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同此凉热
中国三个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是:
一、公元前 467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战国七雄争霸时期。
二、公元前后 220 年(黄巾起义)到 581 年(隋朝建立)—— 五胡十六国时期。
三、公元 907 年(黄巢起义)到公元 1368 年(红巾军起义)
——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蒙古时期。
在这三个时期中,让我们看一看,世界是否也像中国一样, 存在着同一个动乱阶段呢?
在第一个阶段中或在它的前后,世界发生了这么几件大事:
中国三个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是:
一、公元前 467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战国七雄争霸时期。
二、公元前后 220 年(黄巾起义)到 581 年(隋朝建立)—— 五胡十六国时期。
三、公元 907 年(黄巢起义)到公元 1368 年(红巾军起义)
——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蒙古时期。
在这三个时期中,让我们看一看,世界是否也像中国一样, 存在着同一个动乱阶段呢?
在第一个阶段中或在它的前后,世界发生了这么几件大事:
公元前 539 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 525 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 509 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 330 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 73~71 年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中指出:公元前 6 世纪中期,波斯人征服了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波斯人暴虐地干涉这些城邦里的内部事务,使它们于公元前 499 年发动了反对波斯的起义。它们向希腊本土的城邦求援,并得到积极的响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那时波斯帝国正扩展到欧洲东南部,从北面威胁希腊。接着,波斯皇帝大流士决定对希腊本土顽固抵抗的希腊人进行惩罚,他派出一支远征军,于公元前 490 年在雅典西北面的马拉松登陆。虽然雅典人由于城邦之间的敌对,几乎是独立作战,但他们的方阵还是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迫使波斯人无功而返。
十年后,波斯人又卷重来,集结的武力比十年前要强大得多,这一次是取道穿越色雷斯和色萨利的陆路。一支由斯巴达人统率的混合部队为阻击波斯人,在温泉关英勇地力战至最后一人。虽然波斯人攻入并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军在附近的萨拉米斯港击溃了波斯人;当波斯人从爱琴海撤退时,希腊联合舰队尾随其后,赢得又一次海战的胜利。不久,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陆续摆脱波斯人的统治,希腊人成为统治中东庞大帝国的战胜者。
我们中国地面足够的大,所以秦、楚、齐,韩、赵、魏都在一个国家里争雄。而欧洲的城邦国家很小,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诸侯国,因此,波斯与雅典、希腊、罗马的争斗其实就像是中国战国时代的情况。如此看来,在我们中国大动乱的时候,远在西方的希腊、雅典这样与中国同时期的古老国家,面临的是同样一个时代,同样一种局面。
在第二个阶段中,世界发生了这样几件大事:
公元 3 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 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 世纪北非发生 " 阿哥尼斯特 " 运动
378 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 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 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6 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 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在中国经历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年代中,那个罗马古国也在经历一样的变化。
在第二个阶段中,世界发生了这样几件大事:
公元 3 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 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 世纪北非发生 " 阿哥尼斯特 " 运动
378 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 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 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6 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 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在中国经历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年代中,那个罗马古国也在经历一样的变化。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 9 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
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 1 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 5 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罗马又发动了 3 次布匿战争,在前 146 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前 215~ 前 168 年发动 3 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 2 世纪 30 年代~前 1 世纪 30 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从前 27 年开始到 192 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帝国时期,包括 3 个王朝: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公元 192 年,安东尼王朝最后一位皇帝被杀,罗马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时期。史学家将 193 年塞维鲁王朝建立,到 235 年这段时期称为后期帝国时期。始于安东尼王朝后期的社会、经济和军事危机,在公元 3 世纪达到空前规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划出一个三世纪危机时期(193~284 年)。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皇帝更迭频繁,奴隶和隶农的起义遍及各地,3 世纪 60 年代在高卢开始的巴高达运动,对统治阶层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威胁。284 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做皇帝,取得帝国政权,改元首制为多米那特制(即君主制),正式采用东方君主的统治形式和礼仪。并实行了许多改革,史称戴克里先改革。其后继者君士坦丁一世废除四帝共治制,于 324 年成为唯一君主,皇权得到加强。330 年迁都拜占庭,更名君士坦丁堡。313 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后,战乱又起。国家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在西罗马帝国,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410 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452 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455 年,汪达尔人再陷罗马城。先后建立起西哥特王国、汪达尔 - 阿兰王国、勃艮第王国和东哥特王国等蛮族国家。476 年 9 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位君主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让我们拿古罗马与中国的情况作一比较:
其一,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 1 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这正好与秦朝和西汉朝处于同一时期。
其二,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 98~117 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这段时间,正好处于东汉汉和帝与汉安帝时期,东汉的形势也还算和平安定。
其三,到公元 192 年之后,也即中国迈入了东汉的末期,罗马也出现了百年动乱。
其一,公元前 2 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到公元 1 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这正好与秦朝和西汉朝处于同一时期。
其二,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公元 98~117 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这段时间,正好处于东汉汉和帝与汉安帝时期,东汉的形势也还算和平安定。
其三,到公元 192 年之后,也即中国迈入了东汉的末期,罗马也出现了百年动乱。
其四,罗马帝国后期,动乱在公元三世纪达到最高潮,称为三世纪危机(公元 193~284 年),这正是中国的魏蜀吴三国时期。其五、到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直到 476
年,日耳曼入侵,西罗马灭亡。这正是中国的东西晋和南北朝时期。
第三个阶段,四百余年,世界发生了这几件大事:

