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3037972986
电话:0951-7895312 7895346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新昌西路132号银川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图书编著中心园
网址:http://www.csw66.com
|
|
|
|
|
|
蓝青集
发布日期:2016-09-26 15:09:44
(适合阅读人群:初高中生、大学生、教师、其他文学爱好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蓝青集 / 周金平编著.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6
(书香文苑 / 杜哲,黄娜主编)
ISBN 978-7-106-04479-4
Ⅰ. ①蓝… Ⅱ. ①周… Ⅲ. ①诗集-中国-当代
②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2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32004号
内容梗概
《蓝青集》是一位老师和一群学生的写作汇编。这位老师叫周金平,已从事语文教学十余年;这群学生,都曾是他的孩子,有的已长大成人,有的已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有的还在他的班上学习。
《蓝青集》最大的与众不同,改变了以前师生出书的模式:要么是教师的纯个人专著,要么是学生的纯作文合集。在这本书里,您可以看到一位老师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也可以看到他做教师后的“下水写作”;您还可以看到某位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喜怒哀乐,思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
本书采用“主题”与“文体”相结合、横向与纵向并举的形式编排。《蓝集》定位为“我的那些”,分“那些故事”“那些生活”“那些讲演”“那些情感”“那些欣赏”“那些诗歌”六个版块。《青集》则定位为“学生的这些”,分“这些人和事”“这些物和景”“这些情和理”“这些诗和歌”四个版块;如果同一版块同一学生有多篇文章入选,或同一版块有多个学生写到同一主题,就尽量放到一起,这样读者就可以集中看看其写作水平前后有什么变化或写作方式、风格等各有什么不同,似乎也特有意思。由于诗歌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样式,所以《蓝集》和《青集》都单独列出。
本书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每篇文章后面都附有师生相互点评。写作,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说“三”道“四”,学生也可以指指点点。
读这本书,您可以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和一群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如何一起成长!
三、目录浏览
目 录
蓝集 我的那些
第一编 那些故事
红 儿3
臭 香6
杨氏兄弟8
晒谷石11
作文本上的血渍13
埋葬叛逆17
第二编 那些生活
泥干自落20
走路与拍灰尘21
实习周记四则21
宽待家长28
你先走30
追拍自己的镜头31
孩子,我来帮助你34
我的525 36
许三多给我惹了祸38
第三编 那些讲演
我的人才理论40
做一只勤奋的蜗牛42
别再找借口43
学会与机遇同行45
同学,请优化你的心理46
让微笑流行48
管好“小金库”,让它发挥大用途50
让自己成为一枚手表摆针51
读书吧,你的人生将因此而美丽53
第四编 那些情感
山里山外56
电话线的那头57
最美莫过夕阳红58
老农的知识60
父亲的养牛情结61
中秋节给父母的一封信63
大 爷65
难忘王老师68
铁窗外面的爱69
第五编 那些欣赏
湖滨印记72
忆游鸡鸣尖74
信徒的精神75
校园里倒了棵绿化树78
家乡的年——献给《我们的节日》一书79
好一部时史方志83
拜访鲁迅86
第六编 那些诗歌
炭·父母·诗苑90
仿菩萨蛮二首93
吊母亲(外一首)94
偶得八章95
我要和学生一起前进97
大别山的雪97
雨季的大别山98
走过云南99
青集 学生的这些
第一编 这些人和事
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女生(文/詹雅雯)105
扫帚·童年(文/袁曼玲)106
喜欢多嘴的人(文/李楚楚)108
清晨的脚步声(文/缪志芳)111
枯藤院落(文/葛露雅)112
黄花叹(文/周洒)115
美人计(文/虞旭刚)119
传言的可怕性(文/朱桂凤)121
动物之家(文/袁晋禾)122
让我难忘的体育课(文/应传露)125
一个人的夏天(文/来潞萍)126
我的周末生活(文/陈晓琪)128
“保送生”趣事(文/葛杭萍)130
青春以后(文/葛杭萍)133
第二编 这些物和景
生命,自由(文/袁海萍)140
变形的塑料碗(文/郑筠超)142
橡皮泥(文/詹雅雯)143
生活像花儿一样(文/张杭琴)145
飞的翅膀(文/葛钰琦)146
高 墙(文/郑婷)148
灯·影子(文/郑雷雷)150
雪地·脚印(文/葛莹瑛)151
