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西指是汴梁
锦石倾欹玉树荒,雪儿无语恋斜阳。百年花鸟春风梦,不是钱塘是汴梁。
——(宋)仇远·《题赵松云迷禽竹石图》
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大道至简
研究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方法,一句话便可说出,它叫做“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出于《周易·系辞》:“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此为“大道至简”之理。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如此说过: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道家哲学认为,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就是这个理儿。
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好了。
第一个例子:宋灭南唐
赵匡胤要灭南唐,那位李后主李煜派大臣徐铉去作外交工作,《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中说“:开宝中王师围金陵,李后主遣徐铉入朝,对于便殿,述江南事大之礼甚恭,徒以被病, 未任朝谒,非敢拒诏。太祖曰:‘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后因用以为典,常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别人侵占。鼾,也写作“酣”。
南唐恭敬地事奉大宋,你宋太祖为什么还要灭我?
我要灭南唐,还需要什么理由吗?你们也没有错,但是在我

第二个例子:秦桧杀岳飞。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 1128 年

一生建功杀敌无数,却顶不上秦桧给的模棱两可的罪名
——“莫须有”。这个理能够讲得通吗?然而事实就是如此,三个字就解决了。“莫须有”,这是南宋时期中古汉语的口语,原意为“难道没有吗?”“不须得说,应该有”“或许有”,以秦桧诬害岳飞之词而闻名。后人以此三字借代“诬陷的冤罪”,今逐渐演变为“无需有”之意。
真正杀岳飞的理由当然仅凭这三个字是不能概括的。其背后原因有两点:
原因一:史遗“兀术遗桧书”中有云:“必杀飞,始可和。”即金人提出:你们如果不杀掉岳飞,我们不可能同你们议和的。
原因二:大理寺判处岳飞、岳云徒刑时,需要呈报皇帝批准, 宋高宗赵构亲自“御批”——“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折中监斩!”所以真正的刽子手是赵构,而不是秦
桧,为什么赵构在秦桧死后的很长时期里,仍坚持不肯替岳飞平反?甚至还下诏道:“讲和之策,断自朕志,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近者无知之辈,鼓唱浮言,以惑众听,至有伪撰诏命,召用旧臣,抗章公车,妄议边事,朕甚骇之。内外之臣,成体肤意,如敢肆议,当置典刑。”这不是赵构公开承认自己是向金屈辱投降和杀害岳飞的主要责任者吗?

所以,“莫须有”后面的话是:你岳飞在帮我赵构的倒忙,我必除之而方心安。
很多扑朔迷离的事件其实来源于一个简单的道理,这道理用一句话就能说出。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有人说:“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们反过来说“: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武器同机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长而已。是人拿在武器手里,还是武器拿在人手里? 当然是后者,因为武器没有手,哪个武器有手?我从没有看见过武器有手,只看见人有手,而人用手掌握武器。(1964 年7 月9 日, 毛泽东同在朝鲜平壤参加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后访华的亚洲、非洲、大洋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的谈话)。
今天在海空中、地面上布防的千万种武器,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武器同机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长而已。
”

石块就是拳头的延长。
投石而去击中野兽,是手臂挥动拳头的延长。一切的飞镖、投枪、手榴弹,以及后来的轰炸机、导弹都是如此。
马匹是腿脚的延长,再往下发展就是汽车、飞机和宇宙飞船

用轰炸机、巡航导弹、洲际导弹去打敌之舰队、阵地,不就像一个国家的“巨人”打出的铁拳吗?
所以,再繁复错杂的世界现象,我们都可以归向于最简单的道理来解释。
所谓“四冲之地”或叫“四战之地”,就是东南西北方向都能出现敌人,都能对这个国家的王城造成威胁的地域。
我们知道,一个好汉,一个武士,要与众多的人交战,是非常吃力的,他如果站立在山边上(山后不会出现敌人)、墙边上,那他只需把注意力集中在前面与两侧,这个威胁就小多了,最怕的是有人从背后发动袭击。要是这个好汉的心思不时地顾及背后的敌人,就不能一心一意地迎敌,武功也必定大打折扣,就会很快落败。
所以,一个国家,要与他国交战,最好是只有一面受敌,一般不要两面受敌。如果三面受敌,那还有一面可以逃跑,要是四面都受敌,那这个国家必然会很快被消灭。
于是我们想通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的京城,不要建
立在有四面受敌的“四冲之地”上。
而南京这样的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地方。