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清除异端的名义发动的所谓“正义” 战争。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但实际上东征不仅仅限于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国等。
十字军东征从 1096~1291 年,一共进行了八次之多。
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1453 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 116 年。1558 年,法军攻陷加莱,英国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据点。法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 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


英国与法国可以说是欧洲的内斗,而十字军东征可以说是欧洲向东方的全线反击。
这种状态与中国的情况没有什么区别,五代十国是内斗,而北宋与辽、南宋与金,以及蒙古与中国的内地,这种混战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拉锯战。都似曾相识地不断重演着。成为一段大分裂、大混乱的历史。
由此看来,当中国处于大分裂的阶段,世界各地也都处于战
乱期间。
因此,我们可以称这是“环球同此凉热”,这就是说,在地球这一端处于混乱时期,在地球的另一端也不会好过。
这是什么原因呢?

10000 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 5000 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两者大体一致。
格陵兰与中国相距两万余公里,而古代气候变动如出一辙。另据涂长望研究“中国气温与同时世界浪动之相关系数” 证实,中国冬季温度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也有类似变化。由此可见,历史时期的整个气候变动是全球性的。可以说这世界的气候呈现的是某种大尺度的周期特征。出书#出书网#出书流程#出书费用
这种规律必定会带来同一个现象。据美国学者阿尔·戈尔的一本书——《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美)


有一些国家害怕发生革命,调遣军队去控制日益增加的要求得到食品的人群。从未有过的纵火浪潮袭击了几乎所有国家。1819 年夏天,巴伐利亚城镇维尔茨堡爆发了德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不祥的反犹太人骚乱。饥馑和革命激情又加重了紧张关系和愤怒情绪,使这种骚乱蔓延到全德国,并向北发展至阿姆斯特丹和哥本哈根。

在新英格兰,1816 年 6 月普遍下雪,整个夏天都有霜冻。《老农历书》备受欢迎,由于印刷上的错误,历书预报 1816 年 7 月份有雪——却真说中了。从爱尔兰经英格兰直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国,从 5 月至 10 月几乎不中断地下雨。气候形态的扰动准确地预示了社会后果:粮食歉收,食品骚乱,从不列颠群岛到欧洲,社会几乎崩溃。历史学家 J·D·波斯特称之为“西方世界最糟糕的一次生存危机”
……
公元前 209 年左右,据信是冰岛火山的一次大爆发,在覆盖格陵兰的冰雪年层深处和爱尔兰栎树被霜打损毁的年轮上找到了证据。中国历史学家司马迁说,两年后“庄稼失收”,没有人知道原因。中国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道:又两年后,“大饥荒”饿死了半数人口,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皇帝解除关于出卖儿童的禁令。正在这一时期,根据中国《历代纪事年表》所说, 公元前 208 年,“有三个月看不见星辰”。


