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微道:电视采编实践 / 罗秋实著.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3
ISBN 978-7-106-04670-5
Ⅰ. ①微… Ⅱ. ①罗… Ⅲ. ①电视新闻-新闻采访
②电视新闻-新闻编辑 Ⅳ. ①G2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48824号
续航(代序)
2016年11月8日,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在微信朋友圈满屏“自嗨”和“祝福”的冲击下,在抚顺广播电视台优秀新闻工作者颁奖晚会的高潮节点,我在论文的最后落下了一个句号,这似乎有点尴尬——就这么结束了吗?
顶着记者“光环”的20年里,我“过”了17个“记者节”,但只有2016年这个“记者节”才真正让我静下心来细想,记者究竟是个什么职业?电视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
有关这两个问题,在2016年的记者节来临前后,在众多社会化媒体上有着诸多的精彩总结和评价,有感动,有不屑,有触动,有反思,精彩之极也。但每个记者的真实体验又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之。在众多笔锋犀利、思想超前的业界翘楚面前,我不敢对“记者”妄下定论,只能在故纸堆里整理我曾经的“思想”,并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权当对自己20年记者生涯的小结。
动了这个念头,是因为一份我在1998年10月20号写的一条新闻的解说词,它放在一摞手写解说词的最上面,被我无意中在柜子底下发现。这一摞解说词大概有100多份,是我记者生涯初期的印记,有简讯,有消息,有专题,有晚会台本,还有节目策划方案。可能是当时的我觉得写得不错吧,就留了下来。稿纸、钢笔、手写,20年前淳朴的新闻感觉扑面而来。在这些稿件的旁边是几个装满录像带的箱子,里面竟然是十多年前我做的各类节目。翻阅之后,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了。
我开始对单位和家里的抽屉、书柜、箱子、8块硬盘、5个移动硬盘、18个笔记本进行“地毯式”搜索,找到了从1998年9月到2014年4月发表在各类专业刊物上的论文,还有更多或零散、或成型的业务笔记、编导手记、看片感受、审片随想,甚至还有预想未写的论文题目。好吧,既然已经找出来了,就继续吧。发表过的,重新校对,适当补充,或者就相同题目和论点重新论述;没发表的,列好题目,确定主题,动笔。原以为这个过程会很轻松,毕竟都是自己所思所想,但真正开始的时候,放在键盘上的手指经常木然不动,或者频繁敲击退格键或Esc键,各种纷杂的信息一起涌入大脑。东有论点,西有论据,南有素材,北有线索,但就是不能融汇在一起。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坚持,痛并快乐着。
在抚顺广播电视台,我经历的岗位和节目形态比较多。初入新闻界,做的是新闻记者,三年后转到专题部门,四年后操刀当时很火的综艺节目,并且在做综艺的第三年成为制片人,带着编导和主持人一起扛过了繁重又欢乐的一年。物极必反吧,在舞台的喧嚣热闹还萦绕在脑海的时候,我又投身故纸堆,策划制作反映抚顺历史文化的纪录片栏目《记忆》。一年后,抖落掉历史尘埃,斗志昂扬地杀向法治专题栏目。节目形态和内容的极大反差没有对我造成任何影响,有时回过头想想,历史类纪录片的厚重感、慢节奏和法治类专题的紧张感、快节奏在我的头脑中转换得如此顺畅,可能是从业十年的历练带给了我从容和淡定。而后,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民生新闻岗位的负责人的经历,让我对电视有了越来越难以割舍的感情。
在反复翻阅、回忆、整理、重塑、总结、落笔的循环过程中,记者节当天我终于在笔端投下最后一个句点。这并不是刻意为之,或许我在为自己的付出找个落脚点,也可能是为了有种仪式感。
我深知,我的这些文字距离专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正是这漫长的距离让我有了前进的冲动与动力。只有走过,方知不足。
在这媒体狼烟四起的时代,在传统媒体危机四伏的年代,我还在坚守电视媒体,与之共进退。我希望这本书的字与字、句与句、标点与标点、段落与段落、章节与章节之间都可以发生聚变或裂变,为我续航,为我深爱的电视媒体续航。
罗秋实
目 录
◆续航(代序)001
◆平衡六边形
——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多维度解读001
一、时度——把握节奏002
二、角度——决定视野003
三、尺度——把握分寸006
四、高度——决定境界011
五、深度——引发思考013
六、温度——抒写情怀017
◆在“情”弦上谱写“理”的音符
——论电视人物专题中的“情”“理”关系022
一、电视专题的概念及类型022
二、电视人物专题的概念及特点023
三、电视人物专题的“情”与“理”025
◆“非专业”影像的专业化调整
——手机影像、DV、监控视频与电视
民生新闻的有效对接037
一、智能手机视频的广泛使用激发
电视民生新闻活力037
二、DV视频打开了新闻的百姓视角054
三、公共监控视频延展了民生新闻的视角061
四、社区影像与电视民生新闻的有效对接078
五、小结082
◆“画龙”与“点睛”
——全媒体阵营中的电视解说词083
一、电视解说词“登录”网站的隐情083
二、电视解说词是什么样的文字085
三、电视解说词要为“看”而写086
四、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应相得益彰091
五、特殊的电视解说词098
六、当全媒体成为电视新闻的“战场”103
◆电视民生新闻编排的节奏曲线107
一、由美文引发的美感107
二、节奏初探108
三、电视新闻编排的节奏营造要素111
四、电视新闻编排的节奏营造策略123
五、小结128
◆画无定法 物有常理
——由《我是歌手》看同景别画面剪辑129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共享与融合133
一、传统电视媒体遭遇网络视听媒体的冲击134
二、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
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135
三、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
共享和融合需要进行的转变138
四、结束语148
◆纪录片的栏目化走向149
一、放大纪实趣味,尊重视听思维,从现象
传播的状态,转化为点状的爆发149
二、 从信息量的传播转化为记忆点的传播150
三、找到一个栏目化的生产标准,
加强栏目制作的策划力量151
四、纪录片的栏目在频道中所处的位置评价151
◆栏目化后的纪录片之品格重塑153
一、精英品格153
二、平民品格155
三、兼收并蓄157
◆把握法治专题节目的四个关系158
一、标题选用的“点”与“面”的关系158
二、题材“新”与“旧”的关系160
三、事实“展现”与内涵“发现”的关系160
四、画面、声音的“原生态”和“再加工”的关系161
◆电视·电视人·电视文化意识162
◆电视媒体内容的转型再思考165
一、内容165
二、内容官171
三、内容的价值、自信和转型177
◆平平淡淡才是真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思考186
一、电视新闻题材“平民化”187
二、电视新闻角度“平民化”188
三、电视新闻解说词“平民化”188
◆电视新闻如何赢得观众的注意力190
一、电视新闻节目要不断创新,使之
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191
二、把信息“量”的堆积转化为
信息“质”的加工192
三、更加突出新闻的地方特色193
◆电视消息新闻能用画面“说故事”吗194
◆网络新闻传播新思路198
◆网络可以为新闻做什么201
◆新闻的网络传播特性204
一、数字化技术传播205
二、多媒体整合传播206
三、新闻信息的海量传播207
四、新闻信息的交互式传播207
五、新闻信息的互动式传播208
六、新闻信息的超链接传播208
◆由《<直播抚顺>转型记》看
栏目改版之节奏变化210
第一次转型没有过渡212
第二次转型从零开始214
再 读215
◆参考文献217
编 著217
期 刊219
网 站221
平衡六边形
——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多维度解读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要素有很多,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六个要素好似正六边形的六个边,共同构成了稳定、高效、合理的电视民生新闻内涵架构。只有充分发挥这六个要素的潜能,才能让电视民生新闻再次重回媒体发展的轨道。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六个要素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实践中应起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关键词: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温度;新闻;电视;民生
这几年,我不断接到各种传媒机构主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的邀请电话和函件,邮箱、微信和微博也不断接到诸如“全媒体采编实战派”“融媒体实战研修班”“网络客户端训练营”之类的培训通知,好像没有网络,电视新闻就没有了立足之地。的确,目前的电视新闻在社会化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挤压下,日显疲态。但人们在网络信息狂轰滥炸下,逐渐有了真假难辨、真相何在的感觉,由此,专业媒体的关注度开始回暖。虽然在消息来源的确认,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高屋建瓴的评述上专业媒体强于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但不能因为受众的对专业媒体的关注上升就认为专业媒体正在走出“围剿”。在信息海洋中,媒体的竞争只能愈演愈烈,专业媒体只有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信息战中勇立潮头,才能为受众提供更为准确、可靠、全面、深入的信息产品。作为专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媒体中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品质至少要把握和提升六个方面,即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才有资本在这场残酷的信息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然后才有可能谈到继续发展。
一、时度——把握节奏
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新闻播发的速度,二为新闻播发的时机。
速度,是新闻的重要特质之一,特别是在目前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播发越早,关注度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但电视媒体的专业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的播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网络媒体。在电视新闻制播流程中,有关视频部分的处理最为耗时,现场录制、视频采集、同期声整理、后期剪辑、唱词、字幕、合成、上传等一系列必须完成的工作,往往让新闻的时效性打了折扣,再加上解说词的撰写、层层审核、配音,等到新闻播出,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小时,而此时,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直播是解决电视新闻播发速度的最为直接的技术手段,但对于地面频道来说,随时直播新闻涉及到技术、人员、节目编排等多方面的限制,至少目前还不成熟。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采制的新闻通过网络即时传播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的采编速度就非常重要了。即使对于现在每天定点录播的电视新闻来说,快采、快写、快编、快播也是一种业界准则。
电视新闻追求速度要从采编各个环节要时间,出发要迅速,拍摄要心中有数,写稿要对照画面言简意赅,这样后期剪辑的速度自然就快。另外,采编流程中的审核、配音等技术环节也要提高效率。综合下来,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新闻播发时机比速度更为重要。
2016年5月,有关抚顺远洋城小区违建的投诉日渐增多,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今日播报》派出记者连续进行了一周的采访,将违建种类,业主违建的原因,物业和其他业主的反映收集整理后连续播发系列报道,并在系列报道结束的前一天对主管单位—顺城区执法局进行暗访,看看执法部门对园区大规模违建的现象持何种态度。系列报道结束的第二天,记者对顺城区执法局明确提出采访要求被拒,当晚又播发了相关报道,直接促使了顺城区执法局、公安、消防联合执法,对园区内的违建进行集中强拆。如果此次大规模违建的采访随机进行,采回来就发,就形成不了舆论的叠加效应,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违建被拆,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力度就不会很好地展现。
电视新闻的播发时机没有明确规定,完全靠编辑、栏目主管或者主管领导对新闻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播发后效果的把控,这不仅仅需要多年新闻一线的工作经历,更需要对社会大环境的了解,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熟悉和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反响的准确预判。
二、角度——决定视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经常拿来用作有关角度的解读。的确如此,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一旦移步换景,自然别有洞天。电视新闻采访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电视新闻的角度问题。
角度,本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角的大小的量,引申为看事情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和“观察点”。而新闻的角度,就是记者发现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角度的报道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取决于国家立场、媒体性质、目标受众和记者的职业个性等不同方面。
新闻事件内容的多面性使得其中蕴藏的新闻价值有高有低,这就需要记者要带着审视的眼光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一条有关“世行代表团”预评估城市给水改造工程项目的会议新闻,在时政记者眼中可能只是个会议,在民生新闻记者眼中,会议之外内涵可能更丰富,可以从城市给水功能不堪重负切入,也可以从政府争取世行贷款改善民生说事。不同角度的报道,造就了不同的新闻价值,达到了不同的新闻传播效果。这里,新闻栏目的属性限制了记者的采访的角度,但这并不应成为记者多角度思考的借口。
每当转换角度看新闻事件,总会发现不同的风景,而这些不同的风景的拼接、融合后,视野自然开阔,其中蕴含的各种亮点自然纷至沓来。
在新闻职业道德约束下,记者对新闻角度的建构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将新闻导向和新闻的宣传价值最大化地表现出来。而面对新闻的同质化、表象化和浅层化,角度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新闻作品才有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1. 关注点上找角度
