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乌云遮不住红太阳的万丈光茫,共产党人经得起狂风巨浪。
按说,杨天亮身为秦川市挂职副市长,在其位,谋其政,主管农业和水利,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正确的事情及时纠正,本属份内的工作,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差错,任何组织都不得干涉,就拿东沟水库和竹林水库存在的问题来说吧,水库本属防汛和抗旱所用,然而,岂料两个水库却被有权势的人承包了出去。承包人把承包来的水库当作摇钱树,在水库上建水上“游乐世界”,还在周边地带建别墅、搞酒店、办舞厅,经营红火,如日中天。经营者手中有了票子,财大气粗,煞费苦心,也给自己弄来一些政治资本,如劳模呀、政协委员呀等。
然而,水库承包给他人去搞商业经营,却给农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十多万亩庄稼在数年里浇不上水,特别是干旱年月,卷缩拧绳的禾苗盼水,就好似哺乳期而突然断了奶水的婴儿,心急火燎地在哭喊奶娘,渴盼母亲那甘甜而充满爱意的乳汁,来滋润自己干渴的喉咙!
可是,庄稼人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人们纷纷议论开。
“过去农业社集体化时,庄稼按时都能浇上水,这阵子土地下了户,水库包给了个人搞经营,庄稼却断了水。唉,这不正常,绝对是错误的!”
“肯定是错误的!当初修水库的口号叫得很响:不靠苍天吃饭,修成水库解旱。休看现在地干旱,水库修成春满园。这不说得明明白白的嘛,修水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给农作物浇灌!”
“是呀,咱是个农业国,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当然是历史大潮流,中央的政策没有错,只是下边的各别干部把政策没有把握好,不应把水库承包给别人,因为水库就是没遇上天旱,也不能往外承包,这是国家财产,要时刻准备着遇到天旱给庄稼浇水,保障农业丰收。”
“庆幸今年干旱却意外地能浇上水库放出来的水!听说这个杨天亮副市长是来自农村,当过多年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知道农民的疾苦,才有了顶着各种压力、干扰拆除水库里的建筑物,使水库在干旱之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让水库里的水浇灌了数万亩庄稼地,杨天亮真是党的好干部啊!”
“听说这杨副市长他爸是个志愿军老革命,国家要给他安排正式工作他不要,反而回老家与乡亲们同甘共苦,当了党支书,带领群众修地球,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哩!老子英雄儿好汉,杨副市长继承了好的家风,是个清官!”
“可是谁能料到他的这些工作成绩会惹得个别上级不满,给他施加压力,还批评他哩!”
“唉,听说杨副市长之所以遭到磕绊,是因他收回了水库,断了个别人的财路。”
通过以上群众的议论,仿佛像描写东沟水库和竹林水库在承包前、承包后,以及恢复和收回水库后人们各个阶段的不同心情如实反映的电影。不难看出,这幕电影的头一幕和第三幕一样,水库发挥着正常的功能,清澈“哗哗”的流水能够浇灌着庄稼,农民们自然心情喜悦。可是第二幕,也就是水库被人承包后,水库丧失了浇地功能而被承包人改作水上“游乐世界”去牟利,从此,庄稼不能及时得到浇灌,无奈减产,农民自然心生忧愁和埋怨!但是,苦尽甘来,自从杨天亮担任副市长以后,雾开云散,他走马上任后不是稳坐在办公室,而是早出晚归走村串寨,访贫问苦,向当地群众了解大型农业设施目前的使用状况。他每到一处,发现问题,就及时用日记本记录下来,然后将问题带回单位,小问题他当即立断,下令解决;大问题就上会决定,比如发现东沟水库和竹林水库被包出去而水库丧失了浇灌庄稼的功能后,他就将此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让班子成员开会来决定。如果班子会同意自己的主张,则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如果没被通过,则说明自己的主张不够成熟。关于事情的轻重缓急,杨天亮心中是有一杆秤的,没有乱了方寸。他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因为杨天亮深深地知道市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地方政府,承担着执行国家政策的重任。作为主管农业的一个副市长,作出的决策就是国家政策实施的体现。老百姓把行政长官看作是天,看作是具体法律和政策的化身。常言道,君子口里无戏言嘛!所以,杨天亮执政可用心细如发、坚强如钢来形容,后一句特别能形容他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面前的长远眼光和大格局,为了党的事业和正义,敢与邪恶斗争。
对于省委组织部给他的处分,杨天亮认为自己走得端、行得正,对这样的处分是坚决不服,但没有功夫去申诉,再说有万书记和乔市长为自己申冤,能申个啥样算个啥,自己无所谓,没有闲功夫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只要自己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把全市农业和水利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党对自己的信任。
杨天亮在无形的巨大精神压力下,忍辱负重,将压力化为动力,更加以昂扬的斗志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中……
在这同时,秦川市委和市政府两位领导为了保护党的好干部杨天亮不受冤屈,使杨天亮同志在思想上没有包袱大胆地去工作,把全市农业水利工作旧貌换新颜,坚信杨天亮工作原则上没有错,就理直气壮地、马不停蹄地向省委申诉,为杨天亮讨个公道!
