完的后裔于公元前 386
年取代了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具体情况是,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高二氏掌握大权,以后又有崔、庆二氏,这 4 家都是齐的公族;属于异姓贵族的有姬姓的鲍氏和妫姓的田氏。田完本是陈国公子,逃到齐国后,桓公使其为工正。齐庄公时,田氏渐渐得势。景公时,田氏采用小斗进、大斗出的手段笼络民心,使齐国大量民众逃往田氏门下。景公死后,田氏灭国、高二氏,田乞专政。到其子田常时,严厉打击旧贵族,将鲍氏等有势力的公族一一诛除。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封邑还大。公元前386 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称齐太公。
公元前 378 年,齐康公死,田氏在齐国的统治完全确立。从这个事件来看,山东的田姓来自于陈姓。
而在五代十国时的陈朝(557~589 年),亦称南朝陈、南陈,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霸先代梁所建立。都城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亡国君为陈后主陈叔宝,陈最后被隋文帝在 589 年所灭,结束自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南北重新
统一。陈历五帝,共 33 年。
史载,陈宣帝陈顼(528~582 年)有儿子 42 个(也有说 53 个)。其中有名字的皇子 39 个,3 个早夭而未留下名字记载。在有名有姓的 39 个皇子中,得到封王的有 31 个,另有 8 个未封。他的接班人就是长子陈叔宝,也就是那位辞赋造诣颇高,治国能力弱智的陈后主。
陈后主总共 22 个儿子,11 个受封,11 个无封。
隋灭陈,陈后主投降后,隋文帝赦其罪,给赐甚厚,也没有灭他的后代。他依旧过着饮酒作诗的日子,爱吃驴肉,15 年后病逝,终年 52 岁。
总体来说,隋文帝对陈朝的皇族没有采取灭屠的政策,陈姓的子孙得于散布江南各地。
虽然第二个陈朝的立国时间较短,但是第一个王朝存在的时间很长,两者加起来也有 600 年之久,陈姓人有这两次大口“大爆炸”的历史,所以陈姓的人口就大幅度上升了。
在中国历史上,陈姓名人很多:
陈完,春秋时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 672 年,陈宣公杀其太子御寇,他与寇相友善,恐祸及身,出奔至齐。齐桓
公使为工正,列为大夫。自入齐后,由陈改姓田氏。死后谥敬仲, 为田齐始祖。
陈胜(?~前 208 年),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陈平(?~前 178 年),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中国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陈汤,西汉大将。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稳定了汉朝的西北边疆,为汉王朝立一大功。
陈寔(104~187 年),初为县吏,曾入太学就读。后任太丘长。党锢之祸起,被连,余人多逃亡,他说:“吾不就狱,众无所恃。”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辞不就。个人出版#个人出版网#个人出版流程#个人出版费用#
陈琳(?~217 年),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
陈群(?~236 年),三国时魏国大臣。文帝曹丕封他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后为镇军大将军,与曹休、曹真、司马懿并列为四大将军。
陈寿(233~297 年),西晋史学家。
陈安(?~323 年),十六国时秦陇人,农民起义军领袖。322 年,在秦陇发动起义,众至十余万,他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王。次年,前赵国君刘曜亲自督军围剿起义军,他率军血战,战死。
陈庆之(484~539 年),南朝梁将领。幼从梁武帝(萧衍),颇受信任。梁武帝大通二年(528 年),魏北海王元颢降梁。武帝令他率七千人送元颢回北方。次年,入洛阳(今属河南),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无不胜利。未几,以兵少受挫,退回南方。后历任北兖州(今山东兖州)南北司二州刺史等职。
陈伯之,南朝梁将。济阳睢陵(江苏睢宁)人。有勇力,为盗乡里。乡人车骑将军王广之爱其勇而用之。齐时以军功迁至骠骑司马、刺史。天监元年(502 年)降魏,官为平南将军。
陈霸先(503~559 年),南朝陈创建者。陈高祖。公元 557~ 559 年在位。陈霸先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是一朝开国皇帝, 还在于他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后主(553~604 年),太建元年(569 年)立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祯明三年隋军直入建康,被俘至长安。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追封长城县公,谥号炀。陈稜(?~619 年),隋将领。炀帝时,历仕骠骑将军、武贲郎将、御卫将军。大业五年(609 年),曾奉诏与张镇周率众万人渡海入流求(台湾),以功进位右光禄大夫。辽东之役,以宿卫有功迁左光禄大夫。江都兵变,炀帝被杀后,投杜伏威。后为其所杀。陈硕真(?~653 年),唐高宗时农民起义女首领。永徽四年(653 年),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率众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以叔胤为仆射。起义军先后攻克睦州、桐庐、于潜等地。后为婺州刺史崔义玄等所败,她与叔胤均遇害。
