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四季如歌 / 张清宇著.--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25.1.-- ISBN 978-7-227-08031-2
Ⅰ.I227
中国国家版本馆 CIP 数据核字第 2024QP8085 号
序
一痕春色半庭裁,洒酒十千意满怀。
休论风云三载去,还邀亲友八方来。
龙腾东海城隍庙,鹤舞西溪古树梅。
九曲寒波留暖际,万家灯火笑颜开。
甲辰年大年初一,张清宇教授从宁波发来了这首春节拜年 词。近十年来,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每逢佳节必有诗,再把这些诗词视同欣喜一般分享给亲朋好友,经年累月,养就了张 教授雷打不动的雅好。及至她将厚厚一沓诗词分类理出,准备付梓时,我还是有些惊异,暗忖这漫漫时光辗转留痕,原是给 有心人早早攒下了一份岁月的厚赠。
照说,张教授躬耕于浙江大学这所顶尖学府,汲汲于科 研这块试验田,跟诗词歌赋这样的散淡风雅之学貌似瓜葛的概率并不高。她曾介绍,自己是专攻环境承载力、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文明等方面研究的,主持过国家重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日合作基金、国家公益基金及国 家发改委专项基金等数十项,授权专利二十多项,还是荣获国 家发改委科技进步奖第一人。凡此种种,我作为妥妥的门外汉, 看热闹都未必会,既不敢妄评,也就更无从置喙了。
我只是好奇,既然在浩繁无际的科研之海上弄潮冲浪,还 能插空不时呈现海滩上闲庭信步、踩沙拾贝的意趣,这可是在两个世界之间自如切换哪!如此鲜明的跨界,对绝大多数人而
言无异于鸿沟,张教授却轻轻松松“一笔带过”,若没有些慧心 独运,那又作何解呢?这也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科学与诗歌之间, 是否潜在着一种看不见的联系?
类似的问题也越来越有趣了。比如科学家应该写诗吗,科 学与诗歌如果存在某种联系,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等。这类疑惑就曾由美国布尔茅尔学院化学系的 Michelle Francl 教授 提出,并在她那个化学家的社交圈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 出人意料,居然有 48.5% 的化学家选择二者关系是“厚脸皮的 表亲”(cheeky cousin)。科学与诗歌是一种近亲关系吗?似乎张 教授这些年来科研之余的诗词写作也在佐证这看似奇妙的联想。
我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杨振宁先生多年前谈物理学家诗 歌写作的,他是这么说的 :“诗歌是思想的凝练,你用几行字就 能写出非常复杂的思想。当你写得很好时,它就变成了富有美 感的诗歌、富有力量的诗歌,变成了浓缩凝练的诗篇,这是我 们(物理学家)一直追求的,而且这并不是空想。”科学与诗歌 原本清晰的分野,顿时就模糊了起来。
于是,再读张教授这些珠玑叠翠、锦绣盈眸的文字时,不 经意间就闪过一星疑窦 :作者究竟是被学术科研耽误了的诗人, 还是写诗这种雅好成就了一位愈发卓著的科学家呢?
大抵上,想要从枯燥的科学研究里派生出诗意,并不比石 头上长出麦子更靠谱,就像从绝对的理性中挤出感性一样希望渺茫。如今张教授将二者打通了,将感性与理性兼容了,举凡 所见之景、心头之情、领会之事皆可入诗,本应朝着文学院大门里踱步而去,然则却又从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小径信步而来。
于繁忙之中借闲适,见雅趣,觅诗意,给高速运转的大脑 充个电,为高精的学科钻研调个味,捎带调动一下学识储备喂养接续的灵感,可谓雅事一件。将一路走来的这些诗情雅韵集 成一册,整装面世,切切实实是一桩喜事了。
由衷地贺喜张教授!