该文显示:战争发生频率和人口的变动,在长时期的尺度上,与平均气温的变化周期相关,与地震、火山爆发有关。气候变冷阻碍了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物价膨胀,频繁的战乱,灾荒,以及人口的持续下降等。战争与和平,人口的变动,以及物价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长期时间尺度变化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呈同步周期性波动。
在公元 1400~1900 年的时间跨度内,有一种周期性的循环, 即在一段动乱之后,接着会有一次稍微的平静。就战争的发生率而言,随着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欧洲、亚洲和北半球的地区的干旱地区(即从欧亚大陆到北非的干旱地带),在公元 1400 年
后会有一个相对平静的阶段。在这个 500 年期间,有两个灾难性的动乱时段和三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它们与气温的变化呈反相位的波动。这一模式不仅呈现于欧亚大陆范围,而且在全球范围不同地区的三组与战争相关的历史数据中也不同程度地得到印证。除此之外,19 世纪晚期,当南半球的气候处于最近
1000 年期的最冷时期,该地区非洲南部的战争发生频率也处于高峰。简言之,相对的和平稳定与战争动乱,呈周期性波动,是这个 500 年期间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这似乎与气温变动周期相关联。

除了上面讲到了类似于世界各地同步“同震”的现象,还有一种现象也是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那就是战争灾难存着一种“波卷浪涌”的推移现象。
也可以这样比喻,战争是一种“能量波”,它能够传递、传染、扩散,和江湖洋海中的波浪、和宇宙中的引力波具有同样的特征。
一个战争的爆发点周围仿佛都存在一种波能扩散现象, 像波浪和涟漪,会不断地在时空中分散开来,并且传递得很远很远。
最有力的证明是我们已经说到过的匈奴人的例子。
从秦始皇到西汉至东汉的三百年中,与匈奴打了无数次仗后,西匈奴在蒙古草原立不住脚,于是向西迁移。而匈奴迁移到哪里,战争就带到了那里。
公元 375 年,匈奴人开始大规模扩张,他们向西攻灭了阿兰


公元 5 世纪,罗马帝国已风雨飘摇。野心勃勃的阿提拉早
就对高卢和意大利的繁华富庶垂涎三尺。公元 450 年,阿提拉
集结匈奴军和被征服民族的仆从军 50 万人,向西罗马的高卢发动进攻。随着高卢名城一个接一个地陷落,阿提拉兵锋直指名城奥尔良。
公元 451 年 9 月 20 日,两军在沙隆展开决战。双方在这次
会战中投入的兵力超过 100 万。匈奴联军首先发动进攻,只经
历了 5 个小时,西罗马联军就有 16 万人丧生。
强悍的西哥特人挽救了西罗马联军。西哥特骑兵凌厉的反击将匈奴人压了回去,而慌不择路的匈奴骑兵迎头撞上了左翼西罗马军团的盾牌防线,纷纷倒在标枪的攒射之下。这时匈奴左翼的东哥特人也抵挡不住西哥特铁骑的冲击,率先败逃,沙隆会战到此分出胜负。
阿提拉在沙隆之战中侥幸逃生后,仅活了两年。在这两年中他曾组织军队进攻东罗马帝国,企图挽回匈奴帝国的颓势,但是没有成功。公元 453 年,阿提拉迎娶一位日耳曼族的新娘伊
尔迪科,婚宴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众人走进新房,发现阿提拉血管爆裂,倒在血泊中气绝身亡,而他的新娘缩在床角瑟瑟发抖。当时有人认为阿提拉死于循环系统疾病,也有人怀疑是伊尔迪科谋杀了阿提拉。

而罗马也被匈奴人打残。5 世纪初西哥特人在罗马城内奴隶的配合下,一举占领罗马城。待到 5 世纪 70 年代,西罗马帝国终于土崩瓦解: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东哥特人统治意大利, 江达尔人统治非洲北部,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统治高卢;帝国皇帝成了日耳曼人手下傀儡……
这个全过程是:汉朝军队打败的匈奴人——匈奴人西去打败了哥特人与日耳曼人,又去打罗马人——最后是西哥特人与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
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在今天的德国特里尔,距离中国有多远呢?
有这样一则消息可告诉我们:2014 柏林—北京友好新丝路老爷车拉力赛 8 月 31 日在柏林拉开序幕。14 辆老爷车从德国
首都柏林的选帝侯大街出发,28 名活动参与者将驾车历时 48天,经过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最后抵达中国。全程 1.3 万公里。而柏林到特里尔还
得坐上 7 个小时的火车。#出书多少钱#出书一般多少钱#出书需要多少钱