西湖的水(文/葛莹瑛)152
神游西湖(文/汪苏兰)154
西湖,你睡了吗(文/李楚楚)156
后视镜中的风景(文/张斌)158
我爱田间小路(文/袁杭晶)159
感受美国之行(文/虞旭刚)160
暮色·遐想(文/周洒)163
楼 顶(文/周洒)166
第三编 这些情和理
妈妈生我的时候(文/郑小露)170
爸爸生病我伺候(文/吴燕飞)172
爸爸是座桥(文/陈可沁)173
我的一家(文/吴苏萍)175
红灯闪闪闪(文/缪佳倩)176
左右为难(文/张杭琴)178
致爸爸的一封信(文/袁菲)179
致爸妈的一封信(文/袁淑颖)181
点 歌——送给我的老师(文/吴琦美)183
钓鱼记(文/李楚楚)185
阳光下的友谊(文/江华)187
一路上有你(文/汪露婷)189
美在你身边(文/倪文佳)191
其实幸福很简单(文/葛杭娟)192
感悟成长(文/袁其彬)193
我的读书经(文/郑丽君)195
倾心的爱(文/葛银青)197
黑暗中的曙光——读《悲惨世界》(文/陈萍)198
扫帚·船锚·幸福(文/杨洁)199
郭敬明是否读过陈友谅(文/葛杭萍)201
我们的节日这么过——读《我们的节日》回忆起的(文/钱红萍)204
高举荣辱的火把——读《知荣明耻》有感(文/葛家莹)206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文/葛丹丹)208
和谐从心做起(文/袁琳琳)210
笑对人生(文/舒津津)211
第四编 这些诗和歌
我不再是一个乖乖(文/陈晨)214
溜冰(外一首)(文/袁秋亚)215
算了(文/张龙凤)216
追寻那遗失的美好(文/袁淑颖)217
盛夏那抹忧伤(文/葛红琴)219
我们的色彩(文/李楚楚)220
写满青春(文/袁萍)221
赠 别(文/陈婷)222
雨 季(文/袁海萍)223
这样想着(文/吴琼)225
于南宁忆杭州(文/郑凤海)227
自己的话(后记)229
附 录
本书中已获奖或发表文章列表236
本书编著者部分献稿学生照片241
四、多方评价
他们的话
以身引领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历来是一个两难困境:很重要,但又难以有较好的教学方式。习见的教学技术性的说教,往往被教师所唾弃,也为学生所不听。大有写作教学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感。看到周金平老师的《蓝青集》,似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颇具匠心,很有创意。
第一,言传身教,前有引路人,后有追随者。本书透射出周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即教师做教练做示范,学生则“依葫芦画瓢”但又高于“画瓢”。教师的示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下水作文”,而是集思想、方法、情感于一体的整体性层面上的高级示范,这个载体就是周老师公开发表的“署名之作”。学生极有兴趣,带着羡慕之情跟随教师学习作文之法。
第二,这样的写作教学极具实践意义。作文教学的教师不说是一个作家、写家,当是一个写者,一个写作的爱好者,自己会写、能写一点。多数的语文教师是不善于不勤于写一点东西的,于是和学生的写作距离自然辽远。但我们周老师做了,做得很好。因此,本书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很有参考的实践意义。
周老师的辛勤耕耘有了一点收获,我很高兴。一方面在于周老师能偏居一隅,淡定地致力于自己的作文教学,并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本书所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足与缺陷,我们尚能在接下来的作文课题研究中共同探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李胜建
读《蓝青集》感言
周六上午连上四节课,吃完午饭回到家就1点了。躺在床上就开始看《蓝青集》书稿,原打算看一下就午睡,可是一看就舍不得放下了,忘记了上午的劳累。《蓝青集》的味道很好,如开在旷野的幽兰,朴实而馨香,透出自然的清新,实属难能可贵!
首先,《蓝青集》的选材很好,给人很真很纯的感觉。儿时的稚气、父辈的艰辛、生活中的酸甜、大别山的思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对你的生活历程、心路历程有了粗略的了解,理解了你的节俭、你的善良、你的朴实。
第二,《蓝青集》的文笔吸引了我。虽然文笔不算十分华美,但是十分流畅,有一种“乡土”气息,毫无藻饰、毫无雕琢,像一块天然的玉。有些句子让人看了感觉很舒爽,如:“不知她右嘴角上的那颗黑痣是否依旧”(《红儿》),透着情感;“我们是轻轻地来到这个实习学校的,因此我们也准备轻轻地走,就像徐志摩的诗一样,无须轰轰烈烈的欢迎,也无须凄凄切切的送别”(《实习周记四则》),平平淡淡……
第三,《蓝青集》的思想性很突出,给人启示,让人思考。如《红儿》中的“我真希望她到浙江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为了生个儿子”,《孩子,我来帮助你》中的“就是要帮你学会慢慢长大,慢慢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慢慢懂得帮助别人也很快乐”……都反映了生活,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蓝青集》有文学的味道!
