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地

《春秋》(长篇小说连载二十)(少陵 著)

发布日期:2025-02-12
                             二十
 
自从浇地引起的命案发生后,公安局就一直抓紧破案,而杨天亮也和涉案人封济和的亲属紧密配合寻找封济和的下落。然而,虽经四处打听,却一直没有下落。
却说封济和,由于对法律的无知,怕公安局找他,就背井离乡,去了外地,靠给人帮工和拾荒为生,苦度时光。由于他心底良善,好抱打不平,在一次夜间放工回租住房的路上遇到一个歹徒对骑自行车下班的姑娘实施抢劫,他路见不平,怒火中烧,对歹徒大喝一声:“住手!”然而歹徒非但不听,反而更加疯狂,竟以少管闲事为由来威胁封济和,不允许他干预。
但是,生性爱抱打不平的封济和,怎能被抢劫犯的恶言所震住?说时迟,那时快,他上前对着劫匪就是一顿狂打。
劫匪做贼心虚,斗不过封济和,就求饶:“你放过我这回,我再也不敢了!”
然而封济和岂能放过他,就与被害人将劫匪送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警察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于封济和见义勇为的精神予以表扬,并发给一个证书。当地新闻媒体对此事也进行了报道。
经过这次被表彰后,封济和似乎对法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想,他见义勇为与劫匪搏斗并将其制服一事,与浇水案有相似之处。在浇水一案中,他是在封济宽被打倒遭受凶手掐脖子致其口吐白沫快要丧命的特殊情况下才出手打的人。想到这里,他就产生了要立即回去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的想法。不过,他又想当地公安机关也会这么公道的办案吗?
他的心里像有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地在不停地运动。然而,他最终还是做出了抉择,先回女朋友杨竹云家一趟,探个究竟。
仲秋的一个半夜,东岭村的杨竹云姑娘从大队团支部开完会刚回家不到半个小时,忽然就听见街门“咣咣”被人敲。
“谁呀?”杨竹云从门缝朝外看,根据神情判断可能是自己的男朋友封济和。
“你是谁?”杨竹云想听声辨人。
“是我,济和。”
杨竹云一听是封济和,就“吱呀”一声打开门,迎他进来。
杨竹云领封济和进了屋子。
“到处都在寻找你人,你跑到哪去了?”
“去了甘肃。”
“你不应该跑。”
“不跑就把我逮进看守所,就见不上你了。”
“你这认识太浮浅了。”
“当事者迷呀!”
“那你这次为啥要回来?”
“我想跑下去,也不是个法子。这次回来一是想你,二是探一下风声。”
“实话告诉你,公安局已张贴了布告寻找你。”
“真的?”
“真的。”
“看来会给我判刑的。”
“那也不一定。”
“为啥?”
“因为你是抱打不平才出的人命。”
“可惜你不是法律工作者。”
“但法律会体现公平正义。”
“可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呀!我怕一旦进了监牢,你就会对我失望!”
“那你实话说,这次你回来的目的是啥?”
“想你了,想与你见上一面。”说着,他跃跃欲试的想与她拥抱,然而又怕被对方拒绝。
此刻,杨竹云心想就让他拥抱一下吧,可他毕竟是公安局正寻找的人,不让拥抱的话他会因此心灰意冷再跑得无影无踪,于是就说:“不管事情是好是坏,你我是一个村又是一个班上学的同学,又恋爱多年,我没有你的日子里,茶不思,饭不想,盼你念你,多么希望你来到我的面前,可是,你一去就没有了影子,而我只能以泪洗面,现在你来见我,我真是高兴死了!”
好话一语三冬暖,热心打开封闭心。此刻,封济和一下子扑入杨竹云的怀抱。
片刻享受后,杨竹云心生一计,以去村里小卖铺给他买香烟为由,让封济和先等着。封济和当然信以为真。
 