受众关心、关切、感兴趣、想解决的问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每天更多地要面对百姓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新闻事件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群众想知未知的问题的新闻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价值。
在北方,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决定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每年的供暖初期,有关供暖温度不达标的投诉就呈直线上升。从供暖温度不达标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群众生活如何不便,温度为何不达标,问题出在哪里,供暖企业如何解决,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如何在供暖过程中实现,温度不达标如何退费等。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在常规播报新闻事件后,一般都会从以上群众十分关注的几方面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采访,将众多个案上升为普遍现象,从而敦促相关供暖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行动起来,切实解决冬季家如冰窖的困境。
2. 逆向思维找角度
记者都有思维惯性,类似题材做多了,往往陷入思维误区,不能自拔。好人好事的报道就是如此。
2016年11月23日,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一滑冰爱好者不慎落水,正在不远处的几位冬泳爱好者紧急施救,大家趴在冰面上组成“猴子捞月”队形将落水者救上岸。此事在微信上传播后,辽宁卫视和央视都做了报道,但都是正面宣传,弘扬救人者的雷锋精神。《今日播报》记者在完成常规报道后,又从落水者河面尚未完全封冻就滑冰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报道施救者是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报道落水者的行为是为了警示具有潜在行为的人不要以身试险,以防给社会和他人带来附加的伤害。
只要记者有心,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司空见惯的事物和观点也能焕发新的活力,新闻价值也能极大地被激发。
3. 共鸣点上找角度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要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受众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中的声学部分,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可见,新闻作品和受众二者的“共振频率”是引起共振的先决条件。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受众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受众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如此,则不难实现电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今日播报》在2016年11月中旬播出了一条有关违建挡了邻居采光的新闻。一段时间以来,抚顺市特别是在顺城区违建情况非常严重,群众对城管执法部门意见颇大。记者选择了“顺城区执法局领导很忙”与70多岁老大爷十数次往返家和执法局但见不到领导的角度表现新闻事实,这样就与有类似经历的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当然,这条新闻的初衷不是为了抹黑顺城区城管的执法形象,而是以此敦促执法部门尽快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百姓面临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执法局的领导也会在这条新闻中产生别样的“心理共鸣”,不久,这处违建就被拆除了。
4. 以小见大找角度
“小”和“大”是相对的。“小”指的是小的细节、情节、最新变动、离受众最近的点和引人关注,“大”指的是有分量的社会主题。这种角度的选取也就是新闻界常说的小切口,大主题。
2015年4月末,《今日播报》策划了劳动节系列节目。为了摆脱常规的人物报道的模式,《今日播报》选择了单独表现不同劳动者的手来揭示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劳动者不同的人生历程。护士的手在保温箱里轻抚婴儿,建筑工人的手在工地上搬砖摞瓦,保洁大姐的手在落地玻璃上上下擦拭,水产小贩的手在水槽中捞起螃蟹,懵懂孩童的手在饭桌上不熟练地使用筷子……一双双或大或小或胖或瘦或细嫩或粗糙的手,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不用解说词,不用配音,就很好地让劳动节的主题深入人心。这个策划,落笔于小处,反映在社会大背景,犹如一滴水反射了整个太阳的光芒,直抵受众内心,感人至深。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新闻策划。
以上只是电视新闻采编实践中运用最多的四种角度选择方式,此外还有通过发散思维、事件或人物特点、以旧见新、转换立场等不同方法确定新闻采编角度,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这些角度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电视新闻的采编实践中,一条新闻往往是多种角度相互交叉重叠,相互交融,只要选好角度,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至于以什么方式选角度,其实并不重要。但有一点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对于以社会监督新闻为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呈现新闻事件上的角度选择,特别是画面拍摄和剪辑角度,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倾向性,而受众通过电视媒体接收这些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这种倾向性的影响。为避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就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受众所思所想来确定新闻角度,但这并不意味单纯的迎合受众需求而走向低俗化。
三、尺度——把握分寸
尺度,一般用来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引申为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事件的标准。“尺”为工具,“度”为标准。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即为新闻事件的表现界限。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通过文字、画面、字幕、配音表达、表现内容、内涵、内幕到何种程度,将会决定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决定新闻的价值几何。
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所以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明确的量化。界限放宽,表现范围就大,但有可能产生有违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现象或者触碰到某些单位、个人的隐私;界限收窄,表现范围就小,就有可能造成新闻事实的表现不完整。另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新闻事件、不同舆论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栏目属性等,都会有不同的界限要求,就如同一场车祸和一次爱心捐助的表现界限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收视心态和心理采用不同的“尺”来衡量;对类似执法部门不作为的新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尺度要求。这些变量决定了新闻的尺度只能是一个具有模糊边界的范围,但这并不证明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因为尺度的模糊边界而在新闻实践中不顾尺度、随心所欲。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些变量分别放进“真”“善”“美”三个尺度集合,以此来圈定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
1. 毫无疑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在“真”这个集合中,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与实际的客观事实的吻合度就是这个集合的界限
理想状态的新闻,“强调的是真实性和记者态度的中立性,记者要努力保持‘零度’采访,悬置个人态度,新闻语言(包括电视画面语言)应该追求质朴、简单,拒绝一切不必要的修辞,回避形容词,不应该使用带有色彩的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剪辑)。”但是,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本身就存在倾向性,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实践中只能无限接近真相却无法达到真相,记者永远不可能做到纯客观。无论哪种社会体制下的记者都生活在现实之中,对社会的记录都会融入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事实是一个存在,不可能自己表述,只能被表述。“所谓客观,都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事实进行的‘客观’判断和‘客观’表述。”但是,至少,新闻的“真”的尺度要达到两个层次:一是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况、数据及局部和整体都要真实可靠;二是新闻事件要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没有本质的真实,即使所选的事实(个别的、没有普遍性)再真实,充其量也只是对客观事物以偏概全;反之,一些新闻事实从表面上看,也可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由于事实的失真,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这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
2.“善”这个集合的界限就是新闻作品能够给受众和社会带来正的、好的影响,能够推动社会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向积极方向发展
以往,电视民生新闻在“善”的方面考虑不多,除了好人好事、慈善义举、社区活动被直接与“善”划上等号外,其他突发事件、行业新闻、生活资讯、监督新闻等都没有与“善”联系起来。正是以往没有注意“善”的尺度,导致了一些新闻播出后产生负面影响。
善的哲学定义为:“善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善,可以满足(完全达到)自己或他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总体上说,善,一定会对人、事物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善的尺度会对新闻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起车祸,适当地、有节制地、表现惨烈的现场可以增加受众对行车安全的重视程度,紧张的救援场面可以让受众感受生命的可贵,对事故的分析也能提高受众的驾驶经验从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对执法部门不作为的报道,可以促使执法部门尽快解决问题,从事件受害方来看,这是善,从被曝光的执法部门来说,可能觉得新闻单位很“恶”,但是从促使问题解决,推动全社会法治建设的高度来看,此类电视新闻的还是“善”的;一条停水信息预报能够让停水区域的居民提早安排生活,这同样是“善”。
2012年11月份,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抚顺》播出了一条由通讯员送来的片子——《女子无理取闹大骂司机》,讲的是一位50多岁的大妈乘坐公交车过站了,要求司机马上停车遭拒后破口大骂司机一站地。此景被车上的通讯员拍了下来,送到栏目后编辑略作修剪,相当于原汁原味,当晚播出。第二天上午,该大妈就来到电视台讨要说法,由于《直播抚顺》的收视率太高导致了大妈被众人指责,大妈要求电视台赔偿精神损失,一直闹了一天,直到夜里10点多才做通工作,答应不再到电视台闹事。现在反思这个事件,就是没有理解和把握好“善”的分寸,才导致播出效果的极端化:受众觉得大妈的行径恶劣,该曝光,该批判,当事人大妈觉得司机有错在先,自己有理,电视台让自己遭到邻居的唾弃,心情十分不爽。
在对这个新闻事件的采编中,首先,编辑没有对骂人大妈的脸部进行遮挡处理,导致大妈被人认出。其次,对大妈的脏话基本没有剪辑,原汁原味的表现。编辑的心情可以理解,对这类扰乱公共秩序、心中没有公德、满嘴脏话的人十分反感,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节目的看点和收视率,结果让大妈以真面目、真声音示人。第三,对司机解释事情原委和为了乘客安全忍辱负重表现不够,给受众的感觉就是整个车厢一团戾气,整个片子基调非常晦暗。第四,编辑对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曝光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编辑中让这个本应具有普适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变成了对大妈个人的劣性展示,让社会舆论的矛头直接指向骂人的大妈而不是大妈这种骂人行为的普遍性和根源,导致了大妈承受不住方方面面的舆论谴责,最后只能跑到电视台来讨说法。
如果编辑在画面处理时有善之伦理的尺度,给当事人做脸部遮挡,在声音处理时有善之文化和心理的尺度减掉过于露骨的语言,并将司机的语言(解释事情原委)和为了乘客的安全忍辱驾驶(这也是一种善),其他乘客劝阻的行为(同样是一种善)重点突出一下,再通过解说词或编后提示一下公交车停靠条件、公交车行车安全、人生的心态要放宽等,以此缓和通过收视产生的神经紧张,可能在节目播出后就不会对大妈有如此大的影响,大妈本人或许也能明白自己的过错,受众也可以通过这样一条有“看点”的新闻满足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和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稳定运行需要合理有效秩序的教育。
新闻每天发生,种类繁多,事实千差万别,在对新闻的善的尺度具体理解和把握上,不同人由于立场不同、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理论修养的不同,往往会见仁见智。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栏目负责人等时刻保持警醒,善为尺度,站稳立场,提高政治觉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点辩证,才能让电视民生新闻焕发“善”的光芒。
3. 在“美”的集合中,具有审美价值是这个集合的界限。在这个集合中,至少不应具有丑的东西
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价值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实用价值,受众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如停水停电预报、打假等;认知价值,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开阔视野,如反电信诈骗宣传等;审美价值,能够给受众带来比较大情感波动和心理冲击。