是为序。
休论风云三载去,还邀亲友八方来。
龙腾东海城隍庙,鹤舞西溪古树梅。
九曲寒波留暖际,万家灯火笑颜开。
甲辰年大年初一,张清宇教授从宁波发来了这首春节拜年 词。近十年来,这似乎成了一种惯例。每逢佳节必有诗,再把这些诗词视同欣喜一般分享给亲朋好友,经年累月,养就了张 教授雷打不动的雅好。及至她将厚厚一沓诗词分类理出,准备付梓时,我还是有些惊异,暗忖这漫漫时光辗转留痕,原是给 有心人早早攒下了一份岁月的厚赠。
照说,张教授躬耕于浙江大学这所顶尖学府,汲汲于科 研这块试验田,跟诗词歌赋这样的散淡风雅之学貌似瓜葛的概率并不高。她曾介绍,自己是专攻环境承载力、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文明等方面研究的,主持过国家重点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中日合作基金、国家公益基金及国 家发改委专项基金等数十项,授权专利二十多项,还是荣获国 家发改委科技进步奖第一人。凡此种种,我作为妥妥的门外汉, 看热闹都未必会,既不敢妄评,也就更无从置喙了。
我只是好奇,既然在浩繁无际的科研之海上弄潮冲浪,还 能插空不时呈现海滩上闲庭信步、踩沙拾贝的意趣,这可是在两个世界之间自如切换哪!如此鲜明的跨界,对绝大多数人而
言无异于鸿沟,张教授却轻轻松松“一笔带过”,若没有些慧心 独运,那又作何解呢?这也不免让人产生联想 :科学与诗歌之间, 是否潜在着一种看不见的联系?
类似的问题也越来越有趣了。比如科学家应该写诗吗,科 学与诗歌如果存在某种联系,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等等。这类疑惑就曾由美国布尔茅尔学院化学系的 Michelle Francl 教授 提出,并在她那个化学家的社交圈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 出人意料,居然有 48.5% 的化学家选择二者关系是“厚脸皮的 表亲”(cheeky cousin)。科学与诗歌是一种近亲关系吗?似乎张 教授这些年来科研之余的诗词写作也在佐证这看似奇妙的联想。
我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杨振宁先生多年前谈物理学家诗 歌写作的,他是这么说的 :“诗歌是思想的凝练,你用几行字就 能写出非常复杂的思想。当你写得很好时,它就变成了富有美 感的诗歌、富有力量的诗歌,变成了浓缩凝练的诗篇,这是我 们(物理学家)一直追求的,而且这并不是空想。”科学与诗歌 原本清晰的分野,顿时就模糊了起来。
于是,再读张教授这些珠玑叠翠、锦绣盈眸的文字时,不 经意间就闪过一星疑窦 :作者究竟是被学术科研耽误了的诗人, 还是写诗这种雅好成就了一位愈发卓著的科学家呢?
大抵上,想要从枯燥的科学研究里派生出诗意,并不比石 头上长出麦子更靠谱,就像从绝对的理性中挤出感性一样希望渺茫。如今张教授将二者打通了,将感性与理性兼容了,举凡 所见之景、心头之情、领会之事皆可入诗,本应朝着文学院大门里踱步而去,然则却又从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小径信步而来。
于繁忙之中借闲适,见雅趣,觅诗意,给高速运转的大脑 充个电,为高精的学科钻研调个味,捎带调动一下学识储备喂养接续的灵感,可谓雅事一件。将一路走来的这些诗情雅韵集 成一册,整装面世,切切实实是一桩喜事了。
由衷地贺喜张教授!
是为序。
陈勇(诗人,珞珈诗派创始人之一)
目录
一、蝶恋花 …………………………………………… 001
二、虞美人 …………………………………………… 008
三、江城子 …………………………………………… 015
四、鹧鸪天 …………………………………………… 021
五、浣溪沙 …………………………………………… 027
六、行香子 …………………………………………… 032
七、一剪梅 …………………………………………… 039
八、相思引 …………………………………………… 046
九、长相思 …………………………………………… 051
十、钗头凤 …………………………………………… 056
十一、巫山一段云 …………………………………… 063
十二、喝火令 ………………………………………… 068
十三、醉花阴 ………………………………………… 075
十四、采桑子 ………………………………………… 082
十五、定风波 ………………………………………… 089
十六、蓦山溪 ………………………………………… 095
十七、朝中措 ………………………………………… 102
001四季如歌
十八、如梦令 …………………………………………… 107
十九、八声甘州 ………………………………………… 112
二十、卜算子 …………………………………………… 119
二十一、暗香 …………………………………………… 124
二十二、一七令 ………………………………………… 132
二十三、梅弄影 ………………………………………… 141
二十四、南歌子 ………………………………………… 146
二十五、鹊桥仙 ………………………………………… 150
二十六、捣练子 ………………………………………… 157
二十七、洞仙歌 ………………………………………… 162
二十八、清平乐 ………………………………………… 169
二十九、一丛花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