陈子昂(约 659~700 年),唐代文学家。少任侠。24 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 26 岁、36 岁时两次从军边塞。38 岁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
陈抟,北宋初道士。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兼通医理、佛学, 明天文地理。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禄,以山水为乐,隐居武当山九室岩,专习胎息服气,辟谷导引内养静功。所传“五龙盘体睡修功”,尤为著称。
陈亮(1143~1194 年),南宋思想家。绍熙四年(1193 年)进士第一。才气超迈,喜论兵事,力主恢复,反对和议。曾多次上书, 遭当权者嫉恨,三次下狱。与朱熹、辛弃疾友善。
陈友谅(1320~1363 年),参加徐寿辉红巾军,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九年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建都江州,自立为帝。二十三年率军与朱元璋


 战于鄱阳湖,中箭死。
陈诚(1365~1458 年),明外交家。洪武进士。出使安南(越南北部),令其归还所占广西思明府、丘温等五县。永乐间三使西域,遍历哈里(阿富汗赫拉特)、撒马尔罕等中亚十七国,历时八年,行程六万余里。为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陈圆圆,明末清初人。吴三桂纳为妾。三桂出镇山海关,留京,李自成起义军入京,曾被押。三桂降清,引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晚年出家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清军破云南,自缢死。
陈名夏(1601~1655 年),清臣。字百史,江苏溧阳人。明崇祯进士,官修撰。后降李自成。福王时列从贼案。顺治初降清复官。累迁吏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
陈贞慧(1604~1656 年),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苏宜兴人。字定生。为明末诸生“东林党”人陈于廷之子,为复社重要成员之一。陈确(1604~?年),明清之际思想家。明亡后,隐居著述。
晚岁病困十余年而卒。
陈永华(?~1680 年),郑成功谋士。明末秀才。明亡,弃文投郑成功军,任参军,成为谋士。成功北伐,留守厦门。郑经嗣位时,官至东宁总制使。
陈子龙(1608~1647 年),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陈忱(约 1613~?),明末清初小说家。
陈王廷,明末清初武术家。陈式太极拳创始人。清朝时期的名人,就不一一介绍了。

 
陈姓人士,在越南也曾建立过一个政权——陈朝。
公元 1009 年(黎景瑞二年,李顺天元年),由李公蕴建立李朝,是为李太祖(1009~1028 年在位)。李朝是越南封建制度开始巩固的时期,也是越南封建政权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的时期。侵略和扩张,贯穿着整个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
李朝晚年,内乱频生。豪族陈嗣庆以武力控制朝廷,朝政大权遂落入陈氏家族手中。嗣庆死后,其兄陈承、从兄弟陈守度继续掌权。李惠宗女儿李佛金继位(即李昭皇),陈守度为取代李朝,安排陈承之子陈煚娶昭皇,不久昭皇传位给陈煚,李朝遂亡, 陈朝建立。
陈朝在越南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 1400 年,胡季犛废少帝自立为王,建立胡朝,陈朝灭亡。
据华侨大学华人研究所李天锡教授,结合《宋史》和《元史》考证后认为,那个李朝的李公蕴和陈朝的开国皇帝陈煚都来自泉州安海,是福建人后裔。
 
 
钱姓与吴越国
 
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 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是颛顼的曾孙,他的妻子怀孕三年,剖腹产,生出 6 个儿子,“三曰彭祖”。彭祖是有名的大寿星,《世本》说他“姓笺,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八百岁”。他的后裔彭孚,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 官名,周代士有上士、中士、下士),彭孚以官职为姓,为钱氏。因西周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彭孚在京为官,故钱姓形成于陕西。
钱镠是五代吴越国开国君王。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这时董昌造反, 他又剿平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到了梁太祖的时候,封他为吴越王。今天,全国钱姓人口约 270 万, 姓氏人口排名第八十九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 0.22%。
吴越国(907~978 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都城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约为现今浙江全省、江苏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吴越国共有五位君主。
太祖武肃王钱镠;世宗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佐;忠逊王钱倧;忠懿王钱俶。
吴越国领土:一军十三州:
杭州(首府)、越州、湖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衢州、婺州、睦州、秀州、苏州、福州。
安国衣锦军。即今临安,是钱镠诞生地,故特升为衣锦军。钱镠在距今 1100 年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