秋末的一个黎明,秦川市委秘书长和纪委书记李唤春就告别了梦乡,洗漱完毕后,就通知司机郭师傅在院子把小车“呜呜呜”地发动起来,准备上省城去,向省委书记齐爱民同志就省组织部对杨天亮错误处分一案,陈冤申白。虽然昨天晚上秘书长宋瑞平已经把相关材料准备停当,可为了慎重起见,李唤春还是让宋瑞平把汇报材料从公文包里取出来又仔细地阅读了两遍,觉得意犹未尽,又皱眉沉思,亲笔“唰唰唰”地写下了这么一段:
尊敬的齐爱民书记,我除了向您汇报市委万书记和政府乔市长的意见外,作为纪委负责人的我再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请求:杨天亮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吸取了教训,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还对秦川市今后五年农业的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然而,省委组织部却给市委发来公函处分杨天亮,真是天大的不公平。我们认为,组织部对杨天亮的处分,如果您知晓此事,则敬请复议,否则,个别人利用公权报私仇,为维护其利害关系人的非法利益而对杨天亮报复、处分,那就大错特错,诚望齐书记明察秋毫。
齐书记,我们认为,此事非同小可,是正义与邪恶、公与私的斗争!是积极改革与反改革的较量!为了维护杨天亮的合法权益,维护秦川市委、市政府的尊严,将寄万望于省委齐书记,渴盼百忙中关注此案!我们翘首以待。
李唤春补充完材料后又认真地看了一遍。正准备把全部材料朝公文包里放时,市委书记万仓宝却敲门唤他。
李唤春忙打开门,迎进了万书记。
李唤春说:“万书记,我刚才以秦川市纪委名义还写了个补充材料,请您过目,看有无不当。”说着,从公文包里取出材料,递给万书记。
万书记接过材料,迅速地浏览了一遍,欣喜地说:“很好!那就准备起程吧!”
接着,李唤春、宋瑞平和万仓宝书记乘坐早已准备停当的小轿车,缓缓驶出市委大院,一直向东上了去省城的公路。
小轿车一会过桥,一会上坡,终了奔驰在八百里秦川的宽阔大道上。万仓宝书记此时思绪万千,心想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坦,就像汽车跑过的路,有河有坡又有原,起伏不定呀!但是,他坚信只要把握好政策的方向盘,坚持正义,认定大方向,就不怕找不到理想的驿站。
坚信蚂蚁能掀动大树。
坚信草盛花衰是暂时的现象而不会长久。
深信省委齐书记会支持正义。
小轿车在霞光万丈的余辉中欢快地向前驶去……
再说省委书记齐爱民,男,五十多岁,其父曾是老革命,功勋显赫,为国为党立下了丰功伟绩。“文革”中虽受过“极左”路线迫害,但他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文革”结束后,党中央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有冤必申的原则,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工作,且安排在党的重要领导岗位上。
又说齐爱民,在其父遭受迫害的艰苦岁月里,和千万知青一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被分配到穷山恶水的一个小山村锻炼。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齐爱民白天和乡亲们头顶烈日在田野耕作,晚上身披星月下工回家。
齐爱民不愧骨子里有红色基因,当别的知青吃完饭进入甜蜜梦乡时,而他,却在窑洞点起煤油灯,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毛泽东选集,还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像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及我国伟大作家鲁迅的著作。文史哲中的正义与真理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开花。他发誓要带领乡亲们改天换地,把穷日子要变为一个小康生活,把千年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由于他来自大城市,是个初中毕业生,在这个小山村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更由于他把村子当成家,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热爱集体,与群众打成一片,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入党,乡亲们就一致推荐他当上了党支部书记。
当了支部书记后,他更是如虎添翼,一心扑在集体上,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八年时间里,带领群众打了三眼井,解决了粮作物灌溉问题。还为村里办了沼气池,解决了照明问题。还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八百亩,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绿荫一片。由于他的成绩突出,当地市政府奖励他一辆三轮摩托车。然而齐爱民却把它换成一辆手扶拖拉机和电磨子给了村集体。