杨竹云不是去商店买烟,而是快步去了杨天亮的家。
她急切地把封济和回来了这一情况告诉给了封翠玲,并请求杨天亮立即奉劝封济和去公安局投案。但封翠玲说杨天亮去公社开会住在公社住宿。她说她立即安排人去公社叫杨天亮回来,同时派人先将封济和控制住不让跑掉,等杨天亮回来后再做处理决定,并给了杨竹云一盒香烟,让她先快速回家去。
杨竹云接过了封翠玲递过来的一盒烟立即往家返。
紧接着,封翠玲让封长忍和杨红旗迅速去了杨竹云家,将封济和控制住。
接下来,封翠玲又安排杨天朗开车去公社叫杨天亮回来。
约有一个半小时后,杨天亮被接回了东岭村。
杨天亮进村没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杨竹云的家,他怕去晚了错过良机。
“你回来了就好,这是你女友杨竹云的期盼,也是你父母和爷爷的愿望,同时也是大队干部及全村人的愿望!”杨天亮见到封济和,开门见山而又热切地说道。
“如果我万一被判刑坐牢,对我对家里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损失!”
“可是,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公安局已经发了布告寻找你人哩!”
“既然已发布告,就证明我非判刑不可,而一旦判刑,那就只能死路一条咧!”
杨天亮忙解释道:“不一定,不一定!你是为了保护封济宽的生命,在封济宽面临被掐死的关键时刻才被迫打了凶手的,所以,肯定能获得从轻从宽处理。”
封济和被杨天亮的解释所鼓舞。但又不踏实地说:“你是听谁说的?”
“我听县公安局的一个副局长说的。”
“当真?”
“当真。”
“是何道理?”
“他说你是见义勇为。”
“可我是为了封济宽不被打死才动手用锨打人的。”
“所以县公安局的一个副局长说你这是见义勇为嘛。”
“噢!”封济和仿佛如梦初醒,但还是心事重重。
“要想获得一个从宽处理,就听我们的奉劝,天大亮就护送你去县公安局投案。”杨天亮说。
“可我跑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能算是投案吗?”
“能算,能算!”杨天亮坚定地回答。
“时间还得抓紧,如果公安局知道的话,来人把你抓走,那么,案件性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要抓紧去县公安投案!”杨红旗说。
“让我回家里给我妈爸打个招呼再走吗?”
杨天亮说:“可以,但要抓紧时间!”
言罢,杨竹云与封济和在前面走着,杨天亮等人在后面跟着。
封济和到家后哭哭啼啼地与家人絮絮叨叨说了他逃跑的经过及在外的生活状况,这个期间,他妈也把饭做好端了上来,请大家吃饭。除了封济和肚子饿吃饭外,其他人都没有端碗,仅是喝了杯茶水。
吃罢饭,当杨天亮催促封济和赶快去投案时,却遭到封济和白天来串门留宿的舅舅杨万庆的阻挡。
“俺外甥是为大队看稻地的水才与别人打架的,这属于公事,你们大队干部现在不出面摆平这件事,反却要送封济和去投案,这不是把他朝坟墓里推吗?我看你们纯属是为了给你们干部找挡箭牌,我偏不许你送我外甥去投什么案!”杨万庆翻脸不认人地吼道。
杨红旗说:“他舅,你阻挡你外甥去投案,纯属是在胡闹,你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封长忍也说:“你把村干部的一片好心误解了,是造孽!当上河滩人来封家挖墓子并把老人掀进墓坑时,是谁与对方斗争将老人救上来的?又是谁来阻挡凶手挖墓子的?还又是谁配合公安局将所有参与挖墓子的凶手抓住交给公安局的?这都还不是杨天亮书记出头带领村里人做得这一切吗?”
杨万庆急了:“我是他舅,我有权利不让他去投案!”
杨天亮胸有成竹地反驳道:“不论谁与封济和有血亲关系,但只要对封济和前途没有好处,就不应采纳!”
杨竹云说:“你当舅的心情是朴素的、善意的。可是,你不让去投案,如果继续逃跑,被公安局逮住,那才罪上加罪!”
杨天亮把封济和脚一踹,暗示让他表态去投案,要说服他舅舅。
封济和心领神会,看了女友一眼,鼓足勇气对他舅舅说:“舅,你不要阻挡我投案,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此事总得处理。我们要相信法律。”
岂料杨万庆竟然“啪”的一下打了封济和一个耳光,说:“没见过有你这么傻!”
此刻,封济和的母亲杨月贤也动摇了,不想让儿子去投案,就用眼神示意封济和。
杨天亮一看阵势不妙,就给封济和的爷爷做思想工作,让他来说服此事。
封善祥老人可是个知书识理的人。他在地上把拐杖使劲撴了几下,并扬着脸把杨万庆瞪了一下,表示强烈不满!接着他说:“没事不惹事,有事不避事。自事情发生后,公安局就张贴了布告,要寻找你。这会你回来了,应抓紧机会投案才是聪明之举。抢在公安局抓住你之前,才是纯粹的投案,如果慢了一步被公安局抓住,那你后悔去哭也没有眼泪呀!”封善祥言罢,用拐杖在孙子封济和的腰上抱怨地轻轻打了一下,以示施加压力和催促。
封济和的母亲流着热泪说:“可不知这一去啥事才能再见面呀!”她说着,扑在封济和怀里嚎啕起来。
封济和被亲人恋恋不舍的爱心一时软化,双目湿润。
杨竹云说:“封济和,你再莫儿女情长,顾了眼前,而丢掉了自己长远的未来!赶快走呀,去投案!”
杨天亮伸腕看了一下手表,已是黎明四点了,就说道:“我说以下几点:
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早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二,封济和案具有抱打不平、见义勇为的情节,不会判重刑,同时我要求给我找一个律师出庭辩护。
三,我走后,关于家中的一切事,由村干部负责。”
好言一句暖三冬。此刻,在场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一些安慰。
接着,在杨天亮的安排下,封济和与其余人都上了村子里的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从东岭村驶出,发出了“轰隆隆”的响声,惊得一些庄户人家的狗“汪汪汪”地叫唤,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出了村子后,杨天亮为了保证这次封济和投案成功而不发生意外,就让司机绕道而行。然而,当手扶拖拉机刚准备从主路拐到岔路口时,一辆警车与手扶拖拉机擦身而过,向东岭方向驶去。
警车是去东岭抓捕封济和的。其实,当封济和昨天晚上在杨竹云门外叫门时,就被邻居家知晓了。邻居家与杨竹云家曾因地界纠纷发生过纠纷,故而连夜赶往县城去公安局举报。于是,公安在举报人的带领下,欲在天亮前趁封济和还在梦乡时将其抓个正着。
 
