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谌容回到北京做了五中的俄语教员。
1975年9月,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 。
1978年7月,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 。
1980年,在期刊《收获》上发表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该小说塑造了眼科医生陆文婷忘我献身的形象 ,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 ;同年,创作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 。
1981年,出版小说集《谌容小说选》。
。
1982年,担任剧情电影《人到中年》的编剧,该片由王启民、孙羽联合执导,她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小百花奖优秀编剧奖;同年,在期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集《太子村的秘密》,该小说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3年,创作中篇小说《真真假假》 ;同年,出版中篇小说集《谌容中篇小说集》 ;随后,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太子村的秘密》出版 。
1984年,出版中篇小说《杨月月与萨特之研究》 。
1986年,出版中篇小说集《谌容集》 ;同年,由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错、错、错》出版 。
1990年,担任剧情电影《喜剧明星》的编剧,该片讲述了梁子追求自己的电影明星之梦并与张玲玲结成情侣的故事 。
1994年,出版散文随笔《中年苦短——谌容随笔》 。
谌容虽在浓墨重彩的渲染和抒写女性形象,但在女性形象的抒写背后更多的是将对于女性问题的思索让位于人的问题的思考。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谌容将女性的自觉皈依于人的自觉,把对于女性的社会性探索立足于人类的社会性宏大视阈。谌容女性形象的抒写揭示了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氛围,与其说谌容是在写女性,更不如说谌容是在通过女性的焰火烛照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这种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的思维定势毫无疑问的被谌容进行了一以贯彻的执行,这种写作状态不仅仅是一种“内省”,同时也是一种“外悟”。谌容因为以直切的态度面对人生社会,遂其文本中有着深沉、迫切的人文关怀以及并由此产生了“超性别意识”的自觉抒写。虽然以谌容对女性的抒写厚度来看,她体现了一位女性作家的性别自觉,但她的性别自觉却并未呈现出肖尔瓦特所推崇的“女性”阶段,即是说其文本中缺乏女性的自我发现,反而是直接认同了中性的价值观念 (《职大学报》评)。
谌容同志的一生,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关照与思考,她用毕生心血审视着我们的时代,并用文学语言把她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展现在了一部部文学作品之中,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谌容的文学精神启迪后学,为当代文学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京艺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