后来,招生开始,齐爱民又被推荐上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县政府工作,从办事员、秘书、办公室主任、县长、市长,一直干到省委书记。
齐爱民自从来秦川担任省委书记以来,克己奉公,严以律己,勤政爱民,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他爱民如子,经常访贫问苦,体察民情,从而把发现的问题带回省委研究,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办法。他发现有的地方借改革开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就下令拆除违建,提高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质量。几年来,他政绩卓著,深得党中央的信任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
他每天上班都来得很早,比别的人早半个小时。这天,他仍一如既往地坐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早上七点四十分,秦川市市委万书记一行人早早来到省委大门外等候齐爱民书记上班。然而,左等右盼,时间已到八点半,却还是未见齐书记的小车。此时,万书记有点着急,就给齐书记打电话——
“喂,齐书记,我是秦川市万仓宝,有要事向您汇报。我在省委大门外等您。不知您何时上班?”
电话里回音到:“我早已来上班了,就在办公室。请告诉门卫,快进来!”
万仓宝一行人十分激动,给门卫打了招呼,请求放行。
门卫向齐书记的秘书落实后,终于放万书记一行的小骄车进去了。
齐书记热情地让万书记一行人坐下,并让通讯员立即给客人敬茶递烟。彼此互致问候,一见如故,毫无紧张拘束的气氛。
齐爱民书记说:“万书记今来贵干?”
万仓宝见齐书记如此幽默,就笑说道:“民有冤,来求官。今天只为杨天亮受到不公处分,特来向您喊冤!”
“啊!此话从何说起?”
此刻,万仓宝示意纪委书记李唤春拿出反映材料,双手递给了齐书记。
齐书记接过材料,坐在办公室桌前认真地阅读起来。
齐书记一边看着,一边用红铅笔在上面划着,对重点地方作出记号来。他的眉毛时而皱起来,时而舒缓下来。
“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会立即让调查、落实,你们回去先大胆工作吧!我明确告诉你们,你们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收回两个水库是正确的、大胆的、英明的!水库的功能无非两个,一是防洪,二是灌溉。怎么能承包给他人去牟利呢?你是市委书记,支持杨副市长大胆进行整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已从新闻报道上知晓这些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齐爱民对万仓宝书记郑重地说。
万书记说:“我保证完成省委交给的政治任务和经济指标!”言罢,万仓宝和齐书记握手说声“再见”,然后离开了省委办公大楼。
省委书记齐爱民十分重视万书记所反映的问题,立即组成专案组,对此进行了调查、落实。对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江大潮同志违反组织纪律,未经会议决定,擅自以组织名义给杨天亮同志的处分行为予以撤消;对江大潮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对秦川市改革开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决定召开全省现场表彰大会。
十月份的一天上午,东沟水库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宽阔宏伟的坝面上搭建了一个会议主席台,全省水利农业工作表彰会将在这儿举行。主席台两侧对联写到:
五谷丰登水是生命根源
改革开放紧跟党的指南
此刻,是八九点左右,天气晴好,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万道霞光喷射而出,把东沟水库照耀得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阔安静的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有鱼儿跃起,然后又钻入水里。
坝面上来参加会议的全省各县先进集体和个人,不停地来来往往,欣赏着此时此地这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不由得感叹道:“这儿的生态就是美!今天没有白来!”
“听说前几年这儿的水库被承包出去了,给十几万亩庄稼断了水,浇不上地。杨天亮副市长上任后大刀阔斧、依法解除了水库承包合同,费尽周折,才把水库要了回来。啊啊,真了不起,是个好干部!”
