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豆
夏季临近结束的时候,豇豆、四季豆这些“三朝元老”渐成明日黄花:干瘪、发硬、再无人问津。只好等着退休,留作种子。而篱笆豆却在此时准备停当,粉墨登场了。
这篱笆豆白色或白中带紫,宽宽的,扁扁的,应该给它冠以“扁豆”之名才对,可这名字偏偏被四季豆抢去了。无奈,只好凑合着叫这土里了唧的名儿。
篱笆豆长得很高,与豇豆、四季豆那些受到重点照顾的宠儿们不同。想来,皆因菜园主人专门为豇豆们搭建了上升的平台——竹竿架子。所以,豇豆们虽能茁壮成长,却长得规规矩矩,缺乏闯劲。而篱兄似乎不太受重视,或者主人觉得不用管它也能长得很好,或者主人觉得管它也没多大价值。反正在园圃上郑重其事地种完豇豆四季豆等之后,随手往角落里撒上几粒篱笆豆种子,就再不用理它。这篱笆豆生命力还真够顽强,默默地生长,不停地上进。没有竹架子,就去找园里的树木帮忙,直到后来,长得很高很高,高到令豇豆们仰视。
但因为园主人疏于管理,所以许多小虫子便爬到篱兄这儿来找乐。而当买菜的人抱怨篱笆豆虫子太多时,菜主却巧言道:“不怕不怕,有虫子好啊!说明我没喷农药,可以放心吃。”
篱笆豆的吃法较简单,主要是烩青辣子毛辣子。将篱笆豆两头摘除,再将豆荚拦腰折为两节,清洗干净,入锅加水煮熟透捞出。青辣子毛辣子剁碎,大蒜切片,油热后先将蒜片放入煎出香味,再入青辣子毛辣子翻炒至九分熟时加盐炒匀,加入煮熟的篱笆豆一起拌炒,同时用锅铲尽量将豆荚分开,让油盐充分渗透即可起锅装盘。这道菜豆荚滋润,豆米回甜,酸辣适度,清香可口,既送饭,又令人回味。吃这道菜时,许多贵定人喜欢加上煳辣子面一起拌着吃,觉得更过瘾。
小时候,我们面对这道菜时,真正喜欢的是那扁圆回甜滋润的豆米,而那扁扁的篱笆豆荚,却嫌它粗糙,不爱搭理。母亲就会提醒说:“不要光吃豆米。”
广东煲汤药材清补凉中就有这扁圆回甜的篱笆豆子(称扁豆,据说有祛湿之功效)。每当见到它,我就会感到很亲切。
卤 味
卤味属于那种闻到就想流口水,见到就舍不得离开,吃过就难以忘怀的宝贝级食品。记得上次有位同事从内蒙带回两袋五香牛肉,卤制的,蒙古风味,香喷喷的,用手撕着吃,肉质细腻,肉味醇香,欲罢不能。见小孩也十分喜欢,我们只好收口。吃了两天,孩子问道:还有没有?
所谓“卤”,就是用盐水加五香或用酱油煮;所谓“卤味”,就是卤制的冷菜,如卤鸡卤肉等。而“五香”一般指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种调味的香料。
——以上是《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你别看卤味从外表看都是酱色,其实,不同地方,不同厨师对五香的配置、取舍也会各有差异,因而制作出的卤味也就大异其趣。
制作卤味首先得制色,即用热油把冰糖溶化至深褐色,加入骨头汤、盐巴、酱油、冰糖、姜片、花椒、八角、茴香子(最好用纱布包了),最后放两三蔸扑地香(又名毛大丁草),即可放入肉、蛋、豆腐等去“卤”了。如果不是骨头汤而是清水,那么最好先“卤”一只鸡。这样,“卤水”就会变得有滋有味了。
一般说来,像猪头肉猪尾巴猪肚肥肠猪蹄、牛肉牛肚牛筋、鸡肉鸡蛋鸡肾鸡爪、豆腐干豆腐皮等等,都非常适合制成卤味。
像猪肚、牛肚、肥肠等要先清洗干净用开水多汆几次,以除去臊味,而猪蹄最好从中间一分为二,牛筋先用高压锅蒸软一些。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卤出来的食物滋味也更地道。
豆腐干卤制之前如能下油锅跑一道,让其结一层金黄的壳,卤出来的味道更香,嚼起来更有滋味。
豆腐皮(千张)薄而嫩,最易弄破。因此入锅卤制前一定要裹紧,牢牢捆住,才经得起煨煮。
很久以来,家里卤肉什么的都是按五香、盐巴、酱油、白糖、骨头汤的路子走。后来,母亲发觉桂皮丁香花蕾味道怪怪的,于是弃之不用。
有一次卤猪蹄子时,母亲悄悄放了两蔸扑地香,结果,大家一吃,都说特别香,与往回大不一样。母亲这才道出原委。
自此以后,家里制作卤味时,除了保留花椒、八角、茴香子这“三香”外,还添了这“扑地”一香。
卤味开胃生津,营养丰富。零食,下酒,招待客人,皆无不可。
晚上看电视,嚼几个卤凤爪,有滋有味,让你倍感休闲。
三五知己,找个小餐馆,叫店家端上几盘卤好的肥肠牛肚鸡蛋豆腐,管它清酒浊酒干上几杯,岂不痛快?
出书/
自费出书/
个人出书/
老人出书/
出书流程/
出书费用/
如何出书/
怎样出书/
出版/
图书出版/
出版图书/
书籍出版/
出版书籍/
出版网/
出书网/
自费出书网/
个人出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