“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大都是美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看新闻内容是否传播了美的信息。美的信息,既包括自然、艺术美,也包括道德情操的精神美。许多报道在传播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美的信息。如新闻中文化艺术和体育比赛,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道德风范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二是形式,既以美的形式表现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画面、解说、字幕、声音、剪辑等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合理运用。二者互为补充,达到统一,才能让受众变接收信息为接受信息。“新闻中不见得具备全部价值要素,但至少审美价值应该还是要有的”。
有时,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表面上我们看不到美的元素,就如同一条简单的路灯不亮的新闻中,画面中都是破损的路灯和路灯杆,焦急、无奈或愤怒的神情,如果新闻到此为止,一定不会有美感。为了让这样的电视民生新闻具备审美价值,就要继续深入地采访,通过各种方法让百姓和受众得到路灯即将修复的好消息,即使画面表现不出来,但受众通过百姓得到好消息后的表情和新闻事件比较圆满解决的结果感受到新闻美的价值。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通过隐性的结果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此来增加新闻的审美价值。
四、高度——决定境界
电视民生新闻在各个电视媒体都有一席之地,但火爆的背后,低俗化、琐碎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潜滋暗长,有观众批评电视民生新闻是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一地鸡毛,是“低端产品”;还有的电视民生新闻片面追求世俗化的“活色生香”,曲解新闻故事的内涵,不加节制地铺陈、渲染世俗生活的“原生态”,导致新闻的失真、虚假,偏离了时代的面貌,失去了宏观的真实。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所以,才有了电视民生新闻境界不高、品位不够的评论。
学界概括了新闻价值五要素为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被批为“低端产品”,陷入“自我矮化”的误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夸大了接近性的价值要素,混淆了受众“想知道”与“应当知道”的界限,淡化了信息要有用、有益的基本准则,而偏爱于信息的有趣。其实,“接近性”是在“知悉意义”之内的,对受众而言,既涉及到切身利害,又要对他们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要想改变电视民生新闻这种“市井新闻”的“低端”状态,就要重新认识“重要性”这个新闻价值要素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地位,并努力寻求“重要性”和“接近性”的结合点,要在“大思路”“大情怀”“大智慧”的视野里,在宏观背景的参照下,采用“大手笔”,做好新闻事件的二度开发。
这需要两种高度:政治高度和人生高度。
政治高度就是要高端定位,栏目上下都要了解中央省市政策,了解民情民意民需,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才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观照社会现实,并将其转化为观察和介入社会的视野和方法,从而在“高站位”中创造新闻品质的“高价位”。在这样的政治高度下,记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与舆论时,才能把握调查研究的时机和着力点,将社会的真问题设置为社会议程,通过实事求是的调研“说真话,办实事”,以“负责任”的媒体话语影响舆论和历史走向,从而让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度最大化。
2016年11月29日,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今日播报》播出了一条《抚矿运输部违规施工态度横》的片子。如果单从城管执法强拆违建的高度报道,没有什么问题,但只是一条常规新闻。违建的位置虽在厂区内,但整个厂区是在北邦——抚顺的采煤沉陷区,此地的避险安置正在有序开展,迁出的民宅和企业都要按照建筑的面积进行补偿。而避险安置却是本年度抚顺乃至全省的大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惠民政策的落实。如果记者不了解这个正在进行的全市重要工作,不能站在全市的高度看待这次强拆违建,就不能深刻揭露违建的本来面目。因为这不仅仅是个违建的问题,更深层次地涉及到打政策擦边球的问题。所以说,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从新闻价值的判断,到报道角度的选择,再到真相的挖掘和问题的解析,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离开了足够的政治高度,都无法做得充分。
新华社记者陈芳一直在强调目光高远的“联系观”:“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历史横向的、纵向的关系中。一个现象、人物、事件,要在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考察,要在突发性(偶然性)中看到必然性,而不能就事论事,要有全局眼光,视野开阔高远,从中央和国家高度去看,总能挖掘出更深厚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报道的作用和影响更大,甚至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烙印。”
陈芳还说,“记者要将对国家、人民的热爱与理解,沉淀为对国泰民安、公平正义的自觉追求,在不断的追求和超越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汇聚到视点,目光犀利高远,脚步沉稳不倦,迈向人生的立功立德立言之境。”其实,陈芳的这段话的内涵就是新闻人的人生高度。
“与职业无关,成功的秘诀在于热爱所做之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一项事业”。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源泉,才会有事业心,才会有持续工作的劲头。热爱源于价值感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将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信念。
记者要“修炼”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不能丢弃,不在于如何受到表扬,如何出名,而在乎自己的报道或为弱势群体伸张了正义,或促进某一社会问题得到关注与改善,或促使某一政策的出台或转向,或以一家之言融入公共话语甚至是学术话语,在对“重点难点热点”的探求中,走出一番具有高度的人生境界,同时也让电视民生新闻“修炼”到“大气象”“大境界”。
五、深度——引发思考
信息时代,信息已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因此,在新闻传播的竞争中,既看媒体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更看媒体能提供什么样的观点;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能没有独家观点;媒体不能光做信息媒体,还要做思想媒体。
目前,受传播渠道、舆论环境、采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版面、部门或栏目相继撤并,深度报道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深度报道形式的式微并不代表新闻深度的式微,深度仍然是新闻的重要品质。
与更注重犀利论理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不同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更应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碎片化生活中发掘深层次的线索和缘由,并在此基础上,横向多联系,纵向多对比,发现规律,揭示实质,探索发展趋势,并引发受众的思考,从而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从时政新闻剥离出自成门派后,一路高歌猛进,席卷全国各电视媒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形态。但是在大量消费公众事件和大众情感后,加之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陷入了发展的误区,做民生,几乎全是鸡毛蒜皮的事,做深度,心理惯性、采访惯性和记者的职业素养都成为阻碍。至此,电视民生新闻到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地步。
电视媒体的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内容发布都具有极强的专业属性和权威性,这也是老牌电视媒体人仅剩的优越感了。电视媒体专业化的采编力量和新闻操守对还原新闻事实、保障消息的可信度的作用,相较于新媒体更加突出。但这种独家的深度在当下的媒体生态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绝对优势。
大众传播自兴起之日就天然地带有精英主义色彩,无论是有意识地自上而下地宣传,还是基于新闻专业主义和民主精神的使命,传统电视媒体在报道中往往不自觉地扮演说服者的角色,试图通过自己专业的报道以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甚至塑造普世价值。但这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在公众话语权开放的信息环境下,已经不太被大众所接受,收视率和媒体影响力的降低就在所难免了。
浅层次、碎片化、泡沫化、娱乐化的新媒体信息获取方式一直以来就为媒体研究者所诟病。相比而言,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似乎更有优势,而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体播发的所谓有“深度”的报道主要体现在“把关人”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相比于动态消息,有深度的报道更多的是展现了媒体的态度和价值观,是一种“他把关”的“深度”与“阅读”,受众处于被“喂养”的状态,而非独立的精神思考。
新闻需要深度,只是不同类型的新闻所涉及的深度不同而已。目前,深度已不是深度报道的专属,而电视民生新闻也不应再囿于市井。观察现在的媒体生态,不难发现当下的“深度”被赋予了新的可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让受众广泛参与、多方平等讨论、大众把关筛选方能彰显新闻的力量。
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给电视民生新闻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大到一个媒体或小到一个栏目,在网络端架设的开放式的互动平台会吸引大量受众参与电视民生新闻播发的新闻事件的讨论,对于社会事件的认识往往可以在讨论中达到更深入的水平。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采访。电视媒体在传播的主战场——播出平台上设置议题,然后在传播的新战场——网络客户端展开讨论,尽管最初的消息或评论较为分散,甚至在认知上产生偏差,但开放平台上的信息多向流动使其有着强大的自我修正功能,有利于真实资讯和深度发掘。2016年5月,抚顺中燃在抚顺城东地区进行煤气置换成天然气过程中组织混乱,引起百姓强烈不满,经《今日播报》报道,并在抚顺广播电视台辽东网手机客户端上发布后,评论群瞬间刷屏,网友的大量评论直指中燃的内部管理的混乱,经营理念的落后,深层次地揭露了抚顺中燃在民生工程改造项目上的随意和对待客户的傲慢姿态。这些在动态新闻中不太可能实现的深度信息,在网友的集体无意识努力下成为现实,也让传统媒体独家的深度走向了众说的深度。
在这次网络评论中,受众从电视媒体专业记者采编的新闻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评论,网友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大家平等参与讨论。尽管评论碎片化滋生了一定不良言论,但随着参与受众的增多,提供信息的丰富,更大氛围的民意啸聚,反而更加逼近事实真相,并不断深入发掘幕后真相,从原来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说教走向网络平等参与讨论,深度,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说,评论区大量的泡沫信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的受众已经逐渐适应了这样的信息轰炸,他们最终会在自我思考和比较下,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这将有利于电视媒体将“他把关”的深度转向培养受众独立思考的“自把关”的严肃“阅读”习惯。
电视民生新闻开辟网络舆论场并不是不要传统媒体的深度,而是在兼顾新闻时效和深度的前提下,将新闻事件的深度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对电视新闻产品“深度”的重新定义。从这个视角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或许更有益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向死而生。
尽管网络平台可以作为发掘新闻深度的新的战场,但作为一个有着20年采访经验的老记者,我还是认为,做好前期的采访以保证新闻深度还是首选。事实有多个要素,真相有多个层次,认识有多个阶段。一个报道的价值与影响基于其和事实的契合度,而新闻真实的逼近和新闻传播效果的实现,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最大化。
在这里,我想说,思想有多远,采访就有多深。在“思想”的过程中,记者、编辑和新闻负责人的思维结构对新闻的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思维科学看来,“思维结构包括知识信息层、动力调控层和智力智慧层三大层次”。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发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构建。
在以事实意识为核心的知识信息层中,对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的占有越充分,获得的事实越多,离深度就越近。多年来,抚顺街头的电动三轮车越来越多,这些俗称小凉快的电动车辆没保险,没牌照,没有运营手续,但以低价位运营在道路客运市场上一直长盛不衰。《今日播报》策划的《小凉快,路在何方》的系列报道,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小凉快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破坏营运市场的一手素材及车主、市民、交通、公安、信访、律师、工商等管理部门、个人的对待小凉快的态度,完成了深度的报道,并在网络客户端引起广泛评论。不久,由市公安局牵头的小凉快综合治理行动展开,并下决心彻底治理,为此,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还专程来到抚顺就小凉快治理制作专题节目。在这次有关小凉快的深度报道中,采编的各个环节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在有关小凉快的思维结构这张“网”中产生了大量“网结”,由此,思维结构趋于完善,深入洞察小凉快的本质,最终促进了小凉快问题的解决。