的一个钱姓王国,近百年的精心治理,使江南地区富甲东南。被称为打造苏杭天堂的巨匠。更令人称奇的是,中国历史上 500 多位皇帝,大多凶死、短命、绝后,惟有钱氏因和平献土,得以家族源远流长,繁衍至今。
974 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逼江南。钱俶拒绝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求援建议,975 年,出兵助宋灭南唐。
赵匡胤建立了宋王朝,取代了后周,以武力消灭了南方八个国家。面对赵宋的强大兵力,钱镠的孙子、第五任吴越国王钱俶根据先祖“善事中国”“如遇真主宜速归附”的遗训,作出了明智的抉择,主动上书“纳土归宋”。将所辖 13 州,86 县 55 万户及
万兵卒全部献归北宋王朝,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争。
由此看出,吴越国的几任皇帝,都是审时度势、懂得趋利避害的聪明皇帝。因而造就钱姓的后人,都是能干聪明的一辈。
所以我们提到这个吴越小王朝,是因为产生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小王朝的钱姓后裔英才频出,比任何其他姓氏名人的比例都大、
宋代以来,载入史册的知名人士逾千。宋末:钱选;明代: 钱德洪、钱谷;清代:钱谦益、钱曾、钱大昭、钱大昕、钱松、钱杜、钱棨。
在近代,院士级的学者就有 100 多人,最负盛名的是“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还有钱正英(水利学家)、钱临照(物理学家)、钱令希(力学家)、钱俊瑞(经济学家)、钱易(环境工程专家),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钱基博,生物学家钱致榕,前不久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钱永健,画家钱君匋、钱松嵒等。
钱镠出身寒微,少时“肩贩,负米,以养亲”,十七岁习武,并开始自学四书五经、孙子兵法,深谙兵法奥妙,一向尊教重学;他从小事亲至孝,贵而不忘本,关心百姓疾苦。他成为吴越王之后, 力主“务实,创新,开放,爱民”。钱镠不仅身体力行,对后代要求也非常严格。公元 912 年,他 60 岁时立家训八条,告诫子孙“莫纵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强调“子孙若不忠不孝,不仁不义,须是破家灭门,要鸣鼓而攻之。”直到临终时,他还教导接班人七子元瓘“:十四州百姓,系吴越之根本,须用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将吏士卒,期于宽严相济。无图安康逸豫,无得罪于群臣百姓。”他总结自身经历,亲撰大宗谱,教育子孙“上承祖宗之徳,下广子孙之传。”
钱镠的后人把他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钱氏家训》,使其一贯主张的传统为其历代子孙所继承。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伟长先生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家庭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
这里,再次照录《钱氏家训》如下:
个人: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价,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 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求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 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 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 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 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也。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 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承这样好的家训,是钱氏名人迭出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第一,钱氏占有的是吴越富庶之地。在南宋宋光宗时,范成大《吴郡志》卷 50 引就说“谚曰:天上天堂,
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20 多年后,陆游于宋理宗时撰《常州奔牛闸记》,《渭南文集》卷 20 称:“语曰:苏常熟,天下足。”还有其他几位南宋学者也说过类似的话。他们所述是指吴越地区农业经济繁荣,稻米丰足,只要苏州、杭州、常州、湖州丰收了,整个中国就够吃够喝的了。这也是说,钱镠王占了极大的地理之利。
第二,钱王一家最早也是苦出身,又懂得爱民与治理天下, 得钱塘江水的水利之便,人民富庶,社会就安定。钱王又占据了人和之兴。
第三,知道审时度势,以献土地换和平,赢得了江南数百年的和平安定——他又得了天时之道。
第四,他又有明确良好的家训教育后代,使后辈一代又一代知书达理,不但会为人处世,还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自然人才辈出。
他与南唐的李后主绝不一样,他知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所以主动献土,赢得了大宋皇帝的好感,于是,在百家姓时,第一个是赵姓,第二个就轮到他老钱家了。
今天的学者,不少人研究吴越王钱俶与南唐后主李煜两个人的性格与命运,以及他们的结局为何不同,以求得出一定的人生规律。有篇文章是这样认为的:
1.两人对宋朝的态度不一样李煜为保社稷安稳,恭事宋主换取和平相处的局面;得知宋非国土不觊觎时,则“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为自保不得不阳奉阴违,思无法而借酒浇愁。

 
他也备战,以求对宋朝背水一战,但是他本身并不是一个统帅的料,手下又无能将勇兵,如何能战?
