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老人出书 家族出书 单位出书 教师出书
学生出书 自费出书 博客出书 其他出书
 
 

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腾讯QQ在线客服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作家动态 > >> 信息详情

蒋方舟&顾拜妮:是“缪斯”照亮艺术,还是艺术照亮她们?

发布日期:2025-03-03 11:41:31 

 
 
 

蒋方舟

一九八九年出生,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曾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九岁出版第一本作品,十二岁成为《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最年轻的专栏作者,曾获首届朱自清散文奖、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已出版十余部文学作品,销量超过百万册,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国语言。活跃于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和其他跨媒体领域,与中外建筑师、艺术家进行艺术跨界等合作。

顾拜妮

生于一九九四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小说常见于《收获》《中国作家》《花城》《小说月报》《海外文摘》《中篇小说选刊》等刊。有作品入选第五届城市文学排行榜,荣获第九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现代文学馆首届《青春之歌》奖学金。著有小说集《我一生的风景》。曾从事写作教师、图书策划等工作,目前自由职业,担任多本杂志特约编辑,策划“步履”“玫瑰空间”等栏目。

 

顾拜妮: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篇小说,可以聊聊小说的写作过程吗?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

蒋方舟:大概是因为我很喜欢逛美术馆,看画的介绍时,有时介绍会提及画中的模特,有的是画家的伴侣,有的只是无名的少女,作为创作的“缪斯”存在。我小时候觉得成为艺术家的缪斯女神是很幸福的事,她们的美丽被定格,在百年之后还有人欣赏。但是我现在经常忍不住想,她们真实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她们被一张名作改变过人生吗?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差?到底是缪斯照亮艺术,还是艺术照亮她们?她们有想过自己成为艺术家吗?

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缪斯之一,伊丽莎白·西德尔,她有一头很美丽的红发,著名的《水中的奥菲利亚》就是照着她画的。但是在画这张画的过程中,伊丽莎白因为一动不动地在冬天躺在浴缸里,染上肺炎,也因此开始对止痛药上瘾。后来,她与一位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相恋,成为他的模特,但是画家嫌弃她的社会阶层低,相恋十年后才娶她。这个过程中,伊丽莎白反复患病,精神出现问题,婚后不久,丈夫也开始出轨。伊丽莎白年仅三十二岁就死去,去世八年之后,她的丈夫还打开她的棺材,取出自己曾经写给她的诗。但是在当时的文化和艺术圈,这居然是一桩美谈。

伊丽莎白也曾想过画画,甚至专门去艺术院校学习过,但是她的声名始终在丈夫和其他以她作为模特的艺术家的阴影之下。当我知道这些,再去看那幅《水中的奥菲利亚》,我看到的就不再是画家的技术,或是《哈姆雷特》里的情节,甚至不是模特本人的美丽,而是在想,当她在冰冷的浴缸里摆姿势的时候,她在想些什么?也许很少会有人这样想问题,艺术史是围绕天才的艺术家建立的叙事,并且人们会原谅天才的乖张和古怪的性情。更著名的例子是毕加索,他四十五岁时认识十七岁的玛丽·特蕾莎,于是上一个伴侣奥尔加就从他的画中消失了。我看过一个展览,展出毕加索以玛丽为原型创作的超过一百件作品,其中包括那幅著名的《梦》,看展时我十分动容,回家之后却想,后来呢?玛丽后来怎么样了?查阅资料后才知道,毕加索后来遇到下一个缪斯——摄影师朵拉,玛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些都触动我,让我想写下名画背后缪斯的故事,尤其是那些不愿把自己的命运献给一幅画,而是拿回自己人生的女性,所以就有了《故事里总有两个女人》这样一个小说。故事发生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岛,艺术家和他的缪斯看似过着童话般的生活,但生活的残酷却埋藏在表象之下。

 

顾拜妮:蒋老师成名很早,清华大学毕业,曾任《新周刊》副主编,后来又去中国人民大学读了创造性写作专业的硕士,录制过一些知名节目,但这些年一直还在坚持写作。写小说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有没有设想过另外一种不写作的生活?

 

蒋方舟:我没想到自己还能干吗,我知道写作现在是个越来越不光鲜时髦的行业,甚至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在各种新媒介和社交网络的冲击下,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读者都在萎缩。但是,那又怎样呢?我最近在想,随着AI能取代越来越多人的工作,财富机会越来越有限,我们这一代,包括更年轻的一代人,可能真的要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了。什么东西能带给你快乐、价值感,让你感觉到自己活着,在这个意义上,写作是唯一让我觉得自己存在的事。

 

顾拜妮:现在有非常多的年轻女性尝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可以给她们一些鼓励和建议吗?

 

蒋方舟:唯一的建议就是坐下来写。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有个好的主意、想法、灵感,写出来一定很精彩,每次我都说,如果不写下来,一切都不作数。写下来,写完,想想怎么写得更好,这是唯一的方法论。另外,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诚实。我一直觉得女性表达的一大优势是对自身的挖掘,用个人的经历去描述一个时代,但很多女性会觉得自己的经历没什么意思,不值得写,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感受诚实,会发现任何一段普通经历都可能引发无数女性的共鸣。比如我自己就从杜拉斯和安妮·艾尔诺的写作中获得了巨大的勇气,尤其是安妮·艾尔诺,她以自己的耻感作为记忆的线索,去挖掘那些隐秘的羞耻,她认为耻感象征着我们记忆中最真实的那个自我。所以当阅读她的作品时,会发现很多原本以为埋藏的记忆被重新挖掘出来。

 

顾拜妮:你似乎很喜欢旅行,前不久和你联系时,你说正在从柏林去布拉格的火车上,非常冷。可以分享一下这段旅程吗?这些年,旅行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蒋方舟:这次在欧洲玩了将近二十天,去了巴黎、柏林、布拉格、布达佩斯和维也纳。这些地方我之前都去过,但感受还是不一样,比如在柏林看到很多非常好的当代艺术展览,关于女性,关于身份认同,关于战争和对欧洲未来的思考。在布拉格,主要是重新走了卡夫卡生活和写过的地方,了解到他每次经过查理大桥,都会温柔地抚摸每一块石头,再走一遍大桥,感受就会完全不同,你就不再是个游客,而是在想,我摸过卡夫卡也摸过的石头。在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主要是感受奥匈帝国曾经的荣光,尤其是维也纳,能看到很多哈布斯堡王朝的痕迹,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因为很喜欢欧洲历史,所以逛这些地方就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旅行最大的好处就是转换一个环境,在同一个地方待久,看的想的都会变得同质化,到了不同的地方,会发现无论是人生还是写作其实都是很广阔的;另外,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世界上其他的创作者在思考什么问题。

 

顾拜妮:最近有看过什么和女性有关的书籍吗?能否推荐一本给读者,顺便说说这本书为什么吸引你?

 

蒋方舟:今年最喜欢的一本小说是德国作家燕妮·埃彭贝克写的《白日尽头》,她假设了一个欧洲女人一生可能有的五次死亡,用一个女人的生命串起欧洲百年的历史,经历三个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每个章节都以想象女主人公如果没有死亡会怎样来切入,是我最近读过的对个人命运和历史之间关系进行思考的最好的作品。

 

 

关于我们 | 出版流程 | 基本价格 | 新书展示 | 精品图书 | 版权转让 | 咨询回复 | 联系我们 |
宁ICP备20000515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号:新出银字第061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41100227744848C

关闭
在线咨询
文学著作出版咨询
学术专著出版咨询
评职称出版咨询
教辅出版咨询
企业出书咨询
请您留言

当代出书网 13520352583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