杨天亮让司机把车开得飞快!手扶拖拉机在岔路上快速向着县城驶去。、
透过车窗,朦胧中,杨天亮只见公路两旁高大笔直的杨树成排挺立,瞬间被飞跑的车一个个抛在身后。车越跑而愈显天亮,当行至樊川大桥时,杨天亮的心情终于有点轻松。但他没敢丝毫大意,因为还没有最终达到目的地公安局。
杨天亮有个战友转业在一个法律部门工作,他有幸从战友那里得到过一本案例集锦的书籍,其中有一个案例写到有一个人犯案后逃跑了,公安局就通缉此人,后来,这个犯人准备去公安局投案自首,但在投案自首的路上被警察逮个正着,尽管他的辩护人强调是他在投案自首的路上被警察逮住,完全是巧合,应认定他是投案自首,但法院判决时没有采纳辩护人的意见。鉴于这个案例的教训,杨天亮就没有让司机开车从主路走。
经过一路劳顿,终于到达目的地公安局。
 
公安局值班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在公安局担任政委,名叫黄菊玲,年三十七八岁,中上等个子,长得英姿飒爽。她热情地接待了杨天亮一行人,依照法律程序,安排了警察对封济和进行了讯问,并对其他人员也进行了谈话。
谈话结束后,公安局对封济和立即办理了羁押手续,将其送去看守所。
女政委对杨天亮一行人积极陪同封济和投案自首的精神表示赞扬。
几个月后,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最终法院宣判封济和无罪。案件宣判后,社会反响强烈,大家称赞法院执法公正,适用法律准确。该判决真正体现了锄恶扬善,鼓舞了人民群众见义勇为、抱打不平的勇气和精神!
新闻媒体对此案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其中一篇报道对杨天亮做工作让封济和投案自首的举措予以高度赞扬。
 
该案判决生效后,杨天亮马不停蹄,积极去公社找唐书记,请求公社出面彻底把上河滩与东岭村以后浇地面临的困难予以解决。
唐书记于是召开了公社党委会,就此事专门进行了研究。会议决定组成工作组进驻上河滩村。首先对村班子进行了整顿,并批评了上河滩书记黄仓宝在此事处理上的态度。黄仓宝在整顿会上作了深刻检讨,表示要吸取沉痛教训,坚决听从公社党委安排,处理好与东岭村的浇地问题。
处理好了两个村的纠纷后,公社唐书记安排电影放映队在两个村子各放了一场电影,以表祝贺。
为了用这件事教育全公社各个村干部和群众,唐书记特邀请市新闻单位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报道杨天亮识大局,几经周折,与上河滩村结为友好村所表现出了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高尚品格……出书/自费出书/个人出书/老人出书/出书流程/出书费用/如何出书/怎样出书/出版/图书出版/出版图书/书籍出版/出版书籍/出版网/出书网/自费出书网/个人出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