在这次有关小凉快的报道中,思维结构中的动力调控层——问题意识被放大了,为记者探究事实真相提供了动力。
问题意识也称为质疑精神,他要求记者不断围绕新闻事实深入发问。问题意识为事实意识的落实提供了方向。记者究竟占有哪些事实?占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充分,才足以揭示真相呢?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下,记者要围绕事件不断提问又不断地通过采访找到答案,当所有的疑问都被一一解答的时候,事实的本质真相也就显露了出来。
在进行小凉快问题采访前,记者对车主的运营初衷,乘客的乘坐心态,交管部门的治理态度,工商部门对生产企业的执法力度设计了30多个问题,并在采访过程中以此又延展出几十个小问题,非常充分地掌握了有关小凉快的种种状态。如果记者只满足于采访素材的丰富,就不可能形成强劲的宣传效果,也就没有央视的《今日说法》来到抚顺进行专题报道。正是记者在采访的各个环节运用充分发挥了智力智慧层的辩证意识,才得以深入揭示小凉快与整个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的深刻内涵。
智力智慧层是思维结构的深层结构,能体现思维结构的整体水平。小凉快的策划团队没有仅仅将小凉快满街跑作为一个新闻事件的“点”,而是把这个“点”进行延伸,运用宏观化的思维把它放到整个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让小凉快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并动态思维,四轮电动车开始抢占三轮小凉快的“运营市场”,使得这组报道的意义得以凸显和放大。
六、温度——抒写情怀
温度有低有高。低温让人寒冷,高温使人灼热。只有暖流,才能让人觉得温润舒心,通体舒畅。
新闻也有“温度”,电视民生新闻更是应该有“温度”。这种温度也有高低之分,体现记者采访时“外冷内热”,也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与受众需求相契合的情感共鸣。
无论何种媒体的新闻采访,记者都要尽量避免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以免人为改变事件进程,记者主观倾向表露明显,所以,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要保持中立,低温在外,外在表现要不偏不倚,但内心是要热起来的,用心感受新闻事件的内在的精神和人生、人性,最终才让新闻作品通过电波、网络传导不同的“温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保持高度的热情,是因为这种电视新闻形式契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诸如对政府某职能部门不作为的曝光的泄愤心理,对小伙因情感纠纷爬桥跳楼的围观心理,对警方抓捕逃犯现场的寻求刺激的心理,对奇怪事物的猎奇心理,对凶杀色情场面的窥探心理等。虽然有些电视新闻作品制作较为精良,但现在来看,这些民生新闻所传导的新闻“温度”过低,只是满足了一段时间内的、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初期,这种低温新闻不断充斥在电视屏幕上。现在也有,但已经大大减少了。究其原因,人之初,性本善,人们还是愿意接收积极向上的信息,阳光总比黑暗更能让人心情舒畅。
同样是表现苦难,表现食不果腹,同样都在受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获得1994年普利策奖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和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曾获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奖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就散发着不同的温度,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饥饿的小女孩》发表后,凯文·卡特因无法承担社会舆论的指责和内心的自责而自杀。他遭人指责和自责而自杀,不是为他带来荣耀的职业行为,而是本应高于职业行为之上的“人的行为”——救饥饿的小女孩与鹰口之下。他的作品虽然震撼人心,但是因为它不具备人性关怀的品质,而让人周身寒彻。卡特就是死于自己作品中因人性冷漠而产生的“冰毒”的折磨。而迈克·威尔斯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却在表现相同题材的情况下,赢得了公众的心。一只白人的硕大的手上与一只黑人的干瘦的小爪子握在一起,以一个特写,表现重大的主题,其蕴含的深刻的关怀,不但让镜头笼罩着人性的光辉,也让新闻流淌着暖心的温度。
一种情怀,两种温度,不同结果。可见,新闻传递的温度不同,会对新闻的传播过程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新闻温度的制造和传导中,电视作品和摄影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目前有着从低语境向高语境过渡的趋势,而受众对新闻“温度”的感受也越来越向暖暖的感觉靠近。不矫情,不造作,或水到渠成,或利剑穿心,只要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元素,自然就具备了暖心的基础。电视民生新闻要面向普罗大众,各个层次,各种素质,各种需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普世的、积极的、充满人性光辉的、释放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和人物,永远都是被所有人所接受的。这种“温度”正是当下电视民生新闻所欠缺的。
“有人把‘有温度’的电视民生新闻简单地看作是新鲜的、热闹的、浅层次的、一般化的反映问题,其实这是电视新闻从业者民生意识的落后与新兴概念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老思维硬配新观念造成的“夹生”状态,电视民生新闻只能是原地踏步,结果就是作茧自缚,丧失了电视新闻媒体应有的、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基层百姓应有的感情积累。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信息生态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温度”只有外化为节目对普罗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内化成浸入受众心田的“温暖”。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只有蕴含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力量,才能情感洋溢,彰显厚度、温度和品位。
要“温度”,就要在报道中坚持深入到基层一线,真正体察和了解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就要在报道中体现对普通老百姓的深切关爱和善意表达,揭示平凡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蕴含于其中的真、善、美,把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传递给受众。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喜怒哀乐和安危冷暖,为他们改善现状的鼓与呼,会让人感到这是来自社会整体的关怀,能温暖人心,缓和矛盾,激发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奋发向上的动力,引导全社会提升人文品质,共促社会和谐。而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升温”,整个采编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只是“听听”“看看”,而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心感身受”,因为理解必须要建立在“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记者、编辑、负责人甚至主持人的素质与修养共同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把握世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也决定了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倾听、感知与“创建”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框架、报道倾向和报道水平。
要“温度”,还要对涉及采访对象尊严和隐私的问题进行慎之又慎的处理。虽然有时候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对内容采写具有重要价值,但毫无保留的披露,可能会给采访对象的生活、工作、形象、心理等带来很大困扰,对采访对象的尊严和隐私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编辑记者找准满足受众知情权和维护采访对象隐私权的平衡点,在确保不伤害新闻当事人尊严和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向事实靠近,尽可能提升新闻的“温度”。特别是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除了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的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变得舒缓,不安变得平静,恐慌变得理智,以唤起更多的关爱和救助。
“爱如阳光”。当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才能怀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悲悯之心,把阳光一点一滴地传播给社会大众。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只有把新闻沉在大地上,渗入百姓心坎里,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入思考人性和人类的未来,把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通过富有温度的报道表达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滴渗入大众的心田,才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结语:评价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的众多要素中,除了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这“六度”外,还有广度、厚度、密度、适度、亮度、力度等。之所有选择这“六度”,是因为这六个维度更准确地表达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还有就是源自我对一种几何图形的偏好——正六边形,一种近似完美的几何图形。
在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福建南碇岛、张家口张北县的大疙瘩村都有玄武岩石柱群,这些石柱的显著特点的截面为六边形。
地质专家解释:“炽热的熔融状态的岩浆随着火山喷发流出,流到洼地或者河谷停下来,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不足以维持原来较大的面积,必然要产生裂隙,也就是节理,而且玄武岩熔岩的裂隙还会笔直向下地传递。由于成分均匀,岩浆的收缩力非常平均,收缩时产生的裂隙节理也是均匀的,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图案。那么这种规则的图案就是六边形。”
几何学中有个空间填充原理:在一个平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三种图形可以完全或几乎填满平面,即不互相重叠,也不留下空隙。但是在这三种图形中,如果同样的周长,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六边形具有“完全充填”和“最具效率”的双重优势。
可以说,岩浆冷却收缩时,只有形成一个个相等或相似的正六边形,才能耗能最小。还有一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作为研究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法国科学家费尔马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总是通过最短的途径发生作用的。”1744年4月,法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把这个原理总结为最一般的规律:“任何不受影响的动力学系统在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式总是使有关的作用量为最小。这个原理称为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炽热的玄武岩岩浆冷却成岩的过程中,显然自然界利用了神奇的六边形,使路径最短、速度最快、作用量最小。
由此,所谓的“人类最小努力原理”也诞生了:人类总是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报。
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好比正六边形的六个边,他们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又耗能最小的、回报最大的正六边形,这个正六边形的核心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在“情”弦上谱写“理”的音符
——论电视人物专题中的“情”“理”关系
摘要:作为电视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人物专题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越来越注重表现各种“情”和由“情”而来的“理”。在电视人物专题中,“情”和“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以事言“情”,以“情”说“理”,“理”在“情”中,“情”在事里。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情理关系
一、电视专题的概念及类型
“电视专题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按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一种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电视文化形态。”电视专题的概念反映出它的两种特性: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具备艺术的审美性。通俗地说,电视专题是以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为表现内容,并借助电视手段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电视专题是对电视新闻的进一步深化和有效补充,它可以反映比新闻多得多的信息,全方位展
微道:电视采编实践 / 罗秋实著.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3
ISBN 978-7-106-04670-5
Ⅰ. ①微… Ⅱ. ①罗… Ⅲ. ①电视新闻-新闻采访
②电视新闻-新闻编辑 Ⅳ. ①G2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48824号
续航(代序)
2016年11月8日,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在微信朋友圈满屏“自嗨”和“祝福”的冲击下,在抚顺广播电视台优秀新闻工作者颁奖晚会的高潮节点,我在论文的最后落下了一个句号,这似乎有点尴尬——就这么结束了吗?