而钱俶则事宋态度一向恭谨,除进贡巨礼外,开宝七年冬, 出兵常润二州,助宋攻打南唐。而且钱俶又于太平兴国三年五月,主动上表自献近百年的吴越江山。
2.宋帝对这两个小国的态度不一样文本框: 第中二章	陈中王朝与钱中王朝太祖亲自告诫攻打江南的将领曹彬不必急攻,又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设若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而宋太宗对李煜的厌恶程度较太祖有所增加,随时准备有机会就消灭他。
宋朝帝王对钱俶则格外照顾,各方面都极礼而待。仅“王” 这一封号,钱俶就数获加封。
太宗赵光义对钱俶亦礼遇有加,十分信任。太平兴国三年
(978 年)中元节,即李煜死后第八天,赵光义“令有司于俶宅前设灯山、陈声乐以宠之”钱俶风眩旧疾发作,宋太宗“遣御医中使一日三至第”,甚至亲自探视。此处还有一个小插曲:
一天,内臣赵海过王府,探怀中药百粒以进,王方命茶,尽饵之,海既去,家人皆泣,盖有所疑也。王笑曰“:主上待我厚,中贵必良药耳。”宋帝闻之,大惊,即杖海,流之远郡。
钱俶在宋所受礼遇,“位极富贵,善始善终,福履之盛,近代无匹”。

3.死因既似非同宋代王铚《默记》卷上载:南唐后主(与徐铉)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注:潘佑和李平都是当年南唐的重臣,提出来很多复兴南唐的建议,但在宋朝的离间下,李煜杀了他们)又后主因七夕命歌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 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所以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死后罢朝三日、追封吴王只不过是太宗表面上为了掩人耳目,做做样子罢了。
钱俶也是在生辰当天死去的:
(端拱元年)秋,宋帝遣皇城使李惠、河州团练使王继思赐生辰器币,王与使者宴饮极欢。晡时,王于西轩命左右读《唐书》数篇,又令诸子孙诵诗,未讫,风眩复作,至漏四下而薨。……讣闻,宋帝为废朝七日,敕中使王继思、贾继勋护丧归京师,追封秦国王,谥曰忠懿。
4.子嗣的待遇不同李煜子嗣沿承状况比较凄凉。史载“后主二子,仲寓、仲宣, 皆昭惠周后所生”,“乾德二年,……有大琉璃灯为猫触堕地,哗然作声,仲宣因惊得疾,竟卒”,仲寓随李煜入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后被授以郢州刺史,“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言好学,早卒,于是后主之后遂绝”。
而钱氏家族人丁颇兴旺,且多王公大臣:
钱俶有子八人:惟演、惟济皆童年,为宋帝所称,召见慰劳, 并起家诸卫将军。惟演子冀国公暄,暄子会稽郡王景臻,景臻子荣国公忱,封爵世世不绝。
二人家族子嗣的境遇天差地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也可窥探出宋帝对他们的亲疏之别和钱李二氏在宋代的发展状况。
由此看来,钱王历代有许多妻妾能生一大堆儿子,而到了宋朝时这些子孙又都得以保全。这样的家族,必然会复发新花。所以钱氏就凭借这一方水土发达了钱氏家族,令今天的其他姓氏对于钱氏也都刮目相看了。个人出版一本书需要多少钱#个人出版一本书多少钱#个人出版一本书要多少钱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