“我还听说,咱省委书记齐受民更是个好干部,为人十分正直,党性强,廉政爱民,当个别人不仅不支持杨天亮的工作,反而对他打击的关键时候是齐书记力挽狂澜,全力支持杨天亮,为他撑腰。嗨嗨,真正是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呀!”
“齐书记根红苗正,听说其父亲曾是一个高级领导哩。老子英雄儿好汉嘛!”
“哎,我还没见过省委齐书记。听说今天省上来人,巴不得能亲眼一睹齐书记的风彩!”
“齐书记我没亲眼见过,但听说过不少他的执政故事。杨天亮副市长嘛,我有幸见过一回。”
“在哪里见过?”
“去年我带领村民正在修水渠,幸遇杨副市长来视察工作。杨副市长问我还得多少时间干完,我说只要天气好,二十多天时间保证竣工。杨副市长当时就拉着我的手在渠堤上席地而坐与我聊了起来,就像拉家常似的。”
“听你这么一说,杨副市长很朴实,那就等着今个儿开会见上一面!”
“那没问题,全省在今天表彰农业先进集体与个人,杨副市长肯定参加!”
此时,广播里传来青年歌唱家彭丽媛那嘹亮感人的演唱: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 (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 十里果香
哎 咳哟 嗬 呀儿咿儿哟
咳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 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岗撒网
北疆(哟)播种 南国打场
哎 咳哟 嗬 呀儿咿儿哟
咳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 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 姑娘歌唱
哎 咳哟 嗬呀儿咿儿哟
咳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 为她争光
为她幸福 为她争光
彭丽媛那饱含深情的演唱,唱出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唱出了亿万农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快乐心情,以及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加美好的想往和追求。那美妙的歌唱,像久旱之后的甘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又像冲锋的号角,鼓舞人们奋勇向前!
上午十点三十分,大会正式开始。省委书记齐爱民同志首先讲了话。
齐爱民说:“同志们,省委、省政府在这里举行对全省农业和水利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暨推动全省农业水利工作总动员大会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改放以来,我省在农业和水利工作方面,总得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能积极工作,任劳任怨。他们敢于坚持党的原则,严以律己。与阻碍改革开放、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行为做不屈不挠的斗争。比如秦川市副市长杨天亮同志,走马上任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经常下乡,深入到工作第一线,了解民间疾苦,了解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带回来,如果自己能拍板定案的,就果断解决;如果问题复杂而牵涉面大的,他就向市委和市政府一把手汇报,请求开会研究。比如东沟水库和竹林水库,在杨副市长上任前,水库被发包了出去,承包商为了牟利,把水库改为水上‘游乐世界’,并同时开办了其他商业服务。如此以来,全市十几万亩庄稼无水来浇灌,导致粮食直接减产。对此不正常的严酷现实,就像一把把尖刀竖在主管农业水利工作的杨天亮面前。怎么办?工作如何展开?
怎么办?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在埋怨政府工作失误的同时,对新上任的副市长杨天亮寄托着立即收回水库、恢复水库浇地功能的殷切期盼!然而,要收回水库谈何容易?难啊,水利相关部门与承包商有合同!但是,更艰难的还不是法律上的问题。更艰难的问题是承包商与政府内部个别人有利害关系,或者说,承包商有靠山。
嗬,浓云迷雾,崎岖坷坎!然而,我们的好干部杨天亮同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以共产党员大无畏地英雄气概,冒着被人陷害打击和政治上施压给于处分的折磨,坚持原则,紧紧依靠党组织,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重重困难,依法将国有资产水库从承包商手里收了回来,恢复水库浇灌庄稼和防洪的应有功能,使十几万农田的丰收有了保障。杨天亮同志不愧是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我们大家都应当向他学习!常言道,红花还得绿叶配。杨天亮同志之所以能取得优异成绩,这与秦川市委、市政府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市委、政府对其坚决的支持,杨天亮同志才依仗党的坚不可摧的后盾,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对此,省委感谢秦川市委、政府,在此我要说声谢谢!”