顶着记者“光环”的20年里,我“过”了17个“记者节”,但只有2016年这个“记者节”才真正让我静下心来细想,记者究竟是个什么职业?电视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
有关这两个问题,在2016年的记者节来临前后,在众多社会化媒体上有着诸多的精彩总结和评价,有感动,有不屑,有触动,有反思,精彩之极也。但每个记者的真实体验又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之。在众多笔锋犀利、思想超前的业界翘楚面前,我不敢对“记者”妄下定论,只能在故纸堆里整理我曾经的“思想”,并把它们集合在一起,权当对自己20年记者生涯的小结。
动了这个念头,是因为一份我在1998年10月20号写的一条新闻的解说词,它放在一摞手写解说词的最上面,被我无意中在柜子底下发现。这一摞解说词大概有100多份,是我记者生涯初期的印记,有简讯,有消息,有专题,有晚会台本,还有节目策划方案。可能是当时的我觉得写得不错吧,就留了下来。稿纸、钢笔、手写,20年前淳朴的新闻感觉扑面而来。在这些稿件的旁边是几个装满录像带的箱子,里面竟然是十多年前我做的各类节目。翻阅之后,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了。
我开始对单位和家里的抽屉、书柜、箱子、8块硬盘、5个移动硬盘、18个笔记本进行“地毯式”搜索,找到了从1998年9月到2014年4月发表在各类专业刊物上的论文,还有更多或零散、或成型的业务笔记、编导手记、看片感受、审片随想,甚至还有预想未写的论文题目。好吧,既然已经找出来了,就继续吧。发表过的,重新校对,适当补充,或者就相同题目和论点重新论述;没发表的,列好题目,确定主题,动笔。原以为这个过程会很轻松,毕竟都是自己所思所想,但真正开始的时候,放在键盘上的手指经常木然不动,或者频繁敲击退格键或Esc键,各种纷杂的信息一起涌入大脑。东有论点,西有论据,南有素材,北有线索,但就是不能融汇在一起。这是个痛苦的过程。
坚持,痛并快乐着。
在抚顺广播电视台,我经历的岗位和节目形态比较多。初入新闻界,做的是新闻记者,三年后转到专题部门,四年后操刀当时很火的综艺节目,并且在做综艺的第三年成为制片人,带着编导和主持人一起扛过了繁重又欢乐的一年。物极必反吧,在舞台的喧嚣热闹还萦绕在脑海的时候,我又投身故纸堆,策划制作反映抚顺历史文化的纪录片栏目《记忆》。一年后,抖落掉历史尘埃,斗志昂扬地杀向法治专题栏目。节目形态和内容的极大反差没有对我造成任何影响,有时回过头想想,历史类纪录片的厚重感、慢节奏和法治类专题的紧张感、快节奏在我的头脑中转换得如此顺畅,可能是从业十年的历练带给了我从容和淡定。而后,电视民生新闻、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民生新闻岗位的负责人的经历,让我对电视有了越来越难以割舍的感情。
在反复翻阅、回忆、整理、重塑、总结、落笔的循环过程中,记者节当天我终于在笔端投下最后一个句点。这并不是刻意为之,或许我在为自己的付出找个落脚点,也可能是为了有种仪式感。
我深知,我的这些文字距离专家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正是这漫长的距离让我有了前进的冲动与动力。只有走过,方知不足。
在这媒体狼烟四起的时代,在传统媒体危机四伏的年代,我还在坚守电视媒体,与之共进退。我希望这本书的字与字、句与句、标点与标点、段落与段落、章节与章节之间都可以发生聚变或裂变,为我续航,为我深爱的电视媒体续航。
罗秋实
目 录
◆续航(代序)001
◆平衡六边形
——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多维度解读001
一、时度——把握节奏002
二、角度——决定视野003
三、尺度——把握分寸006
四、高度——决定境界011
五、深度——引发思考013
六、温度——抒写情怀017
◆在“情”弦上谱写“理”的音符
——论电视人物专题中的“情”“理”关系022
一、电视专题的概念及类型022
二、电视人物专题的概念及特点023
三、电视人物专题的“情”与“理”025
◆“非专业”影像的专业化调整
——手机影像、DV、监控视频与电视
民生新闻的有效对接037
一、智能手机视频的广泛使用激发
电视民生新闻活力037
二、DV视频打开了新闻的百姓视角054
三、公共监控视频延展了民生新闻的视角061
四、社区影像与电视民生新闻的有效对接078
五、小结082
◆“画龙”与“点睛”
——全媒体阵营中的电视解说词083
一、电视解说词“登录”网站的隐情083
二、电视解说词是什么样的文字085
三、电视解说词要为“看”而写086
四、电视画面和电视解说词应相得益彰091
五、特殊的电视解说词098
六、当全媒体成为电视新闻的“战场”103
◆电视民生新闻编排的节奏曲线107
一、由美文引发的美感107
二、节奏初探108
三、电视新闻编排的节奏营造要素111
四、电视新闻编排的节奏营造策略123
五、小结128
◆画无定法 物有常理
——由《我是歌手》看同景别画面剪辑129
◆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共享与融合133
一、传统电视媒体遭遇网络视听媒体的冲击134
二、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
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135
三、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
共享和融合需要进行的转变138
四、结束语148
◆纪录片的栏目化走向149
一、放大纪实趣味,尊重视听思维,从现象
传播的状态,转化为点状的爆发149
二、 从信息量的传播转化为记忆点的传播150
三、找到一个栏目化的生产标准,
加强栏目制作的策划力量151
四、纪录片的栏目在频道中所处的位置评价151
◆栏目化后的纪录片之品格重塑153
一、精英品格153
二、平民品格155
三、兼收并蓄157
◆把握法治专题节目的四个关系158
一、标题选用的“点”与“面”的关系158
二、题材“新”与“旧”的关系160
三、事实“展现”与内涵“发现”的关系160
四、画面、声音的“原生态”和“再加工”的关系161
◆电视·电视人·电视文化意识162
◆电视媒体内容的转型再思考165
一、内容165
二、内容官171
三、内容的价值、自信和转型177
◆平平淡淡才是真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思考186
一、电视新闻题材“平民化”187
二、电视新闻角度“平民化”188
三、电视新闻解说词“平民化”188
◆电视新闻如何赢得观众的注意力190
一、电视新闻节目要不断创新,使之
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191
二、把信息“量”的堆积转化为
信息“质”的加工192
三、更加突出新闻的地方特色193
◆电视消息新闻能用画面“说故事”吗194
◆网络新闻传播新思路198
◆网络可以为新闻做什么201
◆新闻的网络传播特性204
一、数字化技术传播205
二、多媒体整合传播206
三、新闻信息的海量传播207
四、新闻信息的交互式传播207
五、新闻信息的互动式传播208
六、新闻信息的超链接传播208
◆由《<直播抚顺>转型记》看
栏目改版之节奏变化210
第一次转型没有过渡212
第二次转型从零开始214
再 读215
◆参考文献217
编 著217
期 刊219
网 站221
平衡六边形
——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多维度解读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要素有很多,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六个要素好似正六边形的六个边,共同构成了稳定、高效、合理的电视民生新闻内涵架构。只有充分发挥这六个要素的潜能,才能让电视民生新闻再次重回媒体发展的轨道。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六个要素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实践中应起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关键词: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温度;新闻;电视;民生
这几年,我不断接到各种传媒机构主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的邀请电话和函件,邮箱、微信和微博也不断接到诸如“全媒体采编实战派”“融媒体实战研修班”“网络客户端训练营”之类的培训通知,好像没有网络,电视新闻就没有了立足之地。的确,目前的电视新闻在社会化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挤压下,日显疲态。但人们在网络信息狂轰滥炸下,逐渐有了真假难辨、真相何在的感觉,由此,专业媒体的关注度开始回暖。虽然在消息来源的确认,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高屋建瓴的评述上专业媒体强于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但不能因为受众的对专业媒体的关注上升就认为专业媒体正在走出“围剿”。在信息海洋中,媒体的竞争只能愈演愈烈,专业媒体只有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信息战中勇立潮头,才能为受众提供更为准确、可靠、全面、深入的信息产品。作为专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媒体中的民生新闻信息传播品质至少要把握和提升六个方面,即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才能发挥自身优势,才有资本在这场残酷的信息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然后才有可能谈到继续发展。
一、时度——把握节奏
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新闻播发的速度,二为新闻播发的时机。
速度,是新闻的重要特质之一,特别是在目前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播发越早,关注度越高,社会影响力越大。但电视媒体的专业属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的播发速度远远赶不上网络媒体。在电视新闻制播流程中,有关视频部分的处理最为耗时,现场录制、视频采集、同期声整理、后期剪辑、唱词、字幕、合成、上传等一系列必须完成的工作,往往让新闻的时效性打了折扣,再加上解说词的撰写、层层审核、配音,等到新闻播出,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小时,而此时,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已经满天飞了。
直播是解决电视新闻播发速度的最为直接的技术手段,但对于地面频道来说,随时直播新闻涉及到技术、人员、节目编排等多方面的限制,至少目前还不成熟。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媒体采制的新闻通过网络即时传播只是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的采编速度就非常重要了。即使对于现在每天定点录播的电视新闻来说,快采、快写、快编、快播也是一种业界准则。
电视新闻追求速度要从采编各个环节要时间,出发要迅速,拍摄要心中有数,写稿要对照画面言简意赅,这样后期剪辑的速度自然就快。另外,采编流程中的审核、配音等技术环节也要提高效率。综合下来,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在电视新闻传播中,新闻播发时机比速度更为重要。
2016年5月,有关抚顺远洋城小区违建的投诉日渐增多,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今日播报》派出记者连续进行了一周的采访,将违建种类,业主违建的原因,物业和其他业主的反映收集整理后连续播发系列报道,并在系列报道结束的前一天对主管单位—顺城区执法局进行暗访,看看执法部门对园区大规模违建的现象持何种态度。系列报道结束的第二天,记者对顺城区执法局明确提出采访要求被拒,当晚又播发了相关报道,直接促使了顺城区执法局、公安、消防联合执法,对园区内的违建进行集中强拆。如果此次大规模违建的采访随机进行,采回来就发,就形成不了舆论的叠加效应,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违建被拆,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力度就不会很好地展现。
电视新闻的播发时机没有明确规定,完全靠编辑、栏目主管或者主管领导对新闻的理解,以及对新闻播发后效果的把控,这不仅仅需要多年新闻一线的工作经历,更需要对社会大环境的了解,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熟悉和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反响的准确预判。
二、角度——决定视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经常拿来用作有关角度的解读。的确如此,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一旦移步换景,自然别有洞天。电视新闻采访何尝不是如此。这就是电视新闻的角度问题。
角度,本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角的大小的量,引申为看事情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和“观察点”。而新闻的角度,就是记者发现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角度的报道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这取决于国家立场、媒体性质、目标受众和记者的职业个性等不同方面。
新闻事件内容的多面性使得其中蕴藏的新闻价值有高有低,这就需要记者要带着审视的眼光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一条有关“世行代表团”预评估城市给水改造工程项目的会议新闻,在时政记者眼中可能只是个会议,在民生新闻记者眼中,会议之外内涵可能更丰富,可以从城市给水功能不堪重负切入,也可以从政府争取世行贷款改善民生说事。不同角度的报道,造就了不同的新闻价值,达到了不同的新闻传播效果。这里,新闻栏目的属性限制了记者的采访的角度,但这并不应成为记者多角度思考的借口。
每当转换角度看新闻事件,总会发现不同的风景,而这些不同的风景的拼接、融合后,视野自然开阔,其中蕴含的各种亮点自然纷至沓来。
在新闻职业道德约束下,记者对新闻角度的建构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将新闻导向和新闻的宣传价值最大化地表现出来。而面对新闻的同质化、表象化和浅层化,角度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新闻作品才有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1. 关注点上找角度
受众关心、关切、感兴趣、想解决的问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切入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每天更多地要面对百姓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新闻事件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群众想知未知的问题的新闻才能真正体现新闻价值。