汴梁也是一个“四冲之地”
河南,是中国的中原地带,逐鹿中原,就是指占领河南及四围。但是,河南本身就是一块四冲之地,其中东部都为平原,四面平坦,无险可守。但这里又是粮食产区,历史上则是因为北宋之前河南地理位置重要,是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是兵家争夺的重点,“得中原者,得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汴京。宋代时开封就叫开封,又称东京,又称汴京,但并无汴梁之称。开封称汴梁是金元时的事情。
汴京,这也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四冲之地”。赵匡胤曾产生过迁都的念头,但在北宋开国之初,定都汴京却并非草率之策、


汴京无山川之险,不利于守,却未必不利于攻。以四战之地取攻防要枢,纵横捭阖,无论南下还是北上,进退自由的汴京城都显得利兵利战。开国之初,赵匡胤为实现统一南征北战,战略上是取攻势而非守势,在别人的土地上摆开战场,对自家后院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定都汴京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汴京本是唐代的汴州,五代时期先后为梁、晋、汉、周四个政权的首都。经历代帝王悉心经营,城市规模宏大。周世宗柴荣修筑外城,使汴京拥有三重城墙,城高池深,守备完善。城内建筑规整有序,道路宽阔,商业繁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颇具帝都风范。大宋王朝依后周旧制定都于此,应在情理之中。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兵不血刃,实现了改朝换代。由于追随赵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在汴京安居多年,置下了产业,还有一大堆妻妾子孙,早已过惯了汴京安逸的生活。定都汴京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
是顺应民心。也正因如此,当赵匡胤提出西迁洛阳时,那些安适故土的大臣都纷纷反对,以至于使宋太祖在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对这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做出妥协。这种妥协,对于开封来说,是福音,是机遇,因为它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鼎盛。可是对于赵宋王朝来说,却是隐患,是灾难, 因为它为这个王朝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病根。

个人自费出书费用#个人自费出书多少钱#个人自费出书需要多少钱
《宋史·范仲淹传》中有一篇文字,其中一段原文是这样的: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

把这篇古文翻译一下是:

犯宰相,立刻加以贬谪、放逐,何况之前所议论的不是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的事吗?陛下已经宽容他了,我请求改变先前的命令。”第二年,吕夷简也被罢免宰相,从此关于朋党的议论流行开来。吕夷简第二次入朝担任宰相,皇帝告诫范仲淹让他消除先前的怨恨。范仲淹磕头道歉说“:臣先前争论的是国家的事情,我对于吕夷简没有个人怨恨。”

最明显的一次是“澶渊之盟”。
宋真宗赵恒(968~1022 年),是宋朝第三位皇帝。至道三年
(997 年),赵恒即位。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
(1004 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远道而来,难于长期相峙, 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不顾寇准反对,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 年1 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北宋辽夏疆域图
这应当算是一个极大的教训,但宋朝君主并没有汲取,照旧在汴京城里逍遥快活,醉生梦死。于是,真正的悲剧产生了。
金天会三年至五年(宋宣和七年至靖康二年,1125~1127年),金军发起了南下攻灭北宋的战争。
第一次,天会三年,金灭辽之后,十月,金突然兵分两路南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自西京(今山西大同)攻太原;

不久,宋军 20 余万来援。李纲等主张坚壁勿战,待金军粮尽力竭后再行攻击。然钦宗屡变决心,后遣军夜袭金营失利,遂再与金人议和。金乘机迫宋钦宗接受屈辱的和议条件后撤军北归。金军退后,徽宗返回东京。宋廷轻信和议,不修战备。李纲等主战大臣相继被贬,宋廷遂为主和大臣所控制。
第二次灭宋战争,发生于天会四年。宗翰率西路军自西京攻占太原,宗望率东路军自保州(今河北保定)攻占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廷急忙遣使议和,求金缓师。而金一面佯许和议,一面遣军直趋东京。十一月,宗翰、宗望会师于东京城下。钦宗惊恐万状,急许与金划黄河为界。金不理会,继续进攻。闰十一月二十五,金军攻破东京。北宋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四月,金


从金陵与汴京两城被攻克的例子可以看到,两个城市,两国的首都,都是被北方南攻的军队破城的,所以,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防备北方的南下势力,将都城建立于易守难攻之地,也是一大战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