李彩平
与君遥相知
前不久金平告诉我,他有意出本小集子,我很惊讶,但莞尔为惊喜,十二年不见的老同学终于肯“露相”了,我说这是好事啊,刚好我最近有点闲,我替你编辑吧,他欣然不已。他把《蓝青集》的草稿传给了我,洋洋洒洒二十一万言,他说这是“一个农村老师的作文,一群农村学生的练笔”。我也是农村学生,至今仍称自己为“文学爱好者”,办过报纸,做过编辑,世人美称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我倒认为,编辑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谁是谁的老师呢?
想想金平,我又想起了十一年前,我们那群自恃为“文学青年”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办过一份纯文学报纸,名字叫《黄河诗魂》,之所以为纯文学,因为这样的报纸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组稿、编辑、印刷、政审、发行、邮寄等等都得要钱,我们这群来自农村的孩子哪里有钱啊,只得四处寻赞助找关系,那样的日子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但还是维持了三年,从我们的编辑部、作者和读者里面走出了很大一批今天在各地报刊杂志社里任职的记者和编辑,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而今的金平已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他为了一群孩子的梦想,愿意自费出一本“一群农村学生的练笔”,我由衷地敬佩,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做他的编辑,好好地为孩子们做“嫁裳”。
当我在电脑前坐下来认真读这本书的时候,越发惊讶了,我想象不出金平是如何呕心沥血来整理这些文字的,里面不乏精品华章。他说他难以取舍,要我“大刀阔斧”的删减,我呢,我读着这些文字,我也是一样的难以取舍啊,这是一群少年的作文,我何尝不知道在他们心里是多么地希望在这本书里留下他们的文字,留下青春的印迹啊!金平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我,我也是“左右为难”,同学们,我只好按照我的一厢情愿来做了,请你们原谅!
此为闲话,愿同学们、读者们一路走好!
范学栋
写给老三
老三(按:编著者在大学时寝室里排行第三)是我的老同学,好朋友,可在我心里,一直把他当我的老大哥。现在回想大学四年,就像一个朦胧的梦。不晓得我留给老三,还有其他同学是怎样的印象,可我总有一种感觉,我可能是当时班里最稀里糊涂的一个。稀里糊涂地上课,稀里糊涂地玩,稀里糊涂地跟老三混在一起。我见他第一面是怎样的,当时我们又说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反正在那梦一样的时光里,我一直很粘老三,总是拖拉缠拽着他去食堂、去教室、去露天电影院、去江边……
因为学的是中文,那时我们班里写东西的人很多,老三、老六、老八,还有国庆(按:排行十一故称“国庆”,前面的老六、老八也都是编著者同学在寝室里的排行)。我不记得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写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是受了他们的影响,特别是看了老三的。印象最深的是,他故事里的人名:红儿、臭香、长爹……故事都不长,但每次读都很亲切,刚刚我又看了遍《红儿》《臭香》……还是非常好。后来我每写一个东西,第一个就给他看。记得有天中午,我把我的一个梦写出来——叫《老三之死》,他当时好像躺在床上,看了后说我写的东西很怪诞、很特别。现在想来,很奇怪,后来我写的东西,真的就是从那个梦开始的。
梦一样的时光,梦一样的情绪,就像现在的我们,时时刻刻在变,又好像一切都没变。真实的我们是怎样的?我们又到底在渴望和等待着什么?我不知道。我只有一种直觉,一种时刻都在变换的情绪。在情绪里写字,在情绪里发呆,在情绪里做一切意想不到的事。
现在的我们,每天为着未来而奔波,用忙碌来麻痹自己,用忙碌来“捱”时间。我渴望每天的生活都不一样,现实里也确实如此。从去年年底到现在,近半年的时间一直在报社实习,跑新闻,写稿子,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时光,如水,如风,如闪电,一天天一晃而过。可我好像变得越来越情绪了,变得越来越不想说话了。很多时候,我只想呆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害怕人多,害怕别人的眼神,害怕喧闹,害怕寂静,害怕我自己。