在北方,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决定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每年的供暖初期,有关供暖温度不达标的投诉就呈直线上升。从供暖温度不达标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群众生活如何不便,温度为何不达标,问题出在哪里,供暖企业如何解决,商品经济中等价交换如何在供暖过程中实现,温度不达标如何退费等。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在常规播报新闻事件后,一般都会从以上群众十分关注的几方面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采访,将众多个案上升为普遍现象,从而敦促相关供暖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行动起来,切实解决冬季家如冰窖的困境。
2. 逆向思维找角度
记者都有思维惯性,类似题材做多了,往往陷入思维误区,不能自拔。好人好事的报道就是如此。
2016年11月23日,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一滑冰爱好者不慎落水,正在不远处的几位冬泳爱好者紧急施救,大家趴在冰面上组成“猴子捞月”队形将落水者救上岸。此事在微信上传播后,辽宁卫视和央视都做了报道,但都是正面宣传,弘扬救人者的雷锋精神。《今日播报》记者在完成常规报道后,又从落水者河面尚未完全封冻就滑冰的角度,分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负能量。报道施救者是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报道落水者的行为是为了警示具有潜在行为的人不要以身试险,以防给社会和他人带来附加的伤害。
只要记者有心,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司空见惯的事物和观点也能焕发新的活力,新闻价值也能极大地被激发。
3. 共鸣点上找角度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要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受众的心弦,引起心理上的“共振”。
“共鸣”一词,在物理学中的声学部分,是指“由声波的作用而引起的共振现象”。就是说,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就被引起振动,即共鸣。可见,新闻作品和受众二者的“共振频率”是引起共振的先决条件。那么,“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受众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以寻求同受众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如此,则不难实现电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今日播报》在2016年11月中旬播出了一条有关违建挡了邻居采光的新闻。一段时间以来,抚顺市特别是在顺城区违建情况非常严重,群众对城管执法部门意见颇大。记者选择了“顺城区执法局领导很忙”与70多岁老大爷十数次往返家和执法局但见不到领导的角度表现新闻事实,这样就与有类似经历的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当然,这条新闻的初衷不是为了抹黑顺城区城管的执法形象,而是以此敦促执法部门尽快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百姓面临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执法局的领导也会在这条新闻中产生别样的“心理共鸣”,不久,这处违建就被拆除了。
4. 以小见大找角度
“小”和“大”是相对的。“小”指的是小的细节、情节、最新变动、离受众最近的点和引人关注,“大”指的是有分量的社会主题。这种角度的选取也就是新闻界常说的小切口,大主题。
2015年4月末,《今日播报》策划了劳动节系列节目。为了摆脱常规的人物报道的模式,《今日播报》选择了单独表现不同劳动者的手来揭示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劳动者不同的人生历程。护士的手在保温箱里轻抚婴儿,建筑工人的手在工地上搬砖摞瓦,保洁大姐的手在落地玻璃上上下擦拭,水产小贩的手在水槽中捞起螃蟹,懵懂孩童的手在饭桌上不熟练地使用筷子……一双双或大或小或胖或瘦或细嫩或粗糙的手,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不用解说词,不用配音,就很好地让劳动节的主题深入人心。这个策划,落笔于小处,反映在社会大背景,犹如一滴水反射了整个太阳的光芒,直抵受众内心,感人至深。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新闻策划。
以上只是电视新闻采编实践中运用最多的四种角度选择方式,此外还有通过发散思维、事件或人物特点、以旧见新、转换立场等不同方法确定新闻采编角度,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这些角度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电视新闻的采编实践中,一条新闻往往是多种角度相互交叉重叠,相互交融,只要选好角度,作品就成功了一半,至于以什么方式选角度,其实并不重要。但有一点要特别强调一下,就是对于以社会监督新闻为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呈现新闻事件上的角度选择,特别是画面拍摄和剪辑角度,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倾向性,而受众通过电视媒体接收这些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这种倾向性的影响。为避免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就要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受众所思所想来确定新闻角度,但这并不意味单纯的迎合受众需求而走向低俗化。
三、尺度——把握分寸
尺度,一般用来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引申为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事件的标准。“尺”为工具,“度”为标准。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即为新闻事件的表现界限。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通过文字、画面、字幕、配音表达、表现内容、内涵、内幕到何种程度,将会决定新闻的社会影响力,也会决定新闻的价值几何。
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广泛性,所以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没有,也不可能进行明确的量化。界限放宽,表现范围就大,但有可能产生有违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现象或者触碰到某些单位、个人的隐私;界限收窄,表现范围就小,就有可能造成新闻事实的表现不完整。另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新闻事件、不同舆论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栏目属性等,都会有不同的界限要求,就如同一场车祸和一次爱心捐助的表现界限要根据受众的不同收视心态和心理采用不同的“尺”来衡量;对类似执法部门不作为的新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尺度要求。这些变量决定了新闻的尺度只能是一个具有模糊边界的范围,但这并不证明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因为尺度的模糊边界而在新闻实践中不顾尺度、随心所欲。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些变量分别放进“真”“善”“美”三个尺度集合,以此来圈定电视民生新闻的表现尺度。
1. 毫无疑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在“真”这个集合中,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与实际的客观事实的吻合度就是这个集合的界限
理想状态的新闻,“强调的是真实性和记者态度的中立性,记者要努力保持‘零度’采访,悬置个人态度,新闻语言(包括电视画面语言)应该追求质朴、简单,拒绝一切不必要的修辞,回避形容词,不应该使用带有色彩的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剪辑)。”但是,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本身就存在倾向性,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实践中只能无限接近真相却无法达到真相,记者永远不可能做到纯客观。无论哪种社会体制下的记者都生活在现实之中,对社会的记录都会融入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事实是一个存在,不可能自己表述,只能被表述。“所谓客观,都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事实进行的‘客观’判断和‘客观’表述。”但是,至少,新闻的“真”的尺度要达到两个层次:一是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况、数据及局部和整体都要真实可靠;二是新闻事件要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没有本质的真实,即使所选的事实(个别的、没有普遍性)再真实,充其量也只是对客观事物以偏概全;反之,一些新闻事实从表面上看,也可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由于事实的失真,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这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
2.“善”这个集合的界限就是新闻作品能够给受众和社会带来正的、好的影响,能够推动社会的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向积极方向发展
以往,电视民生新闻在“善”的方面考虑不多,除了好人好事、慈善义举、社区活动被直接与“善”划上等号外,其他突发事件、行业新闻、生活资讯、监督新闻等都没有与“善”联系起来。正是以往没有注意“善”的尺度,导致了一些新闻播出后产生负面影响。
善的哲学定义为:“善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善,可以满足(完全达到)自己或他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总体上说,善,一定会对人、事物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善的尺度会对新闻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起车祸,适当地、有节制地、表现惨烈的现场可以增加受众对行车安全的重视程度,紧张的救援场面可以让受众感受生命的可贵,对事故的分析也能提高受众的驾驶经验从而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对执法部门不作为的报道,可以促使执法部门尽快解决问题,从事件受害方来看,这是善,从被曝光的执法部门来说,可能觉得新闻单位很“恶”,但是从促使问题解决,推动全社会法治建设的高度来看,此类电视新闻的还是“善”的;一条停水信息预报能够让停水区域的居民提早安排生活,这同样是“善”。
2012年11月份,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抚顺》播出了一条由通讯员送来的片子——《女子无理取闹大骂司机》,讲的是一位50多岁的大妈乘坐公交车过站了,要求司机马上停车遭拒后破口大骂司机一站地。此景被车上的通讯员拍了下来,送到栏目后编辑略作修剪,相当于原汁原味,当晚播出。第二天上午,该大妈就来到电视台讨要说法,由于《直播抚顺》的收视率太高导致了大妈被众人指责,大妈要求电视台赔偿精神损失,一直闹了一天,直到夜里10点多才做通工作,答应不再到电视台闹事。现在反思这个事件,就是没有理解和把握好“善”的分寸,才导致播出效果的极端化:受众觉得大妈的行径恶劣,该曝光,该批判,当事人大妈觉得司机有错在先,自己有理,电视台让自己遭到邻居的唾弃,心情十分不爽。
在对这个新闻事件的采编中,首先,编辑没有对骂人大妈的脸部进行遮挡处理,导致大妈被人认出。其次,对大妈的脏话基本没有剪辑,原汁原味的表现。编辑的心情可以理解,对这类扰乱公共秩序、心中没有公德、满嘴脏话的人十分反感,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节目的看点和收视率,结果让大妈以真面目、真声音示人。第三,对司机解释事情原委和为了乘客安全忍辱负重表现不够,给受众的感觉就是整个车厢一团戾气,整个片子基调非常晦暗。第四,编辑对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曝光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编辑中让这个本应具有普适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变成了对大妈个人的劣性展示,让社会舆论的矛头直接指向骂人的大妈而不是大妈这种骂人行为的普遍性和根源,导致了大妈承受不住方方面面的舆论谴责,最后只能跑到电视台来讨说法。
如果编辑在画面处理时有善之伦理的尺度,给当事人做脸部遮挡,在声音处理时有善之文化和心理的尺度减掉过于露骨的语言,并将司机的语言(解释事情原委)和为了乘客的安全忍辱驾驶(这也是一种善),其他乘客劝阻的行为(同样是一种善)重点突出一下,再通过解说词或编后提示一下公交车停靠条件、公交车行车安全、人生的心态要放宽等,以此缓和通过收视产生的神经紧张,可能在节目播出后就不会对大妈有如此大的影响,大妈本人或许也能明白自己的过错,受众也可以通过这样一条有“看点”的新闻满足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和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稳定运行需要合理有效秩序的教育。
新闻每天发生,种类繁多,事实千差万别,在对新闻的善的尺度具体理解和把握上,不同人由于立场不同、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理论修养的不同,往往会见仁见智。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栏目负责人等时刻保持警醒,善为尺度,站稳立场,提高政治觉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点辩证,才能让电视民生新闻焕发“善”的光芒。
3. 在“美”的集合中,具有审美价值是这个集合的界限。在这个集合中,至少不应具有丑的东西
完整意义上的新闻价值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实用价值,受众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如停水停电预报、打假等;认知价值,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开阔视野,如反电信诈骗宣传等;审美价值,能够给受众带来比较大情感波动和心理冲击。