而随着历史的推进,又出现了一个如冒顿一样的人物,他就是成吉思汗。他和他子孙的战绩,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220 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
- 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
- 窝阔台派兵分别攻打波斯(今伊朗)和钦察、不里阿耳等部,基本上征服了波斯全境。
- 伏尔加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大将速不台征服不里阿尔。
- 公元 1237 年,蒙古诸军进攻钦察,蒙哥斩杀其大将八赤蛮,里海以北地区被蒙古军队占领。
- 拔都率军大举入侵俄罗斯,公元 1237 年底占梁赞、莫斯科等14 城,公元1238 年2 月攻陷弗拉基米尔,次年又攻陷基辅。
- 公元 1240 年,蒙古军队进攻孛烈儿(今波兰)、马扎尔(今匈牙利)。
- 公元 1241 年 4 月,蒙军攻占克拉科夫、里格尼察等城,大掠摩拉维亚等地。
- 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
后使高丽(朝鲜)、缅甸、占城(柬埔寨)、安南(越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
-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匈牙利。

完全能够说,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人,在那个时候打了一场“世界大战”,他首先搅动的北方的草原带,尔后搅动了世界。
他的孙子拔都最远攻打到了多瑙河流域。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所以这次战争波差不多同匈奴人一样,从东方一直传到了西方。
而罗马帝国的发展相反,战争波是从西方向东方传递的,从公元 395 年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向东发展,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又称拜占庭帝国。
![]() |

这让我们感觉到,在北纬 30°~60°,东到中国的大兴安岭,西至英国、葡萄牙的大西洋海岸的两万公里草原,就像是一条宽阔的大河,那里面的“波浪”经常会从东波动到西方,再从西波动到东方,这是战争波、能量波,只要有一个地方发生了大动,出现了一个骚动源,这种能量波就会扩至很大,传至很远,一波接一波。它一般会呈现两种形态:一是像成吉思汗一样,他的家族始终是祸源,从东方打到西方,从老子打到儿子、孙子,战争愈打愈大,时间愈打愈长。第二种是像匈奴一样,虽然打向西方的仍是匈奴人,但被他打败的民族(如日耳曼人与哥特人),被逼西迁后,又会发动战争,去打其他的民族,而其他民族为了生存,也会发动战争。故而第一种能量传递形态是:一个好战民族的迁移, 父传子传孙;第二种能量传递形态是:甲民族传乙民族再传给丙
民族。最后形成了战争能量的梯次传递。
日本倭寇袭扰明朝海疆,可以说是日本国内的战争源传递过来的。

这等于是日本的战争祸源(战争波),随着倭寇传到了中国的东海边上,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不过,这种战争的能量波,存在着一个升起到再现辉煌,最后衰落的过程。
大元帝国被明太祖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推翻。残元逃到漠北又建立了政权。1604 年,林丹继承汗位,称库图克图汗, 以图再起。1628 年 9 月,后金皇太极率军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


匈奴:公元前 209~454 年。蒙古:公元 1206~1635 年。
在 400~600 年之间,战争能量的涨落会有一个过程,它符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规律。先是冒顿,半中间又泛起一个阿提拉,成吉思汗到他的孙子辈也是如此。最后,这股积郁的战争能量发散尽了,平复下去,一个安定的时代开始到来了。七百年至八百年的周期规律,四五百年的安定,积累了大
量的不安定因素,内部矛盾聚集到临界点,于是爆发了战争, 三四百年的战争,散发了战争的能量,于是重归于安定,出现了一段和平繁荣的局面。但是这八百年的周期率从何而来,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它的源头。#出一本书多少钱#出一本书需要多少钱#出一本书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