齐书记说到这儿,缓了口气,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年国家修水库的目的是为了在大旱年月能使庄稼不受影响才修水库的。水库是国家财产,绝不允许承包给他人挪作他用,变成为自己敛财的摇钱树,这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同志们,我省是一个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大省,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家创业的精神,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把我省农业工作掀向一个高潮,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来书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壮丽的画卷!”
当齐书记讲完后,台下观众心情振奋,热烈鼓掌……
接着,会议请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杨天亮。
杨天亮说:“首先,我代表秦川市政府,对省委齐爱民书记的讲话表示热烈欢地迎和支持!
齐书记对我们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工作的巨大鞭策。然而,成绩归成绩,就像日历一样翻过去了,成为了历史。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上面而陶醉其中,不思进取,我们应乘胜前进,取得更大的胜利。
彩蝶飞舞花盛开,正是春天好时节。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在前进的航行中,避免不了狂风骤雨、急流险滩。但是,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立场坚定,以党的路线为指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我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就要无愧于共产党的称号。对工作,要坚持原则,与那些削弱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为了党的工作,对于诬陷、报复,甚至人身伤害,我们都应顶得住!我们要相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光茫的,邪恶可能逞凶一时但终究会遭到灭亡。
最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领导下,为把我省农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潮而努力奋斗吧!”
当杨天亮充满激情的发言一完毕,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会上,由省委书记和省长给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状。
杨天亮的奖状由省委书记齐爱民亲手颁发。
会议结束后,杨天亮被新闻记者围了个水泄不通。
记者问:“听说你到市政府荣任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以后,很少在机关坐办公室,而是三天两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请问你为什么要与众不同?”
杨天亮十分自然地说道:“因为市政府是决策机关,而要出台某项政策,你就必须熟悉某行业的现状,都存在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坐在机关等汇报,不具备真切实感,要出台政策就会有偏差,更何况有的汇报不真实,欺上瞒下,若是纯粹依靠汇报制定政策,那肯定就会脱离实际,耽误工作。”
记者又问:“你到市政府工作,且有幸当了副市长,这对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天大幸事。可令人费解的是你把户口却一直放在农村,而且也没给家属转城市户口,到底是图了个啥?”
杨天亮坦然一笑说:“我认为农村没有什么不好。目前城乡差别是存在的,不能否认。但我觉得这仅仅是暂时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乡差距会越来越小,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会变为城里人想往农村!农村有天然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生活自由。这些特点,是城市不具备的。”他缓了一口气又说:“对一般人来说到了我这个份上,急于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紧接着把家属户口也转到城市,对我来说无所谓。”
记者问:“为什么?”
“因为党的干部要不忘初心,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到市政府干工作,是党的需要,绝不能作为敲门砖。我不转城市户口,并不会影响工作。妻子也有自己的事业,孩子们都各人有各人的理想,也不愿指望我。所以,转不转户口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记者又说:“听说在收回东沟水库和竹林水库过程中,你工作上遭遇了不少艰难曲折,甚至被人陷害、报复,可你却不畏艰难,仍然一如既往,并大胆工作,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你的信心和力量?”
杨天亮回答:“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为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被解放出来,中国共产党人不知走过了多少急流险滩、穿过了不知多少荆棘丛林、遭受过不知多少严刑拷打、蒙受过不知多少冤狱陷害,但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那就是为了党的信仰和人民的利益,甘洒热血写春秋,粉身碎骨也值得。这,就是一直支撑我工作的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记者问:“杨副市长,听说你曾当过兵,多年来一直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为什么?”
杨天亮回答:“我喜欢当兵。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我虽然复员回到农村,但部队的生活印象老是浮现在我眼前。当兵的历史对我来说是人生最辉煌的一段。部队生活教会了我做人要坚强、果断,练就了人的钢铁意志。再就是教人知道了纪律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尽管我复员多年了,没有军纪要求,但我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当作军人对待,工作不愿拖沓,追求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生活中追求昂扬向上的精神。”
记者问:“听说你当过侦察兵,武艺高强,多年来一直练武术未曾间断。在干事业上你敢冲锋陷阵、主持正义、坚持原则,是不是坏人怕你?”