“凡是有价值的东西,大都是美的东西”。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看新闻内容是否传播了美的信息。美的信息,既包括自然、艺术美,也包括道德情操的精神美。许多报道在传播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美的信息。如新闻中文化艺术和体育比赛,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道德风范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二是形式,既以美的形式表现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画面、解说、字幕、声音、剪辑等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合理运用。二者互为补充,达到统一,才能让受众变接收信息为接受信息。“新闻中不见得具备全部价值要素,但至少审美价值应该还是要有的”。
有时,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表面上我们看不到美的元素,就如同一条简单的路灯不亮的新闻中,画面中都是破损的路灯和路灯杆,焦急、无奈或愤怒的神情,如果新闻到此为止,一定不会有美感。为了让这样的电视民生新闻具备审美价值,就要继续深入地采访,通过各种方法让百姓和受众得到路灯即将修复的好消息,即使画面表现不出来,但受众通过百姓得到好消息后的表情和新闻事件比较圆满解决的结果感受到新闻美的价值。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可以通过隐性的结果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此来增加新闻的审美价值。
四、高度——决定境界
电视民生新闻在各个电视媒体都有一席之地,但火爆的背后,低俗化、琐碎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潜滋暗长,有观众批评电视民生新闻是鸡零狗碎、鸡飞狗跳、鸡鸣狗盗、一地鸡毛,是“低端产品”;还有的电视民生新闻片面追求世俗化的“活色生香”,曲解新闻故事的内涵,不加节制地铺陈、渲染世俗生活的“原生态”,导致新闻的失真、虚假,偏离了时代的面貌,失去了宏观的真实。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所以,才有了电视民生新闻境界不高、品位不够的评论。
学界概括了新闻价值五要素为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电视民生新闻之所以被批为“低端产品”,陷入“自我矮化”的误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夸大了接近性的价值要素,混淆了受众“想知道”与“应当知道”的界限,淡化了信息要有用、有益的基本准则,而偏爱于信息的有趣。其实,“接近性”是在“知悉意义”之内的,对受众而言,既涉及到切身利害,又要对他们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要想改变电视民生新闻这种“市井新闻”的“低端”状态,就要重新认识“重要性”这个新闻价值要素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地位,并努力寻求“重要性”和“接近性”的结合点,要在“大思路”“大情怀”“大智慧”的视野里,在宏观背景的参照下,采用“大手笔”,做好新闻事件的二度开发。
这需要两种高度:政治高度和人生高度。
政治高度就是要高端定位,栏目上下都要了解中央省市政策,了解民情民意民需,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觉悟和职业素养,才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观照社会现实,并将其转化为观察和介入社会的视野和方法,从而在“高站位”中创造新闻品质的“高价位”。在这样的政治高度下,记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与舆论时,才能把握调查研究的时机和着力点,将社会的真问题设置为社会议程,通过实事求是的调研“说真话,办实事”,以“负责任”的媒体话语影响舆论和历史走向,从而让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力度最大化。
2016年11月29日,抚顺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今日播报》播出了一条《抚矿运输部违规施工态度横》的片子。如果单从城管执法强拆违建的高度报道,没有什么问题,但只是一条常规新闻。违建的位置虽在厂区内,但整个厂区是在北邦——抚顺的采煤沉陷区,此地的避险安置正在有序开展,迁出的民宅和企业都要按照建筑的面积进行补偿。而避险安置却是本年度抚顺乃至全省的大事,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惠民政策的落实。如果记者不了解这个正在进行的全市重要工作,不能站在全市的高度看待这次强拆违建,就不能深刻揭露违建的本来面目。因为这不仅仅是个违建的问题,更深层次地涉及到打政策擦边球的问题。所以说,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从新闻价值的判断,到报道角度的选择,再到真相的挖掘和问题的解析,新闻生产的每个环节,离开了足够的政治高度,都无法做得充分。
新华社记者陈芳一直在强调目光高远的“联系观”:“新闻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历史横向的、纵向的关系中。一个现象、人物、事件,要在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下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中考察,要在突发性(偶然性)中看到必然性,而不能就事论事,要有全局眼光,视野开阔高远,从中央和国家高度去看,总能挖掘出更深厚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报道的作用和影响更大,甚至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烙印。”
陈芳还说,“记者要将对国家、人民的热爱与理解,沉淀为对国泰民安、公平正义的自觉追求,在不断的追求和超越中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将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汇聚到视点,目光犀利高远,脚步沉稳不倦,迈向人生的立功立德立言之境。”其实,陈芳的这段话的内涵就是新闻人的人生高度。
“与职业无关,成功的秘诀在于热爱所做之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一项事业”。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源泉,才会有事业心,才会有持续工作的劲头。热爱源于价值感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将自我价值融入社会价值的信念。
记者要“修炼”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不能丢弃,不在于如何受到表扬,如何出名,而在乎自己的报道或为弱势群体伸张了正义,或促进某一社会问题得到关注与改善,或促使某一政策的出台或转向,或以一家之言融入公共话语甚至是学术话语,在对“重点难点热点”的探求中,走出一番具有高度的人生境界,同时也让电视民生新闻“修炼”到“大气象”“大境界”。
五、深度——引发思考
信息时代,信息已不是稀缺资源,解读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因此,在新闻传播的竞争中,既看媒体能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更看媒体能提供什么样的观点;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能没有独家观点;媒体不能光做信息媒体,还要做思想媒体。
目前,受传播渠道、舆论环境、采编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版面、部门或栏目相继撤并,深度报道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深度报道形式的式微并不代表新闻深度的式微,深度仍然是新闻的重要品质。
与更注重犀利论理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不同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更应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碎片化生活中发掘深层次的线索和缘由,并在此基础上,横向多联系,纵向多对比,发现规律,揭示实质,探索发展趋势,并引发受众的思考,从而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从时政新闻剥离出自成门派后,一路高歌猛进,席卷全国各电视媒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形态。但是在大量消费公众事件和大众情感后,加之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陷入了发展的误区,做民生,几乎全是鸡毛蒜皮的事,做深度,心理惯性、采访惯性和记者的职业素养都成为阻碍。至此,电视民生新闻到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地步。
电视媒体的采编人员的专业能力、内容发布都具有极强的专业属性和权威性,这也是老牌电视媒体人仅剩的优越感了。电视媒体专业化的采编力量和新闻操守对还原新闻事实、保障消息的可信度的作用,相较于新媒体更加突出。但这种独家的深度在当下的媒体生态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绝对优势。
大众传播自兴起之日就天然地带有精英主义色彩,无论是有意识地自上而下地宣传,还是基于新闻专业主义和民主精神的使命,传统电视媒体在报道中往往不自觉地扮演说服者的角色,试图通过自己专业的报道以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甚至塑造普世价值。但这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在公众话语权开放的信息环境下,已经不太被大众所接受,收视率和媒体影响力的降低就在所难免了。
浅层次、碎片化、泡沫化、娱乐化的新媒体信息获取方式一直以来就为媒体研究者所诟病。相比而言,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似乎更有优势,而事实上传统电视媒体播发的所谓有“深度”的报道主要体现在“把关人”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相比于动态消息,有深度的报道更多的是展现了媒体的态度和价值观,是一种“他把关”的“深度”与“阅读”,受众处于被“喂养”的状态,而非独立的精神思考。
新闻需要深度,只是不同类型的新闻所涉及的深度不同而已。目前,深度已不是深度报道的专属,而电视民生新闻也不应再囿于市井。观察现在的媒体生态,不难发现当下的“深度”被赋予了新的可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让受众广泛参与、多方平等讨论、大众把关筛选方能彰显新闻的力量。
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平等性给电视民生新闻的生产与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大到一个媒体或小到一个栏目,在网络端架设的开放式的互动平台会吸引大量受众参与电视民生新闻播发的新闻事件的讨论,对于社会事件的认识往往可以在讨论中达到更深入的水平。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采访。电视媒体在传播的主战场——播出平台上设置议题,然后在传播的新战场——网络客户端展开讨论,尽管最初的消息或评论较为分散,甚至在认知上产生偏差,但开放平台上的信息多向流动使其有着强大的自我修正功能,有利于真实资讯和深度发掘。2016年5月,抚顺中燃在抚顺城东地区进行煤气置换成天然气过程中组织混乱,引起百姓强烈不满,经《今日播报》报道,并在抚顺广播电视台辽东网手机客户端上发布后,评论群瞬间刷屏,网友的大量评论直指中燃的内部管理的混乱,经营理念的落后,深层次地揭露了抚顺中燃在民生工程改造项目上的随意和对待客户的傲慢姿态。这些在动态新闻中不太可能实现的深度信息,在网友的集体无意识努力下成为现实,也让传统媒体独家的深度走向了众说的深度。
在这次网络评论中,受众从电视媒体专业记者采编的新闻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评论,网友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大家平等参与讨论。尽管评论碎片化滋生了一定不良言论,但随着参与受众的增多,提供信息的丰富,更大氛围的民意啸聚,反而更加逼近事实真相,并不断深入发掘幕后真相,从原来传统媒体居高临下的说教走向网络平等参与讨论,深度,自然水到渠成。
有人说,评论区大量的泡沫信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的受众已经逐渐适应了这样的信息轰炸,他们最终会在自我思考和比较下,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这将有利于电视媒体将“他把关”的深度转向培养受众独立思考的“自把关”的严肃“阅读”习惯。
电视民生新闻开辟网络舆论场并不是不要传统媒体的深度,而是在兼顾新闻时效和深度的前提下,将新闻事件的深度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对电视新闻产品“深度”的重新定义。从这个视角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或许更有益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向死而生。
尽管网络平台可以作为发掘新闻深度的新的战场,但作为一个有着20年采访经验的老记者,我还是认为,做好前期的采访以保证新闻深度还是首选。事实有多个要素,真相有多个层次,认识有多个阶段。一个报道的价值与影响基于其和事实的契合度,而新闻真实的逼近和新闻传播效果的实现,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最大化。
在这里,我想说,思想有多远,采访就有多深。在“思想”的过程中,记者、编辑和新闻负责人的思维结构对新闻的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思维科学看来,“思维结构包括知识信息层、动力调控层和智力智慧层三大层次”。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发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构建。
在以事实意识为核心的知识信息层中,对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的占有越充分,获得的事实越多,离深度就越近。多年来,抚顺街头的电动三轮车越来越多,这些俗称小凉快的电动车辆没保险,没牌照,没有运营手续,但以低价位运营在道路客运市场上一直长盛不衰。《今日播报》策划的《小凉快,路在何方》的系列报道,前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采访,掌握了大量的小凉快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破坏营运市场的一手素材及车主、市民、交通、公安、信访、律师、工商等管理部门、个人的对待小凉快的态度,完成了深度的报道,并在网络客户端引起广泛评论。不久,由市公安局牵头的小凉快综合治理行动展开,并下决心彻底治理,为此,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还专程来到抚顺就小凉快治理制作专题节目。在这次有关小凉快的深度报道中,采编的各个环节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在有关小凉快的思维结构这张“网”中产生了大量“网结”,由此,思维结构趋于完善,深入洞察小凉快的本质,最终促进了小凉快问题的解决。