我不晓得现在的老三怎样,但从他断断续续发给我的文字和前年8月匆匆的一面里,我能感到他内心里不变的东西。虽然因为现实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他很少再写在大学时那样简单但温暖的乡土小说和故事,但那种混着泥土、稻草和炊烟的气息,却一直在他的骨子里。我希望这种令我感到温暖和亲切的气息,永远地存在下去……
老 七
提笔欲评已忘言
葛杭萍的文字让人印象深刻,少年老成,从笔端流出了些许睿智。不过看得出来她是个受郭敬明影响较深的孩子,读她的小说,总会感觉到她刻意显露出来的忧郁,而翻看她的一些散文或是杂文简评,感觉就好了很多。
总的来说,我还是喜欢稚嫩而纯朴的作品,就比如说书中带哲理的几篇文章吧,虽然讲的大多是一些浅显易懂的小道理,但用或许俏皮,或许灵动的话语来阐释这些道理,和那些痛苦结茧后产生的艰涩难懂的大家之言比起来,别有一番轻快活泼的新鲜感。这也是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特质,永远封存于那段时光了,遗憾地说,现在的我是绝写不出这种文字了,妄图模仿,得到的也只是模糊不清的影子而已。
读这些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的蜕变,行文的变化,内涵的变化,但是之间的脉路并不是很明晰。我自己也经历过那个时期,那时候写的文章,更多地想突出自己的个性,标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但是往往缺乏一种延续性,也许是属于自己的文风尚在襁褓中苦苦挣扎。建议老师可以找一些并没有获奖的看起来可能稍显欠佳的文章来,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就好比转型期的作品,虽然看着也许没那么舒爽,但是毕竟这段经历是不能跳过的,这也是对“青出于蓝”这个词语所具有的过程性的完整性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张晓玲
用文字在这人生画册上描几笔
提笔之时,心里有些发虚,甚至有些力不从心,没回过神来——我这是在写“序言”啊!
初中三年里,似乎并不是我在驾驭文字,而是文字在驾驭我,正如余华所说的:“我对那些故事没有统治权,即使我自己写下的故事,一旦写完,它就不再属于我,我只是被它们选中来完成这样的工作。”那时对于“写作”甚是热情,不管好坏,都洋洋洒洒地写下来。
率性而为自然是有的,若是数学课涌出灵感,也照样拿出宝贝似的本子记录,全然不顾数学老师在上头横眉竖眼。
参加一些征文,尽管对“读后感”反感,却还是执笔,以表我对文字的忠贞不贰,偶有小奖。校报上也能时常见到我的“豆腐块”,心里窃喜。后来在《作文周刊》上出现了一篇“两块豆腐块”那么大的文章,却丝毫没了欣悦。说来寒碜,才拿过一次稿费。那啥,“如今作家千千万,扔进人海难混饭”。
然而,我的那些“成就”都是要感谢本书的编著者老周,时髦点说:3Q!
进入高中,写的东西少之又少,除了语文考试硬逼出来的800字外,难以下手。
书是看了不少,道理也懂了几箩筐,唯独热情减了。繁重的学业已令人心力交瘁,何况写文章是个奢侈的享受。
无法使功课和“写作”并行不悖的我最后只能作出让步,到最后连“征文”也被冷落,至于一直想参加的“新概念作文赛”也变成了“只是想想而已”。觉得好文是硬逼出来的,否则我大部分考场作文无法拿高分。但这也是基于“功底”之上的,我的能力捉襟见肘,因此在高分之外便是偏题的待遇。
更多的时候,文字是依托灵感和自身情感喷薄而出的。郭敬明说写文章写小说无需任何情感,只要有技巧,想想就写得出来。这一点上我却无法苟同,我觉得我得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每一个自笔尖流出来的字上,它们才能生动起来。
而说到“功底”,自然是日积月累才能日渐深厚起来的。看各类书,抑或练笔,并不算是苦差事,反倒是兴趣使然。我们大概也能算“迷惘的一代”,习惯接受所谓快餐文学,但真正有大益的一定是大家的文字。他们都有犀利的眼睛和细腻的内心,以及深厚的功底和阅历。
对于生活又需多一个“心眼”(这是老周说的),先用眼睛观察,再启动心灵开始感受,因此接近生活的书才随时光沉淀了下来。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伍尔芙说,写作就应该深入到生活或人物意识的深层,“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于是《墙上的斑点》成了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生活中处处是经典。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一个老师的心路历程,一群学生从他搭建的阶梯爬上了属于他们展示风采的舞台,不要在意他们略显生涩的语气,要欣赏他们在成长历程中不可估量的潜力和自成一家的文采!
葛杭萍
|
|
|