杨天亮“哈哈”一笑,说:“是有这些因素的。尽管善良的人是正义者,可是却因体力不支敌不过坏人,显然,正义者是要吃亏的。”他话锋一转,说:“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真正的强者是属于坚持正义的人!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直白地说,一个干部,只要你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为人民办点实事,人民就会拥护你。”他说到这儿,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又接着说:“暴力只能征服肉体,但不能征服人心。同理,作为一个党的干部,身体是本钱。打铁先要本身硬嘛!然而要让人服你,必须以你的精神来让人敬畏!”
记者又问:“听说为了革命工作,你刚直不阿,坚持原则,得罪了不少人,遭到了恶毒的陷害。然而蚂蚁挡车,谈何容易?终了还是邪不压正。可是,你却大度胸怀,一笑了之。本来,你有理由追究这些人的法律责任,让其坐牢或赔偿你的名誉损失,然而你却与众不同,没有去这么做,这是为什么?”
杨天亮说:“天地转,光阴迫。人生太短暂,惜时把紧要的事做。人生犹如一巨舰,在向理想彼岸航行的旅途中难免会遭遇狂风恶浪、险滩暗礁。但是,你绝不能与其纠缠,只要他阻挡不了你前行的步伐,你就没有必要因小失大,耽误你的进程。至于在前进的途中遇到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就没必要在意,更不能停止前行的步伐,因为你心中有梦,梦就在彼岸!”
此刻,记者为杨天亮充满风趣而包含哲思的回答,着实从心底子感到敬佩!说:“跟你谈话,真是一件愉快的事,同时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通过对你的采访,让我认识了一个在改革开放中为了人民的事业挥洒青春的好干部杨天亮!”
杨天亮谦虚地笑道:“惭愧,惭愧!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职工作。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仍需更加努力!”
记者说:“你太客气了!”
杨天亮回答:“我说得是实话!”
正当记者还想继续采访下去时,杨天亮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市委书记万仓宝来电,请他回去,说是有事。
他对记者说了声:“对不起,万书记找我有要事,咱们再见吧!”
他与记者握手告别。
此时,正是中午一点左右,碧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秋阳灿烂。会议虽然已经结束,然而不少人还在水库岸边留恋忘返,俯瞰水库偌大的水面上有一大群白鹤在翩翩飞舞。人们在欣赏这失而复得的自然风光的时候,联想到杨天亮为了讨回水库而进行的明争暗斗的事迹,不由得对杨天亮的精神所感动。
杨天亮挤出人流,匆忙地在停车场坐上小车,离开了东沟水库。
汽车沿着东沟水库附近的一号公路向前驶去。灿烂的秋阳透过枝叶,给路上洒下各式各样斑驳的树影。
杨天亮从车窗望着外面美丽的世界—清澈的渠水“哗哗”奔流;即将成熟而欲收割的玉米杆上的玉米棒上黑红色的胡须在微风吹拂下飘动,株株玉米杆就像当年抗日的红樱枪威武雄壮。扑入人鼻腔的是熟悉而令人陶醉的玉米香。此刻,他浮想联翩。他想,如果不是早日收回水库,完善水利设施,那么,庄稼得不到灌溉,就不会生长成目前这个旺盛的丰收景象。哦,难怪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哩!”看来,恢复水利设施是多么重要呀!
他的心情十分兴奋和激动,就像干旱的黄土地受到了一次甘霖的滋润,极大地增强了生存的活力和勇往向前的精神!
当天晚上,杨天亮怎么也难以入睡,白日里省委在东沟水库坝面召开现场会的情景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他眼前浮现,蓝天丽日,东沟水库坝面游人如织,来回穿梭;会议的主席台两边,彩旗飞扬;高音大喇叭在播放彭丽媛动情地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他辗转反侧,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
当黎明的时候,杨天亮不知觉地沉醉在了梦乡。
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父亲杨汉章在一个礼拜一的晚上来到市政府找他。
当时杨天亮正在参加市政府的一个紧急会议,父亲杨汉章被通讯员安排在会客厅等待。会议开到了夜里十二点多才结束。当杨天亮得知父亲在会客厅很早就在那里等候时,他就大步流星地赶去迎接父亲。
他把父亲接到自己的办公室,得知父亲还一直未吃饭时心里就十分难过。他通知通讯员给他父亲弄些吃的。
通讯员得知他父爱吃面条,就让饮事员专门做了一碗十分可口的油泼扯面端来。
他父亲也真是饿了,大口大口吃得很香。
吃完饭,父亲问杨天亮:“你一天太辛苦了,夜间还开会,身子撑得住吗?”