在这次有关小凉快的报道中,思维结构中的动力调控层——问题意识被放大了,为记者探究事实真相提供了动力。
问题意识也称为质疑精神,他要求记者不断围绕新闻事实深入发问。问题意识为事实意识的落实提供了方向。记者究竟占有哪些事实?占有到什么程度才算充分,才足以揭示真相呢?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下,记者要围绕事件不断提问又不断地通过采访找到答案,当所有的疑问都被一一解答的时候,事实的本质真相也就显露了出来。
在进行小凉快问题采访前,记者对车主的运营初衷,乘客的乘坐心态,交管部门的治理态度,工商部门对生产企业的执法力度设计了30多个问题,并在采访过程中以此又延展出几十个小问题,非常充分地掌握了有关小凉快的种种状态。如果记者只满足于采访素材的丰富,就不可能形成强劲的宣传效果,也就没有央视的《今日说法》来到抚顺进行专题报道。正是记者在采访的各个环节运用充分发挥了智力智慧层的辩证意识,才得以深入揭示小凉快与整个现代城市发展格格不入的深刻内涵。
智力智慧层是思维结构的深层结构,能体现思维结构的整体水平。小凉快的策划团队没有仅仅将小凉快满街跑作为一个新闻事件的“点”,而是把这个“点”进行延伸,运用宏观化的思维把它放到整个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让小凉快与城市发展联系起来,并动态思维,四轮电动车开始抢占三轮小凉快的“运营市场”,使得这组报道的意义得以凸显和放大。
六、温度——抒写情怀
温度有低有高。低温让人寒冷,高温使人灼热。只有暖流,才能让人觉得温润舒心,通体舒畅。
新闻也有“温度”,电视民生新闻更是应该有“温度”。这种温度也有高低之分,体现记者采访时“外冷内热”,也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与受众需求相契合的情感共鸣。
无论何种媒体的新闻采访,记者都要尽量避免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去,以免人为改变事件进程,记者主观倾向表露明显,所以,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要保持中立,低温在外,外在表现要不偏不倚,但内心是要热起来的,用心感受新闻事件的内在的精神和人生、人性,最终才让新闻作品通过电波、网络传导不同的“温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众对电视民生新闻保持高度的热情,是因为这种电视新闻形式契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诸如对政府某职能部门不作为的曝光的泄愤心理,对小伙因情感纠纷爬桥跳楼的围观心理,对警方抓捕逃犯现场的寻求刺激的心理,对奇怪事物的猎奇心理,对凶杀色情场面的窥探心理等。虽然有些电视新闻作品制作较为精良,但现在来看,这些民生新闻所传导的新闻“温度”过低,只是满足了一段时间内的、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初期,这种低温新闻不断充斥在电视屏幕上。现在也有,但已经大大减少了。究其原因,人之初,性本善,人们还是愿意接收积极向上的信息,阳光总比黑暗更能让人心情舒畅。
同样是表现苦难,表现食不果腹,同样都在受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获得1994年普利策奖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和英国自由投稿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曾获荷赛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奖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就散发着不同的温度,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饥饿的小女孩》发表后,凯文·卡特因无法承担社会舆论的指责和内心的自责而自杀。他遭人指责和自责而自杀,不是为他带来荣耀的职业行为,而是本应高于职业行为之上的“人的行为”——救饥饿的小女孩与鹰口之下。他的作品虽然震撼人心,但是因为它不具备人性关怀的品质,而让人周身寒彻。卡特就是死于自己作品中因人性冷漠而产生的“冰毒”的折磨。而迈克·威尔斯的《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却在表现相同题材的情况下,赢得了公众的心。一只白人的硕大的手上与一只黑人的干瘦的小爪子握在一起,以一个特写,表现重大的主题,其蕴含的深刻的关怀,不但让镜头笼罩着人性的光辉,也让新闻流淌着暖心的温度。
一种情怀,两种温度,不同结果。可见,新闻传递的温度不同,会对新闻的传播过程和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新闻温度的制造和传导中,电视作品和摄影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目前有着从低语境向高语境过渡的趋势,而受众对新闻“温度”的感受也越来越向暖暖的感觉靠近。不矫情,不造作,或水到渠成,或利剑穿心,只要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元素,自然就具备了暖心的基础。电视民生新闻要面向普罗大众,各个层次,各种素质,各种需求,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普世的、积极的、充满人性光辉的、释放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和人物,永远都是被所有人所接受的。这种“温度”正是当下电视民生新闻所欠缺的。
“有人把‘有温度’的电视民生新闻简单地看作是新鲜的、热闹的、浅层次的、一般化的反映问题,其实这是电视新闻从业者民生意识的落后与新兴概念融合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老思维硬配新观念造成的“夹生”状态,电视民生新闻只能是原地踏步,结果就是作茧自缚,丧失了电视新闻媒体应有的、必须要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基层百姓应有的感情积累。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信息生态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温度”只有外化为节目对普罗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内化成浸入受众心田的“温暖”。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只有蕴含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力量,才能情感洋溢,彰显厚度、温度和品位。
要“温度”,就要在报道中坚持深入到基层一线,真正体察和了解百姓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就要在报道中体现对普通老百姓的深切关爱和善意表达,揭示平凡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蕴含于其中的真、善、美,把正确的人文价值取向传递给受众。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的喜怒哀乐和安危冷暖,为他们改善现状的鼓与呼,会让人感到这是来自社会整体的关怀,能温暖人心,缓和矛盾,激发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奋发向上的动力,引导全社会提升人文品质,共促社会和谐。而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升温”,整个采编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只是“听听”“看看”,而是要真正意义上的“心感身受”,因为理解必须要建立在“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记者、编辑、负责人甚至主持人的素质与修养共同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把握世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能力,也决定了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倾听、感知与“创建”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框架、报道倾向和报道水平。
要“温度”,还要对涉及采访对象尊严和隐私的问题进行慎之又慎的处理。虽然有时候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对内容采写具有重要价值,但毫无保留的披露,可能会给采访对象的生活、工作、形象、心理等带来很大困扰,对采访对象的尊严和隐私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编辑记者找准满足受众知情权和维护采访对象隐私权的平衡点,在确保不伤害新闻当事人尊严和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向事实靠近,尽可能提升新闻的“温度”。特别是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除了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灾难外,还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的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变得舒缓,不安变得平静,恐慌变得理智,以唤起更多的关爱和救助。
“爱如阳光”。当我们的心中充满阳光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才能怀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悲悯之心,把阳光一点一滴地传播给社会大众。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只有把新闻沉在大地上,渗入百姓心坎里,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入思考人性和人类的未来,把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通过富有温度的报道表达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滴渗入大众的心田,才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结语:评价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的众多要素中,除了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这“六度”外,还有广度、厚度、密度、适度、亮度、力度等。之所有选择这“六度”,是因为这六个维度更准确地表达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还有就是源自我对一种几何图形的偏好——正六边形,一种近似完美的几何图形。
在英国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福建南碇岛、张家口张北县的大疙瘩村都有玄武岩石柱群,这些石柱的显著特点的截面为六边形。
地质专家解释:“炽热的熔融状态的岩浆随着火山喷发流出,流到洼地或者河谷停下来,在冷却过程中,岩浆表面张力变小,不足以维持原来较大的面积,必然要产生裂隙,也就是节理,而且玄武岩熔岩的裂隙还会笔直向下地传递。由于成分均匀,岩浆的收缩力非常平均,收缩时产生的裂隙节理也是均匀的,于是就形成了规则的图案。那么这种规则的图案就是六边形。”
几何学中有个空间填充原理:在一个平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三种图形可以完全或几乎填满平面,即不互相重叠,也不留下空隙。但是在这三种图形中,如果同样的周长,正六边形的面积最大。也就是说,六边形具有“完全充填”和“最具效率”的双重优势。
可以说,岩浆冷却收缩时,只有形成一个个相等或相似的正六边形,才能耗能最小。还有一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作为研究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法国科学家费尔马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总是通过最短的途径发生作用的。”1744年4月,法国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把这个原理总结为最一般的规律:“任何不受影响的动力学系统在发生变化时,其变化方式总是使有关的作用量为最小。这个原理称为最小作用量原理。”
在炽热的玄武岩岩浆冷却成岩的过程中,显然自然界利用了神奇的六边形,使路径最短、速度最快、作用量最小。
由此,所谓的“人类最小努力原理”也诞生了:人类总是希望付出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大的回报。
时度、角度、尺度、高度、深度和温度好比正六边形的六个边,他们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又耗能最小的、回报最大的正六边形,这个正六边形的核心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社会影响力。
在“情”弦上谱写“理”的音符
——论电视人物专题中的“情”“理”关系
摘要:作为电视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人物专题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个性化和多样性,越来越注重表现各种“情”和由“情”而来的“理”。在电视人物专题中,“情”和“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以事言“情”,以“情”说“理”,“理”在“情”中,“情”在事里。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情理关系
一、电视专题的概念及类型
“电视专题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按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一种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电视文化形态。”电视专题的概念反映出它的两种特性: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具备艺术的审美性。通俗地说,电视专题是以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为表现内容,并借助电视手段呈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电视专题是对电视新闻的进一步深化和有效补充,它可以反映比新闻多得多的信息,全方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