杨天亮“嘿嘿”一笑说:“我身子骨硬朗,像个牛犊子,吃不饱,干不乏!”
“我知道你一直练武,比常人体质强,可日子还长着呢,也得注意休息呀!”
“噢,儿子知道了!”
“咱书归正传吧!”
“爸,你有话就尽管说!”
“你现在到市政府干事,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倍!干啥事都要稳扎稳打,不能马虎!”
“那是当然的。既然组织安排我到了这个工作岗位,我就应该叫党放心,勤政爱民。”
父亲历尽沧桑而布满皱纹的额头,忽然在此刻舒展开来,容光焕发,微笑着点头,表示由衷地高兴。
此刻,他和父亲坐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像拉家常似的聊天。忽然,他发现他们一直光顾了聊天却忘了给父亲倒茶,就立即起身,为父亲倒了一杯茶,放在面前的茶几上。
杨天亮问父亲找他有什么事情要办。
父亲说:“没事我就不能来把儿子看望一下吗?”
杨天亮用右手挠了一下后脑勺,“嘿嘿”一笑说:“当然可以。”
父亲此刻爱呢地用手揪了一下杨天亮的耳朵。
杨天亮“咯咯”一笑。
父亲说:“天亮,你到市上工作以来,有啥体会?”
杨天亮说:“一是会议太多,开会耽误不少时间,应该精简会议。首先,为改变这种现象,从自我做起。最起码在农业水利这个行业内,能用电话传达的信息,绝不见面开会;实在要紧的事,需要召集区县领导一把手开会的才开会。”
“还有啥体会?”父亲问。
“任务大,担子重,人有紧迫感。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共十四大以后,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个人办厂的、办摊位经商的人蜂涌而至,当然是可贺可喜的。不过,问题也伴随而来,就拿农业来说吧,牵扯到办厂用地,而一说到用地,又牵涉到土地局,还有相关部门。有了难事一个部门无法解决就呈报到市政府,就得及时开会研究。”
父亲说:“出现这种热闹场面,说明改革开放形势大好!”
杨天亮说:“是呀,你说得没错。”
父亲又问:“你有啥体会?”
杨天亮回答:“新生事物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形势飞速发展,纷纭的世象令人眼花瞭乱。这个时候,我显得知识不够用了。如此以来,逼得人不得不去钻研学习,否则,就得被时代淘汰。”
“除此以外,还有啥体会?”
杨天亮说:“位高权重,风险相伴。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导,令人敬畏。人常说君子口里无戏言。在工作上、在众场合绝不可信口开河。因为领导是行业的掌舵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所以,领导不能随便说话,心中必须有计划。否则,就会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让百姓不信任,从而丧失公信力。”
父亲说:“慎言不是不说话,而是要在说话前做到胸中有数。要讲有用的话,对人民有益的话,充满正义的话。”
杨天亮说:“我心里一直记着你教诲过我的话。不过,运用起来也不能死搬硬套。”
父亲笑着点头,表示满意。
此刻,杨天亮给父亲敬了一支香烟,并用打火机点燃。
父亲说:“你在市上干事好是好,但我还是盼望你先能把东岭村搞好,早点进入小康村……”
“我会的。”
“那我就放心了。”言罢,父亲要走。
杨天亮挽留,拉着父亲的手,连忙说:“爸,再住两天,我领你在城里转转,散散心,再给你买上一身衣裳回去。”
但是,父亲说他回去有事,还是未能留住。
他把父亲送出门外,说用小车把父亲送回去,不料瞬间,父亲化为一股袅袅盘旋的青烟,向空中而去……
他从梦中哭醒过来,泪湿衣枕。
此刻,黎明的曙光已染亮了东方。杨天亮透过窗亮,“一咕噜”爬起床,享受着梦中与父亲相见带给自己的幸福与甜蜜。
出书/
自费出书/
个人出书/
老人出书/
出书流程/
出书费用/
如何出书/
怎样出书/
出版/
图书出版/
出版图书/
书籍出版/
出版书籍/
出版网/
出书网/
自费出书网/
个人出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